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侵華日軍投降

張子國接到前線的電報看後,哈哈,侵華日軍盡然想投降,你們拿去看看。他將這份電報拿給了再坐的幕僚們,當所有人都看過後也是很興奮,他們沒想到小日本盡然這麼快就支持不住了,現在就想投降。

李福林是張子國的忠實擁護者和追隨者,他站了起來說道:“各位,我們好像發出了公告說不要俘虜的啊,現在日軍要投降我們就接受,那老百姓們會怎麼想啊?再說日本人想打就打,想投降就投降,這是什麼意思,以爲我們好欺負嘛?”

對於和老百姓接觸的最多的李廣田站了起來說道:“其實老百姓的心裡很簡單,那就是善良,他們沒有政客的陰險狡詐,沒有軍人的心狠手辣,他們只有無私的奉獻,和一片赤誠之心。誰對他們好,他們就聽誰的,誰能給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跟着誰走。

日軍的士兵再怎麼作惡,他們也是人,也有人的缺點和優點。我們不能只讓老百姓看到他們的缺點同時也可以讓老百姓看看他們的優點。我們只要在日軍的投降公告里加上一點感情色彩上去,我想老百姓們也就不會說什麼了,畢竟現在的華夏已經和以前的華夏不一樣了,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深有體會。”

馬秉然看了看張子國,見他表情微笑着但是眼神告訴他,張子國在想着什麼事情?他站起來看了看大家說道:“我想說的是,大家以前都聽過統帥給我們講解過日本這個國家的出於的地理位置了吧。這裡我再說一下,大家都參考參考。日本是個島國,它的周圍都是大海,日本又是個火山和地震高發地區,日本隨着他的經濟建設和工業建設大力發展,他們的資源是有限的。

如果現在他們不把眼光看的遠一點的話,等到他們本島的資源用盡,那他們就在也不會有所發展。日本現在大部分資源都是靠大把大把的錢從國外進口而來,這不是他們的長遠之計。唯有擴充領土,徹底的佔領了新的領土,那樣才能讓他們有着更多的資源來繼續發展下去。

所以他們看上了華夏,我華夏有着他們需要的各種資源,土地也廣,他們佔領了華夏後,可以把國內日益增高的人口移民過來,不僅減少了本國的壓力,而且還讓這些移民可以在新的土地上自給自足是還會爲國家增加收益,最重要的是如果他們佔領了華夏,難麼他們就有了未來上百年或許更多的戰爭資源可供開發使用,這就是日本的戰略發展必經之路。”

陳彬也站了起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同意剛纔老馬的說法,但是我還要再接着補充一點,日本人現在對我華夏做戰雖然失敗了,但是這沒有傷到根基,特別是他們出海的必須的海陸運輸。”說到這裡陳彬看了看張子國,見他沒打斷自己的意思就接着說:“自從日本侵華以來,我們都是和他們在陸地上和空中進行戰鬥。

但是在海上,我們的艦艇總是遠遠的繞着走,我們的潛艇就在他們艦艇的下方,也沒有攻擊他們,大家知道這是爲什麼嗎?我猜統帥有着這麼幾點的意思、

一、最主要的原因,我們現在的海軍還不夠強大,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有了2個大型航母羣,和中型核動力航母羣。但是這樣的海軍實力還是沒有那些老牌強國的實力雄厚,所以我們要忍。

二、我們不攻擊日軍海軍的一切艦艇和潛艇部隊,我想是因爲現在還沒到時候。統帥是想讓日本在我們華夏佔不到甜頭後,把戰略重心偏移到東南亞地區,讓他們去把世界老牌強國在共南亞的勢力打散,把那些在東南亞有殖民地的國家趕跑。讓日本去面對各國的堅船利炮,我們在後面坐收漁翁之利。

三、也是最膽大的,就是因爲日軍的殘暴行爲,在他所到之處無不怨聲載道,民衆流離失所。我們在這個時候打着“打倒侵略者,打倒法西斯”的口號出兵,幫襯那些想復國但是沒有資本的人收復失地。進一步幫助他們獨立,脫離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圍繞在我華夏周圍,聽我號令。”說完這些,他看了看張子國,看到張子國那堅定的目光,他就知道自己的猜測十拿九穩。

李福林聽馬秉然和陳彬這麼一說,他也是受用非凡啊。但是要他這種人去搞政治,卻是行不通的,他深深知道這點,所以他沒有過多的參與這場關於我華夏未來走向的討論當中。

他的職責是爲軍隊的戰爭圖謀劃策,他只把自己當個聽客,而不只政客。

好像是感覺到了什麼,張子國擡起了頭來。看到了再坐的幕僚們都以一種別樣的目光看向自己,張子國知道,該自己說話了:“不錯,剛纔老馬和老陳的所說的確是我想的,喂?你們倆也不用激動成這樣啊,穩住,穩住,要有大家風範。呵呵對了就是這樣。老馬老陳你們還要繼續努力啊,要做到泰山壓頂而面不改色啊。哦!好,好,言歸正傳。

我華夏未來的發展之路不會一路坦蕩,沒有一個強大的團體來支撐,只會處於被動,這是我不想看到的。我要在我們亞洲建立起我們自己的勢力範圍,我要把亞洲揉成一個拳頭,分開時他們時各個有着自己主權的國家,合攏時,他們就是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器。

只要我們包成一團,西方列強再怎麼指手畫腳都無濟於事。我要讓亞洲各國都要圍在我華夏周圍,我要把華夏變成現代版天朝上國讓萬國來賀,聽我號令,唯我獨尊。現在你們明白了吧.”

衆人聽了張子國的話,無不詫異萬分。李廣田站起來嚴肅的望着張子國說:“統帥,你是要從新建立帝制嗎?”

張子國還沒有說話,國防部長和李福林先後站起來表示:“無論統帥想進行怎樣的制度,我們軍隊一定會跟着統帥走。”

跟着張子國的幕僚們紛紛站起來向張子國表示他的忠心。李廣田看到大家都這麼說,他看向了張子國,希望張子國親口答覆他。

張子國看到李廣田的期待的目光,也是嚴肅的說道:“廣田如果我想建立帝制你會怎麼樣呢?”

李廣田沒想到張子國真的想建立帝制,這怎麼行,人民才從封建帝王朝代脫離出來,現在沒隔幾年又要回去,李廣田不敢想象。那將出現什麼樣的反效果。

李廣田仔細的想了想重重的嘆了口氣,說道:“統帥,如果說你堅決要建立帝制的話,請允許我現在,正式的想你提出辭呈。”說着他把黨章,黨員證交了出來。並說道:“你現在可以叫警衛把我抓起來,如果我出去了統帥府,我將聯合一切反對帝制的黨派對你及這個政府進行公開審判。”

看到李廣田說出了這些話,朱長順馬上就大喊起來:“好你個李廣田,你盡然要叛變黨,叛變政府。警衛”,說着就向門外大聲喊了起來。

幾個警衛員打開門進來沒有說話等待着命令,張子國可不想將事情鬧的無法處理,他看到這個情況後揮了揮手,那些警衛得到統帥的命令走了出去。

他看向朱長順說到:“老朱啊,這麼激動做什麼?老李的做法是對的,要堅持反對建立帝制,你坐下,喝口茶,這可是上好的普洱茶喲。”

接着又看向李廣田說着:“我說老李啊,平時看你做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在進行的,這此怎麼做的如此毛躁。我記得你好像已經過了容易衝動的毛頭小子的年紀了吧!你是那隻耳朵聽到我肯定的回到你要建立帝制的?恩你說說看哪隻耳朵?”

李廣田剛想說什麼又啞了,是啊統帥什麼時候肯定的說要建立帝制的,自己問他時,他只是說:“如果想要建立帝制”並沒有說肯定要建立帝制。搞了半天是自己給搞錯了,但是說出的話,潑處的水怎麼能收回呢,

李廣田這時感到很尷尬。兩隻手不知道該放在哪裡纔好,突然張子國拿着他的黨章和黨員證走了過來,遞到他手裡說:“拿好吧,你放心我張子國答應你,我是永遠也不會建立帝制的,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李廣田尷尬的接過了黨章和黨員證。張子國又接着說:“下次讓我再看到你就這樣隨隨便便交出黨章和黨員證我扣你一年的薪水。”

李廣田的事解決了,張子國坐回座位後,看了看衆人。說:“感謝各位對我的支持和信任,但是我是不會將我華夏再次帶入軍閥混戰的日子裡的。我將帶領大家走向更加光明的明天,請大家相信我,我華夏人民將是平等的,自由的。”

張子國隨後就侵華日軍投降的事,做出了日軍投降書草案交於李有順和王愛明去辦理。

一、日本政府必須承認戰敗,所有侵華日軍必須放下武器無條件接受投降,我們將保護你們在華期間的人身安全,直到你們回國。

二、日本政府必須交出侵華日軍在華北地區所造成如此禽獸行爲的指揮官和士兵。

三、侵華日軍在此次進攻我東北三省,華北諸省所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戰敗國日本政府必須補償我們華夏政府十億美元戰爭賠款。

四、日本政府將永世不得侵佔華夏領土、領海、領空、和我華夏交好的國家的領土、領海、和領空。

五、歸還被日本佔領的琉球羣島和臺灣島。

日本當局很是鬱悶,在華北和東北的部隊無法聯繫不說,就連前去支援的部隊也失蹤了,在這片海域除了我們日本,誰還有這麼強大的力量能讓這支艦隊連一點信息都沒有發回來就被消滅。

難道是華夏的海軍?不可能,華夏的海軍還沒強大到這種地步。難道是美國?也不可能,這片海域如果有美國戰艦的話,我們早就知道了。更何況我們現在和美國根本沒有任何利益上的衝突。會是誰呢?唉!日本最高當局還在煩惱時,從華北戰區發來的一份電報,更加讓他們雪上加霜。

52萬餘人的部隊盡然被他們一向瞧不起的支那打敗了,而且還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這是多麼不可思議。但是再怎麼發牢騷還是要面對事實,投降書已經擬定好了就等日本政府同意了,一旦同意簽字日本政府將向全世界承認自己戰敗。現在華夏政府要我們賠償他們的戰爭損失費十億美圓,和日本永不準侵犯華夏和他的交好國說的同意書。

華夏政府的說法是:“如果你們不交賠償款這50多萬的戰俘我們也不會白養活他們,現在的華夏都還在建設當中,正是需要很多勞力的時候,讓這些戰俘去做這些事,我想他們是不會拒絕的。”

日本當局看到這種局面也是沒法子,50多萬人不贖回來的話,在國內將造成難以估計的影響。那時天皇在他的子民當中的分量就會嚴重的變質,那樣還會有士兵會爲了打日本天皇打仗嗎,答案是:“沒有。”所有這個錢他們還真的出。

日本不是沒想過繼續派出大量的士兵進入華夏,解救出這些被俘虜的士兵。但是這一想法被否決了,現在這50多萬的士兵能被俘虜,那麼在派去的士兵同樣也會面臨被俘虜的命運,在加上我們的後勤隨時都有可能被對方截斷。到時前方作戰的士兵同樣危險。所以日本天皇只有無奈的在同意書上籤了字。那十億美圓的戰爭賠款也同時通過外匯渠道轉入了華夏。

1931年12月20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第70章 外星人的妥協第33章 得償所願第12章 勢如破竹(一)第31章 一見鍾情第55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二)第44章 海戰第23章 解放戰爭(二)第11章 清剿四川軍閥(三)第25章 收復東北第7章 電腦研發成功了第37章 天才機器人(三)第42章 清剿內亂(四)第67章 挺進(三)第2章 發展(一)第31章 一見鍾情第59章 溫馨和睦第41章 清剿內亂(三)第33章 得償所願第8章 大開發第8章 大開發第56章 上揚斯克大捷第23章 解放戰爭(二)第70章 外星人的妥協第28章 抗日戰爭(三)第26章 抗日戰爭第7章 電腦研發成功了第70章 外星人的妥協第21章 科技大跨越第61章 特種部隊第52章 對蘇俄的空戰(一)第33章 得償所願第14章 勢如破竹(三)第25章 收復東北第17章 組建海軍第30章 香港、澳門迴歸了第49章 全國總動員第5章 剿匪(二)第4章 剿匪第55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二)第47章 萬象戰役(二)第25章 收復東北第28章 抗日戰爭(三)第61章 特種部隊第63章 斯里蘭卡登陸戰第25章 收復東北第71章 外星人的飛船(一)第37章 天才機器人(三)第47章 萬象戰役(二)第23章 解放戰爭(二)第4章 剿匪第31章 一見鍾情第21章 科技大跨越第12章 勢如破竹(一)第54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一)第61章 特種部隊第56章 上揚斯克大捷第68章 挺進(四)第5章 剿匪(二)第27章 抗日戰爭(二)第64章 阻擊手對決第29章 侵華日軍投降第22章 解放戰爭(一)第11章 清剿四川軍閥(三)第67章 挺進(三)第16章 成立西南政府第54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一)第41章 清剿內亂(三)第24章 解放戰爭(三)第34章 戰前準備第55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二)第12章 勢如破竹(一)第44章 海戰第28章 抗日戰爭(三)第67章 挺進(三)第42章 清剿內亂(四)第47章 萬象戰役(二)第6章 剿匪(三)第46章 萬象戰役(一)第23章 解放戰爭(二)第58章 宇宙戰艦的研發第1章 外星科技第53章 對蘇俄的空戰(二)第70章 外星人的妥協第5章 剿匪(二)第50章 兩國友誼長存(一)第61章 特種部隊第46章 萬象戰役(一)第12章 勢如破竹(一)第71章 外星人的飛船(一)第36章 天才機器人(二)第13章 勢如破竹(二)第26章 抗日戰爭第54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一)第6章 剿匪(三)第44章 海戰第22章 解放戰爭(一)第31章 一見鍾情第4章 剿匪
第70章 外星人的妥協第33章 得償所願第12章 勢如破竹(一)第31章 一見鍾情第55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二)第44章 海戰第23章 解放戰爭(二)第11章 清剿四川軍閥(三)第25章 收復東北第7章 電腦研發成功了第37章 天才機器人(三)第42章 清剿內亂(四)第67章 挺進(三)第2章 發展(一)第31章 一見鍾情第59章 溫馨和睦第41章 清剿內亂(三)第33章 得償所願第8章 大開發第8章 大開發第56章 上揚斯克大捷第23章 解放戰爭(二)第70章 外星人的妥協第28章 抗日戰爭(三)第26章 抗日戰爭第7章 電腦研發成功了第70章 外星人的妥協第21章 科技大跨越第61章 特種部隊第52章 對蘇俄的空戰(一)第33章 得償所願第14章 勢如破竹(三)第25章 收復東北第17章 組建海軍第30章 香港、澳門迴歸了第49章 全國總動員第5章 剿匪(二)第4章 剿匪第55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二)第47章 萬象戰役(二)第25章 收復東北第28章 抗日戰爭(三)第61章 特種部隊第63章 斯里蘭卡登陸戰第25章 收復東北第71章 外星人的飛船(一)第37章 天才機器人(三)第47章 萬象戰役(二)第23章 解放戰爭(二)第4章 剿匪第31章 一見鍾情第21章 科技大跨越第12章 勢如破竹(一)第54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一)第61章 特種部隊第56章 上揚斯克大捷第68章 挺進(四)第5章 剿匪(二)第27章 抗日戰爭(二)第64章 阻擊手對決第29章 侵華日軍投降第22章 解放戰爭(一)第11章 清剿四川軍閥(三)第67章 挺進(三)第16章 成立西南政府第54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一)第41章 清剿內亂(三)第24章 解放戰爭(三)第34章 戰前準備第55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二)第12章 勢如破竹(一)第44章 海戰第28章 抗日戰爭(三)第67章 挺進(三)第42章 清剿內亂(四)第47章 萬象戰役(二)第6章 剿匪(三)第46章 萬象戰役(一)第23章 解放戰爭(二)第58章 宇宙戰艦的研發第1章 外星科技第53章 對蘇俄的空戰(二)第70章 外星人的妥協第5章 剿匪(二)第50章 兩國友誼長存(一)第61章 特種部隊第46章 萬象戰役(一)第12章 勢如破竹(一)第71章 外星人的飛船(一)第36章 天才機器人(二)第13章 勢如破竹(二)第26章 抗日戰爭第54章 上揚斯克攻城戰(一)第6章 剿匪(三)第44章 海戰第22章 解放戰爭(一)第31章 一見鍾情第4章 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