第七百十一章 丁憂與奪情(下)

“兒臣給母后請安。”禮不可廢,即便心裡有要緊事需要跟母親說,萬曆在見到李太后後,還是照足了規矩,先恭恭敬敬地磕頭問安。

李太后一面叫人將皇帝攙扶起來,一面笑着道:“皇兒不必多禮,你這麼晚來哀家這兒,應該是爲了前朝之事吧?”母子兩個也沒什麼好試探的,有什麼直接說便是了。

萬曆見母親已知道了這事,便點頭道:“正是。張師傅他突然就來見兒臣說是要辭官歸裡,兒臣好一番挽留都難叫他改變主意,故而……還望母后教我,看有什麼辦法。”

正所謂知子摸若母,雖然皇帝口中說的是這些,但李太后還是從他的神情裡看出了一絲不確定和猶豫,便先衝周圍那些隨侍的太監和宮女們打了個眼色。那些人自然明白太后的意思,在朝他們躬身施禮後,便紛紛無聲地退出了宮去,順帶着還把宮門給關上了。

見母后突然作此安排,便是萬曆也有些摸不着頭腦,只能有些呆呆地看着對方。直到這兒只有他們母子二人,李太后才用平淡的聲音道:“在我說出自己看法之前,我需要聽一聽皇兒你內心的真實想法。你到底對張師傅這次請辭抱着一個什麼樣的心思?”說着,她一雙妙目便盯在了兒子臉上,不給他任何閃躲的機會。

萬曆微微一怔,隨即就明白了什麼,臉上也不覺露出了一絲苦笑來:“母后真看出來了?不錯,對張師傅這次的請辭,朕也是很矛盾的,有那麼一些是希望他可以就此離開的……”

見他說了實話,李太后不覺一聲嘆息。對於皇帝跟張居正之間的關係,她自然心知肚明,甚至她還知道,這兩人間的某些矛盾還是因爲自己而生。不過現在卻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李太后也沒有責怪皇帝的意思,哪個天子會喜歡一直被個臣子管束着,連皇權都不得伸張呢?

李太后點了點頭:“皇兒有此想法,也在情理之中。但你能在有此想法的時候依然以國事爲重,試圖挽留張師傅,便已漸漸有了人君該有的模樣了。若你真是來問我這個母后對此是怎麼看的,那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你現在還離不得張師傅,我大明江山社稷這時候也離不得張師傅。”

這幾句話若是在幾年前說的,一定會惹來小皇帝的不滿甚至是反彈。但現在,他對此倒是深有體會了。尤其是在經歷過剛纔那些臣子的表現後,讓他對張居正這些年來的作爲更有了一絲理解。

李太后卻還是有些擔心兒子會因此不快,便繼續道:“我所以如此說,並不是維護張師傅,而是從你的角度出發的。現在你年紀尚幼,對國事的掌控也遠未到先帝們的程度,此刻讓你乾綱獨斷,只怕也是強人所難了。而且就哀家看來,如今滿朝官員,也沒有一個能比得過張師傅的,他若一去,朝廷內必然爭鬥不休,那國事可就難以操持了。”

“母后考慮的是,其實兒臣也有

這方面的顧慮。不過……”萬曆說着有些爲難地頓了下,這才繼續道:“不過張師傅如今的情況可極其特殊,即便是朕身爲天子,也很難干涉,讓他不回家鄉丁憂哪。畢竟,張師傅乃首輔,是我大明百官之長,是羣臣之表率,若連他都在生父死後不盡孝道的話,別人會怎麼看朝廷?”

這纔是萬曆現在最感爲難的地方,孝道在這個時代佔據絕對的高點,可不是幾句話就能抵消的。即便是皇帝的金口御旨,真要論起來也不如孝道哪。

“這一點哀家自然也清楚,孝子纔是忠臣的說法早已深入人心。你是擔心若張師傅不丁憂,會使下面的官員和百姓對他不滿,從而影響到他將來的名聲吧?”

“正是。而且這影響不光是他一個人的名望,更是整個朝廷的名聲。”萬曆繼續道:“而且兒臣看張師傅今日的態度也很是堅決,似乎是打定主意要離開了。”

李太后沉默了一下,這才道:“這種人倫之事,照道理來說,就是皇帝也不該強人所難的。但是,凡事也總有例外。你提起丁憂,可有想過其實我們可以奪情,讓張師傅繼續留任呢?”

“奪情?”萬曆聞言明顯愣怔了一下。

他當然知道奪情是怎麼回事。中華民族一貫以來都頗講究孝道,一般人只要父母去世,都會回鄉爲父母守孝二十七個月,就是官員也不例外,是爲丁憂。

可事情卻總有例外,文官什麼的倒還好說,可武將在外征戰,若是後方的家中父母出了不測,可就叫人難辦了。他們總不能以此爲藉口,讓敵人暫且退兵,待過上兩三年後再重新開戰吧?

於是,善於變通的朝廷就有了奪情一說。所謂奪情,就是奪走人之常情,讓武將暫時不回去盡孝而先爲國盡忠。直到戰事結束之後,再回鄉爲父母盡孝。而這一舉措在沿襲之下,漸漸也就被文官們給繼承了過去,連他們也有了在父母去世後繼續留在任上的可能。

當然,這種做法是很被天下讀書人所詬病的。在以孝道治天下的人看來,這種連父母去世都不肯致哀的傢伙肯定不是個好人,更當不好官。這一點,在大明成化朝的內閣大學士劉吉的身上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這位劉大人本身並無大錯,但就是因爲戀棧權位,在父親去世後依然在位,接受了皇帝的奪情詔旨而爲人所詬病,甚至聲名狼藉。

但真要說起來,這一做法也不是說不行。直到正德朝出了一個楊廷和,他居然在內閣首輔位上一聽父親去世便卸去一切官職,不顧皇帝的百般挽留而徑直回了家鄉四川。直到服滿二十七個月的喪後,方纔重新入朝爲官。

楊廷和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來都是名滿天下的著名人物,有了他這個表率立在跟前,朝中那些官員自然自不敢打奪情這個念頭了。就是皇帝,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也不敢下旨奪情,因爲這麼做了

也不會有什麼效果,沒人敢說自己對朝廷的重要性比當時的楊廷和還多,誰也沒那麼厚的臉皮。

正因如此,到了萬曆朝的現在,無論是朝臣還是皇帝,對奪情一說都不是太多想,也不覺着張居正會接受奪情。

當萬曆把自己的這一份顧慮道出來後,就是太后也覺着有些爲難了。有表率在前,無論是對他們,還是對張居正來說,壓力都很是不小哪。

但李太后卻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至少這幾年裡,皇帝依然少不了張居正的扶持,所以她便皺着眉頭道:“皇帝所考慮的也不無道理。不過,如今的朝局比之武宗時應該頗有不如的,那時朝中尚有楊一清等名臣坐鎮,楊廷和便是暫且歸鄉也不算什麼。可現在,朝廷可真少不得張師傅坐鎮哪。”

即便心裡再是不願,萬曆也不得不接受這麼一個事實,自己還拿不下如此重擔,還少不了張居正的輔佐哪。可眼下的難題,卻依然擺在面前,讓他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母后,即便如此,我們能怎麼做呢?”

“辦法總是有的,就看皇兒你肯不肯這麼做了。”李太后說着,卻是一頓,又有些擔心地看了自己的兒子一眼。

“母后請說。兒臣已不是當初那個只會賭氣的孩子了,知道事情的輕重。”

“那便是幫張師傅承擔一些非議和罵名了。就由你以天子的身份,下明旨請張師傅奪情,讓天下人知道,是我們天家離不得張師傅,而不是他不想爲父盡孝。”李太后迅速道出了自己的意思。

萬曆明顯愣了一下,隨即不是太確信地問道:“母后,光這樣可行麼?”

“一次兩次自然不成。但只要張師傅推讓一次,你就再下一道旨意,直到讓天下人都清楚張師傅是被你逼得做出如此決定後,他就再無後顧之憂了。”李太后說着,又有些顧慮地看了兒子一眼,深怕他會拒絕。

但這一回,萬曆倒沒叫她失望,雖然略微皺了下眉頭,他還是點頭道:“這倒也不算什麼。朕可以命人下旨,希望張師傅他能聽從朕挽留的意思吧。”

“只要皇兒你的心意足夠誠懇,張師傅他一定會爲你留下來的。”李太后很有信心地道。

接着娘倆又說了會兒閒話,萬曆這才告辭離開。不過在走出慈寧宮後,皇帝的臉上卻又蒙上了一層陰鬱之色。他雖然現在是離不得張居正,但卻也知道一旦事情真照母親說的做了,張居正在官場中的威望將達到頂峰,到時候,自己就更難拿到想要的權勢了。

“我該怎麼辦?是該索性放他走,還是照母后的意思去辦?這滿朝上下,就沒一個真心爲朕着想的人麼?都說天子是孤家寡人,朕難道也逃不脫這一現狀?”皇帝神色越來越是難看,但突然,一個身影從他的腦海裡冒了出來:“不,還有一人他會爲朕着想,朕該問問他的意見……”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二章 冤情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軟紅樓風波(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八百三十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計(中)第一百零八章 廟小菩薩多第三十一章 螺螄巷(五一求收藏哪!)第八百五十二章 逃離播州城(上)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三百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中)第七百四十三章 威逼利誘(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能和你一起睡嗎?第九百十七章 驚悉陰謀(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能勝天第七百七十九章 內部矛盾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七百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九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二十八章 夜殺(上)第七百零三章 張文明之死(上)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別有內情(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消息與抉擇第四十三章 還未結束剛剛開始第四十五章 各向南北(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鬆羅鎮(中)第九百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上)第五十七章 蔡鷹揚(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八百十九章 後患(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九十五章 凱旋(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糧荒(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薑是老的辣(下)第七十五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三百七十五章 韃子的命門第六百零二章 青天老爺(終)第六百三十三章 衆矢之的(上)第五百六十章 暗戰(中)第九百零一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下)第九百零一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下)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落幕與開啓(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速之客(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之冬(中)第十二章 事後餘波(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走馬上任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勾心鬥角(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變數第八百零二章 高手對決(中)第九百二十六章 積重難返第四百三十二章 驚悉(下)第十七章 抄家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世事總難料(上)第九百六十八章 猝然發難(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誰是螳螂誰是蟬(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雨不眠夜(六)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七百五十五章 靖王(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宮前夕第六百六十九章 會試風波(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訊問(下)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重獲自由 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陳家坳(中)第六百九十章 嚴陣以待第八百十九章 後患(上)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五十六章 功與器第四百一十章 主持大局(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五百三十七章 高不可攀第二十三章 驚聞第四百六十章 簡單的真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兩情相悅(上)第九十六章 雨澆梅花(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七十五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上)第八百零五章 反撲的開始(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將計就計(下)
第八百七十二章 冤情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軟紅樓風波(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八百三十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計(中)第一百零八章 廟小菩薩多第三十一章 螺螄巷(五一求收藏哪!)第八百五十二章 逃離播州城(上)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三百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中)第七百四十三章 威逼利誘(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能和你一起睡嗎?第九百十七章 驚悉陰謀(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能勝天第七百七十九章 內部矛盾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七百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九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二十八章 夜殺(上)第七百零三章 張文明之死(上)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別有內情(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消息與抉擇第四十三章 還未結束剛剛開始第四十五章 各向南北(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鬆羅鎮(中)第九百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上)第五十七章 蔡鷹揚(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八百十九章 後患(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九十五章 凱旋(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糧荒(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薑是老的辣(下)第七十五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三百七十五章 韃子的命門第六百零二章 青天老爺(終)第六百三十三章 衆矢之的(上)第五百六十章 暗戰(中)第九百零一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下)第九百零一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下)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落幕與開啓(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速之客(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之冬(中)第十二章 事後餘波(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走馬上任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勾心鬥角(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變數第八百零二章 高手對決(中)第九百二十六章 積重難返第四百三十二章 驚悉(下)第十七章 抄家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世事總難料(上)第九百六十八章 猝然發難(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誰是螳螂誰是蟬(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雨不眠夜(六)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七百五十五章 靖王(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宮前夕第六百六十九章 會試風波(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訊問(下)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重獲自由 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陳家坳(中)第六百九十章 嚴陣以待第八百十九章 後患(上)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五十六章 功與器第四百一十章 主持大局(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五百三十七章 高不可攀第二十三章 驚聞第四百六十章 簡單的真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兩情相悅(上)第九十六章 雨澆梅花(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七十五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上)第八百零五章 反撲的開始(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將計就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