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神之下,曹洪的頭盔被藏霸一槍挑掉,嚇得冷汗直流,只好打起精神來應會面前敵將。
前面又是一隊騎兵攔路,劉辯一見那些騎兵的裝束,眼角一縮。
這是虎豹騎,那這裡便是曹操的中軍帳。
“曹賊,哪裡走,留下性命。”劉辯一聲大喝,激起了二百勇士的鬥志,只要斬了曹操,也許不用守城,曹兵便會退去。
曹將一把長槊來迎劉辯,黃忠大吼一聲,拍馬而上,象鼻刀溜出串串火星,將那將劈得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劉辯同樣沾之即過,心中暗想那將會不會是虎豹騎的統帥曹純,但在突襲的情況下必須要爭分奪秒,便放棄了爲鮑信報仇的心思。
果然,轉過一排車仗,面前便是一排排很大的營帳,劉辯匹馬爭先,手持長槍衝進帳內。
可惜帳內已經是空無一人,看來小眼睛見機的早,已經逃了。
“將軍,在那裡!”
隨身眼尖的士卒一指,劉辯隱約看到火光中有個笨拙的身形正在馬上不停地搖晃。
“曹賊,拿命來!”
長槍一指,劉辯向那道身影衝殺過去。
曹操無論如何沒想到彭城的士兵竟然敢反客爲主,前來襲營,正在呼呼大睡,被火光驚醒後,正在組織抵抗,卻聽說有一隊騎兵已經快殺到中軍。
擒賊先擒王,曹操明白了敵軍的來意,便讓曹洪和曹純前去阻擋,而自己卻端坐在帳中,給部下一種沉穩的暗示。
果然,見主公如此,本來很是驚慌的士兵們一下便安靜的不少,中軍帳前很快聚擾了幾百將校。
不料前面來報,曹洪沒能阻擊住敵軍,已經殺到曹純面前。
曹操聞報,鎮定的手撫長鬚,正要說話,又有人來報,敵軍並不糾纏,在一員小將的率領下,已經快到中軍帳。
“明公,快走吧,那員小將長槍如招魂幡一般,沾着就死,碰着就掛,兄弟們擋不住啊!”
聽到這裡,曹操終於再也坐不住了,剛出帳上馬,卻見劉辯已經殺來。
槍舞游龍飛騰,身如輕燕抄水,劉辯劈波斬浪,向着曹操而去,前來阻當的曹兵手下無一合之將,被挑在空中,發出淒厲的慘叫。
看着曹操在亂兵之中也跑不快,劉辯怕黑夜之中跟丟了人,便令士卒們叫喊了起來。
“穿紅袍的是曹操,捉拿紅袍者,賞千金。”
見曹操脫下紅袍,劉辯哈哈一笑,又命手下將士齊聲高呼。
“長鬍須的是曹操,長鬍須的是曹操。”
曹操見劉辯越追越近,不由心中發急,聽見叫聲之後,拔出佩劍將自己鍾愛的長鬚給割了下來。
“短鬍鬚的是曹操,短鬍鬚的是曹操。”劉辯的士卒們聲間又響了起來。
樂進、李典趕來,雙戰劉辯,不過劉辯卻不和他們糾纏,只是鬥了幾招,便閃開兩把兵刃,繼續追擊曹操。
專注力,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劉辯專注就是擒住或殺了曹操。
爲了徐州的人民,曹阿瞞可以去死,雖然漢末少了一位全才,便只要收編了曹兵,損失並不大。
樂進、李典兩人雖然能和劉辯對戰一下,但劉辯要走,他們卻攔不往,只好拍馬在後面緊追。
五十步……三十步……
曹操就像那指路的明燈,讓劉辯輕而易舉的就脫離了車仗的牽絆,兩支人馬一追一逃,漸漸脫離了軍營。
看看到了外面,劉辯心中暗暗高興,曹阿瞞慌不擇路,現在脫離了混亂,那就是案板上的肉。
“阿瞞小兒,拿命來,包頭巾的是曹操。”
劉辯在後面給足了曹操壓力,雙方越追越近。
樂進和李典見主公有難,使盡了吃奶的力氣跟在後面,幾支人馬呼嘯着向着曠野而去。
“哈哈,曹孟德,你逃不掉的,乖乖將首級獻上。”
劉辯在後面大呼小叫,已經看得到曹操臉上慌亂的表情。
幾名侍衛返身來迎,劉辯在馬上一記鐙裡藏身,並不與他們硬碰,馬速不減,目標只鎖定曹操。
“殺馬,殺馬。”
後面的樂進大呼起來。
劉辯一聽,暗叫不好,從弓套中抽出硬弓,瞞得較親,一箭射向曹操,而同時幾枝長箭也射向了劉辯。
揮槍挑飛冷箭,劉辯見那箭射入曹操背心,聽着他發出一聲慘叫,人也從馬上栽了下來。
“哈哈,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曹阿瞞你認栽吧!”
挑飛數枝冷箭,劉辯腳踏馬背借力,身形如同大鵬展翅,銀槍如練,直扎曹操後心。
“救吾……”
曹操雖然中箭,但在馬上身形顛得歷害,並未射中其要害部位,在地上來了幾個死亡翻滾,嘴裡也大叫起來。
劉辯緊咬牙關,看看再一槍就能將曹操刺死。
“下地獄吧。”
“休傷吾主。”
兩記聲音同時響起,就在劉辯槍尖離曹操只有一毫的時侯,一柄大刀划來,將劉辯的槍尖彈了出去。
這一股大力讓劉辯心中一驚,連忙收槍看去,卻是一條八尺高的壯漢,手勢大刀守在了曹操面前。
眼角一縮,劉辯想到了此人是誰。
“譙郡許禇嗎?”
那壯漢應聲答道:“正是。”
看着樂進、李典也已經趕到,劉辯嘆了一口氣,不再猶豫,撥馬回頭,向曹軍營帳退去。
功虧一匱啊!有許禇和樂進、李典三將,劉辯失去了狙殺曹操的最佳機會。
要是被曹軍圍住,手下的將士便有性命之憂,於是劉辯果斷選擇了退兵,相信曹軍不敢前來追擊。
今天的夜襲,劉辯想創造不傷一兵一卒的神話,給徐州軍民注入強心劑,這樣有利於以後的作戰。
果然,三將都在忙着查看曹操的傷勢,沒人前來追趕劉辯。
……
彭城之戰,曹操大敗,曹兵死傷無數,一時間城下青煙繚繞,鮮血浸紅了大地。
曹操喘息方定,遠離城下十里,重新紮下大營。
而劉辯的二千人馬果然毫無損失,士氣如虹的回到了城內。
彭城人民興高采烈,對三千丹陽兵的戰鬥力大加讚賞,帶酒食前來勞軍者絡繹不絕,不過兵營卻戒備深嚴,幾個營門都有帶着袖套的士兵把守,客氣的將勞軍物資收下,但卻不讓人進營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