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音,有些事情,不能給鈺兒她們說。”劉辯開始給江湖小女俠洗腦起來。
“我們都是常年征戰沙場,心理承受力自然不一樣,而她們沒經歷過沙場的殘酷,除了擔心,沒辦法提供任何的幫助,其實愛人之間說一些真實的、善意的謊言,更顯得這份感情比天高,比海深。”
盧音靜靜地聽着,心中長嘆一聲,“原來自己不給主公透露寶玉的秘密,是因爲愛得深切啊!”
……
和盧音出得房來,院內靜悄悄,劉辯正想詢問一番,卻看見母后走了過來。
“皇兒,你好久沒和母后一起吃飯了,今天不許走了。”何太后抱着劉辯,眼淚差點流了下來。
看來她們還是很怕自己,連老孃都搬來了。
看着母后身邊的四位宮女,劉辯輕聲問道:“四位姐姐不知有何打算?”
四位宮女見少帝詢問自己,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還是何太后笑着說道:“你們年紀慢慢大了,也不用天天侍侯在本宮身邊,有什麼想法,皇兒都會滿足你們。”
劉辯點點頭,她們爲自己受過的苦難,自己從來都沒忘記過。
見她們四人沒想過這個問題,劉辯便列出了不少的想法,供她們參考,最終四女都決定不出宮嫁人,希望跟着唐鈺學習算術,將內院管理起來。
劉辯尊重她們的意見,讓她們負責管理羣英會在後院的監事會成員,心想以後有機會,還是幫助她們找一位好夫君,也不枉她們跟自己主僕一場。
……
突然一陣歡呼聲響起,劉辯正準備去看看情況,就見唐鈺一臉喜色的小跑出來。
“鈺兒,第一次見你這樣,有什麼好事?那笑容遮都遮不住。”
唐鈺牽着劉辯的手,“主公,跟鈺兒走,進蘭竹院一看便知。”
唐鈺急急在前面引路,這讓劉辯心有有些期待起來。
離院還有十幾丈的距離,劉辯就聽到裡面歡聲笑語響成一片,心中大奇,這羣精力十足的美人們不知道又鼓搗出什麼好玩的東西。
剛走進房內,就見盧音將門關上,劉辯眼見寶玉也雜在其中,心中不禁爲他感到異常悲哀。
這羣女人可真狠啊!
劉辯見寶玉臉上的表情並無半分的幽怨,心想只怕是他年紀太小,還不懂這些道理吧!
“主公。”
冷芸揹着雙手走了過來,胸前的雙團高峰在這個姿勢下抖動不休,晃得劉辯眼花繚亂。
看着獻寶式的冷芸,劉辯作出一副驚喜的表情。
“芸兒,快拿來給主公看看,不然家法伺侯。”
冷芸卻半點不懼,遲遲不肯將手拿出來,劉辯也順從幾位美人的意思,開始東晃西蕩要去看冷芸的背後,一羣女人便左閃右堵,就是不讓主公得逞。
這就是其樂融融的閨房之樂,劉辯偷眼看寶玉也笑過不停,心中沒來由又爲他悲哀起來。
“給。”
冷芸玩得累了,這纔將身後之物拿了出來。
“報紙!”
劉辯心中大喜,自己家裡這羣女人,還真不是省油的燈,總算將報紙給印刷了出來。
報紙這一塊,全權由冷芸負責,劉辯雙手一合,將她抱了一個滿懷,感受到懷中那份幽香,在她臉上親了一下。
“獎勵夠不夠?不夠多來幾下。”
劉辯笑嘻嘻的動作又惹得房中一陣熱鬧。
這份報紙劉辯取名《中山日報》,總共規劃了四個版面,計劃中第一版是中山郡的方針政策和民生文章,第二版是大儒和才子們論道、潑灑才情之地,第三版是故事、八卦版面,第四版是廣告版塊。
不過現在剛開始試運行,報紙前三個版面全是娛樂八卦故事,劉辯早就叫了一大幫人演繹了無數的故事,現在可以派上用場了。
聞着墨香,劉辯將美人們聚在一處,把報紙鋪開,細細的講解了報紙的功能。
“……其實普通民衆更加意第三版,以後將第一版留給程昱他們,第四版直接就是廣告轟炸,採用高密集,高頻率的地毯式轟炸……”
寶玉聽着劉辯的講述,眼神越來越亮,如水的秋波將劉辯纏繞了起來,可惜劉辯將他當成了太監,心懷內疚,很少去注意寶玉的表情,生怕看到他流露出哀怨之色。
“這份報紙的創刊號,由本太守親自來規劃,保管讓你們看得讚不絕口。”劉辯對文筆這類事情無比的自信。
“主公,報紙如果銷售的好,咱們屯積的紙張絕對大賣。”冷芸在商言商,嘴裡又談到賺錢問題。
“元旦將至,峰再給你們添幾條創意,包管將紙張銷售一空。”
“真的啊!”學會了四則運算和會計之法,這幾位美人都很容易就鑽到錢眼中去。
“你們主公神思妙想,只要開動腦筋,財錢滾滾而來呢。”劉辯說着說着,彷彿看到無數的金子滿眼亂飛。
……
和母后吃過飯,美女們成功將劉辯綁架回屋,開始用姿色拷問賺錢之術,劉辯見寶玉又跟了過來,正準備開口,唐鈺搶先說道。
“寶玉知道了計劃,纔好具體去實施,咱們都是女兒家,有些事不好拋頭露面。”
聽着這義正辭言的聲音,劉辯只好無言的將想說的話嚥了下去。
除了報紙,馬上就能銷售紙張的方法就是對聯,元旦貼對聯,即喜慶又吉祥。
至於利用文學才氣來銷售紙張,劉辯不打算在中山實施,江東多才子,自己以後去江東,跟那幫文人打打交道,早就謀劃好怎樣帶動紙張的大量銷售,目前只需要讓江東分會全力屯貨即可。
而鹽、鐵這些物資的交易都不用劉辯來操心,程昱、袁渙等人已經和幽州方面進行了無縫對接。
對聯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早在秦漢以前,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
真正的對聯始於五代,那時人們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劉辯現在自然要引導人們將聯語寫在紙上,貼在門口。
要是以後大漢人人都貼春聯,過年時這紙張的需求不是一個小數目,還能顯得喜慶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