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

第185章 九品中正

將豪強諸事放下,孔明則注意到了第二次出現的這個名詞:

“五代十國……想來應是唐滅宋立之間的那一段亂世?”

龐統確認:“此前曾言博陵崔晚唐興盛之後在五代十國被重創,應便是指這朝代更替之亂世。”

“十國之意易解,這五代應是說如那晉代魏一般,五朝更替。”

孔明想象了一下:

“那交州還會自稱巨唐節度使討伐宋朝,如此看來不妨如此猜測。”

“唐滅之後中原地區五個朝代連續更替,而如遼東嶺南交州甚至蜀中等道路難通之地的,巨唐節度使擁軍自立爲國。”

龐統點頭,當前知道的並不多所以只能按此猜測:

“那光幕說馬超與呂布‘適應版本’……五代十國尚武成風?”

“數十個如呂布一般的猛將殺來殺去,武亂至此?”

“好傢伙!”張飛感嘆:

“這得死多少個義父啊?”

……

“軍功豪帥?”李世民品味着這個詞兒。

各種想法在腦海中轉了一圈,李世民直接發問:

“莫非唐非以強滅國?”

“不,不對。”李世民直接搖頭,歸義軍的事蹟他還記得清楚,晚唐時連河西都收不回來。

那義士張議潮求河西節度使而不得,整了個歸義軍節度使都讓那晚唐不肖子孫防範至此,怎麼看都不像是以強滅國的樣子,反倒是很常規的以弱滅國。

“或是那亂世之國皆承唐制?”長孫無忌小心推測:

“就如漢承秦制,我唐亦有參考前隋,那亂世立國者自然頗崇大家。”

這個說法倒是合理,李世民不由點頭,他之武功,名傳後世都頗多讚譽,能讓兩百年後的亂軍佩服簡直不要太正常!

不過想着一羣亂軍打着自己的旗號,李世民的神色就有點微妙,不知道該不該開心。

【東漢被開發出來的豪強-名士-官場這個版本玩法,其中有相當關鍵的一環就是察舉制,也因此誕生了名士這種東西。

咱們現在熟知的舉孝廉只是察舉制當中的一種。

西漢設有孝廉、秀才、察廉、光祿四行、賢良方正等。

東漢順應學風增設明經、明法。

秀才這個後來要避劉秀諱改成了茂才,並在東漢改成了歲舉。

察舉制這個東西問題很大,因爲它是一套自下而上的推舉人才制度,本質上來說是中央的一種讓權。

豪強們在理解了這套玩法之後,藉着東漢的學風,他們應運而生了名士這種東西。

名士的本質就是與朝廷爭奪輿論權引導權,當掌握了這個之後你就能夠從而影響察舉,從而依此去影響並掌握人事的建議權和選拔權。

也因爲名士這種特殊的東西,東漢的文人們有了“養名”的習慣。

說白了就是一羣人抱團互相標榜,我說你是治世良才,你再稱我王佐之才,然後出去互相宣傳,大家互相名氣高了,被察舉入仕之後,特權和土地也就隨之而來。

而這種小團體在東漢有很多。

比如被演義中出現爲大夥熟知的許劭就是名士,每月都有一次月旦評,說這個是英傑,誇那個是良才。

與許劭齊名的還有名士郭泰,這位就很有腦子,爲自己提拔的專門起了個標籤叫“英彥”。

除了這種單打獨鬥的還有羣體作戰,比如竇武、劉淑、陳蕃三位名士合稱“三君”,每一位都是“一世之宗”。

以上這些都算段位比較高的,剩下的人想要掌握話語權就乾脆拉上更多的人,並給自己打上特別標籤。

比如八俊,或者稱八俊,稱有才望的八個人,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單騎入荊州的劉表。

比如八顧,稱這八個人能從德行上引導世人;比如八及,稱這八人有賢德可爲師表。

比如八廚,稱這八人都是仗義疏財之輩。

總之,玩兒法多的伱目不暇接,咱們現在的影視圈頒獎什麼的都得叫一聲祖宗。

後來的曹丕就感嘆說這些名士“位成乎私門,名定乎橫巷。”

朝廷不僅失去了基層的行政權,甚至失去了輿論話語權,從而導致人事任免權也沒了,因此東漢只能說亡的一點都不冤。

但即使豪強依靠名士壟斷了話語權,但還是有可能會讓肥水流了外人田。

因爲察舉制歸根結底來說是比較傾向於寒門和黔首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豪強個個都是僮僕上千,用得上孩子孝順?

所以豪強世家們的最終武器被合力擡了出來,那便是九品中正制。

這個制度並不是用來代替察舉的,它是一種人才評價系統,根據家世分品第,算得上是察舉制的輔助。

本質上來說是爲了將名士搶奪過去的權利重新拿回中央,算是一種中央集權手段,也是曹丕拍板通過的原因之一。

而世家們也覺得這個制度很好,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在定鄉品這個步驟就可以輕輕鬆鬆將那些世家之外的人定成下三品,徹底杜絕他們翻身的機會。

這也是我們之前在晉書裡看到那些孝順故事都異常離譜的原因,被徹底杜絕仕途的寒門士子已經接近瘋狂,只能編造這種愈來愈離譜的故事,期待以此能叩開沉重的九品門扉。

察舉制最終的腐朽只是生動說明了,社會運行中佔據有利地位的階級,會通過各種手段保證本身的壟斷地位可以世襲。 而爲了確保這種壟斷,甚至不惜去毀壞侵蝕掉原本的選拔制度,而即使會造成社會進步的停滯或者倒退,依然在所不惜。

也是因此,腐朽的察舉制退出歷史舞臺,在察舉制中誕生的考試這種方法,逐漸散發光芒,影響華夏千年之久。】

“這些讀書人的心,真黑啊!”

張飛搖頭感嘆,渾然不覺廳內投過來的微妙眼光。

“要是俺在這晉,豈不是世世代代都只能殺豬了?”

“我看未必。”龐統沒好氣道:

“如翼德這般脾氣,賣肉還沒兩天定然便被捉走貶爲豪門私奴。”

張飛倒也不生氣,嘿嘿笑道:

“既如此,等平了中原後,俺可要給他們掘一戶好墳。”

“去了泰山府君可莫說張爺爺虧待他們。”

龐統給張飛比了個大拇指,隨即嘆息:

“此前讀那晉朝孝順記載頗感荒唐,而如今知曉其處境,回味起來竟有頗多悲涼之感。”

“誰說不是?”孔明悠悠嘆一聲:

“胸中有經天緯地之學,腹有定國安邦之良策,然若出身被定爲下三品,則半分施展之地也無。”

“而那世家門閥弟子,想來即使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亦能位列公卿。”

張鬆也插口道:“我等羨那公孫弘由白身至宰相僅用十載,如此之事,那晉朝士子讀之恐心中淌血。”

衆人默默點頭贊同。

“這總結……發人深省。”孔明細細默讀光幕最後的感嘆,只感覺這說的並非單單察舉制。

朝堂鄉里,中原邊疆,只要位分品級尊卑,何處不如此?恐怕那遠方大秦國亦是如此。

既如此,考試之法是否也能用在方方面面?文科舉?武科舉?農科舉?

一時間孔明腦袋裡想出來了各種科舉之法,最終變成一句感嘆:

“這考試,纔是真正的唯纔是舉。”

而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孔明幾乎是迫不及待便想親手試試。

劉備看着孔明的神色,不需孔明拱手就笑道:

“軍師若有想法,直管放手去做便是!臥龍之才,有誰不服?”

一時廳內俱笑,是啊,銘傳千古,有誰不服?

不過張飛倒是想起來另一件事:

“軍師,你與龐軍師的鳳雛之名是不是也是這所謂的養名?”

孔明與龐統對視一眼,兩人搖頭一笑,還是龐統說明道:

“若養名,那就應該是我贊孔明爲臥龍,孔明讚譽我爲鳳雛。”

“就如那互相標榜的八顧八廚八及,摘了此名號,有誰曉得如此名士?”

“而孔明之才嘛……臥龍之號與他有何加焉?”

龐統輕描淡寫評價道:“名副其實,何謂養名?”

孔明拍着龐統的肩膀哈哈一笑:

“我若此時說鳳雛也是名副其實,就似相互標榜,有養名之嫌了,故而我還是不說了。”

龐統頓時氣急敗壞:

“諸葛村夫!”

一番打鬧過後,臥龍鳳雛兩人倒是盯着最後的兩句話研究。

“這光幕既如此說,便是認爲晉朝的社會整體是停滯或退步的?”龐統疑惑:

“這或進或退,具體的評判標準是何?”

“若是我等所處時代……”孔明仰頭苦思良久,腦中閃過圓水車,以及那水力坊帶出來的一長串水力工具。

以及從天工開物中推測的後世糧產,以及那製糖冶鐵等的不斷改進。

更是想起來了此前聊到貨幣時的生產力發展之說,故而猜測道:

“最爲關鍵應當是生產力?”

龐統則是想起來這察舉制的興亡,以及到了晉朝後,那寒門士子的瘋狂編弄孝名。

讀之可樂,思之可悲,遂也嘆了口氣道:

“應當還有清明廉察的制度。”

隨後兩人對視一眼一起嘆道:

“任重而道遠!”

抱拳了老鐵們。

(本章完)

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363.第362章 荊南變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115.第115章 二鳳第693章 時代侷限性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177.第177章 舊人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246.第246章 誓殺汝第13章 後輩會飛了?!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609章 開禧亂局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第813章 秦漢七璽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3章 阿斗也是不爭氣的第513章 驢車天子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第747章 三文錢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727章 馬可波羅第50章 水師與推演第93章 燕然未勒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708章 封建國有經濟第3章 阿斗也是不爭氣的第642章 洪武帝你在嗎第480章 小年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77章 子孫多少事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188.第188章 佛本是道239.第239章 密信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517章 但無能210.第210章 終相見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第784章 留個體面第21章 涼州大馬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99章 隔岸觀火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481章 甜品戰爭第440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第702章 爭利之世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478章 壓歲錢225.第225章 太上皇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552章 和歸和戰歸戰第524章 天下表率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第607章 不盡長江滾滾流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790章 劉半仙第473章 慶勝小宴第756章 諸多交代第105章 玄德第97章 協同作戰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第8章 曹氏傳統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第769章 參議來遲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81章 病從口入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715章 洪武欠佳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第622章 人君仁君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
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363.第362章 荊南變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115.第115章 二鳳第693章 時代侷限性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177.第177章 舊人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246.第246章 誓殺汝第13章 後輩會飛了?!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609章 開禧亂局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第813章 秦漢七璽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3章 阿斗也是不爭氣的第513章 驢車天子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第747章 三文錢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727章 馬可波羅第50章 水師與推演第93章 燕然未勒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708章 封建國有經濟第3章 阿斗也是不爭氣的第642章 洪武帝你在嗎第480章 小年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77章 子孫多少事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188.第188章 佛本是道239.第239章 密信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517章 但無能210.第210章 終相見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第784章 留個體面第21章 涼州大馬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99章 隔岸觀火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481章 甜品戰爭第440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第702章 爭利之世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478章 壓歲錢225.第225章 太上皇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552章 和歸和戰歸戰第524章 天下表率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第607章 不盡長江滾滾流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790章 劉半仙第473章 慶勝小宴第756章 諸多交代第105章 玄德第97章 協同作戰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第8章 曹氏傳統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第769章 參議來遲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81章 病從口入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715章 洪武欠佳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第622章 人君仁君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