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南使到來

北方的形勢在洛陽之衛解除之後變得明朗起來。原本三家爭鬥的結果變成東王府和西王府之間兩家爭雄,關中一戰便成爲決定誰可以稱雄北方的關鍵一戰。先有太子楊曦所率人馬在前,後有蘇廷夏所部中軍壓上,東王府在經歷了北方的諸多戰事之後也重新以楊曦和蘇廷夏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開始了對關中的征伐。

三月二十五,在洛陽之圍解除後的第九天,蘇廷夏所部與西王府撤往關中的一隊兵馬交鋒,在倉河口兩方共出動三千多兵馬,交鋒一夜之後,蘇廷夏所部出奇的是沒有取勝,而是在丟下了兩千多屍體後匆忙撤出倉河口。這一戰令世人大跌眼鏡,原本都覺得在北方剛橫掃了渤海國的蘇廷夏所部是所向披靡,卻沒想到其戰鬥力如此低下。

到三月二十六,西王府從倉河口出動四千多人馬,在幾天時間裡便相繼奪回原本爲東王府所佔的幾座城池,這也給西王府在關中以東找到了幾座城池爲根據點,不用在關中以內固守。三月二十九,楊曦所部分兵六千多試圖奪回倉河口一線幾座城池,爲過,隨後楊曦所部回撤六十里駐紮,關中一戰繼續進入到相持階段。

四月初,倉河口一線仍舊爲東王府和西王府之間爭奪的焦點,東王府一邊以蘇廷夏所部爲中堅力量對倉24河口發動了反擊,蘇廷夏中軍六萬壓進倉河口,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三天之內將倉河口六座城池全下,並且將城內的糧草物資搶奪一空。此時外界才意識到這是一支以戰養戰的軍隊,其最特別的地方不是其作戰能力,而是搶劫的能力。一旦激發了這些強盜的掠奪意識,其戰鬥力也是很恐怖的。

隨着蘇廷夏所部駐紮倉河口,其中軍距離潼關不到四十里,一場針對關中的大戰一觸即發。

而此時,作爲南朝使節的司馬藉,卻親自率領南朝的使節隊伍抵達洛陽。這也是在他隨韓健一起到南朝爲質後,第一次親身踏足到魏朝的土地之上。他的到來,也是爲親自迎接蕭旃,到此時南朝仍舊未將蕭旃繼承帝位的事公開,朝廷方面除了少數人得知這一情況,只當是南朝新政權當道之後派出的一次普通的友好訪問。

司馬藉抵達洛陽的當日,也是蘇廷夏駐兵潼關之下消息傳回洛陽的當天,時間是四月初九。

韓健雖然當司馬藉爲老朋友,不過礙於一些繁文縟節。親自迎接的事他沒有做,朝廷這面主要負責接待的是被調往禮部任侍郎的林恪。因爲在之前往豫州軍營談判的事不利,林恪被豫州軍隊扣押半個多月,回到洛陽後連他吏部侍郎的官位都不保,後來乾脆被楊瑞又調回禮部,這次不是讓他回去當尚書,而是當了右侍郎,等於說官級下降了兩級。這次接待南朝使節。他很清楚這又是東王給他出難題,但他還是硬着頭皮去接待。

司馬藉所率的使節團都是惠王蕭翎一系中的中堅人馬。在安頓好在國驛館之後,韓健派人親自過去送了禮物,順帶把蕭旃的一些情況如實相告。在之前,蕭旃從國驛館的住處移步到城中一處官所之內,也算是與南朝使節特地劃分開。這也令南朝和北朝的關係有些緊張,畢竟南朝使節一來。連蕭旃的住處都要挪地方,而且看起來好像是朝廷要拿蕭旃來做什麼文章一樣,把她扣爲質子。

四月初十,韓健才以東王和朝廷監國的身份親自往國驛館見到司馬藉一行。

抵達國驛館時,韓健特地不讓太多朝臣同往。他跟司馬藉之間還有不少的事要說,主要涉及的是南朝的形勢。司馬藉身在曹營心在漢,但他對韓健的情報也有所保留,很多事司馬藉也是刻意不說。這讓韓健也感覺到曾經好兄弟之間有所隔閡,這可能跟當初他離開金陵而未將司馬藉救出金陵有關,但其後他派人去營救,而司馬藉卻已爲惠王蕭翎所拉攏,是司馬藉決定留在南朝不歸。這也令司馬藉成爲了蕭翎身邊的左右手,繼而改變了南朝的局勢。

韓健到國驛館內,司馬藉同樣也沒帶什麼人,只是在偏廳內相侯。從這點,韓健便能感覺蕭翎是對司馬藉絕對信任的,否則以司馬藉本身爲北朝人的身份,若是要與北朝什麼人見面的話,必定身邊會有人監視着,況且這次司馬藉所見的還是如今北朝實權在手的韓健。

司馬藉一身素衣,已經看不出有當初雄心遊走天下當一個俠客的壯志,倒好像一個老謀深算的先生一樣,起身相迎時,也只是拱手一笑,顯得很疏遠。韓健見到老朋友在眼前自然有些感慨,不過他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司馬藉既然選擇留在南朝,並非是想爲他提供什麼情報,而是真心想負責蕭翎去做一些事。

“司馬兄,請坐。”韓健開口,口中所說的話也有些生分。司馬藉也沒覺得如何,坐下來,與韓健卻是主次有別。在北方時,他最多隻是韓健身邊一個連官職都沒有的客卿,與韓健所作的事雖然也算不上小,但也只是出謀獻策一些,而且出的謀都近乎是在添亂。

兩個人說到底只是朋友,但現在朋友做不上,也說不上是做敵人。亦敵亦友。

“在下今日前來北方,是爲迎接我朝天子迴歸,繼承帝位之事。”司馬藉開誠佈公,言語之間也是滿滿的嚴肅和生分,“不知東王可否以兩國邦交爲度,讓在下迎接天子歸去?”

“好說。”

韓健把茶水拿起來,發現是涼的,想來朝廷裡的人對接待南朝使節的事也不怎麼上心,國驛館有多少賓客的時候也不會把南齊的使節作爲主要的賓客。韓健放下茶杯,看着司馬藉,此時司馬藉也在打量着他,曾經的好兄弟這麼四目相對,都看到對方眼中的無奈。時移世易。二人的身份立場都有所不同,想當初二人無所間隙之時,也正是韓健連東王之位都沒坐穩,只是個世子的時候,而司馬家那時也是一心想着去闖蕩天下,也不像現在一樣在南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爲絕代的謀士。

“幾日後,貴朝天子將南歸。”韓健道,“不過在之前,還需將文書通關。一些事當以禮爲上。”

司馬藉點點頭,站起身,行了個大禮,好像是在感謝北朝對長公主蕭旃的照顧,但也好像在跟韓健劃清界限一般。

韓健沒多說,本來他還想跟司馬藉一敘舊情。看這架勢敘什麼也敘不出來了,只能潦草結束。

等韓健從國驛館中出來,正好遇上過來接洽的禮部侍郎林恪,林恪也是帶了幾名禮部的官員前來,見到韓健他乾脆當作沒看見,匆匆擦身而過,韓健能覺出這個曾經一朝首輔與他的隔閡,曾經林恪也是想有一番作爲。可惜隨着他官職的下降,他身邊的那羣人也近乎是分崩離析。到現在他所能依仗的也沒幾個人,在朝廷裡的地位已經到微不足道的程度。

韓健從國驛館出來便直接往蕭旃的住處而去,到蕭旃處見到蕭旃,韓健直接示意蕭旃到外面說話。

蕭旃隨韓健出來,韓健直言道:“公主真心有意南歸?”

蕭旃微微蹙眉,她與韓健見面的機會很少。以往更多的是禮節客套的見面,像今日這般直來直去的說話她有些適應不了。再者韓健所問的問題也有些古怪,怎是無心南歸?她早就要要回朝的事告知了韓健,何來此問?

“東王的話,我聽不太懂。”蕭旃故作姿態道。

韓健笑道:“若是換做以往。公主回朝在下倒能理解,畢竟公主心繫南朝皇室。但如今這局面,惠王當道,而以惠王的口吻,公主回朝是要爲天子,身爲天子者必當以天下爲己任,然公主回去,手上並無兵權和政權,只會爲傀儡皇帝。反倒不若留在北朝,如此才爲保全己身的最佳方案。”

蕭旃蹙眉,想了想韓健的話,韓健這好像是在挑撥她跟惠王蕭翎之間的關係。按照韓健的說法,蕭翎請她回去不是幫她而是要害她,甚至會爲了皇位將來把她殺了。雖然按照權力爭鬥的角度來說,蕭翎扶植她爲皇帝也只是權宜之計,爲的是拉攏南朝的權貴,爲將來蕭翎自己登基爲帝做過渡,但蕭旃還是很願意相信這個皇叔並未有登上帝位的野心。

“東王是否以小人之心……”

蕭旃話說了一半,又覺得出言不敬,乾脆沒說完。

韓健苦笑了一下,道:“公主要怎麼理解那是公主的事,不過若是公主想知道惠王是想真心輔佐公主,還是另有所圖,其實也不難。”

“哦?”

蕭旃再次蹙眉,韓健今日的話語中帶着很多玄機,從上來第一句話,她能感覺韓健是有備而來。現在居然說身在洛陽便可以試探出蕭翎的用意,這是她所不能理解的。

韓健道:“那今日在下便與公主有約如何?若是在下能證明惠王並無意擁戴公主爲帝,那公主便留在北朝,若非如此,在下必當親自派人護送公主南下往金陵,而且將來公主有事,也儘可到北朝來……隨時恭候。”

蕭旃笑了笑,聽韓健這意思是,她現在只要回去了,就是要被惠王所挾持,她隨時還是可以回洛陽來避難。但以她的想法,就算自己的皇叔要利用自己又如何?她回去何嘗不是要利用蕭旃的權位和力量來鞏固朝廷,就好像現在的楊瑞一樣,何嘗不是在利用東王府的力量來保護皇室的穩定?她畢竟爲皇室中人,對一些事早有覺悟,卻也沒曾想韓健居然還這麼有心跟她來個什麼約定。

“東王不必說了。”蕭旃道,“若是東王不想放行,那我再不言歸去之事,我朝使節東王也儘可打發走。到時惠王登基,也是爲穩定南朝局勢,這樣東王便可放心了?”

韓健道:“公主會錯意了。”

“怎算是會錯意?”蕭旃反問道,“若是東王身在他國,知道如今朝中混亂,可是願意回國爲朝廷之穩定出一份力?若是都像東王今日所說的一般,瞻前顧後,怕被人所利用,那就算小女子在北朝得安穩,將來心中也不會心安。小女子倒寧原回去,就算是死,也對得起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韓健最後還是嘆口氣。

也許是這些皇室中人都好像楊瑞一樣有同樣的志氣和抱負,或者說在蕭旃和楊瑞骨子裡所擁有的就是如何爲國爲民,他想保全蕭旃,現在看起來蕭旃也不會領情,那他又何必當個壞人留下蕭旃?

“公主如此說,那在下不再勉強。”韓健拱手道,“提醒公主一聲,貴朝的使節已經抵達洛陽,不日將動身回南朝。因爲他畢竟曾爲在下好友,他的到來在下絕不會爲難,但若公主回到南朝之後,若是覺得今日之事有所後悔,那在下倒願意一盡綿力助公主脫身。”

蕭旃道:“東王有心了。”

言罷也有不再想多說的意思。

韓健不想自討沒趣,甚至連如何證明蕭翎是別有所圖之事都沒說,便告辭離開。等韓健走了,蕭旃纔回想起之前韓健的話,雖說她對蕭翎這個皇叔也算信任,但她還是想不通,韓健怎會要證明什麼事還要把她留下來。若說韓健不同意她走,儘可派人強留便可,南朝那邊就算來的是司馬藉,也不可能將她強行帶走,到時北朝有她這個人質,必當無往而不利。可韓健並未這麼做,反倒是苦口婆心對她有所勸說。

不管怎麼手,蕭旃歸去的心意已定,就算她知道自己的皇叔是要利用自己,她也沒什麼遺憾。她想的是自己的母親和弟弟沒有保護好皇室的基業,那她就有責任繼承起來,皇室的正統不能破壞,就算是蕭翎這個皇叔,她也不能給絲毫的面子。

第826章 爲臣之道(下)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395章 平常人(下)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802章 特派使節第77章 棋差一招第454章 相安無事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667章 宮變(四)第832章 特別的賭約第668章 宮變(五)第243章 洛陽外第586章 請汝殺人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798章 一路兇險第93章 天真爛漫第280章 豫州之亂(中)第817章 三宮六院(下)第409章 再見聖駕第836章 不可理喻第39章 走不了了第211章 大隱第182章 一夜(五)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676章 花骨朵(下)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430章 王師第782章 相敬姐妹第902章 征服第366章 背水一戰第800章 初聞噩耗(下)第794章 酒色留人第137章 郡王府的規矩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117章 請旨救人第196章 少女心思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501章 相吵無好言第709章 朝議無事第591章 皇帝的脾氣第741章 江淮無事第582章 帽子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397章 黑吃黑第537章 外交家宴第91章 宴無好宴第132章 請君指點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221章 自成一派第671章 姐弟重逢(下)第188章 恕不接待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219章 並肩而戰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226章 軍師第357章 關鍵一戰(一)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835章 難以抉擇第288章 聯姻第506章 長不大的丫頭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231章 鬥琴第475章 等待君王幸(三)第142章 女皇有私生子?第310章 解語花第53章 要挾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773章 御駕親征第639章 心懶第328章 玩陰的第180章 一夜(三)第325章 心有旁騖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730章 西涼王第763章 滿城風雨第22章 盤絲洞第8章 單挑和打羣架的區別(下)第559章 王師不爲第574章 佳人情懷第169章 借刀殺人(下)第84章 洛夫人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35章 護駕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332章 朝中有人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79章 你急我不急第550章 耳根子軟第873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五)第179章 一夜(二)第459章 病來如山倒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307章 朝見第562章 首輔人選第383章 意外的刺殺第845章 視察地方第174章 四道防線
第826章 爲臣之道(下)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395章 平常人(下)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802章 特派使節第77章 棋差一招第454章 相安無事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667章 宮變(四)第832章 特別的賭約第668章 宮變(五)第243章 洛陽外第586章 請汝殺人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798章 一路兇險第93章 天真爛漫第280章 豫州之亂(中)第817章 三宮六院(下)第409章 再見聖駕第836章 不可理喻第39章 走不了了第211章 大隱第182章 一夜(五)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676章 花骨朵(下)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430章 王師第782章 相敬姐妹第902章 征服第366章 背水一戰第800章 初聞噩耗(下)第794章 酒色留人第137章 郡王府的規矩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117章 請旨救人第196章 少女心思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501章 相吵無好言第709章 朝議無事第591章 皇帝的脾氣第741章 江淮無事第582章 帽子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397章 黑吃黑第537章 外交家宴第91章 宴無好宴第132章 請君指點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221章 自成一派第671章 姐弟重逢(下)第188章 恕不接待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219章 並肩而戰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226章 軍師第357章 關鍵一戰(一)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835章 難以抉擇第288章 聯姻第506章 長不大的丫頭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231章 鬥琴第475章 等待君王幸(三)第142章 女皇有私生子?第310章 解語花第53章 要挾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773章 御駕親征第639章 心懶第328章 玩陰的第180章 一夜(三)第325章 心有旁騖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730章 西涼王第763章 滿城風雨第22章 盤絲洞第8章 單挑和打羣架的區別(下)第559章 王師不爲第574章 佳人情懷第169章 借刀殺人(下)第84章 洛夫人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35章 護駕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332章 朝中有人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79章 你急我不急第550章 耳根子軟第873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五)第179章 一夜(二)第459章 病來如山倒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307章 朝見第562章 首輔人選第383章 意外的刺殺第845章 視察地方第174章 四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