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顧允成(二)

這些事如果放在李成樑、麻貴等將門眼裡,只會不屑一顧的表示,這也叫個事?若是鄭國寶看見,也只會把劉甲丁叫來,罰一筆款,再警告幾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是在顧允成這人眼裡,這些都是了不得的大事,犯下如此多罪行的劉甲丁,就是反面典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只要砍了劉甲丁,自己就能掌握河南民心,將來驅逐楊一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此顧允成設下鴻門宴,在酒席之前突然發難,將劉甲丁拿下,並很快就開刀問斬。派人將人頭掛在城頭號令,同時派人到甲字營傳信,要劉氏宗族的人,來欽差行轅自敘其罪。

劉甲丁的兄弟劉甲庚聞聽此信之後,拔了佩劍殺了使者。接着便斷髮明志,起兵造反。河南兵變的第一槍,就是由佔了河南營兵半數的甲字四營打響的。

事情到這一步時,其實仍然大有可爲。畢竟甲字四營雖然兵力佔了八營的一半,但是鬥志並不高。劉氏宗族也是賭氣的成分更大,而沒做好造反的準備。如果能及時整合其餘四營的兵力,加上河南本身的衛軍以及撫標,剿撫並用,未嘗不能在第一時間,就粉碎劉家的兵勢。

可是顧允成此時卻再次祭出欽差大臣的威風,上本京師,把兵變的責任全推到了楊一魁頭上。在河南本地,他則要求其餘四營主官前往欽差行轅,接受詢問。

楊一魁在朝裡也有奧援,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知道顧允成這混蛋,居然敢背後捅自己的刀子。哪還跟他客氣?他做了多年巡撫,又是現管官。能量遠比顧允成這種空殼欽差爲大。當下一番調度,發號施令之後,顧允成發現自己既吆喝不動營兵,又指揮不動地方上的軍隊。

不但如此,他在南陽駐紮,而南陽又是甲字營的傳統勢力範圍。因此兵變剛一發生,就有叛軍開始封鎖交通,使顧允成無路可逃。他只好拼命派信使傳令,讓另外四營的首領。前來覲見。想要把這四營抓到手中,再施展平生所學,來個力挽狂瀾。

那四營的首領,誰不是響馬出身?這種把戲他們見的多了,又有劉甲丁的事蹟在前,這時候誰去欽差行轅肯定是有死無活。眼看欽差不但不肯發餉,還要自己去送死,哪個白癡才肯動身。

等到後來,又傳出消息。顧允成要調查其他四營部隊火器數目以及失蹤火器的去向。到了這個地步,那四營人馬就不得不反了。這一來八營皆反,聲勢浩大,楊一魁又不是聖母。自然不會發兵,去救顧允成。相反命令各地人馬勒兵自保,以守城爲妙。

按照亂軍的尿性。如果顧允成能夠稍微靈活一點,也未必沒有轉機。他們不想和官兵把仇結的太死。不攻名城,不奪要地。南陽城高且厚。唐王廣有傢俬,又肯拿出錢來犒勞。縱然無力退敵,但至少可以維持不輸。可是他卻還不改清流本色,斬殺良冒功的官兵,彈劾唐王犒賞三軍,有意謀反。最終鬧到天怒人怨,在河南成了孤家寡人。南陽軍衛譁變,殺進行轅,斬殺了他的隨員,將顧允成交到了外面叛兵手裡,用他一命換了整個南陽平安。

蔡公衝表功道:“國舅,欽差。您可聽明白,胡云翼那個畜生,想要掘開黃河,水淹河南,以水帶兵。製造的災民,就是兵源;又想裹脅十萬河工,這些陰謀詭計,都是被額看出來,被額挫敗的啊。”

“胡說!這明明是我家任聖姑的功勞,蔡公衝,你敢奪聖姑之功,你是活膩了麼?”

“幾位,別急麼。額是說,這事上,額也有功勞。沒有額扯他後腿,煽陰風,點鬼火,光靠聖姑她老人家,也未必弄的成呢。”

胡云翼的才幹,放眼整個魔教,也得算是前十名的人物。眼光十分毒辣,計謀想的也十分符合魔教利益。此時天下太平,百姓思定,沒誰真願意去參見叛亂。即使是八營亂軍,裡面也有大批人盼着招安。

按照胡云翼當初與總教的約定,是要從陝西礦稅監弄一筆銀子出來,充當軍餉。再由陝西先舉事,分散朝廷注意力,接着河南起兵,挖掘黃河,席捲河工。到時候,便有可能實現元末舊觀。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先是陝西方面的餉銀遲遲不到,使得胡云翼在義軍裡的地位始終得不到提升。接着就是顧允成這種奇葩,遠超出胡云翼的算路,甲字四營已經起兵,自己總不能看着機會溜走。只能不顧準備不充分,倉促起事,而挖掘黃河等計劃,則是犯了鎮嵩軍各路頭腦的大忌,萬難實現。

這些人從一舉旗,就想的是如何招安。他們起兵的目的,只在於鬧餉,外加把以往的那些罪過抹平,而不是真想去和大明爭奪江山。因此鬧肯定是要鬧,會哭的孩子纔有奶吃。但是鬧的規模一定要控制住,絕對不能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樣就是絕了招安的路,逼着朝廷與你決一死戰。

先不提各路大架杆的產業都在黃泛區的問題,不管是掘開黃河,還是裹脅河工,那動靜都太大了。要是這麼一鬧,朝廷必然抽調邊軍下來剿匪,白衣軍的下場,難道很好玩麼?

胡云翼魔教的身份,還不能公開說出來。否則的話,就先成了衆矢之的。乃至日月神教老人家親自前來洽談收編之事,居然中了埋伏,幾位長老捐軀,老人家下落不明。這事也讓胡云翼心頭暗驚,對於這些無知草莽多了些忌憚。

見開掘黃河之計不售,他又設良謀,建議扶植大明一個藩王爲傀儡,打出奉天靖難的旗號,這樣就有了大義名分,可以招兵買馬,成就大業。明朝地方上藩王那麼多,想找一個傀儡,應該不算困難。這個建議,又被鎮嵩高層視爲昏招,靖難啊。那不就是造反?敢打這旗子,信不信明天邊軍就上門砍了!我們還沒活夠呢,這種事連提也不要提。

他的所有建議,都被駁回,無人採納。乃至於他提出的攻打重鎮,劫掠軍資的建議,也被幾路首領否決。他們雖然貪錢,但更怕死。萬一打下這些重鎮,朝廷面子上下不來,將來不肯招安,只肯剿滅,那該怎麼辦?大英雄縱有翻天手段,也無奈本錢小,說話不佔地方,只得練好伏龍軍,在戰術上儘可能多的取得勝利。

蔡公衝眼見胡云翼表現出色,屢獻奇謀。雖然不曾得到採納,但是他的聲望漸漸提高,尤其胡大將軍回馬槍的名聲,在義軍裡逐漸傳開,如此了得的英雄在一天,哪有他蔡公衝出頭的份?畢竟他的地位是靠當義子得來,比不得胡云翼真刀真槍。

既然自己的才幹不可能強過胡云翼,那就乾脆把他趕出義軍體系,這樣一樣能保證自己地位。因此他四方走動,積極遊說“乾爹,額可在下頭聽說了,如今當兵的,提起胡云翼來,沒有不樹大拇指的。都說他帶兵有方,能殺善戰,說要是沒他,就沒有咱們的今天。”

“乾爹,胡云翼今天可又給他的人發軍餉了。您說說,都像他這樣,別人還怎麼幹啊?咱拉桿子爲了啥?不就是爲了給子孫後代賺點錢花麼?都像他那麼搞法,把錢都發下去了,還幹個啥?可是他這一帶頭髮,咱發不發?發了當兵的不念好,不發,就要罵娘。”

“乾爹,胡云翼今天可和您親兵隊的人一起喝酒……”

第407章 盛會第421章 盟主(二)第266章 寶藏第393章 投軍第387章 奪帥(六)第75章 肥羊拱門(上)第60章 華山之爭(一)第334章 露餡第6章 登門拜訪第119章 一本萬利第232章 江陵舊部第181章 崔少白第342章 拜堂第460章 奪關(五)第343章 驅楊第457章 奪關(二)第475章 奪關(二十)第342章 拜堂第132章 摧枯拉朽(二)第335章 生意第43章 一字千金第112章 風清揚(四)第158章 朱仙鎮前第179章 處置第463章 奪關(八)第129章 留書第264章 勸降第29章 單丁勝十傑第90章 玉女劍第193章 僧產佛田第55章 喜相逢(六)第132章 摧枯拉朽(二)第369章 召集第359章 圓寂第231章 完稅第250章 杭州行(三)第285章 強兵第394章 安排第87章 重回華山第326章 神罰第227章 朝天闋(一)第315章 虔誠第27章 午夜追擊第13章 魔教來襲(下)第146章 迷之美人第198章 釣魚第250章 杭州行(三)第14章 劉府攻防第445章 平叛(二)第174章 絕望第164章 特使到來第306章 長老第383章 奪帥(二)第174章 絕望第306章 長老第441章 東廠(三)第374章 並派(四)第215章 重見故人第290章 鳳落第129章 留書第357章 怒火第38章 楚宗登門第49章 牧羊曲第352章 操練第25章 暫別第288章 壯行第427章 整肅(一)第454章 婁山(五)第290章 鳳落第248章 杭州行(一)第26章 算盤第140章 重生(二)第203章 張芙蓉第324章 開壇第172章 出走第136章 欠債第393章 投軍第412章 十強(下)第202章 報信第5章 縣令白斯文第169章 投誠(二)第320章 叛徒第393章 投軍第481章 滅播(六)第346章 人氣第427章 整肅(一)第413章 新規第113章 風清揚(五)第464章 奪關(九)第191章 並派籌謀第55章 喜相逢(六)第40章 聖姑第76章 肥羊拱門(下)第131章 摧枯拉朽(一)第128章 圈套第366章 奪位(一)第189章 討價還價第167章 意外第122章 脣槍舌劍第446章 平叛(三)
第407章 盛會第421章 盟主(二)第266章 寶藏第393章 投軍第387章 奪帥(六)第75章 肥羊拱門(上)第60章 華山之爭(一)第334章 露餡第6章 登門拜訪第119章 一本萬利第232章 江陵舊部第181章 崔少白第342章 拜堂第460章 奪關(五)第343章 驅楊第457章 奪關(二)第475章 奪關(二十)第342章 拜堂第132章 摧枯拉朽(二)第335章 生意第43章 一字千金第112章 風清揚(四)第158章 朱仙鎮前第179章 處置第463章 奪關(八)第129章 留書第264章 勸降第29章 單丁勝十傑第90章 玉女劍第193章 僧產佛田第55章 喜相逢(六)第132章 摧枯拉朽(二)第369章 召集第359章 圓寂第231章 完稅第250章 杭州行(三)第285章 強兵第394章 安排第87章 重回華山第326章 神罰第227章 朝天闋(一)第315章 虔誠第27章 午夜追擊第13章 魔教來襲(下)第146章 迷之美人第198章 釣魚第250章 杭州行(三)第14章 劉府攻防第445章 平叛(二)第174章 絕望第164章 特使到來第306章 長老第383章 奪帥(二)第174章 絕望第306章 長老第441章 東廠(三)第374章 並派(四)第215章 重見故人第290章 鳳落第129章 留書第357章 怒火第38章 楚宗登門第49章 牧羊曲第352章 操練第25章 暫別第288章 壯行第427章 整肅(一)第454章 婁山(五)第290章 鳳落第248章 杭州行(一)第26章 算盤第140章 重生(二)第203章 張芙蓉第324章 開壇第172章 出走第136章 欠債第393章 投軍第412章 十強(下)第202章 報信第5章 縣令白斯文第169章 投誠(二)第320章 叛徒第393章 投軍第481章 滅播(六)第346章 人氣第427章 整肅(一)第413章 新規第113章 風清揚(五)第464章 奪關(九)第191章 並派籌謀第55章 喜相逢(六)第40章 聖姑第76章 肥羊拱門(下)第131章 摧枯拉朽(一)第128章 圈套第366章 奪位(一)第189章 討價還價第167章 意外第122章 脣槍舌劍第446章 平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