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章 驅狼吞虎

荊湖卷 1018章 驅狼吞虎

明月高照,微風襲來,施甸河靜靜流淌,兩岸樹影婆娑,雲南邊陲的夜晚靜謐而安詳。

三萬緬兵俘虜的宿營地就在河邊,各土司的附庸軍和撣族、孟族士兵已嚮明軍投誠,被另行安置,這裡剩下的士兵都是莽應裡的同族。

俘虜們睡得死沉沉的,白天戰敗帶來的疲憊,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讓他們難以承受,到了夜裡鬆弛下來幾乎倒頭就睡死過去,偶爾有傷兵自夢中發出無意義的呻吟,或者半夢半醒的揮揮手,驅趕嗡嗡亂飛的蚊蟲。

委頓、睏乏、疲憊不堪,睡得像死豬一樣沉,不知道他們的夢中,是否有施甸百姓的冤魂徘徊不去?先是兇殘橫暴,因爲戰敗變得麻木不仁的心中,是否有一絲的悔恨和愧疚?

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爲他們即將爲自己的所作所爲付出代價。

腳步聲由遠及近,漸漸的越來越響亮,四面八方的火光也越來越強,漸漸有睡在外圍的緬兵被驚醒,揉着惺忪的睡眼,然後驚訝的張大嘴巴。

燈球火把照耀通明,正對面的是歹忠歹仁率領的孟養兵,然後是大羣投到思忘憂麾下的撣族士兵,灣甸、耿馬等十幾家土司也率領各自的部屬從兩翼張開,隱隱包圍緬兵營地,他們披掛齊整,手持着明晃晃的刀槍。

一天之前還是盟友的撣族兵、土司兵倒也罷了,長期和緬軍作戰的孟養兵個個橫眉立目,狠巴巴的盯着緬兵。

曾幾何時,緬兵根本瞧不起這些孟養兵,覺得對方人數少裝備差,可現在孟養兵穿上了從莽應裡軍中繳獲的犀牛皮甲,持着明軍制式的武器,顯得威風凜凜,被俘的緬兵卻赤手空拳,形勢完全掉了過來。

更靠外圈的位置。明軍頂盔摜甲嚴陣以待,鳥槍手、刀牌手、長矛兵擺得齊齊整整,騎兵拎着三眼銃,衝着這邊冷笑不迭,幾處小土崗上炮手們擺開陣勢,虎蹲炮和小號佛郎機已完成了裝填,黑洞洞的炮口指向緬兵,隱隱將撣族兵和土司兵也罩在炮口之下。

轟的一下。發覺不妙的緬兵立刻騷動起來,互相推搡着弄醒了沉睡的同伴。

就算是傻瓜,看到眼前的陣勢也該知道接下來將發生什麼了,年輕的緬兵期期艾艾的抽泣,年紀大些的則神色麻木,眉宇間帶着悲苦。

丈八欽差節旗在夜風中翻卷,擎着大旗的牛大力神色肅穆,旗下衆位將官也極力壓抑着激動的情緒,老將軍鄧子龍紫檀色的臉漲得通紅。劉綎則不停的握緊大刀,然後鬆開,再握緊。似乎下一刻就要衝過去,朝着緬兵大開殺戒。

被衆將官簇擁的欽差督帥秦林,神情之可怕,讓聽到消息趕來的李建中和思忘憂都暗暗吃驚,本來他常常嬉皮笑臉,偶爾才一露崢嶸,可現在秦林整張臉像是罩着厚厚的寒冰,緊緊抿住嘴脣,似乎這樣才能制止顫抖。兩腮的肌肉也緊繃着,可見他多麼用力的咬着牙關,兩道本來就隱含鋒芒的眼神,凝重如實質!

追隨秦林的親衛番役也心頭凜然,他們之前不是不知道秦督主的厲害之處。常常在辦案時見他談笑間立斷生死,往往舉重若輕,今天這樣子的秦林,大夥還是頭一次見到。

秦林怎麼可能不憤怒呢?他雖然經常嬉皮笑臉沒個正形,行事也可圓融變通。但在他心中始終守着一個底線,那就是正義必須得到嘉勉,罪惡必須受到懲罰!

施甸城中發生的事情,這樁駭人聽聞的罪行,已經嚴重觸犯了他的底線,怒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燒。

“督帥,督帥不可啊,”孫承宗和徐光啓騎着馬飛快的跑來,累得氣喘吁吁,到了近處兩人滾鞍下馬,跑到秦林馬前。

徐光啓長揖到地:“殺俘不祥,而且等到東翁凱旋迴京,須得獻捷於闕下,俘虜盡數殺了,到時候怎麼和朝廷交待?”

孫承宗也勸道:“學生以爲,或可五抽一殺,或可三抽一殺,也可大伸我中華志氣,滅那蠻夷的威風。殺戮過重,恐寒新歸附將士之心,且將來緬兵勢必不肯投降,與我軍死戰。”

鄧子龍聞言捏着鬍鬚點了點頭,劉綎的臉色也稍稍轉和,都知道這兩位師爺並不是迂腐之輩,更沒有替緬兵求情的意思,徐師爺擔心無法向朝廷交待,孫承宗認爲對將來戰局不利。

就算再生氣,他們也不準備把緬兵都殺掉,按孫承宗說的,逢三抽一施加誅戮,也儘可出口惡氣,彰顯中華天威了。

緬兵中有懂得漢語的,聽到這些話便稍稍鬆了口氣,逢三抽一殺掉雖然也很危險,但活下來的機會總是更大。

殊不知秦林神色絲毫不曾改變,只是擡頭看了看騎着白象的思忘憂:“思小姐,你以爲如何?”

徐光啓和孫承宗暗暗着急,心說思忘憂全家死在緬兵手上,難道還指望她動惻隱之心?

各家土司和撣族將領則越發把之前的猜測信了十足,秦督帥要不是和思小姐有點什麼,至於這樣事事徵求她的意見嗎?

思忘憂小臉稍稍低下來,仔細的考慮着,神情時而迷惘、時而堅定,半晌之後才擡起頭來,平靜的說:“秦大哥,小妹全家上下盡數死在緬兵手裡,要說不恨他們是不可能的,依我本心,就要將他們通通殺掉,以祭奠父母兄弟的亡魂……但是,緬甸有撣族、緬族、孟族的百姓,將來我要做他們的王,怎麼能永遠活在仇恨裡呢?所以,我願意給他們寬恕,只誅首惡,脅從不問!”

月光從天空灑落,爲思忘憂玲瓏有致的身軀染上一層氤氳的銀光,白象之上,笑容宛然,好像某位仁慈的女神降臨人間。

好個思忘憂!

鄧子龍、劉綎等將領盡皆頷首微笑。

之前雖然知道思家滿門忠烈,思忘憂曾經在邊境堅持四年的游擊戰,又和李建中並肩守住永昌府,但秦林說她就是未來緬甸撣人王朝的女王,衆將心底裡仍覺得兒戲了點,蠻夷當然是不乏女主當政的,可她纔多大呀?

不過現在。將軍們全都改變了看法,儘管年紀還小,但這個女孩子身上有着某種特殊的氣質,她完全可以成爲一位優秀的女王!

那些各族土司和撣族將領也都鬆了口氣,思忘憂連緬兵都可以寬恕,他們當初和思家的那點恩怨就更加不在話下了,看來投靠明軍,然後幫助思忘憂對付莽應裡的選擇沒有錯。

緬兵們也都長出了一口氣。神色變得輕鬆起來,有人重新坐回地上,有人乾脆躺下。

啪啪啪,秦林拍拍巴掌,看着思忘憂高興的道:“很好,很好,我沒有看錯,你會是位合格的女王!”

思家滿門盡忠,思忘憂小小年紀失去所有親人。還能鼓起勇氣萬里迢迢去京師告狀,這是忠孝;過去的三四年裡面對緬軍的強大壓力,堅持不懈的在孟養故地遊擊作戰。這是堅韌;剛纔的行爲,則是難能可貴的寬恕。

三種高貴的品質,註定她成爲優秀的女王!

得到秦林毫無保留呃誇獎,思忘憂甜甜的笑了,圓圓的臉蛋有些發紅,害羞的扭過頭去,秦大哥……

可下一刻秦林話鋒一轉:“不過,除了善良和憐憫之外,公正也是一位女王所必須的品質。”

思忘憂眨了眨眼睛。思考着秦林話中的意思。

那些比較熟悉秦林的人,則心頭突的一下,隱約猜到他要說什麼。

秦林扭過頭問徐光啓:“我聽說,有人問孔夫子以德報怨怎麼樣,孔夫子是怎麼回答的?”

徐光啓一愣。接着老老實實答道:“孔夫子說,如果以德報怨,又拿什麼報答德呢?他給出的答案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旁邊的孫承宗同樣一愣。神色先是凝重,接着舒展開來,不知不覺間心頭多了某種明悟。

陸胖子則咧着嘴嘿嘿的笑,心說你們這羣新來的,難道不知道秦督主有個雅號,叫做以德抱怨秦長官嗎?嘎嘎……

“對,”秦林一拍巴掌,“世人聽到以德報怨,都以爲是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大錯特錯!孔夫子其實是讓咱們有仇報仇,有恩報恩!”

秦林的聲音並不怎麼高亢,但在夜晚中顯得分外清晰,一字一句竟如黃鐘大呂般振聾發聵,徐光啓和孫承宗也算飽讀詩書了,竟而低下了頭,眼觀鼻、鼻觀心,細細品味其中道理。

他們所擔心的,秦林根本就不怕,戰事尚未結束,要抓緬兵還少得了?真有幾萬俘虜,也不可能盡數解到京師去,怕不把沿途的官府吃窮了!有個幾百千把號人押到京師,獻俘闕下,那就差不多啦。

至於土司和撣族將士嘛,秦林嘴角壞壞的翹了起來,正要趁此給他們來個絕戶計!

他揚起馬鞭指着緬兵戰俘,大聲道:“看看這些滿手沾滿血腥的侵略者、劊子手,他們打了敗仗,露出一副倒黴透頂的樣子,如果因爲這個就同情他們、可憐他們,那就大錯特錯了!試問他們屠殺施甸的無辜百姓,殺害那裡的老弱婦孺時,他們有沒有給出一星半點的同情心,他們身上除了獸性,還剩沒剩下一星半點的人性?!”

凡是去過施甸的軍官,都恨得咬牙切齒,劉綎又一次握住了百二十斤的大刀。

城中的慘狀,簡直不忍卒睹,即使是常年在戰場上廝殺,見慣了流血和死亡的將軍,看到嬰兒被活活砸死,母親合身遮護仍不免母子皆亡的情形,以及更多讓人噁心嘔吐的場面,也忍不住被怒火燒得頭臉發熱。

“做了壞事,就要受到懲罰,如果投降可以免死,地獄又爲誰而設?”秦林將馬鞭揮了揮,在空中發出刺耳的嘯音,厲聲喝道:“所以,現在送他們下地獄吧!各位新歸附大明的將士,現在是展現你們忠誠的時候了!”

高啊!孫承宗禁不住學了陸遠志的招牌動作,狠狠的一拍大腿,原來秦林不是讓明軍屠殺戰俘,而是準備驅趕新附軍去幹這事兒,那就完全不同了。

撣族兵、土司兵因爲形勢所迫歸附大明,但不一定肯老老實實聽指揮,說不定其中部分人還做着首鼠兩端的打算,這種情況下,不管以恩義招攬,還是強行摻沙子派遣軍官去接管指揮權,軟的硬的做法都不算太理想。

倒是像現在這樣,強迫他們去殺死緬兵,還能起到投名狀的作用,將幾萬緬兵俘虜盡數殺死,他們也就牢牢綁在了大明這邊,就算莽應裡真能做到寬宏大量不予計較,土司和撣族將領們又敢冒秋後算賬的風險嗎?

“原來秦督帥是這般打算,哎呀,剛纔怎麼沒想到呢?如此排列陣勢,本來就是要逼新附軍去殺緬兵嘛!”孫承宗笑着搖搖頭,又抓了抓頭髮。

站在前排的土司兵和撣族兵全副武裝,聽到命令之後猶豫不前,畢竟緬兵在一天之前還是和他們站在同一邊的。

各土司和撣族將領也暗暗叫苦,秦督帥這招實在狠,讓他們徹底斷了退路,另外緬兵雖然赤手空拳,真打起來自己部下也會有所傷損嘛。

見新附軍徘徊不前,秦林鼻子裡冷哼一聲,擡起手招了招,鄧子龍和劉綎立刻向各自統帶的官兵下達命令。

“虎!”明軍大喝一聲,全軍踏前一步,盔甲與武器鏗鏘作響,同時鳥槍手舉槍瞄準。

新附軍新敗,被明軍這麼一逼,不由自主的朝緬軍涌去,孟養老兵受了秦林囑咐,站在後面壓陣。

各土司和撣族將領見狀,只好硬着頭皮下達了進攻命令,率軍朝着緬兵大砍大殺,一邊全副武裝,一邊赤手空拳,登時緬兵哭爹叫娘,被殺得人頭滾滾,鮮血噴涌而出,順着地面流淌,將施甸河染成了濃墨重彩的赤色。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新附軍大砍大殺之餘,也暗暗心驚膽戰,道一聲僥倖:虧得莽應裡照顧他同族心腹,不準別族進城搶掠,否則現在他們也是同樣的下場吧……RQ

1005章 獨斷專行429章 舉賢薦能1119章 太閣之野望688章 征服考官695章 疑竇重重268章 首輔之怒204章 連環殺手1065章 張鯨的詭計393章 次輔張四維第17章 黃連祖901章 引蛇出洞473章 打黑除霸836章 第四起命案999章 老子岳丈多886章 暗中佈置877章 恭候多時753章 自作孽262章 被自殺409章 欽差辦案133章 隔代遺傳802章 貓來了873章 唯一的可能656章 孤身出塞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307章 鷹愁崖783章 奉旨貪墨999章 老子岳丈多1040章 就在那裡621章 海洋攻略584章 好大幾壇醋381章 毆殺人命212章 不同之處473章 打黑除霸362章 國寶竊案第15章 黑石脂999章 老子岳丈多1110章 伏地死諫969章 訟棍出馬1040章 就在那裡547章 雙子931章 項莊舞劍927章 重回帝闕1128章 牡丹峰之戰790章 彈劾1073章 是我勾引他1077章 真假藥方471章 綠帽劉都督三十七章 庸醫殺人1095章 縊溝與抓痕831章 明察秋毫465章 心眼真多321章 李時珍的誤會1069章 金蟬脫殼753章 自作孽966章 配合默契774章 變天518章 不合理的邏輯297章 栽贓陷害941章 啪啪啪啪901章 引蛇出洞398章 文武相諧685章 太師的苦心622章 兩洋霸主1056章 明君賢妃280章 午夜緝兇215章 金瓶梅的啓發316章 餿主意439章 奇怪的聲音1063章 秦林講故事480章 幕後黑手160章 突發情況489章 幼童失蹤事件517章 檢查屍體1063章 秦林講故事379章 各自念拳經260章 單刀會五十六章 仙術還是妖法五十九章 謀殺親夫556章 法網恢恢606章 碰瓷還是欺實馬五十八章 我要賺錢613章 腦水腫998章 誰的演技好1044章 魔鬼的詛咒425章 天機乍泄九十三章 一擊奏功478章 俞諮皋的煩惱481章 夫人出馬1000章 危危可及734章 浙兵疾苦142章 火燒燕子磯735章 巡撫吳善言186章 甘心上鉤643章 勾搭上啦609章 青石作證121章 護官符871章 驚現疑點303章 老子底牌嚇死你610章 步步深入183章 贓銀下落
1005章 獨斷專行429章 舉賢薦能1119章 太閣之野望688章 征服考官695章 疑竇重重268章 首輔之怒204章 連環殺手1065章 張鯨的詭計393章 次輔張四維第17章 黃連祖901章 引蛇出洞473章 打黑除霸836章 第四起命案999章 老子岳丈多886章 暗中佈置877章 恭候多時753章 自作孽262章 被自殺409章 欽差辦案133章 隔代遺傳802章 貓來了873章 唯一的可能656章 孤身出塞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307章 鷹愁崖783章 奉旨貪墨999章 老子岳丈多1040章 就在那裡621章 海洋攻略584章 好大幾壇醋381章 毆殺人命212章 不同之處473章 打黑除霸362章 國寶竊案第15章 黑石脂999章 老子岳丈多1110章 伏地死諫969章 訟棍出馬1040章 就在那裡547章 雙子931章 項莊舞劍927章 重回帝闕1128章 牡丹峰之戰790章 彈劾1073章 是我勾引他1077章 真假藥方471章 綠帽劉都督三十七章 庸醫殺人1095章 縊溝與抓痕831章 明察秋毫465章 心眼真多321章 李時珍的誤會1069章 金蟬脫殼753章 自作孽966章 配合默契774章 變天518章 不合理的邏輯297章 栽贓陷害941章 啪啪啪啪901章 引蛇出洞398章 文武相諧685章 太師的苦心622章 兩洋霸主1056章 明君賢妃280章 午夜緝兇215章 金瓶梅的啓發316章 餿主意439章 奇怪的聲音1063章 秦林講故事480章 幕後黑手160章 突發情況489章 幼童失蹤事件517章 檢查屍體1063章 秦林講故事379章 各自念拳經260章 單刀會五十六章 仙術還是妖法五十九章 謀殺親夫556章 法網恢恢606章 碰瓷還是欺實馬五十八章 我要賺錢613章 腦水腫998章 誰的演技好1044章 魔鬼的詛咒425章 天機乍泄九十三章 一擊奏功478章 俞諮皋的煩惱481章 夫人出馬1000章 危危可及734章 浙兵疾苦142章 火燒燕子磯735章 巡撫吳善言186章 甘心上鉤643章 勾搭上啦609章 青石作證121章 護官符871章 驚現疑點303章 老子底牌嚇死你610章 步步深入183章 贓銀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