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北冥之界(三)

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陰陽來劃分,凡是運動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於陰。我們把對於人體具有推進、溫煦、興奮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統歸於陽,對於人體具有凝聚、滋潤、抑制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歸於陰,陰陽是相互關聯的一種事物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

陰陽學說認爲: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現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對立,又互根互用的陰陽兩個方面。陰陽是對相關事物或現象相對屬性或同一事物內部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陰陽學說認爲: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處於靜止和不變的狀態,而是始終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陰陽者,有名而無形。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指道理、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納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陰陽對立即指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着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天與地、動與靜、升與降等等,其中上屬陽,下屬陰;天爲陽,地爲陰;動爲陽,靜爲陰,升屬陽,降屬陰。

而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如上爲陽,下爲陰,而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熱爲陽,冷爲陰,而沒有冷同樣就無所謂熱。所以可以說,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其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爲自己存在的條件。

這就是陰陽互根,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

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爲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制爲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爲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

陰、陽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互相轉化,即所謂物極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溫熱病,由於熱毒極重,大量耗傷機體元氣,在持續高燒的情況下,可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狀,就是由陽證轉化爲陰證的表現。可以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而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髮展的結果。

道教施法儀式中,常有咒語、掐訣、步罡等,它們和書符一起成爲道法的基本手段。道士以畫符唸咒、掐訣步罡來施行法術,以增強人們戰勝邪惡的信心。這些法術本身具有使人類在無法控制的異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語是一種被認爲對鬼神或自然物有感應或禁令的神秘語言:咒語常和以人體真氣禁制鬼神、外物的氣禁術結合在一起,稱爲禁咒。有時和符一起出現,稱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術時又往往藉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棗等,這些施過咒術的水、棗也有咒術的效力。

道門中對咒術的效力有極高的肯定,咒鬼經中有記載:吾含天地?咒毒殺鬼方,咒金金自銷,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滅,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縛,咒鬼鬼自殺,咒禱禱自斷,咒癰癰自決,咒毒毒自散,咒詛詛自滅。

道士認爲有法力強大的尊神,不斷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語傳授下來,念動咒語即有幾萬乃至幾百萬的天兵天將應召來服役。因此,咒語在道法中越出越多,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咒語在道教中運用廣泛:道法凡結壇有淨壇咒、鎮壇咒;登壇先有衛靈咒;畫符有書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誦經先念開經玄蘊咒;至於召將咒則和道書記載的天將神吏一樣多;殺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應的咒。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咒就沒有道教的法術。同時,咒語已滲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融化進他們的人格中去。道士淨手、吃飯、沐浴、理髮等都要誦咒。不僅正一派擅於誦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應的咒語。

咒術不是道教特有的現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語,特別是密宗更以誦咒,咒語起源於原始宗教對語言魔力的崇拜,後來成爲巫術的核心部件。道教吸納了巫術咒術的精華並加以發展,從而形成了道教咒語自己的特點!

道教咒語的這種結構首先表明它是託於神授、從而也是有神效的。稱太上尊者、稱神霄玉清真王,稱天師,都是直接說出尊神的名號,來召役神將、鎮壓妖邪。對於比較低級、專供法師役使的神靈,則是直呼其名,以示自己有控制他們的能力。

因此道教咒語的施行,與其整個神仙譜系是緊密相聯的,其中表現了修士的信仰,也反映了修士對信仰的方式。不過稱引神名,並不是道咒特有的現象,甚至不是咒語特有的現象。那是對神強烈的信賴敬仰的表現!

所以道咒中的稱引神名,表明的是許多宗教中共通的對神靈的信仰、依賴,只不過各自的神有不同的面貌罷了。其更能表達道咒本身特色的還是下一方面:它表明咒語是對祈使對象的命令,而如律令,既是催促,又是強調其命令必須執行,不執行,則依律懲罰。

咒語的內容都直言不諱地講清命令的目的,具有很強的功利性,這是道教咒語具備的特色。一般說來,對待宗教的態度,以祈求解決眼前的困難爲主導,求得平安便算有福。

那種對神靈的虔誠皈依,是有相當差距的,據說夜行時念它可以辟邪。但其辭實際上是對夜神的尊敬。佛教的重要咒語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句句皆表示對觀世音的皈依禮敬之意,八十三句系稱呼菩薩名。這部咒語,佛教徒認爲其威力極大,使用也很廣泛,大悲心咒中詳細記載有用它治病、催產、解蠱毒、闢蛇蠍等等的方法。

佛咒與道咒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但從結構看又很不同。大悲咒的特點,在叫人先皈依,倘皈依了,一念它,觀音就能幫助解決各種魔難,直至接引他上西方極樂世界,唸咒的本身就是皈依。道咒則是直接驅策鬼神,讓它們走開或者完成凡人無法完成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現實的目的是前提,對神的敬仰,乃以當下直接的利益爲中心。道教咒語的這一特點規定了每一咒的應用範圍相對較窄,所以道咒各有針對性,數量極多。

結界是以陣法的形式儲存修道之人的法力。引發後在陣法的範圍內形成防禦罩,阻擋外來攻擊。就是指運用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形成的一個特殊空間.創造另一個小型空間。傳承中的結界,多是採用如五行、太極、八卦等手段,並有符咒、法器等物品的輔助!不同的人用來有不同的效果,結界也是依法而區劃一定的地域。

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從凡夫至佛位,對於事物現象終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稱眼睛爲智慧之門、靈魂之窗,眼睛能夠明辨物象、增長知識。修行的層次越高,心眼作用的範圍越廣。凡夫經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見的距離、範圍相當有限,太小、太大、太遠、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見,或太過黑暗或強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適應。如果能得天眼,便能於物質世界中自在地觀察,而不受距離、體積、光度的限制。

不過天也有層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禪定天,地居天就是福德鬼神以及四神獸和靈界的天神!空居天是指天神!禪定天則指色界和無色界的二十二層次。

層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謂天眼的功能,是能見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離、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隱藏或通透顯露的限制,它不需通過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有修得和報得的不同,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淺程度不等的天眼,稱爲報得!因爲沒有肉體束縛的鬼神,只有靈力活動,減少了物體障礙。一般的靈媒,也就是爲鬼神所寄託、依附的人,這就是藉鬼神報得的天眼,而能見人所不能見的事物。對人類而言,修禪定或可得天眼;但禪定的目的卻不在於修得天眼,雖另有專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禪定。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說的以外,尚有能見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件現象。那是由於任何現象的發生,已經有它一定的因果關係,由於造下一定的業力,便會造成一定的果報,往往現象尚未發生,而發生那種現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將發生的事實。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夠預知未來。天眼的能力越強,能見的未來越久遠,精確度也越高。所謂精確度,就是說明天眼並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它的因素,未來的事態未必就會產生他的預期結果!

第348章 初入妖界(三)第369章 七色血脈(三)第104章 九品蓮臺與十二品蓮臺第108章 影霧山第9章 白虎密境第506章 心境之魂(五)第498章 秘境資格(二)第86章 秘術——顛倒乾坤第52章 又見幻陣第367章 七色血脈(一)第411章 申屠仇的過往(一)第503章 心境之魂(二)第88章 暗影族之傀儡丸第497章 密境資格(一)第146章 靈族 二第276章 西部之災 一第263章 雷靈三聖 一第494章 生死相依(四)第14章 龍虎第418章 帝江之心(一)第450章 幻靈之術(六)第227章 六道輪迴之阿修羅界 三第327章 重力空間之謎(一)第207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五第32章 幻境第340章 八門八生死(三)第444章 迴夢(四)第103章 暗月星辰第301章 虛無火焰(二)第347章 初入妖界(二)第74章 收徒第489章 幻雲宗(二)第700章 仙法傳承(一)第190章 天翼界之謎 六第649章 隱霧山(一)第529章 百倍重力(一)第369章 七色血脈(三)第547章 吳羣第694章 絕域(二)第203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一第557章 靈器七情六慾之六慾(二)第69章 風殤第343章 通天之門(二)第109章 無荒五靈第16章 八卦迷蹤林第321章 妖靈丹(二)第279章 西部之混沌令 四第182章 鬼幽魂第225章 六道輪迴之阿修羅界 一第120章 須彌八卦陣(一)第275章 血靈池之萬物輪迴 五第550章 古城之變(一)第672章 萬靈訣(五)第678章 九轉迷蹤陣(二)第537章 血魄靈珠(三)第197章 解封之幻靈萬丈 二第457章 魂印三懸(五)第165章 四魂之力 一第266章 心魔除、北部變、靈脈生 一第370章 溟靈十二妖(一)第64章 百影千幻陣第415章 申屠仇的過往(五)第672章 萬靈訣(五)第230章 解封之永恆之塔 三第624章 魔靈封印(三)第477章 命格(二)第25章 血脈成長第544章 聖獸血脈(三)第390章 精之靈脈——風靈脈(三)第336章 情緣、孽緣(三)第581章 六魂法陣(二)第379章 紫綾的謀略(一)第355章 妖界百族(一)第94章 先天五行陣第116章 控神者第434章 九幽冥地(六)第643章 無心幻雲(四)第580章 六魂法陣(一)第547章 吳羣第365章 風靈血脈(二)第169章 再回墨竹城(二)第449章 幻靈之術(五)第448章 幻靈之術(四)第134章 夢天鏡之夢魂天境!第217章 解封之魔魂與魔魄 一第659章 三才之奇門(四)第618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五)第384章 萬里困陣(三)第262章 陰陽之天地之門 三第589章 兄弟情(二)第558章 血脈至寶(一)第656章 三才之奇門(一)第345章 通天之門六界劃分(四)第196章 解封之光芒萬丈 一第662章 幻滅(三)第152章 九曜星辰陣 二第278章 西部之極寒地牢 三第113章 五色靈光第4章 百魂丹第329章 八門遁甲修煉之路漫漫(一)
第348章 初入妖界(三)第369章 七色血脈(三)第104章 九品蓮臺與十二品蓮臺第108章 影霧山第9章 白虎密境第506章 心境之魂(五)第498章 秘境資格(二)第86章 秘術——顛倒乾坤第52章 又見幻陣第367章 七色血脈(一)第411章 申屠仇的過往(一)第503章 心境之魂(二)第88章 暗影族之傀儡丸第497章 密境資格(一)第146章 靈族 二第276章 西部之災 一第263章 雷靈三聖 一第494章 生死相依(四)第14章 龍虎第418章 帝江之心(一)第450章 幻靈之術(六)第227章 六道輪迴之阿修羅界 三第327章 重力空間之謎(一)第207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五第32章 幻境第340章 八門八生死(三)第444章 迴夢(四)第103章 暗月星辰第301章 虛無火焰(二)第347章 初入妖界(二)第74章 收徒第489章 幻雲宗(二)第700章 仙法傳承(一)第190章 天翼界之謎 六第649章 隱霧山(一)第529章 百倍重力(一)第369章 七色血脈(三)第547章 吳羣第694章 絕域(二)第203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一第557章 靈器七情六慾之六慾(二)第69章 風殤第343章 通天之門(二)第109章 無荒五靈第16章 八卦迷蹤林第321章 妖靈丹(二)第279章 西部之混沌令 四第182章 鬼幽魂第225章 六道輪迴之阿修羅界 一第120章 須彌八卦陣(一)第275章 血靈池之萬物輪迴 五第550章 古城之變(一)第672章 萬靈訣(五)第678章 九轉迷蹤陣(二)第537章 血魄靈珠(三)第197章 解封之幻靈萬丈 二第457章 魂印三懸(五)第165章 四魂之力 一第266章 心魔除、北部變、靈脈生 一第370章 溟靈十二妖(一)第64章 百影千幻陣第415章 申屠仇的過往(五)第672章 萬靈訣(五)第230章 解封之永恆之塔 三第624章 魔靈封印(三)第477章 命格(二)第25章 血脈成長第544章 聖獸血脈(三)第390章 精之靈脈——風靈脈(三)第336章 情緣、孽緣(三)第581章 六魂法陣(二)第379章 紫綾的謀略(一)第355章 妖界百族(一)第94章 先天五行陣第116章 控神者第434章 九幽冥地(六)第643章 無心幻雲(四)第580章 六魂法陣(一)第547章 吳羣第365章 風靈血脈(二)第169章 再回墨竹城(二)第449章 幻靈之術(五)第448章 幻靈之術(四)第134章 夢天鏡之夢魂天境!第217章 解封之魔魂與魔魄 一第659章 三才之奇門(四)第618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五)第384章 萬里困陣(三)第262章 陰陽之天地之門 三第589章 兄弟情(二)第558章 血脈至寶(一)第656章 三才之奇門(一)第345章 通天之門六界劃分(四)第196章 解封之光芒萬丈 一第662章 幻滅(三)第152章 九曜星辰陣 二第278章 西部之極寒地牢 三第113章 五色靈光第4章 百魂丹第329章 八門遁甲修煉之路漫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