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中原逐鹿

同樣舒了一口氣的還有北方軍。;

在阿拉木圖以及烏蘇囤積的北方軍儲備物資,也就勉強夠打一場大規模的戰役。虛張聲勢的胡景翼,根本就沒有想過在這個時候和蘇軍狠狠打一戰。北方軍政府現在已經開始全面收縮財政支出,集中全力應付災後重建,也沒有實力用於中亞有可能的中蘇大戰。

胡景翼北部軍團的大規模異動,只不過是大本營在下賭注。已經成立有些年頭的蘇聯,其高層的言行舉止和思維方式始終難以捉摸。但是徐永昌等人認爲,身爲俄羅斯人最大的特點得寸進尺是不會有任何更改的。

因此在中亞戰區,面對無法收拾的伊萬諾夫潰局,北方軍出手下了一個重注。徐永昌和胡景翼等人,在賭蘇軍指揮官即使擊潰伊萬諾夫勢力後,必然受到很大損失,既無力也不願和北方軍在短期內進行衝突。

現在的蘇聯纔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基礎水平依然薄弱,除非是用人海戰術,否則僅憑蘇軍現有的裝備水平和物資儲備,還不足以在完成進攻中亞之後,還有餘力進攻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

只要挑起戰爭,北方軍馬上就可以使用首腦遇刺和蘇聯有關的理由,足以在道義上佔據優勢。而且在軍備上,蘇軍勉強也不過是十幾個坦克縱隊,裝備的坦克總數量也不過和北方軍一個坦克營相當,北部軍團可以一股腦投入九個坦克營徹底壓垮蘇軍的坦克縱隊,雖然蘇聯人的所謂KC坦克卻是比雷諾FT-17更實用於戰場環境。

無論是蘇軍,還是北方軍,實際上都不想打,也沒有實力進行長時間的高強度作戰,只是心中有鬼的蘇聯人被膽子更大的北方軍一下子給咋呼住了。

中亞伊萬諾夫的迅速崩潰,馬上敲醒了還在三心二意的遠東共和國最高執政官尤登尼奇,就在波斯勢力很大的英國人尚且未能幫助伊萬諾夫,那麼隔着一個大洋的美國人能否有效提供對抗蘇聯的援助呢?

遠親不如近鄰,遠東共和國一邊派出特使急美國爭取援助,一邊立馬派人南下,和差點就要各奔東西的北方軍重拾友情,非常爽快地提交了大批軍火訂單。在海參崴花柳巷中流連忘返的耶維奇少將,再一次**從溫柔鄉里爬了出來,坐上顛簸的火車風塵僕僕趕往階州,代表遠東共和國慰問陳安。

陳安第二次遇刺的消息,自然被下令封鎖了。但是那些列強大佬們卻都是神通廣大,各個都是心知肚明的,雖然不知道是否受傷,卻剛好成了耶維奇跑到階州的最佳藉口。

和蘇聯人的協議一敲定,陳安終於暫時可以安心養病一段時間了。

北方軍不準備加大軍火物資儲存,不代表大本營軍火庫沒有生產任務了。光靠蘭州機器局的產能,還是一下子不能滿足已經決定全部換裝成輕裝師的救世軍所需的。除了軍火船不時出現在漢口碼頭外,轟鳴作響的機車也將一節一節的軍火車廂,不停地拉到涇原道的涇川城,然後用汽車轉運到西安城裡,再重新裝上火車過潼關直送鄭州。

吳子玉已經北上進駐鄭州,將救世軍新整訓出來的五個輕裝步兵師沿着西安、潼關、鄭州、徐州一線擺開,準備迎戰馮玉祥和閻錫山的聯軍南下。

完全出乎吳子玉的意料,似乎已經惶惶不可終日的馮玉祥部,居然主動向正磨刀霍霍的救世軍發起了進攻。中原大戰爆發了。

救世軍當初成立的首要戰略目標就是拖住擁有黃河天險的山西閻錫山部,主力北上過晉北入綏遠,擊潰綏遠馮玉祥部,形成包圍山西的有利態勢。

但是軍火生產需要時間,整訓部隊更需要時間,即使有了漢口保定軍校的速成班,也是一下子湊不出這麼多有素質的基層軍官隊伍的。所以吳子玉並沒有打算馬上向北進攻,只是耐心地積蓄力量。

可是馮玉祥等不住了。北伐軍二次北伐半路暫停之後,綏遠的形勢愈發惡劣起來,東有安*不斷擠壓,南有閻錫山晉軍不停抱怨,西邊的井嶽秀受到嚴重警告無法公開支援,北更是有着北方軍南部軍團虎視眈眈。

地貧人稀的綏遠實在供養不了馮玉祥瘋狂擴軍之後的十幾萬大軍,不要說軍火不足,官兵都要餓死了。

不知馮玉祥是怎麼縱橫捭闔的,不願等死的西北軍居然再次勾結上了老醋罈子閻老西,主動向救世軍發動了攻勢。隱隱約約,這次令人驚愕的中原大戰後面,不僅有着安*張雨亭的影子,甚至還有着江南蔣介石的手腳。

也不知道正忙於和汪精衛以及李宗仁爭權奪利的蔣介石,是如何還有精力和物力應酬馮玉祥的,總之西北軍這個所謂北伐軍的北方革命盟友終於不甘示弱,堂而皇之主動登場了。

中原大戰爆發的時候,已經進入民國十六年秋天。

這個時候,被馮玉祥先發制人嚇了一大跳的救世軍,實際上也沒有做好作戰的準備。在披着尼森公司馬褂的北方軍政府支持下,救世軍只不過完成了五個師的輕裝師整編計劃,但是充實進大量第一期漢口保定軍校速成班畢業士官生的只有一個師。

從理論上來說,只有這個被吳子玉親自命名爲救世軍第三師的部隊,才真正具有足夠的輕裝步兵師戰鬥力。第三師的番號,也是吳子玉當年北洋六鎮的起家部隊,號稱北洋軍最精銳的部隊之一,自然有着不同尋常的特殊感情。

除了第三師,其餘的救世軍四個師充其量不過是大量加強了重火力的舊時軍隊而已,守城可以野戰不行,打打順風戰可以,要想敗中求勝那是絕對是不可能的。

但是有這種換裝後的部隊也行呀。馮玉祥的西北軍比較彪悍,也許比這些師戰力略強,但是面對如此強大的火力估計也討不了好去。而閻老西的晉軍,論起戰鬥力,說不定還不如這四個師呢。

救世軍手頭擁有的部隊,足有十五個師又五個旅,除了五個旅近四萬人主要擔負西安、漢口、鄭州、信陽等地的守備任務外,至少還可以集中十個師的機動作戰力量。可惜時不我待,還沒有完成換裝任務的救世軍,居然只有五個輕裝步兵師是擁有足夠軍械輜重的,其他部隊包括五個守備旅都大量缺乏武器彈藥。

不是蘭州機器局不給力,只是吳子玉原本想盡可能用自己手頭的兩個兵工廠產品,以減輕軍費開支。

結果就是馮玉祥的西北軍出人意料主動進攻,吳子玉的救世軍就非常被動了,只好全部往南收縮,蝟集在隴海鐵路線附近,準備依靠鐵路線的軍火補給能力進行長期作戰了。

西北軍連上晉軍,總兵力至少超過三十萬人。西北軍缺衣少糧,軍械彈藥也不足,但是閻錫山的晉軍可不是這麼寒酸。閻錫山打仗太小氣,治理山西卻是很有一把刷子。比較有錢的晉軍甚至擁有太原兵工廠,可以自己完成大部分的軍火補給,也算是國內軍閥中兵精糧足的一款另類了。

焦急地嗓子都有些冒煙的玉帥吳子玉,第一次發現原來西安的鐵路沒有連通到甘肅的涇川是這麼的麻煩。號稱隴海路的國內鐵路東西向主幹線,事實上並沒有真正連接到隴南。

因爲甘肅使用的是重軌的標準軌距,而關內的鐵軌多是輕軌不說,軌距也和北方軍政府的大相徑庭。西安至涇川的鐵路並沒有相連,只好中途用汽車轉運了。

雖然北方軍政府擁有足夠的汽車,但是依然抵不上火車直接運抵鄭州的效益。

跑到鄭州直接坐鎮指揮的吳子玉,一邊收縮五個輕裝步兵師橫在徐州至潼關的隴海線上,一邊緊急發電報給陳安請求立即加大軍火支援力度,同時又試探能否連通西安至涇川的鐵路。

當然鐵路不是一日就能築成的。陳安倒是一口答應了真正連通隴海路的要求,只是這筆費用就需要救世軍負責了。

更多的軍火馬上從大本營軍火車間中運了出來,通過鐵路輸送到涇川城,加上蘭州機器局大批運過來的軍火彈藥,涇川城裡軍火輜重很快就堆積如山了。

駐守西安的救世軍得到了吳子玉的命令,非常乾脆的放開了所有關卡,讓運輸軍火的車隊暢通無阻,一路開到西安火車站。

爲了災後重建缺錢厲害的北方軍政府,先是購買了幾隻民間運輸車隊連日連夜搶運,後來眼看涇川火車站都快堆不下了,最後還是不客氣地出動了一個軍械署下轄的汽車運輸旅,直接動用軍隊載重汽車闖進西安城。

雖然爲了掩飾,所有車輛都用油漆臨時刷掉了蟠龍盾徽,運輸旅官兵也都換上了便裝,但是隨車的輕重機槍、迫擊炮等火力卻一樣都不少。

西安城裡的守軍哭笑不得的看着這些所謂的民營運輸汽車,風馳電掣般在西安和甘肅之間往來穿梭,終究是不敢做出阻攔檢查的傻帽舉動。反正也算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吧,除了那五個輕裝師之外,西安的守備旅也成了最早換裝的一支部隊了。

鄭州以北零星的交火越來越多,西北軍和晉軍聯軍在石家莊會合後大舉南下,幾十萬軍隊之間的惡戰一觸即發。

聲明1:《軍火帝國無彈窗》由作者深海帶魚實時同步更新軍火帝國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閱讀,書友所發表對軍火帝國無彈窗的評論,並不代表木魚哥贊同或者支持軍火帝國讀者的此觀點,我們的立場僅限於傳播更多讀者感興趣的信息。 木魚哥提醒您:喜歡本書請“推薦” 看完最後一章記得“加入書籤”

聲明2:軍火帝國最新章節由作者“深海帶魚”更新,木魚哥提供軍火帝國無彈窗在線免費閱讀!《軍火帝國》情節描寫環環相扣,令人回味無窮;人物刻畫讓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果對小說軍火帝國(深海帶魚/著)內容、版權等方面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到站務管理區發帖。如果發現軍火帝國無彈窗未及時更新請聯繫我們。如果您喜歡小說軍火帝國,請支持作者到書店購買VIP/正版圖書。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

第142章 摧毀陣地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33章 府中小事第64章 捅了簍子第184章 督戰無情第198章 奇襲第56章 隴海鐵路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99章 移民實邊第46章 反蘇浪潮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103章 白朗西進第20章 災難降臨第71章 階州軍管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98章 夏爾坦克第160章 意外反擊第97章 數量問題第35章 準備動手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70章 江南光復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29章 摻沙子第188章 攔腰斬斷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79章 空中危機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71章 令人惋惜第166章 艱難的財政第56章 集資建路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163章 巨型炸彈第40章 年夜飯第70章 夜色徵兆第175章 空中野馬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68章 進攻南京第29章 兩河分紅第42章 追蹤殲敵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117章 空中定位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21章 黃金匕首第58章 奉天傾軋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97章 數量問題第92章 佔領西寧第164章 出人意料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37章 北方銀行卷第179章 香格里拉第36章 船幫來了第2章 老爺子受困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164章 出人意料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191章 閃擊第79章 炮火覆蓋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第97章 數量問題第125章 遲疑的後果第122章 葉城伏擊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47章 岷江阻敵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109章 精銳的鬍子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195章 阿拉木第146章 美國尼森公司第92章 佔領西寧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4章 火力好威猛第69章 軍備競爭第101章 州長招商第86章 潰散的鬍子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
第142章 摧毀陣地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33章 府中小事第64章 捅了簍子第184章 督戰無情第198章 奇襲第56章 隴海鐵路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99章 移民實邊第46章 反蘇浪潮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103章 白朗西進第20章 災難降臨第71章 階州軍管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98章 夏爾坦克第160章 意外反擊第97章 數量問題第35章 準備動手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70章 江南光復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29章 摻沙子第188章 攔腰斬斷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79章 空中危機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71章 令人惋惜第166章 艱難的財政第56章 集資建路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163章 巨型炸彈第40章 年夜飯第70章 夜色徵兆第175章 空中野馬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68章 進攻南京第29章 兩河分紅第42章 追蹤殲敵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117章 空中定位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21章 黃金匕首第58章 奉天傾軋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97章 數量問題第92章 佔領西寧第164章 出人意料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37章 北方銀行卷第179章 香格里拉第36章 船幫來了第2章 老爺子受困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164章 出人意料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191章 閃擊第79章 炮火覆蓋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第97章 數量問題第125章 遲疑的後果第122章 葉城伏擊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47章 岷江阻敵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109章 精銳的鬍子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195章 阿拉木第146章 美國尼森公司第92章 佔領西寧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4章 火力好威猛第69章 軍備競爭第101章 州長招商第86章 潰散的鬍子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