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

甘露殿的氣氛略微有些沉悶。

雖然這些事都遠遠還沒發生吧,但畢竟大唐的國號都被革了。

此乃竊國也!

但要是再仔細看看,這竊國者身份又頗有些微妙,歷侍兩代大唐皇帝。

國事乎?家事乎?天下事乎?

貞觀羣臣們心中憋悶之餘又有些茫然了。

畢竟那武氏女如今不過十餘歲尚且懵懵懂懂,何能怪乎?

李世民也不再得意,光幕隨口所說,但在他的眼裡是從沒停歇過的刀光劍影。

魏晉南北朝的王室更迭是最好的範本,但凡國號易更皇室變動,隨之而來的必然對前朝宗室的大肆屠戮。

任用酷吏,扶持武姓子弟,這狄仁傑起步就是一個謀反的帽子,可想而知彼時朝堂是個什麼樣子。

輕嘆一聲,李世民此時反倒是對後世所嘆的那句俗語覺得愈發貼切了:

“此還真可謂,崽賣爺田不心疼。”

眼見夫君和諸位大臣興致都不高——尤其是自己兄長,本來圓圓的大臉都快皺成一個橘子了,相當顯眼。

於是長孫皇后方纔猛然驚覺:

昔日夫君每隔三月經常會興致頗高的與她分享所見。

後世千載之變化,子孫百世之興衰,偶爾還穿插一些什麼江東十萬大帝之類的俏皮話。

但最多的還是對那些貞觀將領發自內心的歡喜。

李靖、蘇定方、劉仁軌、王玄策等等的名字都被長孫皇后記在心裡。

諸位老臣的結局也不經意間入了長孫皇后之耳,既慶幸於杜如晦免去死厄,也苦笑於侯君集與李承幹之謀反不遂。

但奇怪的是從未聽夫君說過兄長長孫無忌如何。

長孫皇后是不相信兄長能一直沉寂的,若是按後世所說她貞觀十年薨,榮寵暫退的情況下夫君又是個念舊情的,復出幾乎是一定的事情。

只是如今聽這…後輩的調侃,似乎絕非好意。

雉奴聯武家女對抗兄長,莫非……

僅僅靠着夫君的避而不談和兄長的表情,長孫皇后便已經猜了個七七八八。

暗歎一聲,此事還是等到之後請兄長來宮中用膳再行說過吧。

當下長孫皇后笑道:

“這狄仁傑倒是個易於變通善爲事之人,且還是太原人氏,陛下倒是可依此而尋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

“其人多半還是稚童……罷了,回頭尋一尋便是。”

“至於這承認謀反之事……”沉吟了一番,想起來後世曾調侃的唐漢相似的說法,沒想到就連酷吏手段也是如此。

但是再想想這武氏終歸還是因自己兒子掌權甚至還去封禪泰山了,心中頓時又有點鬱悶:

“若不承認謀反,多半便要死於獄中。”

“既如此還不如先行應下,再想辦法尋人去找那武……氏小娘,申訴冤情。”

“而這武氏女若不想酷吏和外戚把持朝政,定然會保下這狄仁傑。”

這些權力爭鬥和玩弄權術的蠅營狗苟手段李世民只是不太屑於用,並非不懂也。

說到這裡李世民反倒又有點恨子不爭了:

“那大理寺能積壓案件一萬七千餘宗,可見政事之怠惰也!”

WWW ¸ttκΛ n ¸co

一年斷案一萬七千而無冤假錯案,在李世民看來可能性無非兩種,要麼這狄仁傑真的是斷案奇才,要麼這些積壓案件多半皆非什麼疑難雜案。

根據現實來看的話,兩者皆有的可能性比較大。

從中一窺兒子的治國手段,李世民只能說不怎麼滿意。

而在旁邊,閻立德也臉帶促狹笑意拉了拉自己弟弟的袖子:親手提拔一個名臣誒。

閻立本目不斜視專心作畫:

時光不等人,他如今要做的可是成大唐丹青聖手,貞觀親臣,根本沒興趣苦熬到二十年後。

彼時仕途有起色又如何?身子骨都不知道成啥樣了,還不如在貞觀奮鬥一番。

陛下成千古一帝,自己成工筆畫之泰山,不比那所謂的黜陟使要強百倍?

【出手關押狄仁傑的是武周時期著名酷吏來俊臣。

武則天統治的武周時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酷吏政治”,來俊臣就是最鋒利的一把快刀。

地痞流氓出身,因在獄中“善誣善告密”而成功保命,最終傳入武則天之耳,破例以白身授御史之職。

行事辦案時“善族誅、善連坐、善滅門”,屬於是明朝的廠衛見了都得高呼一聲廠公。

其人死整個洛陽爭相慶賀,於鬧市斬首後屍身被百姓剮食僅餘白骨,這便是來俊臣。 因此落在他手裡狄仁傑直接痛快認了所有罪行。

對,老夫就是要謀反,就是看那個臭娘們早就不順眼了!

因此來俊臣也不多逼逼,直接弄了個《謝死表》讓狄仁傑簽字,完了就痛快走流程,當天就敲定了秋後問斬,上刑都省了。

狄仁傑已經是死囚一個了,來俊臣便大喇喇的回去跟武家子弟開趴體去了:

什麼斷案如神,什麼心懷百姓,結果是個軟骨頭嘛,容易拿捏得很。

狄仁傑眼見自己死罪已定,獄卒守衛鬆懈,便賣慘說我都要死了,死前能不能舒服點,讓我兒子過來送一點夏衣夏被?

面對死囚也沒有不同意的道理,於是狄仁傑之子狄遠光就順利來監獄了一趟,並順便帶走了此前給老爹送過來的冬被。

狄遠光回去之後二話不說就將老爹的棉被拆了個稀爛,果不其然裡面藏有一封告冤的親筆信,這是老狄花了大力氣找獄卒借的筆墨,寫在撕下的衣服內襯上,隨後重新縫在棉被中才好不容易送出去的。

小狄也乾脆,捧着老爹的親筆信直奔皇宮面見武則天喊冤。

直至此時則天大聖才覺得事有蹊蹺,左思右想下老太太難得動彈一下,下旨要親自審查此案。

這樁御前審案也非常簡單:

武曌:你謀反了?老狄:我不道啊。

武曌:你都簽字畫押認罪了!老狄:一派胡言!俺可不認。

於是武則天也明白過來,畢竟來俊臣是她一手提拔,手段如何她再清楚不過。

但當時武周剛改國號不到一年,來俊臣就算是豺狗,但對武則天來說也是一條能撕扯李唐遺忠骨肉的好狗。

最終狄仁傑被明貶暗保,死罪免去,但外放貶謫爲彭澤令。

就此老狄也成功脫離了洛陽這個大漩渦,暫時出京快活逍遙去了。

但此事的餘波並沒有那麼容易平息,或者說,武則天耗費十年的奪國造勢已經逐漸顯露了反噬的跡象。

跟老狄一起被誣告的總共有七人,老狄成功脫身,其他六人的死罪也被免去,同樣改爲貶職外放。

其中有一個叫崔宣禮的,他有個大外甥霍獻不學無術,靠着學來俊臣誣罪告密也成功當上了刺史,眼見舅舅無罪釋放,這個大外甥或許是爲了表忠心,或許是爲了在武則天這兒露個臉求升遷,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對老太太擲地有聲:

陛下您要是不把我舅舅定罪砍死,我就撞死在這裡!

說罷就一頭撞在地上血流滿地,後來崔宣禮依然還是免死外放,但直至老死江夏都未回京。

霍獻當然沒撞死,畢竟撞死了還怎麼升官發財嘛。

只不過接下來一年都是頭上打着綠色的繃帶去上朝的,還特意把官帽往上擡,好將繃帶露出來。

這便是酷吏政治的餘波。

另一邊則是老太太爲了當皇帝舉行的聲勢浩大的造勢最終也傳入了民間。

武周立朝後的連續三年時間裡,祥瑞就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源源不絕的冒了出來。

今天那個州府獻上來一塊白底赤紋的石頭說這塊大石頭對陛下忠心啊。

明天另個縣城抓來一隻肚子上寫着個“天子萬萬年”的烏龜,說這昭示了武周的萬世基業哇。

直到三省六部財政告急聯名去求老太太,武則天方纔下令,祥瑞照收,但是不會有賞錢了,民間方纔罷休。

此時的武周,雖然神都洛陽有酷吏殺的滿城風雨,天下州縣有遴選祥瑞以求一朝暴富。

但老太太都渾不在意,畢竟好不容易纔當上皇帝。

她的快樂,纔剛剛開始呢。】

甘露殿中李世民微微仰頭,對自己預判正確絲毫不感到意外。

只是,此前觀光幕所說的初唐功業,李世民覺得大唐可以非常有底氣的說一句,唐以武立國。

但如今看着其內興酷吏外造祥瑞,李世民發自內心的覺得興味索然。

因爲這樣的局勢讓他忽然想起來了那被後世不喜的司馬晉。

門閥世家都只能看到自己的蠅頭小利,互相傾軋,最終反倒是讓胡人撿了便宜,離亂數百年。

兒子揮霍他的遺產,這個身份複雜的兒媳婦多半也承了貞觀遺澤,結果最終反倒弄出來這般上不得檯面的武周。

搖搖頭,瞧着光幕中述說的人物,李世民哂笑:

“這霍獻倒是個妙人兒,不爲閹人倒是浪費了這份資才。”

杜如晦啞然,打心眼裡覺得還好此刻旁邊的沒有內侍,不然多半是要叫屈的。

長孫皇后的鄙夷很是直白:

“大家何須用此小人?徒污宮城也。”

“忠良純人,可炳千古,此等小人,時境過千年也依然遭人恥笑。”

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第453章 小民尊嚴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673章 計將安出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第21章 涼州大馬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116.第116章 志若鴻鵠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480章 小年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443章 又見玄武門第478章 壓歲錢第47章 武廟傳世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774章 國力比拼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698章 不如煉丹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586章 北定中原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第55章 後漢亡矣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801章 陛下轉階段了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第713章 歷史大舞臺第724章 生不逢時第399章 先察使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115.第115章 二鳳第630章 南北之爭356.第355章 擊砲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649章 神國終結第55章 後漢亡矣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第496章 吃飯自由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571章 流水怒濤248.第248章 三辭三請劉玄德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36章 驅儺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620章 超高情商式震撼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201.第201章 入海問天237.第237章 北伐第794章 事發開端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687章 舊謎復提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第674章 妙才何時歸第590章 抗金奇俠第569章 天地當爭第43章 單刀對噴第614章 伴生之患第491章 近代曙光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222.第222章 顏杲卿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636章 後胡復來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77章 子孫多少事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759章 創作動力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
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第453章 小民尊嚴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673章 計將安出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第21章 涼州大馬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116.第116章 志若鴻鵠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480章 小年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443章 又見玄武門第478章 壓歲錢第47章 武廟傳世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774章 國力比拼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698章 不如煉丹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586章 北定中原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第55章 後漢亡矣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801章 陛下轉階段了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第713章 歷史大舞臺第724章 生不逢時第399章 先察使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115.第115章 二鳳第630章 南北之爭356.第355章 擊砲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649章 神國終結第55章 後漢亡矣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第496章 吃飯自由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571章 流水怒濤248.第248章 三辭三請劉玄德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36章 驅儺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620章 超高情商式震撼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201.第201章 入海問天237.第237章 北伐第794章 事發開端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687章 舊謎復提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第674章 妙才何時歸第590章 抗金奇俠第569章 天地當爭第43章 單刀對噴第614章 伴生之患第491章 近代曙光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222.第222章 顏杲卿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636章 後胡復來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77章 子孫多少事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759章 創作動力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