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

建時代家天下皇帝雖然至高無上執掌生殺大權帝只有一個而國家大事繁瑣複雜他無論如何也管理不過來。於是就有了種種亂象如果後宮干政就會導致朝政混亂濫殺亂捕。如果大臣專權就會讓皇權旁落甚至篡位自立。但前面兩項都比不上宗室參政來得厲害。

宗室就是皇帝自家人又特別是他的兄弟們。從前帝王打下江山爲了讓自己家能夠世世代代坐擁天下就分封兄弟兒子們到各地鎮守叫藩王。但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形成割據勢力對皇帝構成威脅最著名的就是西漢“七國之亂”。所以從漢武帝起就用了“推恩令”這一辦法削藩後代都記住這個教訓不讓宗室參政。

可現在尚同良又提出要把威王推到臺前頂上風口浪尖莫非精明如他也不記得這些往事了?非也尚同良不是不知道利害關係而是比較之下寧願冒着割據的危險也不願意讓皇權旁落讓大燕江山落在女人手裡而且這個女人還是異族。

他之所選中威王大概是因爲實在沒有可挑之人先帝五位皇子兩個還小一個作了皇帝一個跟耶律南仙來往密切剩下一個就是王軾了。這其中還有一層原因王軾與王戰兩兄弟從小相伴感情深厚正所謂兄友弟恭由他出面比較合適。

建康二年五月尚同良一改往日從不拉幫結派的作風聯合十餘位大臣上奏稱威王殿下處事幹練英勇果敢。當出山輔佐聖上共保王氏江山。天下都知道宗室不能干預朝政這道聯名奏章一出。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反對者有之贊同的也不少而王戰自己。原本就有意把王軾捧起來。無論兄弟手足還是滿朝文武中他最相信的。就是這個從小和他一起長大地弟弟。本來苦於沒有藉口現在正好大臣們自己提出來了哪有不準之理?

可問題隨後就來了聖上不止一個弟弟吧?大燕國也不止一個親王吧?你不能厚此薄彼啊。那王軾是先帝的血脈王皓就不是麼?再加上這兩位王爺年紀相差不大都已成*人成纔要參政。大家一起來。

這事鬧到後來沒法收拾尚同良這邊只認威王另一些大臣拉着英王不放。王戰沒了主意遲遲決定不下來。最後索性把這個問題推給耶律南仙去徵求她的意見。

“孟太妃到。英王殿下到。”耶律南仙寢宮前孟太妃領着英王王皓來拜會耶律太妃。王鈺還在的時候。後宮還避一下嫌現在都大膽起來也不忌諱什麼時常走動。如今皇太后趙出雲作了後宮之主實在震不住局勢。

一進宮裡王皓對着耶律南仙就跪了下去十分恭敬口口聲聲說感謝庶母地提攜幫助。耶律南仙很是高興扶起了他就命太監奉上番邦進貢的果品三人坐了下來。

這孟太妃母子來當然不會是爲了吃這點東西沒多久孟太妃試探着問道:“姐姐我聽說朝裡有大臣攛掇聖上要把威王捧出來?”

耶律南仙啃着香瓜聽她這麼問放了下來輕輕擦了擦嘴笑道:“你消息倒是通靈嘛看來當年孟相爺給你們娘倆打下了好底子啊朝上有個什麼風吹草動你們馬上就知道了。”

孟太妃一時無言以對訕訕的笑着王皓接口道:“太妃母妃知道消息也不過是後宮地娘娘們平時沒事閒話家常時聽來的。真真假假也鬧不明白只有太妃您才知道箇中深淺。”

耶律南仙聞言笑道:“你這孩子什麼時候學得嘴這麼甜?說說看你想幹點什麼?”

王皓還沒說話孟太妃倒搶先言:“姐姐看看朝裡有沒有要緊的位置中書省沒缺地話要不尚書省也行。”

耶律南仙白了她一眼哼道:“你倒想得美執宰機構是那麼容易進的?現在三省都被那些跟隨先帝的老傢伙們佔滿了連根針也插不進去只能在六部想想辦法。”

孟太妃微皺眉頭:“六部?皓兒怎麼說也是親王先帝的愛子姐姐你也知道的當初若不是尚同良這老不死的從中作梗現在有王戰什麼事?”

耶律南仙臉立馬拉了下去:“我說你嘴上怎麼沒個把門的?這話也能亂說?你要是這麼說的話那我幫不上你們什麼忙了另請高明吧。”

那邊娘倆一時錯愕趕緊賠笑道:“姐姐彆氣這不沒外人麼?行行行我不胡說瞭如果六部地話兵部吏部這樣的要害衙門還成換成其他的就委屈了點。”

耶律南仙氣極反笑也不與她一般見識略一沉吟隨即說道:“吏部尚書自李綱調到遼東擔任總督之後一直缺着

侍郎在主事。李綱現在倒是回來了卻又作了門下省聽說聖上有意把吏部交給威王去管兵部一直是韓世忠把持着誰也甭想進去那是最要緊的衙門。這麼一算也只有戶部還成許柱國死後幾任戶部尚書都幹不長索性讓皓兒去管戶部吧。”

“戶部?那不就是個管家麼?那錢都是國庫地也不是咱自家的。”孟太妃似乎不太滿意。怎麼也想不通孟昭當年何等地賢明連先帝都怕他幾分怎麼生個女兒這德性?

“我說你腦袋裡在想些什麼?讓皓兒去管戶部你還指望着他把國庫的錢全搬你永福宮去?這只是讓皓兒從臺後走在臺前先把腳跟站穩了再說你明白嗎?再說了這事成不成還說不定尚同良別看八十多歲了硬氣得很他是先帝指定的顧命大臣。外事不決問林沖內政不決問尚相皇帝不敢不考慮他地意見。”耶律南仙實在覺得跟這孟太妃說話太吃力這種人。根本不足與謀。

孟太妃突然恨恨的錯了錯牙:“尚同良這老匹夫當年與我父同殿爲臣如今全然不顧舊情。處處與我們作對。找個機會定要整治他。”

“整他?你小心狐狸沒打着惹得一身騷。別看他平時低調。這次要捧威王他搖旗一喊十幾位要害衙門的重臣羣起響應這老頭有些手段別去招惹他。”耶律南仙教訓道。

“那怎麼辦?如果他不點頭皓兒豈不是站不上去?”孟太妃問道。

“哼他不是想捧威王麼?可朝中有大臣反對皇帝決定不了。還來問我地意見。他如果擋着皓兒我也會把王軾擋回去。都是先帝血脈看他怎麼說。”耶律南仙冷笑道。

五月中旬尚同良再次上奏力主威王參與朝政。另一頭拱出王皓想逼尚同良讓步。老人家似乎了狠心。誓死要保王軾出山又堅決不同意捎一個王皓上。金殿之上吵得不可開交。王戰哪邊也壓不下去幹脆扔下朝政埋頭去整理他的詩集。

耶律南仙看這麼僵持下去不是辦法暗中授意王皓親自登門拜訪尚同良執禮甚恭好話說盡尚同良也感覺到如果王皓沒佔到一個位置威王也捧不起來思之再三隻能作出讓步。但僅同意王皓帶一個“參知政事”的頭銜不能插手中央機構。

六月雙方都作出妥協王戰下旨命王軾王皓參與朝政。因幾代以來宗室都不能干預政治只有前宋時期爲了牽扯先帝曾經把康王趙構拜作河北兵馬大元帥。如今想啓用王軾必須師出有名名正方能言順。

再三斟酌王戰給王軾封了一個頭銜叫“參知政事兼權知吏部事”權知就是暫時代理的意思這樣於“宗室不得干政”地祖訓也能勉強掩人耳目。同時又賞英王王皓“參知政事”頭銜可以參與御前會議有言權。孟太妃得知情況後大爲不滿原來她還想着戶部管着國庫銀子怎麼花戶部可以作主也算是優差現在搞一個什麼莫名其妙的“參知政事”誰稀罕這麼一個空頭銜?憑什麼王軾那種武夫都可以坐掌吏部?而我的兒子連他都不如?他母妃當初可只是童太后地丫環!

“本王的好日子到頭了。”王軾站在原來的城西校場現在地京師武備學堂操場上感慨萬分。本來人感慨應該是語重心長或者情緒低落可這位的語氣怎麼聽也象是意氣風正準備大展拳腳。

“王爺您說哪裡話?聖上如此器重王爺正可一展平身所學這是好事啊。”李順喜從旁勸道。

王軾輕笑一聲沒有言語舉目四望這武備學堂是他求學三載之地此間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承載了他太多的回憶。現在回想起從前在這裡求學的日子還情不自禁的脊背涼。武備學堂的嚴格已經可以用殘酷來形容。知事官朱武學生們對他是又敬又怕王軾一直不太明白似朱武這等才學本事爲何得不到先帝重用?

這時一隊生員列隊從他們身邊跑過這些未來的軍中驕子們看到王軾大感意外這不是頭一期畢業地王兄麼?怎麼還沒有下放部隊?他們不能開口講話王軾微微頷面露笑容算是跟這些學弟們打了招呼。

正感慨時忽見朱武領着一班武備學堂官員朝這面過來王軾遂迎上前去未及開口朱武已經率領衆人拜道:“不知王爺駕臨恕罪。”

“哎知事一向不喜客套如今怎麼也學起這般官樣文章來?”王軾伸手示間他們起身一邊笑道。這朱武雖然掌管着大燕最高軍事學府可仍舊保持在軍隊中養成的習慣最不喜官場那套往來逢迎今日

常態。

“王爺明鑑當初您是武備學堂學生一視同仁自然不用客套。如今您是上峰下官自然應該盡到禮數。”朱武嚴肅的說道。

王軾笑而不語那朱武背後一班官員見了王軾心裡不免打起小鼓三年前他在此地求學。可沒誰知道他是先帝的皇子這個玩笑開大了。

“咦怎麼了諸位大人。這臉色好像不太好看吶?嚴教頭多日不見別來無恙否?”王軾盯着朱武身後一個身材高大的武官問道。

“這。這多謝王爺關懷一切都好。都好!”那人似乎不善言辭說這麼一句話臉漲得通紅。他可是這武備學堂裡騎術總教頭王軾當年沒少吃他地苦頭。

“哈哈本王可是清楚地記得當初騎術不過關嚴教頭罰本王在馬棚裡睡了一夜後來同窗們說本王身上地馬糞味半月不曾消散。”王軾哈哈大笑。提起了這段往事。嚴教頭嘿嘿笑着不知如何迴應在場衆人全都鬨笑起來。

王軾此來倒不是爲了敘舊而是來選人。武官的選拔雖然不歸吏部管。但最近京師附近幾個府縣掌管治安的官員出缺。從前都是選拔文官充任王軾這次想在學員中選幾個有用地。

忙完了公事王軾沒有着急着走。而是與武備學堂的官員們一起再吃了一回大鍋飯喝那京城百姓自家釀的米酒賓主盡歡。散席之後衆官員各回本職王軾獨與朱武留下。

殘湯剩飯酒壺半空那學生飯堂裡只剩下三人。王軾朱武相對而座李順喜在旁邊伺候不時替兩人添酒。

“先生還記得本王畢業時您授於我天子劍告誡我守弱。當時本王不太明白這兩年經歷地事情多了漸漸悟出一些道理來。今日特來請教先生。”王軾喝酒上臉一片通紅但眼神卻並未迷朦反而格外犀利。

朱武看着自己的得意門生笑道:“君子不懼死而畏無禮小人可欺天而避實禍。王爺只要抱持着守弱之心將來不可限量。”

王軾點了點頭抿了一口酒接着問道:“現在本王還需要守弱麼?”

朱武沒有回答看了一眼李順喜王軾會意對其說道:“你去四周巡視一番任何人不許進來。”李順喜領命而去。

朱武待他走後方纔言道:“聽王爺的意思不想再守弱了?”

“不錯近來時局多變朝中暗流涌動。我往昔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現在既然天子點了我地將讓我出來參政該做的事我一件也不會少。”王軾言下之意就是表明自己不想再低調下去既然出山了就要轟轟烈烈的幹一場。

朱武不假思索的說道:“既然如此王爺何必問下官?您在武備學堂時下官應該說過兵無常勢水無常態不必一切都按步就班。雖然周旋退讓爲求大勝然而逢敵亮劍也不失英雄所爲。”

王軾大受鼓舞朱武的意見與他不謀而合與其碰杯一飲而盡豪氣萬丈的說道:“既然先生也是這麼說那本王就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朝中某些人以爲先帝不在了他們就可以爲所欲爲哼……來先生本王敬你一杯。”

半壺酒見空王軾又命人取來師生二人開懷暢飲大有一醉方休之勢。又喝下一壺他偷偷打量見朱武已經有分醉意這時才試探着問道:“先生本王若想匡扶朝政重立體統當從何處下手?”

朱武已大醉似乎不記得自己的身份只是兵部下屬機構四品官員打了一個酒嗝將面前地杯盤碗盞統統推開將一個空盤放在中央又將幾個酒杯放在四周接着對王軾說道:“王爺請看這是武備學堂最基本的戰術您一定認識。”

王軾看了一眼回答道:“這是圍點打援。”

“不錯作戰的最終目的就是這個‘點’但如果你不把四周的‘援’打掉他們就不會不停地壞你的事給你製造麻煩。如果把這些‘援’全部消滅這個‘點’就是空城一座手到擒來。況且現在還沒有形成八方支援地態勢王爺此時下手正是時候。”朱武醉熏熏的說道殊不知自己已經在妄議朝政。

王軾大喜過望:“先生見教得是本王記住了。公務繁忙就不再叨擾告辭。”

“恭送王爺。”朱武起身卻有些站不穩搖搖晃晃看着王軾離開飯堂。他卻突然清醒瞭望着得意弟子的背影搖頭嘆道:“戰術雖然正確可王爺似乎忘了這場戰役地指揮者並不是你啊。”

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兩百三十九碗 誘敵深入 董平起疑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兩百五十三碗 絕處逢生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個厲害的漢奸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五十六碗 薛禪金刀第兩百六十九碗 大宋西遼國王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一百六十碗 踏平南方 直逼越南第八十八碗 幽雲十六州總督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一百五十八碗 杭州城破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十九碗 八賢王的後裔第兩百八十碗 黃袍加身第一百八十三碗 師從趙匡胤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一十四碗 大捷!兀朮全軍覆沒!第一百四十七碗 王鈺親衛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八十六碗 朝廷風雲突變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兩百零四碗 向平川關進軍!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兩百二十八碗 捷報飛傳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四碗 最剽悍的轉機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個厲害的漢奸第一百八十一碗 古今罕見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七十九碗 梁山牌蒙汗藥第三十三碗 朱夫子的見教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二十八碗 一腳踢進皇宮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八十九碗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六十碗 脣槍舌劍爲國爭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兩百一十一碗 大宋鐵騎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四十一碗 俘獲佳人芳心第六十二碗 流氓提砍刀 誰擋誰就翹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兩百五十九碗 契丹人翻臉搶城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一百零九碗 一聲驚雷震天地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兩百二十七碗 汴京城皇陵崩塌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三百一十九碗 大燕不能再出一個武則天第兩百五十九碗 契丹人翻臉搶城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兩百六十九碗 大宋西遼國王第七十二碗 梁山賊寇進京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一百六十二碗 射鵰英雄第兩百二十六碗 王鈺回京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兩百零六碗 血洗平川關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兩百八十七碗 迂迴前進 斷燕軍糧道
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兩百三十九碗 誘敵深入 董平起疑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兩百五十三碗 絕處逢生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個厲害的漢奸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五十六碗 薛禪金刀第兩百六十九碗 大宋西遼國王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一百六十碗 踏平南方 直逼越南第八十八碗 幽雲十六州總督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一百五十八碗 杭州城破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十九碗 八賢王的後裔第兩百八十碗 黃袍加身第一百八十三碗 師從趙匡胤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一十四碗 大捷!兀朮全軍覆沒!第一百四十七碗 王鈺親衛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八十六碗 朝廷風雲突變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兩百零四碗 向平川關進軍!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兩百二十八碗 捷報飛傳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四碗 最剽悍的轉機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個厲害的漢奸第一百八十一碗 古今罕見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七十九碗 梁山牌蒙汗藥第三十三碗 朱夫子的見教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二十八碗 一腳踢進皇宮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八十九碗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六十碗 脣槍舌劍爲國爭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兩百一十一碗 大宋鐵騎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四十一碗 俘獲佳人芳心第六十二碗 流氓提砍刀 誰擋誰就翹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兩百五十九碗 契丹人翻臉搶城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一百零九碗 一聲驚雷震天地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兩百二十七碗 汴京城皇陵崩塌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三百一十九碗 大燕不能再出一個武則天第兩百五十九碗 契丹人翻臉搶城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兩百六十九碗 大宋西遼國王第七十二碗 梁山賊寇進京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一百六十二碗 射鵰英雄第兩百二十六碗 王鈺回京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兩百零六碗 血洗平川關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兩百八十七碗 迂迴前進 斷燕軍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