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隱霧山(一)

五濁分別爲:劫濁、衆生濁、命濁、煩惱濁、見濁!五濁惡世即同時具五濁之心。

劫濁:心之生住異滅不淨。時現三災,生相殺(念念之相扼),飢渴(念之走向不善),疾病(念之殘弱)種種不善。

衆生濁:心中諸法不淨。善惡夾雜,下、中、上法夾雜,第一法、不第一法夾雜。

命濁:心中諸法餘壽長短不一,壽盡則法滅,更生新法。

煩惱濁:心中煩惱不淨,多貪、多嗔、多癡。何謂煩惱,若隨念使使,即爲煩惱,凡夫念念隨順,故念念皆是煩惱。

見濁:心中見不淨。邪見、戒取見,取常見、斷見、有見、無見、我見、衆生見。

五濁可以統一歸納爲法濁,或法不淨,分言五濁!

人壽本來是八萬四千歲,隨著人心越來越兇惡,道德越來越淺薄,因此每!無!錯!小說 . COM一百年就減少一歲,直減到三十歲時有饑饉之災,減到二十歲時有疾疫之災,減到十歲時有刀兵之災,而世界衆生無不受害,是爲劫濁。

正法、像法滅盡後,末法時代的衆生,知見不正,邪見增盛,不知修行善道,是爲見濁。

衆生追逐五欲六塵,引生貪、嗔、癡、慢、疑等煩惱而惱亂身心,是?爲煩惱濁!

衆生因爲知見不正,煩惱覆心,因此不知孝順父母,不懂修善去惡,不畏惡業果報,以致福報漸衰,苦報漸增,是爲衆生濁。

衆生因惡業增加,故而壽命漸減,從往古八萬四千歲,到滿百者稀,是爲命濁。五濁之中,以劫濁爲總,其餘爲別。四濁中又以見濁、煩惱濁二者爲濁之自體,而成衆生濁與命濁二者。婆娑世界因爲有此五濁,故稱惡世。

劫濁就是時代混亂,劫就是時代,所以劫濁就是說現在碰到一個不好的時代,這是一個很大範圍的時期,所以我把它翻譯成時代混亂,這就是劫濁。

色界天分別爲:梵天、光天、淨天、廣天、無想天、無煩天、無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梵天又分梵身天、梵輔天、梵衆天、大梵天

光天又分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淨天又分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離喜樂故稱遍淨)

廣天又分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

梵天、光天、淨天合稱初禪三天(又可細分爲十二層天),廣天四天爲第二禪天,無想天、無煩天、無惱天爲第三禪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爲第四禪天。

天道分爲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欲界天共六層天,分別爲四大王衆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天共二十二層天,分別爲梵身天、梵輔天、梵衆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無色界天:共四層,分別爲、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等四天。

千年老樹,傳言吸納天地靈氣,又傳在陰穢處吸得怨靈妖力,因而成精。大樹狀,嗜食生物。另有傳言可自行移動。吸人陽氣!

道是無邊無際的、無盡的、無法形象的,道包涵天宇太虛,成就萬象,存在於無限之中,存在於人的心裡!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

人的行爲

決定,併爲其後果負責。當慾望影響思想去實施醜惡時,就會在靈魂中形成惡執,使靈魂污穢暗濁,當肉體機能停止時,靈魂就會分解,在異時真空的壓強裡被滲透挫磨。直到靈魂濁壞因子消磨除盡。

作惡越深所受挫磨越重,

越長久,靈魂越痛苦。靈魂濁壞因子消磨除盡後,纔可回到冥府學習上升天宇樂園的知識。靈魂從父母精血,母親孕育,環境培養造就,代代相傳。因此優生優育,善待孩子,正己復禮,孩子的未來纔有光榮與幸福。

的基因延續纔有價值。

道德祖尊揭開了文明的篇章,他使人類從個體生存轉向社會生存,並使人類的動物原始性規範於社會倫理化。引導人類走向光明。他是宇宙三界的奠基者。但是在社會羣體裡,人與人的動物慾望在交織、碰撞甚至廝殺着。弱肉強食,幸福與痛苦並存,人在慾望鬥爭中走完人生。在這令人眩目的過程中,團體慾望的高度衝突隨時可能毀滅社會。

爲了防止可怕的暴欲產生引發災難,道德天尊與玉皇攜手不同時空,玉皇成立太極界六合八表,三界十方,四生六道最高政權,管理太極境的運行,神仙佛聖,精靈神仙的走向。道德祖尊和祖尊使者則在世間流傳下道德倫理,使人的性情慾望在道德的旗幟下逐漸聚集起來,將人的慾望進行社會善惡標準的劃分。對哪些有害社會的思想與行爲採取不同形式的壓抑和監控。

三界秩序建立的形成原因是

呢?因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儀於此分,三才於此定,萬物於此生育。陰陽相生,萬物順應真常千變萬化,成就三界。三界之中人爲萬物之靈,人生於宇宙之內,秉天地日月之精華,父母精血智慧而成形,無論貴賤,皆有靈明道性,爲萬物之最。三代之後,人性猥僞,性弱的人墮於悲苦,性強的人略鬥於心。在這種陷坑迷障內性無法進步,無法挖掘真道本性,幾易獸類,暴性孳生。爲了三界無數生靈的修真有道,爲了使陰陽五行有序,天地劫有終數,閃亮的道德不致於在黑暗的磨礪中消亡,玉皇大帝在太始大紀裡建立起三界最高政權,接受了這個艱鉅的任務。

三清,指神界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仙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元始天尊在道教神系中它被說成是由赤混洞太無元的青氣化生的。每到劫數終盡,天地初開,就出來傳授秘道,開劫度人。

靈寶天尊在道教神系中則晚於元始天尊,是南北朝時纔有的。它被說成是由混太無元玄黃之氣所化生,又稱太上道君,也隨劫運出法度人。

道德天尊即老子,又稱太上老君,構成三清尊神的等級序列,它被說成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氣化生的。事實上,道教從創立之時起,就尊奉老子爲教主,下在紫微,爲飛仙之主,成了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無世不存。

但在三清中,其地位處於最低層,顯然不合所有道教徒的信仰,所以到後來,又產生了老子一氣化三清的說法。

從道教尊神三清的產生和演變足以看出,決不是神族創造了人,而是人創造了神。神由人起,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三清道祖爲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之合稱也。元始天尊生於混噸之先,其時宇宙無形,無氣、無物,元始分真化氣,以一氣化而爲三,在虛無自然的大邏天境,分化無元始、靈寶、道德三位三尊,此一氣亦稱元始祖氣,也有尊之爲元始天王的。

元始天尊居於玉清聖境清徵天,亦號無形天尊天寶君;靈寶天尊居於上清真境禹餘天,亦號無始天尊靈寶君;道德天尊居於太清仙境大赤天,亦號梵形天尊神寶君。三位天尊統稱三清,是道教最高之神。遵天法祖,利物濟世,宗源於黃帝,闡揚於老子,而成教於道陵天師,世稱黃老之學,道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祖宗者,類之本也。

道教所歸納的中心教義,就是忠、孝、和、順、仁、信的行持六訣!

打佛七,只須一心念佛,不須講話,所謂行起解絕。若是在念佛堂中講話,那是打閒岔。既是打閒岔,爲

還要講話呢?因爲我們衆生和諸佛不同,衆生以差別爲性,其根機不是一樣的。

一般人,須要聽講以後,才能提起精神,精進辦道,那就必須講講說說,以作助道之緣了。尤其是道場中,有初發心的人,他們對於打七的意義,尚不甚明白,是則更須要講話了。

打七的目的在甚麼地方?

在了生死若對此目的不明,則唸佛就沒有甚麼意思了。普通人到寺裡來念佛,爲的是向佛禱告,希望能夠消災免難。求消災免難固然是好,但這不是佛的本意。還有一種人,因爲現生常常遇到不如意的事,到這裡唸佛,求佛保佑,希望來世能夠事事如意。

任何事情都不能違背萬物法則,所以道、魔、佛、妖、靈的存在就是萬物輪迴的劫數!

第76章 一年後!第657章 三才之奇門(二)第649章 隱霧山(一)第653章 十大魔兵與神兵第584章 巫族血脈(一)第71章 禁術第561章 重力領域(二)第317章 赴約、異變、驚喜(二)第477章 命格(二)第324章 重力空間(二)第368章 七色血脈(二)第631章 北冥之界(一)第551章 古城之變(二)第404章 六界之亂(二)第541章 血脈之力(三)第359章 風靈之氣(一)第549章 雪嵐古城第322章 妖靈丹(三)第422章 六界之劫(二)第53章 又見仁義禮智信第580章 六魂法陣(一)第216章 解封之靈族聖靈(四)第636章 幻界入口(二)第183章 慾望的可怕 一第548章 六大家族之劉家第625章 魔靈封印(四)第425章 九層魔塔(二)第637章 幻界入口(三)第454章 魂印三懸(二)第93章 青虎墜第579章 決斷(三)第250章 心魔之黑影虛境 二第604章 幻魔血脈(三)第219章 解封之魔魂與魔魄 三第192章 解封 二第666章 領域之威(一)第309章 人第405章 六界之亂(三)第104章 九品蓮臺與十二品蓮臺第96章 七曜星使第496章 虛無洞府(二)第4章 百魂丹第1章 焰魂夢魄第146章 靈族 二第47章 羈絆(一)第669章 萬靈訣(二)第669章 萬靈訣(二)第634章 北冥之界(四)第573章 覺醒血脈之力(一)第38章 夢魂法陣第673章 五行魂脈(一)第167章 四魂之力 三第61章 陰謀前的寧靜第585章 巫族血脈(二)第571章 羽落(一)第294章 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五)第530章 百倍重力(二)第452章 魔魂(二)第492章 生死相依(二)第349章 初入妖界(四)第553章 古城之變(四)第40章 計謀第102章 幻月法陣第707章 終章之仇魂第122章 須彌八卦陣 三第53章 又見仁義禮智信第374章 溟靈十二妖(五)第502章 心境之魂(一)第472章 六界因果(五)第33章 幻陣?還是現實世界?第124章 須彌空間之八卦萬法陣 二第351章 齊聚妖界(一)第211章 解封之陰陽五行 四第112章 靈體第114章 傳承血脈與魂之靈第610章 魂魔(一)第438章 生死契約(四)第108章 影霧山第664章 魔劍道之天策(二)第316章 赴約、異變、驚喜(一)第403章 六界之亂(一)第132章 秘術——血煞之淚第99章 死亡之地第90章 幻珠秘寶第490章 幻雲宗(三)第411章 申屠仇的過往(一)第522章 幻境迷陣(一)第57章 聚靈陣第603章 幻魔血脈(二)第333章 八門遁甲之輪迴(二)第224章 解封之鬼界與冥界 二第121章 須彌八卦陣 二第328章 重力空間之謎(二)第310章 人第168章 再回墨竹城 一第409章 千里追魂咒第202章 解封之紫霄閣外傳(四)第685章 幻滅(二)第226章 六道輪迴之阿修羅界(二)第19章 玄黃炎靈
第76章 一年後!第657章 三才之奇門(二)第649章 隱霧山(一)第653章 十大魔兵與神兵第584章 巫族血脈(一)第71章 禁術第561章 重力領域(二)第317章 赴約、異變、驚喜(二)第477章 命格(二)第324章 重力空間(二)第368章 七色血脈(二)第631章 北冥之界(一)第551章 古城之變(二)第404章 六界之亂(二)第541章 血脈之力(三)第359章 風靈之氣(一)第549章 雪嵐古城第322章 妖靈丹(三)第422章 六界之劫(二)第53章 又見仁義禮智信第580章 六魂法陣(一)第216章 解封之靈族聖靈(四)第636章 幻界入口(二)第183章 慾望的可怕 一第548章 六大家族之劉家第625章 魔靈封印(四)第425章 九層魔塔(二)第637章 幻界入口(三)第454章 魂印三懸(二)第93章 青虎墜第579章 決斷(三)第250章 心魔之黑影虛境 二第604章 幻魔血脈(三)第219章 解封之魔魂與魔魄 三第192章 解封 二第666章 領域之威(一)第309章 人第405章 六界之亂(三)第104章 九品蓮臺與十二品蓮臺第96章 七曜星使第496章 虛無洞府(二)第4章 百魂丹第1章 焰魂夢魄第146章 靈族 二第47章 羈絆(一)第669章 萬靈訣(二)第669章 萬靈訣(二)第634章 北冥之界(四)第573章 覺醒血脈之力(一)第38章 夢魂法陣第673章 五行魂脈(一)第167章 四魂之力 三第61章 陰謀前的寧靜第585章 巫族血脈(二)第571章 羽落(一)第294章 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五)第530章 百倍重力(二)第452章 魔魂(二)第492章 生死相依(二)第349章 初入妖界(四)第553章 古城之變(四)第40章 計謀第102章 幻月法陣第707章 終章之仇魂第122章 須彌八卦陣 三第53章 又見仁義禮智信第374章 溟靈十二妖(五)第502章 心境之魂(一)第472章 六界因果(五)第33章 幻陣?還是現實世界?第124章 須彌空間之八卦萬法陣 二第351章 齊聚妖界(一)第211章 解封之陰陽五行 四第112章 靈體第114章 傳承血脈與魂之靈第610章 魂魔(一)第438章 生死契約(四)第108章 影霧山第664章 魔劍道之天策(二)第316章 赴約、異變、驚喜(一)第403章 六界之亂(一)第132章 秘術——血煞之淚第99章 死亡之地第90章 幻珠秘寶第490章 幻雲宗(三)第411章 申屠仇的過往(一)第522章 幻境迷陣(一)第57章 聚靈陣第603章 幻魔血脈(二)第333章 八門遁甲之輪迴(二)第224章 解封之鬼界與冥界 二第121章 須彌八卦陣 二第328章 重力空間之謎(二)第310章 人第168章 再回墨竹城 一第409章 千里追魂咒第202章 解封之紫霄閣外傳(四)第685章 幻滅(二)第226章 六道輪迴之阿修羅界(二)第19章 玄黃炎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