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白朗西進

還沒有從風景如畫的陳家莊山水中回過神來,年輕的中尉軍官徐永昌又馬上被陳安順口放出的炸彈,轟得暈頭轉向。

陳安很是乾脆利落地給了徐永昌兩個選項,一是擔任北方軍中高級軍官培訓教官滿三年後,徐永昌以中校軍銜回到北京。二是從此加入北方軍體系,直接提拔到少校,然後送往德國陸軍學校進修,回國後服役於北方軍。

去德國陸軍學校進修的選項擊中了徐永昌的軟肋,尤其是一路走來階州的欣欣向榮,讓年輕軍官很是敏銳地感覺到北方軍的無窮生機。

很快,徐永昌爽快地接受了加入北方軍體系的安排。

大喜過望的陳安,馬上找來還在階州休假的克勞澤,請他找關係跟德**方聯繫,看能否出一些贊助費,然後安插徐永昌進入陸軍軍校進修。

克勞澤想了一下,覺得可行,隨口應下了。

軍務署立即安排徐永昌進入上半年的新兵訓練營,這是慣例不能破壞。任何一個外來軍官也需要對北方軍的戰法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但如同孫嶽一般,新兵營出來後,卻是可以直接授予更高級別的軍職。

克勞澤回到上海,第一時間找到了德國駐上海領事館。

德國領事聽完克勞澤的要求,覺得有些難辦,趕緊向國內直接發電詢問。

德國外交部的電報還沒來得及回覆,德國駐青島駐軍的電報就發到了上海領事手上。青島德軍意外從德**部聽說了此事,馬上要求軍部出面同意北方軍要求,然後希望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中,即使得不到北方軍的協同,至少要幫助秘密提供一些軍火彈藥,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德**隊和僑民撤離危險地帶。

德國在遠東的勢力主要就在中國的青島,但是全部駐軍集中起來,亦不過是五千多陸軍,以及六艘巡洋艦爲主,根本無法與在遠東經營已久的英法兩國駐軍抗衡。尤其是不論北邊的俄國,還是東邊的日本,都是親近協約國的一方,更是給青島駐軍的未來蒙上了無盡的陰影。

青島駐軍迫切希望能夠找到中國較爲親德的勢力,即使不能利用當做炮灰,也至少給自己增加一些力量。但是非常可惜,中國國內各勢力不是親日,就是親英,反正就沒有親德的勢力。

克勞澤突然提出的要求,頓時讓青島的德國總督瓦爾德克發現一個機會。只是北方軍的勢力,離青島實在太遠了,不能直接出兵協助參戰。但是,北方集團利用尼森公司,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大肆傾銷彈藥的事情,卻是衆所皆知的。老謀深算的瓦爾德克,自然是打着秘密獲得軍火補給的主意。

尼森伯姆很快被拉進這個交易。雙方馬上達成秘密協議,尼森公司儘可能幫助青島駐軍補給軍火彈藥,作爲首次合作,三月之前必須按市價提供一百萬發7.9毫米尖頭彈和一萬發75毫米炮彈。瓦爾德克則承諾,徐永昌在下半年進入德國陸軍學校進修將校級課程。

協議簽訂五天後,陳安很乾脆地將第一批物資直接派船送往上海,反正又不是很多,直接完成交易就是了。

接到上海領事的急電,瓦爾德克愣了半宿,北方軍這麼快就送來軍火,倒是完全料想不到。德國駐軍甚至還沒有做好接收軍火的準備,從哪裡運都還沒有擺平。

普勒斯喬中尉馬上被賦予一項特殊使命,從陸路將這批急迫的軍火運回青島。因爲海路上到處都是日本或是英國的軍艦,非常不安全。

此後,普勒斯喬中尉帶着一批手下,歷經月餘,秘密穿過江蘇境內,打通一條地下交通線路,成功地將這批軍火運抵青島。

寒冷的冬天總算過去了。

春暖花開的時節,陳安抱着兒子還沒有聞夠泥土中的芬香,一連串加急電報就飛快地送抵他的手上。

所幸加急的事情,都不是北方軍的,暫時都是北洋軍的。

當年曾經接收過陝西兵變團長王生歧的河南白朗農民軍,打出了劫富濟貧的口號,越發活躍起來。民國三年初,白朗軍迅速發展至三千餘人,在孫中山所派參謀的建議下,準備向東南進軍,以和蘇皖一帶的反袁力量匯合。白朗軍橫越京漢鐵路,連續攻破數縣,從河南入安徽,破霍山、六安等地,馳騁豫皖兩省。

袁世凱大總統大爲震驚,急令陸軍總長段祺瑞集結北洋軍以及豫、鄂、蘇、皖等省地方軍十數萬人會剿。

白朗軍根本無法與如此勢大的北洋軍作戰,只好避其鋒銳,調頭往西突圍。

陳安所接的前幾封電報,都是請求就近補充一批軍火彈藥給剿匪軍隊的,估計所耗頗多了。陳安不以爲意,通知徐尚武總辦,將民國三年前兩月的軍火產量,安排盧思抓緊送到漢口辦事處就是了,多多少少也是錢呀。

後一封電報則是北京發來,問詢能否再提供六個師一月基數彈藥的軍火訂單。

皺着眉頭,摸了摸鼻子,陳安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現在軍火庫正全力趕工英國人的訂單,接着又是自己軍隊的軍火儲備,根本無力承接北京的訂單。蘭州那邊,每月的產量是有限的,也無法滿足如此大的訂單。

想了想,陳安還是實話實說,回電北京,今年剩下的十個月,最多隻能提供北京政府四百萬發子彈和四萬發75毫米炮彈了。這是蘭州機器局今年剩下的產量預計。

袁世凱大總統只好鬱悶了。不過很快,輪到北京笑起來,陳安鬱悶了。

3月8日,白朗軍攻佔鄂西重鎮老河口,殲敵兩千餘,繳獲大量軍火輜重,馬上發展到萬餘人手,號稱“公民討賊軍”。就在這個時候,孫中山派來的參謀又建議,白朗軍應該西進奪取四川爲反袁根據地。

於是,白朗軍以“中原撫漢軍大都督”,自東回師,突然奪取荊紫關西上,準備借道陝甘之地,然後繞隴南進入四川。

接到軍情通報的陳安,頓時破口大罵,肯定又是孫大炮搞得鬼,以爲北方軍此時正在大舉入疆,無力阻止白朗軍進攻甘肅。

眯着眼睛想了一會兒,陳安冷冷地說了幾句,想來送死就成全你們。

大本營緊急召開軍事作戰會議。

陳安的空軍再一次顯示了巨大的威力,所有高級指揮官,在兩天之內都被送到了最近的火車站,然後一路狂奔直赴階州陳家莊大本營。

四天之後,大本營軍事會議順利召開,還在新兵訓練營的未來教官徐永昌,被臨時抽調回來,擔任了這次的戰役策劃工作。

“白朗軍的組成,基本上都是亡命徒,戰鬥力不下於當年的馬家鎮南軍,切記不可大意行事。”介紹完敵情通報,徐永昌最後又添了一句。

陳安輕輕地叩了叩桌板,陰沉着說道,“當年鎮南軍不過千把號人,現在可是有萬餘亡命徒組成的白朗軍,一定要慎重。”

胡景翼盯着地圖很是看了一會,開口說道,“陝軍絕對不是對手,估計會放開道路,任其通行,這樣的話,白朗軍很快就會攻到甘肅了。”

“既然攻佔了紫荊關,就是打定主意要西進了,只是不知道是走秦州一路,還是走涇川一路。”鄧寶珊指了指地圖。

“秦州一路,山路崎嶇,大軍行進困難,總不至於選這一線路吧?”在秦州東面打過一仗的高桂滋,知道那裡的路況,確實非常難走。

徐永昌也不怯場,搖搖頭說道,“白朗軍都是輕武器,甚至很多大刀鐵矛之類的,走秦州一路反而有利於甩開後面追擊的北洋軍部隊。”

衆人一思考,確實是這個道理。涇原道步兵團的指揮官李虎臣頓時連呼可惜,顯然是對白朗軍不能交鋒深感遺憾。

剛從延長油田被接回來,似乎渾身都冒着油味的趙壽山,馬上興趣高漲,看來有事情幹了。

陳安揮手打斷剛想說話的趙壽山,“幹嗎要等他們上門來打,砸壞了甘肅的花花草草,我覺得心疼。如果從紫荊關東來甘肅,即使西安陝軍放水,白朗軍一定還是要進攻乾縣的,否則沒有補給來源。我們在乾縣一帶,直接摧毀白朗軍就是了,也省得亂兵流竄到甘肅來。”

老闆既然一言定下章程,大家當即服從命令。

笑了笑後,徐永昌拿出了另外一個文件夾,這纔是準備的作戰計劃。

慶陽機場的飛行中隊,馬上在慶陽以南的涇川設立了一個臨時前進機場,準備實施對乾縣一帶的空中偵察任務。慶陽離乾縣大約三百多裡,飛機前出的偵察時間僅有一個小時左右,而如果使用涇川前進機場,則可以將偵察時間增加至二個小時左右,大大增加空中偵察力度。

大本營的飛行中隊,也將駐守在秦州的飛機增加到三個小隊十二架,確保秦州一帶的偵察力度,防止有漏網之魚。

西部集羣的尉遲良請示,是否需要調動仍在安西進行適應性訓練的迪化、伊犁兩個飛行中隊返回參戰。陳安想了想,還是拒絕了,現在飛機的作用主要是偵察,而目前已經有三十六架飛機擺在前線,足夠用了。

這並不是國內利用飛機參戰的首次,早在去年冬季內蒙叛亂時,北京政府就派出南苑航校的一架高式雙翼機,先後在察哈爾等地進行了敵情偵察。

第31章 最後的大餐第7章 多方密約第147章 黑暗的幕後第9章 高層叛逃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52章 階州團練第193章 刺蝟第202章 數據第111章 軍火政治第70章 夜色徵兆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17章 黃金誘惑第67章 敢死隊員第90章 醒中國論第39章 李氏步槍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60章 保安司令第11章 突發事件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92章 交鋒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136章 洪憲帝制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34章 詭秘的案情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169章 歷史的無奈第22章 伏擊作戰第21章 遠東共和國第111章 軍火政治第43章 平淡的後續第6章 紅色恐怖第97章 數量問題第83章 棄守錦州第41章 惡客上門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72章 天生被包圍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61章 低調行事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67章 敢死隊員第18章 馬蓮河畔小山村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110章 機動防護火力第128章 反擊計劃第27章 空中優勢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11章 軍火政治第93章 防空火力第35章 準備動手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127章 遭遇攻擊機第56章 隴海鐵路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40章 年夜飯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85章 孤懸敵後第87章 緊急補給第46章 蘭州鐵橋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7章 多方密約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48章 連環刺殺第57章 山西歸吳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27章 空中優勢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50章 中亞失陷第136章 艱難防禦第151章 荒唐的復辟第168章 特別行政區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71章 階州軍管第46章 反蘇浪潮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71章 新式步槍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197章 巴爾喀什湖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188章 天降奇兵第194章 曾經第56章 集資建路第89章 一戰而天下知第99章 移民實邊第176章 空襲赤塔第193章 轟炸目標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32章 唯一的同期生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70章 江南光復
第31章 最後的大餐第7章 多方密約第147章 黑暗的幕後第9章 高層叛逃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52章 階州團練第193章 刺蝟第202章 數據第111章 軍火政治第70章 夜色徵兆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17章 黃金誘惑第67章 敢死隊員第90章 醒中國論第39章 李氏步槍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60章 保安司令第11章 突發事件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92章 交鋒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136章 洪憲帝制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34章 詭秘的案情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169章 歷史的無奈第22章 伏擊作戰第21章 遠東共和國第111章 軍火政治第43章 平淡的後續第6章 紅色恐怖第97章 數量問題第83章 棄守錦州第41章 惡客上門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72章 天生被包圍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61章 低調行事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67章 敢死隊員第18章 馬蓮河畔小山村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110章 機動防護火力第128章 反擊計劃第27章 空中優勢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11章 軍火政治第93章 防空火力第35章 準備動手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127章 遭遇攻擊機第56章 隴海鐵路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40章 年夜飯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85章 孤懸敵後第87章 緊急補給第46章 蘭州鐵橋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7章 多方密約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48章 連環刺殺第57章 山西歸吳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27章 空中優勢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50章 中亞失陷第136章 艱難防禦第151章 荒唐的復辟第168章 特別行政區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71章 階州軍管第46章 反蘇浪潮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71章 新式步槍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197章 巴爾喀什湖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188章 天降奇兵第194章 曾經第56章 集資建路第89章 一戰而天下知第99章 移民實邊第176章 空襲赤塔第193章 轟炸目標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32章 唯一的同期生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70章 江南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