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送禮送上門

韓健聽到楊瑞的話,走上前,恭敬行禮,楊瑞則是看着韓健,又看看寧原,目光似乎在說,你們今天是一夥的。++++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韓健見楊瑞神色還是不太好,便問道。

楊瑞道:“東王,你先前不是說,歸附賊逆者,不思皇恩,當嚴加懲處?而今朕回到洛陽,是時候算一算,你現在怎麼看?”

韓健稍微一沉默。之前他把自己要幫寧原說項的理由算是說出來,總的來講,是爲洛陽穩定。而以先前楊瑞的態度來看,楊瑞似乎也接受了他的說辭。怎麼現在卻怎麼“威逼”起他要表態來?

說是威逼,因爲楊瑞先表明一個立場,還藉機說了他的立場,先預設好論調再讓他說,好像讓讓隨聲附和一樣,只需要同意楊瑞的說法便可。

“回陛下,臣以爲,爲洛陽長治久安,附庸賊逆之事,當前事不計。”韓健行禮道。

韓健這一說,在場不少人都鬆了口氣。本來楊瑞這一說,都以爲韓健將會保持跟楊瑞一樣的口風,就追究的問題大做文章,現在只要身爲東王的韓健不說話,將無人再爲洛陽的幾個世家說項。

“哦?”楊瑞臉色明顯冷峻起來,道,“東王,你爲何改變主意,可是有其他因素在內?”

說着,楊瑞還看了寧原一眼,好像把韓健和寧原有過政治瓜葛的事揭發出來一般。

韓健不動聲色,道:“臣並無其他因素。只是以洛陽穩定爲考慮。此時陛下歸朝,人心正值動盪之時,不宜大動干戈!”

“啪!”楊瑞突然拍了下桌子,把在場的人嚇了一跳。

楊瑞一臉怒氣,在場之人看的是很清楚,因爲韓健等於是公然在頂撞於她。那也就是說,身爲女皇的楊瑞,跟身爲東王的韓健有爭執。別人出爭執,在這些朝臣看來是無所謂,反正也與他們無關。但現在東王府與以往不同。而今名義上說。是女皇歸朝,但其實是東王府挾天子以令諸侯,東王府佔據的洛陽。

從行政上來說,而今的洛陽也是軍統。以軍事爲主。至於行政。一切服從於軍事之下。也就是說,東王府纔是洛陽城中佔據主導地位的,而女皇卻只是名義上的魏朝之主。這就出現一個問題。那女皇和東王和睦,自不用說,那怎麼決定就怎麼來,可一旦有爭執,到底是聽東王的,還是聽楊瑞的,兩邊必然有一方要妥協。可這也代表着,洛陽城將會不安寧。

“東王,朕以爲,矯枉過正纔是根本。若然對謀逆之事都不追究,日後再有如此境況,天下人都不思皇恩,連君臣之禮都不顧,朕如何治理萬民?”很久之後,楊瑞像是把怒氣平息了一些,才稍微平靜問了一句。

整個燁安閣內雖然有不少人,可仍舊是一片寧靜,誰都不說話,也不敢說話,都等着韓健來回話。

半晌之後,韓健道:“那陛下認爲,當如何矯枉過正?”

楊瑞道:“就算不能事事計較,也不能不計較。不能人人計較,也不能人人不計較……”

楊瑞說到這地步,基本就跟一些大臣的猜想相吻合,也就是殺雞儆猴。對於跟楊餘一黨過從甚密的,必須要追責,可能會被抄家滅族,但也不會說一殺到底,總會有一些當初還算識相的,當時致仕的,或者是跟楊餘走的不是很近的朝臣,就不計較或者是象徵性懲罰一下。

但這個度,誰都不知道會把握到怎樣的地步。到底怎麼算纔是跟楊餘過從甚密的,也需要一個考量標準,但現在沒有這樣的考量標準作爲參考。

但不管怎麼說,寧原當初爲楊餘登基立下“汗馬功勞”,似乎是非計較的那類人不可,因而這時候以寧原爲首的一些人,還是分外緊張。

韓健也是沉默了一下,才道:“回陛下,臣以爲,若計較,那便人人計較,若不計較,應該一視同仁,不該有所偏狹。”

楊瑞冷冷一笑道:“東王的意思,就是不計較了?”

韓健想了想,最後點點頭。

“啪!”楊瑞將旁邊的硯臺打翻,直接站起身,拂袖而去。

到燁安閣門前,楊瑞才冷聲丟下一句:“此事容後在議!”

言罷,楊瑞頭也不回離開,等人走遠,整個燁安閣內的官員還是沒有鬆一口氣。因爲現在只是中場休息,也許過一會,楊瑞就是下旨懲戒那些歸附了楊餘的“賊逆”。到時候洛陽城將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南王,陛下回去了,看來我們也要先出宮了。”女皇走了,韓健好似臉色輕鬆跟一直坐在一邊很悠閒的楊洛川說道。

楊洛川一笑起身,清算的事,本來就跟他毫無關係。這次他算是勤王有功,再加上他還有大批的兵馬在城外,楊瑞怎麼說,也不會計較到他頭上,而韓健也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賢婿,有時間與王妃一起到南王府走走,本王隨時招待。”楊洛川笑呵呵說着,聲音也不小,就好像在像當場的官員表明他跟東王府的關係。

韓健帶着曾經身爲南王府二小姐,現如今爲東王妃的楊蓯兒來洛陽,那也是人盡皆知的事,前一日韓健還與楊蓯兒一起出席了女皇歸朝的晚宴,在場官員基本都是看到的。

“南王說的是,有時間,一定過去拜訪。”韓健笑着,與楊洛川一前一後出了燁安閣。

這時候,其他的官員才戰戰兢兢出來,有不少人還是在爲自己家族未來的命運擔憂。

而本來在外面等候,還沒來得及被女皇召見的,明顯還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何事。以至於女皇會氣憤而去。見到東王和南王,以及裡面的朝官出來,都想上前問個究竟,卻也沒人敢當着東王和南王的面造次。

“東王殿下,老臣有事與您商議。”眼看韓健準備陪同楊洛川一起出宮,一邊的寧原有些着急,只好硬着頭皮上來說了一句。

Wшw•тt kдn•¢O

楊洛川看了韓健一眼,笑道:“既然賢婿有事,那本王先出宮。有時間,一定帶王妃過來。”

“好。”韓健笑着點頭。恭送楊洛川離開。

等楊洛川走了。韓健收回目光,臉上的笑容也淡下去,這時候寧原立在一邊,態度也沒了之前的傲慢。則是有些着急立在那。低着頭像是在想什麼事情。

“寧尚書。陛下的態度你也看到了,不是本王不想幫忙,實在有時難以幫上忙。”韓健擺起臉色道。

“東王殿下。不知可否一同出宮說話?”寧原老臉也拉了下來,有些不顧面子說道。

“嗯。”韓健點了下頭,“邊走邊說。”

寧原與韓健同行,明顯一些人遠遠跟着,像是在等寧原與韓健談話的結果。

寧原道:“殿下肯爲洛陽這些世家說話,實在難能可貴。老臣也知,陛下這一年多來,流離吃苦,實在也是我等擁戴不及所致。陛下要追究我等,本來不該強辯,可……終究我們也是爲形勢所迫,若然不是僞帝登基,,我等若然不擁,那也是今日之下場,實在是……騎虎難下。”

韓健點了下頭,這種事,寧原也是在給自己找藉口,說的好像是迫不得已一樣。但誰都知道,要真是不想擁戴楊餘,那也並非是沒辦法,一些門閥世家還不是舉家遷徙到了江都去?當時楊餘也並未做太多的阻攔,反而是放行,主要是楊餘不想惹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不歸附他的,乾脆晾着不管,任由他們去留。

在韓健看來,寧原當初之所以選擇幫楊餘,是他覺得楊餘登基是順理成章的是,比楊瑞可能還要名正言順。所以纔會幫楊餘出謀獻策,只是不知道楊餘登基的環境實在不好,隨後江都之戰一敗塗地,令楊餘的根基徹底被瓦解,之後又遇上亂黨肆虐,整個洛陽也就算不上是帝都,楊餘倉皇北逃,從江都之戰落敗,就已經註定。

寧原續道:“殿下若是不嫌棄,不如……到府上,一些世家中人,想與東王結交,不如……”

“本王今日時間不多。”韓健語氣也生硬起來,道,“而今洛陽之地,尚有戰火未平息,本王要回去佈置安排,就不去府上叨擾。寧尚書,告辭。”

眼看到宮門,韓健撂下一句,徑直往宮門口方向而去。

韓健態度的突然轉變,令寧原也意想不到。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卻也沒法將韓健留下。

韓健出了宮門,直接上馬,帶着隨從回到東王府別院。韓健自然不是去開什麼軍事會議,他之所以對寧原如此說,也是爲表明一種態度,我不是非幫你不可。

韓健回到東王府別院,直接進了內院。此時楊蓯兒已經睡醒,正一身普通的衣衫,在親自洗衣服,除了她自己的,還有韓健的。有很多衣服在軍中洗起來不便,其中便包括她的褻衣,而今回到東王府自己的地方,她也感覺回家了一樣,再加上韓健慰妻有方,使得她心情很好在晾曬衣服。

“相公回來了?”見到韓健,楊蓯兒笑着迎上前,又帶着幾分羞赧行禮,好不嬌羞。

“蓯兒,這種事,還是讓丫鬟來做,何必事事親歷親爲?”韓健笑道。

楊蓯兒笑道:“相公也知道妾身的脾性,有些事還是不想假手於人,何況是洗衣服這樣的小事。還是不在軍營的好,不管做什麼,都不會有人打攪。”

韓健知道,楊蓯兒在性格上雖然很堅毅,但卻是有些自閉,這可能與她出身南王府這樣的豪門大戶有關。她本身獨立的性格,加上與周圍人的格格不入,使得她想把自己框在一個小空間裡,過自己的生活。直到他出現,打破了楊蓯兒心裡的防線,楊蓯兒才把這個空間,分享了一般給他。

韓健笑了笑,沒說話。上前幫楊蓯兒一起晾曬衣服。

楊蓯兒也不推脫,因爲她也知道韓健性格隨和,心中有很大的包容性,對於一些小事從來不拘謹,這也是她最初欣賞韓健的地方。

“相公今晚還是還要去皇宮?”楊蓯兒突然眨眨眼,有幾分俏皮看着韓健,問道。

韓健尷尬一笑,道:“蓯兒,你這話說的,我幫你掛一掛衣服。難道你是以爲爲夫做賊心虛了不成?”

“哼。相公不是做賊心虛,怎麼早便回來陪着蓯兒,可是覺得蓯兒想不開,會吃……陛下的醋?”

韓健停下手上的事。想了想。沒說話。

他跟女皇的關係。到底也是個秘密,就算是被嬌妻發現,他還是不會明說。這算是對楊瑞的一種交待。

其實楊瑞也發覺楊蓯兒對她和韓健的事有察覺。楊瑞也想避忌於楊蓯兒交惡,曾經也主動跟楊蓯兒示好,其實道理是一樣,都是想一家人和睦。

便在韓健不知如何作答時,這時候一名傳話婢女的到來,令韓健“解圍”。

“少公子,東王府外有人求見。”

“哦?什麼人?”韓健故作很鄭重的模樣問道。

其實韓健不用問,也知道大概便是寧原那些來找他說項的,或者是代表寧原那些人來說項的人。

“奴婢不認得,這是拜帖。”說着,婢女將拜帖遞上。

韓健擺擺手,婢女匆忙退下,韓健看了看,是寧原本人。

楊蓯兒本來在晾曬衣服,見到韓健手裡拿着拜帖,湊過頭來一看,道:“不說還以爲是相公你找這小丫頭過來攪合呢。”

韓健咳嗽一聲道:“蓯兒你這是說的什麼話,爲夫這是有要事去商談,軍國大事,總比兒女情長什麼的重要吧?”

“在相公心中,真的是這麼認爲?”楊蓯兒眯了眯眼,一臉不信道。

韓健也笑了笑,突然湊上前,偷襲吻了楊蓯兒面頰一下,登時楊蓯兒一臉嬌羞,便在楊蓯兒有些不知所措時,韓健笑着離開。楊蓯兒又輕哼一聲,握了握拳頭,好像在說,回來再教訓你。

韓健出了內院,臉上笑容便要收斂起來,跟自家夫人幸福的模樣,可不能被那些有事相求的人看到,他還要保持自己身爲東王的威儀。

到東王府正廳,韓健吩咐人出去帶寧原進來,卻見寧原獨自一身,神容有些猥瑣進來,四下看了看,像是在看看有沒有提前一步來的。

“寧尚書這是……”韓健一臉冷淡之色,看着立在門前的寧原。

“老臣今日前來,是想請東王過府一敘。”寧原行禮道。

韓健冷聲道:“本王之前不是說了,今日還有要事,不能去府上打攪。”

“那東王不知可否與老臣出府一看?”

“哦?”韓健打量寧原一眼,不知寧原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韓健從椅子上起身,在寧原引路之下,一起出了東王府正門。卻見東王府前,除了寧原過來的轎子,還有一頂小轎,一看便是女子所乘坐的那種。

“東王,這面請。”

說着,寧原引路讓韓健到小轎前,寧原對韓健作出請的手勢,意思是讓韓健自己打開轎門。

這時候侍衛已經過來,爲了防備有什麼人對東王所有不測,東王府的侍衛也是小心謹慎,這樣一個封閉的小轎,若是打開門,從裡面竄出個刺客,那就對東王安全有所威脅。

韓健擺擺手,意思是不用過分擔心。韓健料想以現在寧原的處境,斷然不敢對他有什麼惡意,誰都知道現在除了他,沒人能救得了寧家。

轎門並非是木門,而是布簾,韓健掀開布簾,卻見一名怯生生的女子坐在裡面。

這女子,一身女子袖裙,清脂玉掩,在見到光明的那一剎那,明顯有些迴避之色,隨即低下頭,顯得有些怕生。韓健本感覺到未曾見面,不過在女子低下頭那一刻,仔細辨別了一下,不就是之前隨林恪一起到東王府求情的那個女扮男裝的寧家小姐?

換上女裝的寧家小姐,少了之前男裝的英氣,反而更顯嬌羞嫵媚,彷彿她也知道了自己父親與東王的交換。今日她的到來,不再只是單單爲了說項求情,而是作爲一件禮物。她似乎也有如此“捨身取義”的覺悟。

韓健隨即將轎簾放下,看着寧原道:“寧尚書這是何意?”

“東王殿下,老臣之前不是跟殿下提過,只要殿下肯爲寧家說情,爲洛陽這麼多世家說情,我等是不敢忘了東王您的大恩大德。小女早就傾慕東王的雄韜武略,小女出身卑微,不敢求登堂入室。只求能在東王殿下身邊當牛做馬。今日帶小女來。便是將小女送到東王府上,以表誠意。”

韓健心中一笑,這還真是來“送禮”的。

請託辦事,沒有禮是辦不成的。尤其還是涉及到一個家族生死存亡的問題。若是一個女人便能換來一個家族的太平。那這個寧家小姐的“犧牲”也算是值得。

本來這麼有誘惑力的禮物。韓健是沒道理不收下的,只是寧原做事太急,令韓健感覺到這是寧原窮途末路。已經顧不上什麼婉轉了。

“寧尚書這是要置本王於不義?”韓健臉上帶着笑容反詰了一句。

“啊?東王殿下,老臣絕無此意……小女的確對東王殿下您傾慕已久……”寧原你有些慌張,從韓健離開皇宮對他說的那番話來看,韓健已經有意不想與女皇對着來。

現在女皇剛歸朝,東王府要和朝廷步調一致的態度,誰都看的出來。韓健這時候來反對女皇,還令女皇生氣離開,寧原便覺得事情不妙。正是他覺得事情不能再拖,便直接把女兒送到東王府別院這裡來。

韓健笑道:“這是我東王府,陛下隨時都會派人來傳召,讓陛下的人看到此景,再傳到陛下耳中,你覺得本王日後還有顏面在朝中立身?”

寧原緊忙下跪行禮道:“都是老臣顧慮不周,令東王殿下爲難。老臣這就將小女帶回去,之後東王殿下何時想要,只管……”

“只管去你府上取嗎?”韓健冷聲說了一句,“本王爲洛陽世家向陛下求情,是看在洛陽穩定基礎之上,你以爲本王是什麼人?”

“是,是。老臣……老臣……”寧原一時間不知如何應答,只好跪在地上繼續告罪。

這時候轎子裡的寧家小姐明顯聽到韓健和她父親的對話,這時候她已經從轎子裡下來,也跪在寧原身邊,語氣不卑不亢道:“東王在上,小女子是因傾慕東王,才讓父親送小女子過來,並非是家父有意要冒犯東王殿下……”

韓健看了跪在地上的女子一眼,不否認,韓健對於這樣一個女人是動了心的。一個爲家族肯犧牲自己的女人,算是有情有義,而且觀她兩次言行態度,不但有才學,而且能經歷大場面。這樣的女人在這個時代本就難能可貴,而他若是爲寧家說項,這樣一個女人沒理由放過,他得到,也是理所應當。

這不同於他跟幾位嬌妻,甚至是楊瑞的關係。韓健是以感情的態度,來面對嬌妻和楊瑞,對於這個寧家小姐,那純粹便是佔有和征服,韓健也沒打算以對楊蓯兒等女的態度來對待這寧家小姐,在這個女人面前,他永遠不想損了自己的威儀。

“起來。”韓健冷聲一句。

“小女子不起,若是東王不肯饒恕家父的罪過,小女子便長跪於此……”寧家小姐態度決絕道。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是讓韓健原諒之前寧原的冒犯之罪,但也可以說是寧原歸附賊逆的罪過。怎麼說都行。韓健若是說原諒,那之後寧原甚至可以就此做文章。

韓健道:“你父親的罪過,是太嬌縱於你。如此與本王說話,可是覺得,本王對女人下不去狠手?”

聽到韓健的話,寧家小姐身體一震,一邊的寧原緊忙拉着女兒起來,道:“快給東王殿下陪不是。”

寧原顯然是知道韓健之前的狠辣手段,知道韓健言出必行,是怕韓健真的連她女兒的罪一起治了。

“寧尚書,你不是說有人要與本王商議事情嗎,便在下午申時去清虛雅舍,本王在那裡見客。至於令千金……”韓健看着立在一邊仍舊低着頭的寧家小姐,伸出手,輕輕擡起她下巴,“倒也是國色天香,這禮物,本王笑納了。”(

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53章 要挾第361章 關鍵一戰(五)第483章 貪歡第483章 貪歡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156章 情勢有異第47章 畫塔第556章 誠意第71章 雨花樓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784章 流寇之戰(上)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656章 你是我的女人第882章 搖尾乞憐(上)第29章 宴會前第920章 一戰而定華夏第341章 虎落平陽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377章 限期(上)第147章 無頭案變有頭第181章 一夜(四)第124章 別打我女兒的主意第293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上)第415章 變亂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271章 “狗男女”第65章 藏污納垢第643章 借宿第479章 花前月下第499章 與人多情(下)第2章 偷雞賊第46章 油炸果子第429章 身邊只有你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653章 皇宮偷人(下)第708章 徹悟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639章 心懶第805章 心懷家國事第236章 準備就緒第655章 攜伴出宮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610章 義子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709章 朝議無事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629章 替你收着了(上)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541章 假戲真做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42章 好買賣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99章 長亭送別(下)第452章 雙重間諜第20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中)第533章 解禁第862章 背後一刀第516章 立威(下)第727章 避實就虛(下)第634章 戰敗(上)第381章 情癡第274章 母子第120章 提賬第278章 技驚四座第152章 險象環生第286章 兵臨城下(下)第512章 當家難第463章 原則爲何物(下)第727章 避實就虛(下)第905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下)第373章 內部矛盾第374章 暗中助力第156章 情勢有異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474章 等待君王幸(二)第872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四)第529章 一家子女人第534章 多情與無情第206章 不着飯點的宴席第150章 色心第785章 流寇之戰(下)第641章 風雪連天第8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800章 初聞噩耗(下)第15章 斯文掃地第352章 求證真僞第433章 王道第109章 情敵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416章 金陵變(上)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791章 北關烽火(下)第25章 我非菩薩心腸(下)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489章 掃興而歸第862章 背後一刀
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53章 要挾第361章 關鍵一戰(五)第483章 貪歡第483章 貪歡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156章 情勢有異第47章 畫塔第556章 誠意第71章 雨花樓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784章 流寇之戰(上)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656章 你是我的女人第882章 搖尾乞憐(上)第29章 宴會前第920章 一戰而定華夏第341章 虎落平陽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377章 限期(上)第147章 無頭案變有頭第181章 一夜(四)第124章 別打我女兒的主意第293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上)第415章 變亂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271章 “狗男女”第65章 藏污納垢第643章 借宿第479章 花前月下第499章 與人多情(下)第2章 偷雞賊第46章 油炸果子第429章 身邊只有你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653章 皇宮偷人(下)第708章 徹悟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639章 心懶第805章 心懷家國事第236章 準備就緒第655章 攜伴出宮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610章 義子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709章 朝議無事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629章 替你收着了(上)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541章 假戲真做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42章 好買賣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99章 長亭送別(下)第452章 雙重間諜第20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中)第533章 解禁第862章 背後一刀第516章 立威(下)第727章 避實就虛(下)第634章 戰敗(上)第381章 情癡第274章 母子第120章 提賬第278章 技驚四座第152章 險象環生第286章 兵臨城下(下)第512章 當家難第463章 原則爲何物(下)第727章 避實就虛(下)第905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下)第373章 內部矛盾第374章 暗中助力第156章 情勢有異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474章 等待君王幸(二)第872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四)第529章 一家子女人第534章 多情與無情第206章 不着飯點的宴席第150章 色心第785章 流寇之戰(下)第641章 風雪連天第8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800章 初聞噩耗(下)第15章 斯文掃地第352章 求證真僞第433章 王道第109章 情敵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416章 金陵變(上)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791章 北關烽火(下)第25章 我非菩薩心腸(下)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489章 掃興而歸第862章 背後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