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王府夜宴(二)

“嗯,確是不錯,別有一番風味,來,衆愛卿也都試試看。”

老爺子細細地品嚐了諸般菜餚一番之後,並未急着追問詳情,而是笑着揮了下手,下了開宴之令諭。

“咦?這玩意兒看起來黑不溜秋的,吃起來還真是香,好吃,不錯,當真好吃!”

“嗯,是不錯,這湯也好,看着淡,可喝起來卻是清香陣陣,不錯,不錯!”

“好東西啊,有嚼頭,看着不大,可越吃便越是香,好,好啊!,真不知三爺從哪整來了這麼許多稀奇玩意兒。”

……

老爺子既是開了金口,一衆早已腹中空空的權貴們自是不會再客套,紛紛拿起筷子,饒有興致地品嚐起了席面上的菜餚,正所謂不吃不知道,一吃還真就嚇一跳,沒旁的,儘管在場的都是極貴之輩,平日裡用膳都是食不厭精,可還真就沒吃過滷花生、玉米排骨湯、松仁玉米以及馬鈴薯燉牛肉、烤地瓜等新奇食品,一吃起來,頓時胃口大開,一邊吃,還一邊叫好不已,宴會的氣氛自也就熱鬧得很。

“老三,甭賣關子了,說罷,這些東西都是哪來的,又能派些甚用場?”

不說一衆權貴們吃得個熱火朝天,便是老爺子也一樣吃得個暢快淋漓,直到七八分飽了,這才醒起了還有正事沒問呢。

“好叫皇阿瑪得知,這麼些新奇事物都是晴兒搗鼓出來的,還是讓晴兒來詳述好了。”

儘管經弘晴詳細介紹過了這些海外糧種的來歷與種植經要,可三爺還是不免有些心虛,並不敢真將此功盡皆歸在自個兒的頭上,此際聽得老爺子見問,便即順勢將弘晴給推了出來。

“哦?晴兒,來,與皇瑪法說說,這都是怎生回事?”

一聽三爺這般說法,老爺子的臉上雖是有着詫異之色,可望向弘晴的眼神裡卻並無異常,反倒隱隱有着種瞭然的意味在內。

呵,老爺子果然是早就知曉這麼些海外糧種之事了的,嘿,好險!

老爺子的表裡不一雖不甚明顯,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可弘晴卻是敏銳地察覺到了異樣之處,心頭不由地便是一凜——前幾日議事之際,弘晴本來是想着將這等出頭露臉的事兒都讓給三爺的,卻被陳老夫子所阻,最終還是定下由弘晴親自出面擔當解說者,也幸好是如此,若是三爺這會兒真兒個地貪功的話,那可就要弄巧成拙了,儘管老爺子表面上不會說甚子,甚或還會好生嘉獎三爺一番,可心底裡卻難免給三爺貼上個“不實誠”之標籤,那後果自是不消說的嚴重。

“好叫皇瑪法得知,孫兒承蒙皇瑪法恩寵,得以辦了個商號,此天大之鴻恩也,孫兒自不敢辜負了皇瑪法的厚愛,就想着要將商號往大里做了去,爲免與民爭利之實,也就有了了從紅毛國人身上賺錢的想頭,特派了人去詳察海外貿易之細節,偶然間得知有些海外糧種高產,口感也好,營養也豐富,這就想着能引種國中,然,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在無確實把握下,孫兒並不敢妄言,也就估摸着在王府後花園裡試種了一些,以明其實,前些日子各式糧食已熟,孫兒自嚐了些,頗爲此風味而着迷,實不敢敝帚自珍,特藉此機會,進獻皇瑪法當面,能得皇瑪法片言嘉許,便是孫兒三生之幸也。”

弘晴心中雖是暗凜不已,但並不敢因之而誤了正事,這便趕忙調整了下心態,言語誠懇地將海外糧種一事做了個交待。

“嗯,爾能有此心怕不是好的,且說說看這些糧種都喚作甚,產量又有幾何?”

老爺子對於海外糧種如何來的並不甚感興趣,倒是對弘晴所言的高產來了興致,只簡略地誇了弘晴一句,便即有些個迫不及待地追問起具體產量來了。

“皇瑪法請稍候,來人,上實物!”

弘晴並未急着回答老爺子的問話,而是先告了個罪,而後提高聲調斷喝了一聲。

“喳!”

弘晴既已下了令,邊上侍候着的王府侍衛們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緊趕着應了一聲,旋即便見數名家丁各捧托盤從院門處轉了出來,搶到了近前,各自躬身而立,盡皆將托盤平舉在了胸前。

“皇瑪法請看,此物爲玉米,就是先前跟松仁、黃豆一盤裡炒的那物,地裡前兩排種的便是此物,畝產可達五千斤以上,除其果實可食用外,其莖、葉皆可爲養家禽、家畜之飼料;這是番薯,畝產可達八千斤以上,廣東、福建已有種植,惜乎種植面積卻並不大,可惜了這等良種;這是馬鈴薯,又名土豆,於土壤氣候並不挑剔,南北皆可種植,縱使是沙地亦然,畝產可達近五千斤……”

弘晴既是有心要將這些海外糧種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自是做足了功課的,這會兒介紹起各糧種來,當真是如數家珍一般,詳實之數據隨口便道了出來。

“竟有如此許多?晴兒可能確實麼?”

老爺子乃聖明之君,素來關心民生,對五穀之產量還是清楚的,這一聽弘晴所言的諸般物種之產量高得驚人,心下里的震驚也就難免反應到了臉上,不爲別的,只因水稻畝產最高的兩湖此際畝產也不過六百斤左右而已,至於北方的小麥麼,畝產更是低得只有三百斤上下,而弘晴所言的這些糧種中畝產最低的花生也足足有三千斤以上,這等差距實在是太過驚人了些,真要是所言屬實,一旦推而廣之的話,對民生的好處也就可想而知了的。

“回皇瑪法的話,爲得實證,孫兒特意留了數壟地未收割,就是想請皇瑪法與諸位大人親眼做個見證,還請皇瑪法準孫兒讓人就地收割,以明真相。”

弘晴敢當衆說出畝產之數據,自是不怕驗查,這會兒一聽老爺子如此問法,便知老爺子已是心動了,心下里自是得意得很,但並未帶到臉上來,而是恭謙地躬身請示了一句道。

“嗯,不急,朕且先看看。”

老爺子精明得很,並未立刻準了弘晴之所請,而是就此起了身,一邊說着,一邊便往地裡行了去,他這一動不打緊,園子裡頓時亂成了一團,原本安座着的諸般人等全都站了起來不說,更有數十名大內侍衛忙不迭地搶過後花園裡隨處掛着的燈籠搶上了前去,爲老爺子照路。

弘晴在後花園裡平整出來的這麼塊地其實並不算大,也就只有一畝半左右罷了,加之爲準備此番夜宴,早已收割了近半,剩下的也就是每種植物兩壟而已,一眼便能看得個分明,可老爺子卻走得很細,不止是看植株本身,甚至還不時地俯身去抓幾把泥土,完全就是一派農業專家的架勢。

“嗯,這土結實,非是新移之植株,好,晴兒且讓人收割過了秤,朕等着看結果。”

老爺子一圈走了下來,終於是滿意地點了頭,拍了拍手,走回到了主桌前,一撩衣袍的下襬,端坐了下來,而後一揮手,準了弘晴先前之所請。

“是,孩兒遵旨。”

老爺子金口已開,弘晴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緊趕着領了旨,而後一擊掌,高聲喝令道:“來人,收割莊稼,過秤報數!”

“喳!”

弘晴話音一落,自有邊上侍候着的管家等人高聲應了諾,數十名早有準備的僕役手持鋤頭、鐮刀等工具從院門外魚貫而入,藉着後花園裡通明的燈火開始了收割行動。

“啓稟陛下,收割已畢,所得皆已過秤,共計有番薯、馬鈴薯、花生、玉米四樣主糧,每種皆是兩分地,所獲之成果如下:番薯一千四百八十斤;馬鈴薯一千零二十斤;玉米一千零八十斤;花生五百六十三斤,請陛下明示!”

茲事體大,王府總管高大誠可是半點都不敢輕忽了去,親自上陣監督各項收割事宜,大半個時辰的忙碌下來,總算是有了結果,又細細地核對了一番之後,方纔緊趕着搶到了御前,將所得之結果高聲報了出來。

“嗯,好,晴兒能心懷民生,朕心甚慰矣,似此般糧種若能推而廣之,功莫大焉,好,甚好!”

老爺子的眼裡可是容不得沙的,先前雖一直與同席的太子等人閒聊着,可注意力卻是始終不離收割現場,自是將一切都盡收眼底,對於產量來說,心中本已是有數了的,可真到了數據報出之際,老爺子還是忍不住一陣狂喜,興奮地一擊掌,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陛下聖明,此糧種確是不錯,只是說到推廣一事怕是不能輕忽了去,概因各地土壤氣候相差極大,南橘北枳之事怕是難免,還是須得小心謹慎爲宜。”

眼瞅着老爺子就要拍板定案了,一衆阿哥們心中自都有些個不是滋味,可這當口上,卻也不好出面攪事,正自心急火燎之際,卻見李光地從旁冒了出來,言辭灼灼地進諫了一句道。

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950章 不入流的試探(二)第551章 落空的圈套(二)第182章 分贓協定(三)第486章 烽火連天(二)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440章 兩清了第440章 兩清了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337章 驚變驟起(三)第817章 思想工作(一)第615章 御前爭婚(三)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591章 幫還是不幫?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165章 我其實很好說話的第388章 軒然大波(二)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786章 力辭不受(一)第836章 窮極思變(五)第743章 王掞攪風雲(二)第1140章 智取馬六甲(四)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489章 最後的瘋狂(一)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873章 絕對權威(四)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50章 麻煩來了(三)第197章 夜訪皇華驛(一)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28章 國公府奇遇(一)第905章 連戰連捷(二)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728章 弘晴的猶豫第631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三)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145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二)第859章 折中之協議(一)第507章 大鳴大放(一)第2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590章 除夕風波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620章 指東打西(一)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143章 海運之大計劃(二)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1031章 風起雲涌(五)第25章 解決之道(二)第262章 故人(一)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783章 貢院裡的較量(一)第84章 化明爲暗(一)第694章 秋風掃落葉(二)第475章 橫掃四野第379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二)第979章 強勢鎮壓(二)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272章 三爺的隱忍(一)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750章 太極推手(一)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810章 深夜驚心(一)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60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253章 曹家小精靈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673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四)第856章 槍打出頭鳥(二)第73章 真相之猜測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1060章 撫平八旗(三)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
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950章 不入流的試探(二)第551章 落空的圈套(二)第182章 分贓協定(三)第486章 烽火連天(二)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440章 兩清了第440章 兩清了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337章 驚變驟起(三)第817章 思想工作(一)第615章 御前爭婚(三)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591章 幫還是不幫?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165章 我其實很好說話的第388章 軒然大波(二)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786章 力辭不受(一)第836章 窮極思變(五)第743章 王掞攪風雲(二)第1140章 智取馬六甲(四)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489章 最後的瘋狂(一)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873章 絕對權威(四)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50章 麻煩來了(三)第197章 夜訪皇華驛(一)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28章 國公府奇遇(一)第905章 連戰連捷(二)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728章 弘晴的猶豫第631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三)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145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二)第859章 折中之協議(一)第507章 大鳴大放(一)第2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590章 除夕風波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620章 指東打西(一)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143章 海運之大計劃(二)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1031章 風起雲涌(五)第25章 解決之道(二)第262章 故人(一)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783章 貢院裡的較量(一)第84章 化明爲暗(一)第694章 秋風掃落葉(二)第475章 橫掃四野第379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二)第979章 強勢鎮壓(二)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272章 三爺的隱忍(一)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750章 太極推手(一)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810章 深夜驚心(一)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60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253章 曹家小精靈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673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四)第856章 槍打出頭鳥(二)第73章 真相之猜測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1060章 撫平八旗(三)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