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三位官

永治十五年三月初八,廣德府衙。

昨晚上城內發生了大事,楊家這個龐然大物被錦衣衛拿下,但今天的府衙卻照常開啓。

知府李長山,來到自己的大堂後,便開始簽發今日的所涉的政令。

有督促下面縣衙主耕種的,有批准吏員開始巡視河道的,還有核準府衙所判案例的……

但他才坐在官帽椅上,同知錢守德便進了大堂,來到了李長山面前。

“府臺大人,昨晚上楊家的事,您知道了吧?”錢守德問道。

作爲廣德府內的父母官,本地望族上下被抓之事,自然足夠引起他們重視。

實際上,此事李長山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只不過他現在還沒想好對策。

但現在錢守德主動提起這事,李長山便順着話題道:“錦衣衛那邊有什麼說法沒?”

錢守德便道:“今天早晨百戶所來的消息,只是告知我們將楊家上下抓了,讓我們不必驚慌!”

聽到這裡,李長山放下了手裡的筆,便道:“你說周文柱他想幹什麼?”

錢守德微微搖頭,便道:“大人,這恐怕不是周文柱的意思。”

莫非錢守德還知道一些內情?李長山心裡狐疑,便問道:“何以見得?”

錢守德便道:“聽值守城門的差役說,三月初三那天上午,有兩支錦衣衛騎手入城!”

這當然不是錢守德聽人說的,而是他這兩天查出來的,林家被抓就讓他感覺到不對勁。

只聽他接着道:“這兩支隊伍中,只有一支是廣德百戶所的,另一支下官猜測來自盧陽!”

聽到這裡,李長山便道:“你的意思是,錦衣衛這次大動干戈,是雍西千戶所的意思?”

錢守德點頭道:“極有可能,周文柱往常動的都是段侯寧三家,如今卻把楊遠教這位舉人送入了大牢,誰給他膽量?”

以往總有那麼些故事,說錦衣衛將當朝二品三品的官員下了大獄,表面看起來確實很威風。

但每一次有這種事情發生,無不伴隨着一次政治大風暴,風暴的核心則是君權和臣屬之爭。

而作爲皇帝意志的執行者,看起來最威風的錦衣衛,其實就是被放在火爐上烤。

所以,在抓官員這件事上,錦衣衛的官員們其實並不太熱情,因爲沒人喜歡給自己惹麻煩。

雖然楊遠教只是一舉人,但畢竟有着讀書人的功名,沒太大過節周文柱看肯定不會動他。

聽了錢守德這番話,李長山也大致相信,這事兒是盧陽那邊的人搞鬼。

於是他便問道:“那你認爲,咱們該如何行事?將此事上報給雍西學政?”

學政掌一省學校政令和歲、科兩試,楊遠教作爲舉人理論上也是如今雍西學政的學生。

錢守德沉吟不語,一會兒後才道:“大人,此事要不要上報給巡撫大人?”

雍西巡撫,作爲雍西地面上最高的行政長官,這事兒該不該驚動他還真值得李長山深思。

因爲一旦上報給巡撫衙門,事情就再無迴旋餘地,很可能演變爲文官與錦衣衛的對抗。

到時候巡撫大人不力挺他,李長山的結局也不會太好,能安然致仕就算不錯了。

上一次他上報給巡撫王宇川的摺子,不就被對方送給了沈嶽作人情。

一想起如今派駐在府衙的坐堂校尉,李長山心裡就很不痛快,有機會一定在沈嶽面前找回場子來。

那麼現在這是不是個機會?在很多事都不清楚的情況下,李長山覺得還是再觀望的好。

正當他要否決錢守德的提議,這時只見通判陳立誠進入了大堂。

“見過府臺大人!”在向李長山行禮時,陳立誠還向錢守德微微頷首。

他們三位爲府衙裡的核心權力層,但也有上下之分。

知府李長山從五品銜,同知錢守德正六品銜,通判陳立誠則領從六品銜。

李長山便問道:“你也是爲楊家之事來的?”

陳立誠不由怔住,但見李錢二人都在這裡,他便才道方纔這二人聊天的話題,很可能就是關於錢守德的。

陳立誠便道:“大人明鑑,下官正爲此事而來,錦衣衛毫無說法便將林劉楊三家下獄,這未免也太猖狂了些!”

陳立誠說得眉飛色舞,李長山卻平靜道:“衙門裡就有錦衣衛的人,你就不怕這話傳到周文柱耳朵裡去了?”

陳立誠心中一沉,隨即便道:“大人,若是周文柱膽量夠大,那就讓他連我也抓去吧!”

李長山和錢守德同時怔然,他們沒想到陳立誠會有這麼大反應,與其平日低調的行事風格大相徑庭。

錢守德便道:“楊家被錦衣衛緝捕之事,我與府臺大人正商議對策,不知陳大人對此有何看法?”

陳立誠就是帶着自己辦法來的,只聽他道:“兩位大人,楊遠教有着舉人功名,素來在學子中聲名極好,盧陽那邊也有清名!”

說到這裡,陳立誠便坦白道:“下官以爲,可讓教諭聯合學子發聲,同時將此時上報給學政大人!”

陳立誠說了兩個辦法,一方面將廣德教諭聯合府內學子發聲,向廣德百戶所施壓。

至於將此事上報給學政,也是方纔李長山和錢守德定下的意見。

於是李長山對錢守德道:“錢大人,你怎麼看?”

對此錢守德沒有意見,道:“陳大人所謀劃正好,下官佩服!”

這就栓是通過自己的意見了,陳立誠心裡暗喜,卻聽李長山道:“那此事就交由陳大人去辦吧!”

陳立誠心中喜悅立馬消失不見,他是來借勢的,但李長山這話會讓他空手而歸。

“大人,此事僅由下官去辦,怕不太合適吧?”陳立誠試探着道。

但李長山主意已定,便道:“無妨,你以府衙的名義去辦即可!”

一旁的錢守德也跟着道:“此事重大,非你陳大人之能莫屬!”

李長山想把鍋甩給陳立誠,錢守德自然也有同樣的想法,此事兇險他們都能看出來。

李長山和錢守德都是這個意思,陳立誠再無拒絕的可能性,便只能道:“既然二位大人如此安排,下官也只能勉力爲之了!”

三人又聊了具體章程後,陳立誠才當先離開去做事,留下李長山和錢守德在大堂內。

“大人,陳立誠對此事爲何如此上心?”錢守德疑惑道。

李長山則沉聲道:“他與楊家交往甚密,楊家落難他若不出手相助,府城內誰還會看得起他?”

陳立誠出身貧寒,這些年沒少從楊家拿好處,對此事盡心確實不值得奇怪。

也正是因爲陳立誠出身貧寒,李長山和錢守德才會和他少有來往,本質上還是看不起陳立誠。

所以這次楊家落難,陳立誠就必須得有所動作,得讓府城內各家看到他在盡力

而李長山和錢守德卻不用這樣,他們和府城各家多是和睦共處的關係,不太需要理會各大家族的看法。

第587章 投名狀第33章 張二鐵受襲第719章 只需等待第867章 俞陽王第216章 所指者第718章 篝火第210章 給本王個面子第513章 監視第162章 動作要快第415章 我是否錯了第649章 好消息第862章 四司搖擺第521章 派系2第602章 參見千戶大人第261章 殺局第570章 掛職百戶第695章 會審第847章 讚許第730章 事態第645章 陳二爺的日常第724章 入宮第293章 劉大疤子第295章 喝茶第76章 士紳談話第32章 總旗醉話第781章 一敘之變第166章 不請自來第524章 押送第860章 皇帝震怒第644章 巡查第322章 議定第703章 跟隨第283章 爭辯第726章 覆命去第320章 漲價第701章 又一神使第509章 還留着幹嘛?第863章 君要臣死第886章 聖旨第448章 放長線第811章 到京第119章 上元夜3第270章 謝平會主第597章 重開西廠第204章 任務第878章 入宮第883章 集權第90章 換血第320章 漲價第726章 覆命去第416章 恨難消第746章 加授第134章 官不好當第430章 月黑風高夜第775章 有人謀反第330章 這裡沒有你的位置第548章 躲拖捂甩鍋第697章 只管趕路第349章 庶女風波第192章 不敢細想的真相第664章 討公道第886章 聖旨第518章 孕育地第464章 虛與委蛇第428章 殺人第32章 總旗醉話第597章 重開西廠第560章 三兄弟第290章 鎮撫司行文第800章 勸降第307章 外國人第889章 奉請第92章 點卯第528章 擔憂第767章 喝粥第451章 夜出第398章 拘謹第766章 談談第340章 困局第178章 急召第121章 知府衙門1第684章 自我懷疑第500章 規矩第208章 各有謀劃第280章 把門打開第342章 一封信第892章 立太子詔第411章 打上香堂第256章 都有謀劃第434章 府衙的錦衣衛第134章 官不好當第516章 家人來第825章 鬆懈第490章 刀槍林立第587章 投名狀第367章 祈福第563章 牆內之事第826章 拉關係第853章 形勢第438章 述職
第587章 投名狀第33章 張二鐵受襲第719章 只需等待第867章 俞陽王第216章 所指者第718章 篝火第210章 給本王個面子第513章 監視第162章 動作要快第415章 我是否錯了第649章 好消息第862章 四司搖擺第521章 派系2第602章 參見千戶大人第261章 殺局第570章 掛職百戶第695章 會審第847章 讚許第730章 事態第645章 陳二爺的日常第724章 入宮第293章 劉大疤子第295章 喝茶第76章 士紳談話第32章 總旗醉話第781章 一敘之變第166章 不請自來第524章 押送第860章 皇帝震怒第644章 巡查第322章 議定第703章 跟隨第283章 爭辯第726章 覆命去第320章 漲價第701章 又一神使第509章 還留着幹嘛?第863章 君要臣死第886章 聖旨第448章 放長線第811章 到京第119章 上元夜3第270章 謝平會主第597章 重開西廠第204章 任務第878章 入宮第883章 集權第90章 換血第320章 漲價第726章 覆命去第416章 恨難消第746章 加授第134章 官不好當第430章 月黑風高夜第775章 有人謀反第330章 這裡沒有你的位置第548章 躲拖捂甩鍋第697章 只管趕路第349章 庶女風波第192章 不敢細想的真相第664章 討公道第886章 聖旨第518章 孕育地第464章 虛與委蛇第428章 殺人第32章 總旗醉話第597章 重開西廠第560章 三兄弟第290章 鎮撫司行文第800章 勸降第307章 外國人第889章 奉請第92章 點卯第528章 擔憂第767章 喝粥第451章 夜出第398章 拘謹第766章 談談第340章 困局第178章 急召第121章 知府衙門1第684章 自我懷疑第500章 規矩第208章 各有謀劃第280章 把門打開第342章 一封信第892章 立太子詔第411章 打上香堂第256章 都有謀劃第434章 府衙的錦衣衛第134章 官不好當第516章 家人來第825章 鬆懈第490章 刀槍林立第587章 投名狀第367章 祈福第563章 牆內之事第826章 拉關係第853章 形勢第438章 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