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雲之危(四)

屠雲依然昏迷不醒,葉楓、劉中泰以及吳羣默默的站在屠雲身邊,良久劉中泰開口問道:“小云沒什麼大礙你無需擔心,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你現在的身體還很虛弱,雖然小云幫你解決了仇恨之焰給你身體帶來的大多數傷害,但是你現在也不是就完全沒有事情,畢竟仇恨之焰對你的內臟造成的傷害不是小云一時半會就能幫你完全解決的!”

“這點我知道,只是屠雲兄弟還在昏迷我很想做些什麼!”葉楓看着屠雲開口道。⊥,

“我們能做的只有等待,你要相信小云,既然小云能幫你清除你的仇恨之焰,那麼他一定有辦法去療傷,畢竟他比我們更清楚來自你那仇恨之焰的一擊有多麼恐怖,你一定要相信小云!”劉中泰微微一笑開口道。

這時吳羣看向葉楓開口道:“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感覺,甚至是不同的機遇,但是你要記住,無論是高是低,無論是什麼原因,你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別忘記自己的初衷!

在這個強者爲尊的世界中,或許除了屠雲在沒有人願意這樣幫助你了,相信你自己也有感觸,就像我們雪嵐古城的六大家族一樣,在我們沒有遇到屠雲之前,我們各有各的想法,雖然是雪嵐古城的六大家族,但是我們卻從沒盡到我們該做的職責。

雪嵐古城在北部一直是最弱的存在,直到屠雲出現纔開始好轉,如果不是屠雲或許我們雪嵐古城至今爲止還都是一個最弱的古城,也是因爲屠雲的出現才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一切都因屠雲的出現而改變,所以這次也一樣屠雲一定有他自己的方式去化解這次危機!”

第一眼識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

第二耳識耳朵具有聽的功能,同樣耳朵只是具有聽見的功能,而不會區分這個是長笛的聲音、那個是小號的聲音。一區分,就是意識在作用了。??

第三鼻識鼻子具有嗅覺,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覺功能,一區分香臭,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第四舌識舌頭具有味覺,同樣它也只是具有味覺的功能,一區分甜和鹹,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第五身識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這些都是感識,認識具體對象。??

第六意識意識是人體最怪異的一種感知,具有認識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此外,意識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皆由意識而作。現在心理學上,研究到前六識爲止。

第七未那識產生物我區別的根源也是超能力的源泉!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因爲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爲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爲我識。

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爲我。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金剛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爲我,因此生起貪、憎、癡、疑、慢等種種煩惱。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着自我,所以成爲一切衆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第八阿賴耶識蘊藏着所有世的記憶並且領悟後可擺脫六道輪迴超越生死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阿賴耶是梵音,又稱爲藏識,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爲阿賴耶識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對象的境界,稱爲阿賴耶識的相分。

一切衆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爲,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七識的作用是能薰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薰所緣,所以有所藏義。第七識恆定執此識中的見分爲我,而爲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義。

第九阿摩羅識??衆神的意識。??藏傳佛教噶舉派“大手印”的修持,須經四次灌頂和四瑜伽(專一瑜伽、離戲瑜伽、一味瑜伽、無修瑜伽)的修持,則眼耳鼻舌身之前五識轉爲意識,意識再轉爲末那識,末那識繼轉爲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轉爲阿摩羅識,直到阿摩羅識破而轉爲法界體性智,便完成了轉識成智的心靈脩持程序,這個程序在內丹學中稱作煉神還虛。

法界體性智即是道教內丹學中所稱萬劫不壞的一點靈明性體,也是佛學的真如佛性。阿賴耶識和阿摩羅識(在佛典中多將阿摩羅識歸入阿賴耶識之內,不作分別,但和丹經比較發現僅有阿摩羅識和丹經中之元神相當)在佛學中稱作去後來先作主公的輪迴種子,在尚未轉識成智之前由它作主,但既轉識成智之後,不受輪迴,即由佛性(法界體性智)作主了。

阿摩羅識轉爲法界體性智之後,其他各識亦隨之而轉,阿賴耶識轉爲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爲平等性智,意識轉爲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爲成所作智,皆爲法界體性智之妙用。領悟到第九感的人會徹底的覺醒,也會明白宇宙的終極意義。

雖然鱈靈大陸的修士都知道有神識,但如同寶物裝在小箱子裡因爲看不到所以不知道是什麼樣子。這個神識是什麼形狀?爲什麼叫做神識?衆生死亡的時候手腳亂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壞滅,四大分離,神識從身體中離開後去往何處?其自性如何,有什麼相貌?爲何舍離此身又再受新的身體?爲何棄捨此身後,又牽引六入接受來世的業報,生出種種差別不同的身體?爲何衆生此身滅後又會生出新的身體?爲何今生積聚福德善業來生就能得到福德善報,今身所作的福德來身享受?爲何神識能夠滋長身體?爲何神識進入後又會隨着身體轉變。

識之運轉遷滅往來,猶如風大,無色無形不可顯現,而能發動萬物示衆殊狀,或搖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聲,或爲冷爲熱觸衆生身作苦作樂。風無手足面目形容,亦無黑白黃赤諸色。賢護,識界亦爾,無色無形無光明顯現,以因緣故顯示種種功用殊異。當知受、覺、法界亦復如是無色無形,以因緣故顯發功用。

神識的運轉、遷移和往來,就如風一樣,本身沒有色相沒有形狀,不會顯現出來,卻能引發萬物的運動,顯示出種種不同的形狀,比如吹搖振動樹林,令其折斷破裂發出大響聲,或者冷風熱風吹到衆生身上,令衆生或苦或樂。風沒有四肢面目和形貌,也沒有黑白黃紅等顏色。神識也是這樣,沒有顏色、形狀和光明顯現,由於因緣和合而顯示出種種不同的功能作用。當知受、覺、法界也是如此,沒有顏色、形狀,由於因緣和合而顯示發起種種功能作用。

這些都是神識的體現也是神識的形成的關鍵!只是看我們如何去看待神識,如何去理解神識。

衆生死亡之時,受覺法界、神識都舍離這個身體,神識攝持受、覺、法界接受新的身體,就如風起吹動花朵,花在原地而花香卻隨風飄遠,風本身不帶有花香,香味、風和身根都沒有形色,但是若不借助風力,香味則不能傳到遠處。衆生身體死亡,神識執持受、覺、法界去到來生,藉着父母和合之緣,受、覺、法界都跟隨着神識,也是如此。比如花有妙香而鼻子有嗅覺,因爲嗅覺的功能即聞到香味。又比如風力大,則香氣就傳得遠。同樣隨着神識而有受,因受有覺,因覺有法,於是能夠了知善和不善。又比如畫師在壁板上作畫,隨着自己的構思繪出各種圖案和形象,雖然畫師的神識心智都沒有形色,卻能繪出種種形色奇異的畫作。同樣,神識心智沒有形色卻能生出六根,所謂因眼根見色塵而眼識無形,因耳根聞聲音而聲音沒有形色,因鼻根嗅香臭而香臭沒有形色,因舌根嘗味道而味道沒有形色,因身根覺知觸受而觸受沒有形色,意根分別法塵而法塵也沒有形色,神識沒有形色也是如此。衆生死亡之時,神識被業障所纏縛,命終舍報猶如阿羅漢入滅盡定,阿羅漢的神識在其身體滅後轉入寂滅;同樣,死者的神識捨棄身體後,憑着念力而知道:‘我某某一生所作的事情,臨終時都顯現出來,能夠憶念清楚,身心都受到逼迫。

同樣,神識雖然沒有形質,看不見聽不到,但可以通過因緣顯現其作用。因爲神識執持身體,所以身體知道苦樂的感受,充滿光澤,能夠往來進退,說話談笑,歡喜憂愁,作種種事情,所以應當知道有神識。

第681章 天地煉獄(二)第44章 奢比屍第461章 無魂花(三)第453章 魂印三懸(一)第378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四)第119章 計中計第616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三)第353章 齊聚妖界(三)第705章 十二獸人第253章 陰陽之鱈靈妖靈 一第208章 解封之陰陽五行 一第311章 極限訓練(一)第507章 通天尺(一)第89章 噬心魂丹第612章 魂魔(三)第513章 五行歷練(二)第153章 九曜星辰陣 三第640章 無心幻雲(一)第698章 天域(三)第411章 申屠仇的過往(一)第664章 魔劍道之天策(二)第611章 魂魔(二)第563章 幻術之威(一)第558章 血脈至寶(一)第314章 靈氣異變第419章 帝江之心(二)第247章 六道之門 二第16章 八卦迷蹤林第687章 外魔劫(二)第395章 章靈脈之爭(三)第329章 八門遁甲修煉之路漫漫(一)第41章 墨天輪第311章 極限訓練(一)第481章 萬物初生之境(一)第509章 通天尺(三)第706章 十三聖殿第503章 心境之魂(二)第126章 葬魂龍脈之謎——心海第707章 終章之仇魂第143章 樹靈、花靈、草靈、藥靈 二第182章 鬼幽魂第416章 回憶法陣(一)第445章 幻靈之術(一)第126章 葬魂龍脈之謎——心海第363章 風靈之氣(五)第497章 密境資格(一)第61章 陰謀前的寧靜第356章 妖界百族(二)第292章 萬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三)第467章 人生路之尋找(四)第616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三)第205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三第84章 武紀第265章 雷靈三聖 三第268章 心魔除、北部變、靈脈生 三第492章 生死相依(二)第14章 龍虎第196章 解封之光芒萬丈 一第618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五)第600章 使命(三)第133章 幻境——血魂殿第287章 石雕之謎第154章 九曜星辰陣之幻海奇陣(一)第7章 復仇之夜第482章 萬物初生之境(二)第105章 血靈之體第269章 心魔除、北部變、靈脈生 四第127章 祖巫胤靈陣第691章 外域(二)第528章 赤磷蛇王(三)第190章 天翼界之謎 六第432章 九幽冥地(四)第614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一)第164章 鱈靈大陸之格局變化第360章 風靈之氣(二)第294章 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五)第661章 幻滅(二)第42章 窮奇第224章 解封之鬼界與冥界 二第417章 回憶法陣(二)第71章 禁術第251章 心魔 三第37章 再現靜心鬼咒第138章 六道魂壁第141章 幻境奇遇 二第72章 暗黑地第493章 生死相依(三)第480章 命格(五)第354章 齊聚妖界(四)第135章 諾言第566章 冥界之血脈馭靈(二)第524章 幻境迷陣(三)第412章 申屠仇的過往(二)第165章 四魂之力 一第675章 五行魂脈(三)第369章 七色血脈(三)第474章 六界因果(七)第294章 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五)第478章 命格(三)第591章 兄弟情(四)
第681章 天地煉獄(二)第44章 奢比屍第461章 無魂花(三)第453章 魂印三懸(一)第378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四)第119章 計中計第616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三)第353章 齊聚妖界(三)第705章 十二獸人第253章 陰陽之鱈靈妖靈 一第208章 解封之陰陽五行 一第311章 極限訓練(一)第507章 通天尺(一)第89章 噬心魂丹第612章 魂魔(三)第513章 五行歷練(二)第153章 九曜星辰陣 三第640章 無心幻雲(一)第698章 天域(三)第411章 申屠仇的過往(一)第664章 魔劍道之天策(二)第611章 魂魔(二)第563章 幻術之威(一)第558章 血脈至寶(一)第314章 靈氣異變第419章 帝江之心(二)第247章 六道之門 二第16章 八卦迷蹤林第687章 外魔劫(二)第395章 章靈脈之爭(三)第329章 八門遁甲修煉之路漫漫(一)第41章 墨天輪第311章 極限訓練(一)第481章 萬物初生之境(一)第509章 通天尺(三)第706章 十三聖殿第503章 心境之魂(二)第126章 葬魂龍脈之謎——心海第707章 終章之仇魂第143章 樹靈、花靈、草靈、藥靈 二第182章 鬼幽魂第416章 回憶法陣(一)第445章 幻靈之術(一)第126章 葬魂龍脈之謎——心海第363章 風靈之氣(五)第497章 密境資格(一)第61章 陰謀前的寧靜第356章 妖界百族(二)第292章 萬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三)第467章 人生路之尋找(四)第616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三)第205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三第84章 武紀第265章 雷靈三聖 三第268章 心魔除、北部變、靈脈生 三第492章 生死相依(二)第14章 龍虎第196章 解封之光芒萬丈 一第618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五)第600章 使命(三)第133章 幻境——血魂殿第287章 石雕之謎第154章 九曜星辰陣之幻海奇陣(一)第7章 復仇之夜第482章 萬物初生之境(二)第105章 血靈之體第269章 心魔除、北部變、靈脈生 四第127章 祖巫胤靈陣第691章 外域(二)第528章 赤磷蛇王(三)第190章 天翼界之謎 六第432章 九幽冥地(四)第614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一)第164章 鱈靈大陸之格局變化第360章 風靈之氣(二)第294章 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五)第661章 幻滅(二)第42章 窮奇第224章 解封之鬼界與冥界 二第417章 回憶法陣(二)第71章 禁術第251章 心魔 三第37章 再現靜心鬼咒第138章 六道魂壁第141章 幻境奇遇 二第72章 暗黑地第493章 生死相依(三)第480章 命格(五)第354章 齊聚妖界(四)第135章 諾言第566章 冥界之血脈馭靈(二)第524章 幻境迷陣(三)第412章 申屠仇的過往(二)第165章 四魂之力 一第675章 五行魂脈(三)第369章 七色血脈(三)第474章 六界因果(七)第294章 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五)第478章 命格(三)第591章 兄弟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