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戰鬥機中隊

階州大本營,徐永昌臉色苦澀的站了起來,準備向參加會議的各位高官主動提請辭職。大本營指導方針出了問題,要求吉林豐滿駐軍死守造成陸軍和空軍重大損失,他這個參謀總長自然難辭其咎。

靜靜地聽完徐永昌的辭職報告,沒有人吭聲。

輕輕咳嗽了一聲,將衆人的注意力轉到自己身上,陳安開口了,“參謀本部在東北事變中的應對出了錯誤,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根源卻在於軍政府的戰略決策,因此要客觀看到這個錯誤。如果不是民國十六年古浪大地震引發的連續三年天災,軍政府也不會作出暫停軍備更新換代全力賑災的部署。”

沉吟了一下,陳安說道,“就因爲這三年耽誤,加上國際外圍環境對我們的敵視政策,居然讓小日本臨時獲得了對我們的空中優勢。這個責任,參謀本部要擔起來,軍政府也要負責。”

“至於徐永昌請求辭職的事情,就算了。追責還是要的,由我代表軍政府向軍方作檢討,徐永昌代表參謀本部向高層做檢討。等任期屆滿後,軍方高層指揮官實現互調,上下互動,經驗互補,多長長見識才是最合理的。”陳安摸摸鼻子,將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徐永昌是大才,如何捨得輕易責罰,況且真正的責任大家都有嗎。

明顯衆人都鬆了一口氣。很多人注意到了任期屆滿這句話,在這個當頭卻無人出來表示疑問了。

林玉山眨眨眼,看來在情報署試行的高級長官限制任期制度,也要在整個北方軍施行了。退下來的高級軍官沒有到退休年齡的時候,怎麼安置?難道是輪換職務嗎。林玉山想到當初李虎臣接任西部軍團一事,聯想到了很多。

當初,東部軍團連篇發來急電,差點就把參謀本部給恨上了,損失和收益實在差得離譜,但是沒有參謀本部的命令,又不能輕易放棄。甚至頂在前線的山地步兵營都不顧級別限制,直接給大本營發報,要求放棄這種完全沒有意義的死戰。

李夑和資格夠老,私人發來的電報就非常不客氣了,直接就說徐永昌瞎指揮。

北方軍的作戰模式,已經嚴重依賴於空中優勢和龐大的後勤補給,只要失去任何一個,都會對戰局造成重大影響,至少上傷亡巨大。又笨又慢的老式斯帕德戰鬥機,根本不是新式九一式戰鬥機的對手,加上轟炸機和運輸機的損失,讓李夑和差點就要罵娘了。

即使後來大本營及時下達了放棄的命令,造成的損失也是非常驚人。

最直接的一個後果,就是雲集在海拉爾一帶的高桂滋南部軍團三個旅,立即停止南下增援,蝟集在兩個防空營的掩護區域內,等待大本營的新指示。北方軍野戰兵力本就不多,在失去空中優勢的前提下,單純和日本關東軍拼人命實在是不值得了。

情報署費勁心思,從關東軍作戰部隊中搞到一份戰場分析材料,日本人狂妄地認爲一名訓練有素的關東軍士兵戰力,相當於東北軍七八名士兵的戰力總和。

如果從東北軍微弱抵抗和一潰千里的角度上來,這份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材料,確實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階州大本營參謀本部研判後認爲,假設東北軍能夠執行堅決抵抗的政策,戰力相比差距無論如何不可能拉出這麼大,至少可以達到三比一的戰損交換比。只是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將這個差距瞬間翻倍了。

但是如果對手是北方軍,關東軍絕對不可能獲得如此大的戰績。單兵戰鬥力,也許確實不如以武士道精神武裝起來的關東軍士兵,但是班排級規模北方軍擁有的強大自動火力足以抗衡相同規模的關東軍部隊,到了營連以上規模,北方軍則可以有較大把握擊潰日軍相同規模部隊。

如果規模進一步擴大,單純使用步兵作戰的話,旅級以上規模的北方軍,則可以非常輕鬆地完虐同等規模的日軍。當然,前提是後勤線路不會被日軍空軍部隊掐斷,否則完全依仗強大火力支援的的北方軍打光了手中彈藥後只能選擇立即撤退。

停頓了片刻,還是陰沉着臉的陳安繼續說道,“責成參謀本部拿出方案,加快p-12戰鬥機換裝形成戰鬥力的進度,半年時間才能出擊實在太漫長了。三個月內,東三省前線的天空,我們已擁有足夠的p-12戰鬥機中隊,足以和鬼子的九一式戰鬥機中隊相抗衡。”

衆人心中一稟,也就是說北方軍持守勢的時間只能是三個月,然後就必須進攻了。

孫嶽遲疑了一下,還是提出了問題,“我們先期購買的p-12戰鬥機只有十二架,後期訂購的三個中隊七十二架飛機還在海上,大本營也提供了十二架仿製的p-12戰鬥機。戰鬥機數量嚴重不足,而且一般換裝新式戰鬥機,形成戰鬥力時間至少需要六個月。”

孫嶽還沒說完,坐一旁的徐永昌飛快地踢了一腳孫嶽,這個時候還強調困難不是自找麻煩嗎。

陳安摸摸鼻子,沉聲說道,“克服困難,完成任務。新式飛機的事情,由大本營解決。七天之內,會提供五個中隊的p-12仿製款戰鬥機給空軍部隊。”陳安心中嘀咕了一句,要不是怕美國人被嚇傻了,早就瘋狂提供新式戰鬥機了。所幸新機也在海上了,北方軍到底有多少架飛機投入戰鬥,自然也沒人搞得清楚了。

至於產量更是不成問題,如果停止生產其他軍火彈藥,集中全部產能,陳安可以一天之內提供十個中隊的p-12戰鬥機。

得到最新指示的北方軍大本營,馬上制定出一個全新的方案。參謀本部一聲令下,東部前線的戰鬥機中隊飛行員,以中隊爲單位,搭乘運輸機分批趕回階州大本營。

簡單半個小時的熟悉新飛機時間之後,這些戰鬥機飛行員直接駕駛大本營新出爐的p-12戰鬥機,接連轉場,橫跨整個蒙古,就在長途飛行中進行適應性訓練和戰術模擬。

隨機帶上一本緊急翻譯出來的飛機維護手冊,這是給還在本部的地勤人員的。沒有任何配套零件和專用維修工具,來不及生產呀。

陳安就一句話,駕駛員將飛機飛過去,三個月後立即參加戰鬥,如果有零件故障,直接換用新飛機,而不是修修補補。

第3章 引狼吞虎第63章 鐵路國有第59章 升允去職第91章 一千萬銀元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48章 北方的債卷第46章 蘭州鐵橋第201章 消耗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64章 出人意料第207章 佈局第22章 空歡喜一場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52章 隴海攻防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191章 閃擊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99章 移民實邊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72章 軍火市場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91章 黑色軍服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36章 空降奇兵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94章 曾經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51章 辦事處遭劫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176章 中條山戰區第45章 階州軍演第97章 花馬池向東第39章 烏鴉和飛機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68章 特別行政區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9章 遼陽城裡搞破壞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100章 秘密轉場第121章 臨時型號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88章 漢奸的理由第68章 進攻南京第107章 熱河空虛第156章 最後防線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32章 豐滿水電站第139章 特洛伊木馬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25章 哈爾哈河第164章 妥協的殖民地第63章 滿街難民第48章 連環刺殺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194章 曾經第18章 馬蓮河畔小山村第57章 隴南鐵路第49章 泡妞公司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7章 多方密約第196章 要塞第136章 洪憲帝制第7章 多方密約第160章 意外反擊第179章 香格里拉第82章 幕後交易第28章 海拉爾城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108章 新任陝督第181章 遠征軍團第108章 商務信息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27章 空中優勢第72章 失敗的選擇第211章 空襲第83章 蘭州投降第111章 軍火政治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175章 空中野馬第169章 歷史的無奈第24章 金積堡第68章 進攻南京第168章 增援行動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90章 醒中國論第33章 府中小事
第3章 引狼吞虎第63章 鐵路國有第59章 升允去職第91章 一千萬銀元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48章 北方的債卷第46章 蘭州鐵橋第201章 消耗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64章 出人意料第207章 佈局第22章 空歡喜一場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52章 隴海攻防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191章 閃擊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99章 移民實邊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72章 軍火市場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91章 黑色軍服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36章 空降奇兵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94章 曾經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51章 辦事處遭劫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176章 中條山戰區第45章 階州軍演第97章 花馬池向東第39章 烏鴉和飛機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68章 特別行政區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9章 遼陽城裡搞破壞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100章 秘密轉場第121章 臨時型號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88章 漢奸的理由第68章 進攻南京第107章 熱河空虛第156章 最後防線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32章 豐滿水電站第139章 特洛伊木馬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25章 哈爾哈河第164章 妥協的殖民地第63章 滿街難民第48章 連環刺殺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194章 曾經第18章 馬蓮河畔小山村第57章 隴南鐵路第49章 泡妞公司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7章 多方密約第196章 要塞第136章 洪憲帝制第7章 多方密約第160章 意外反擊第179章 香格里拉第82章 幕後交易第28章 海拉爾城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108章 新任陝督第181章 遠征軍團第108章 商務信息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27章 空中優勢第72章 失敗的選擇第211章 空襲第83章 蘭州投降第111章 軍火政治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175章 空中野馬第169章 歷史的無奈第24章 金積堡第68章 進攻南京第168章 增援行動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90章 醒中國論第33章 府中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