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隔岸觀火

“曹子恆此人,統略知之。”

龐統看着認真傾聽的孔明,心中終於舒服了一點。

“曹賊征伐張繡之前,多攜子同徵,建安二年張繡先降後叛後,使曹子修身死,曹子恆乘馬逃脫。”

張飛插嘴道:“軍師你這說的,啥叫先降後叛啊,那曹賊乾的是人事兒嗎?”

“三弟,休得多言。”劉備斥了一聲防止跑題,並示意龐統繼續。

“曹子修身死後,曹子恆便被養在許都至今,此前孔明與我概述其權鬥之事,此子不經軍陣,不知兵。”

“主公孤行夷陵,然北方非遍歷戰陣的曹賊,僅一孺子,孫侯假言拖之,朝中再有腐儒誇誇其談,其人必隔岸觀火。”

龐統說的含糊,但張飛聽得明白:

“軍師意思是說這個曹丕是個宅裡橫的?”

衆人點頭,歸納一下不就是這個意思?

【劉關張三人兄弟之情,舉世皆知。

220年十月底,曹丕正式篡漢稱帝,在一次朝會上曹魏就提出過一個議題:

劉備是否會因爲關羽之死而興師伐吳?

曹魏朝臣意見很快達成了統一:

“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魏延目光有點崇敬,曹賊之臣雖然言語不遜,但至少也是承認了關將軍的強悍,名將!

張飛倒是呵呵一笑:“大哥,看來這曹賊的亂臣頗爲自信。”

劉備不說話,只是看着篡漢兩字發怔:

在後世看來,後漢這便亡了?

嘴上倒是嗤笑一聲:“行逆亂之舉,反倒不敢認?稱漢爲蜀,自欺耳。”

“此事容易。”關羽淡淡道:

“等兄長陳兵許都,我定然立馬執刀問此公卿,吾等是蜀還是漢?”

【但這時候唯有劉曄跳出來不同意,此人對於劉備性格看的非常清楚。

首先認爲劉備此人性格剛強,從不服軟且不夠圓滑。

這個說的倒是沒錯的,畢竟劉曄乃光武之後,阜陵王劉延後代,正牌宗親。

我一個正牌皇親都應天順民了,你說你一個八百杆子打不着的宗親你拼什麼命?】

劉備已經對皇叔的身份並不執着,聞言只是淡淡一笑,但更多的還是可惜:

“子揚膽識過人,然曹賊與其有恩,甚爲可惜。”

蔣琬既不服氣也有點憤然:

“世祖之後以身奉賊,主公微末起家反而行光武之事。”

“曹賊之恩,比得過漢室之恩?”

“自是不如。”孔明搖頭:“揚州之亂時曹賊救他於亂軍之中確有恩情。”

“然身爲宗親,失大義全小節,殊不智也。”

張飛比較實在,叫道:

“嘿,姓曹的當着他面刨祖墳,他還能不聞不問,倒是好臣子!”

【性格上劉曄認爲,劉備越是絕境越會採取激烈手段,以顯示自己還遊刃有餘。

其次,劉備和關羽的感情,名義上君臣,實際上感情比父子之情都要牢靠。

如今關羽新喪,若劉備不能興兵爲其報仇,那要如何給關羽一個交代呢?

劉曄將劉備看的很清楚,而後來西晉名臣傅玄同樣對劉曄分析的很清楚:

以劉曄有的明智權計,要是居有德義,行有忠信,古之大賢也就這樣了。

換個角度來說就是罵劉曄空有一個賢者的腦子,既無德義,又無忠信。

但再換個角度來說,

那便是如此名臣也需要承認,劉曄的腦子真的很好使。】

“這到底是在夸人還是在罵人?”張飛蒙圈了。

孔明搖晃着羽扇笑道:“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忠信德義乃是立身之本,此般全無,空有其才又有何用。”

“軍師這麼一解釋俺就懂了!”張飛以拳捶手:

“這人是在罵這劉曄不算人!”

“這劉子揚倒是有識人之才。”龐統還挺佩服:

“三言兩語便能斷定主公必然兵出夷陵,但後世如此之評,恐怕劉子揚不得善終矣。”

【不同於如郭嘉孔明這樣能一策安國的謀士,劉曄在歷史上知名更多的是因爲他的超世之計沒有被採納。

其一是曹操拿下漢中之後,劉曄勸曹操得隴必須望蜀,需要趁着益州不穩,挾大勝之威,益州之民必然望風歸附。

如若現在不打,劉備帳下文有諸葛亮法正,武有關羽張飛,等安定了益州之後人家佔據天險就沒得打了。

面對劉曄的勸諫,曹操做出了那個著名的“得隴不能望蜀”的決定。】

“一策安國倒是過譽了。”孔明不贊成:

“若無主公堅韌,以及諸位將軍死戰,隆中對亦不過榻上虛談而已。”

“曹賊退兵俺記得是因爲碧眼大舅哥去拿那孫十萬的頭銜吧?”

曹操不取漢中緊接着就是宕渠之戰,張飛記得清楚:

“若曹賊知曉張八百之名,怕不是便要強攻益州了。 ”

“此策亦有紙上談兵之嫌。”關羽在腦中細細推敲了一番道:

“關中攻益州有褒斜道有水路運糧草,然進益州,金牛道難行。”

“且曹賊帳下無益州降將,不通地理,如何速攻益州?”

“其纔不如軍師矣。”蔣琬總結。

孔明龐統不由點頭,然後對視一眼再看蔣琬:你說的哪位軍師?

【其二便是夷陵之戰,劉曄在朝堂做出劉備必然出兵的預測的七個月後,劉備果然出兵。

孫吳面對蜀漢進攻,一方面積極備戰,另一方面主動遣使者投降稱臣。

孫權主動服軟了!這可是大事情,朝臣皆賀,曹丕也很高興,這可是他老子一輩子都沒能做到的事情。

但就在這興奮勁兒上,劉曄又來了。

看得出來曹丕很開心,所以劉曄勸諫的很小心,苦口婆心,溫聲細語慢慢講。

首先認爲以孫權的醜虜之性,無緣無故來降必然是到了危急時刻。

如今劉備伐吳,孫權擔心二咱們也出兵江東纔來假降,既能讓我們不出兵,又能玩兒狐假虎威恐嚇劉備。

道理淺顯易懂,講完了就該畫大餅了:

劉曄認爲如今天下有十,曹有其八,孫劉各有一,此前兩者守望相助不好打,但現在他們窩裡鬥,這是老天給陛下你統一的機會啊!

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計策,點齊兵馬直插江東腹地,與蜀漢分攻內外,不出十日孫吳就滅亡了。

而孫吳滅亡之後蜀漢就孤零零一個憑什麼和我們鬥?耗都耗死他了!】

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700章 大爭之勢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267.第267章 閻行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1章 祠堂何處尋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84章 士元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492章 燈火神龍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535章 狄青與大宋夢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726章 永不停歇的疆場122.第122章 大陳設第21章 涼州大馬第58章 侯音之憾第517章 但無能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第95章 伐吳?伐魏?第10章 三姓家奴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688章 恰逢好時第765章 欺君之罪239.第239章 密信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690章 二鳳勿念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148.第148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第37章 聲名絕代無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第493章 迎送一宵中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707章 見血對拼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684章 丞相,時代變了189.第189章 玄奘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480章 小年第484章 豆粕第12章 划水的士燮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207.第207章 南下第539章 俺大哥愛聽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618章 贅婿噬主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449章 父慈子孝第770章 畫眉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第542章 燕人歸金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第420章 正主第414章 爛攤子第790章 劉半仙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566章 制詔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後第757章 談判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55章 後漢亡矣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268.第268章 插足雍涼第812章 實非帝才第66章 兼職武聖
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700章 大爭之勢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267.第267章 閻行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1章 祠堂何處尋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84章 士元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492章 燈火神龍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535章 狄青與大宋夢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726章 永不停歇的疆場122.第122章 大陳設第21章 涼州大馬第58章 侯音之憾第517章 但無能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第95章 伐吳?伐魏?第10章 三姓家奴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688章 恰逢好時第765章 欺君之罪239.第239章 密信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690章 二鳳勿念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148.第148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第37章 聲名絕代無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第493章 迎送一宵中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707章 見血對拼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684章 丞相,時代變了189.第189章 玄奘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480章 小年第484章 豆粕第12章 划水的士燮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207.第207章 南下第539章 俺大哥愛聽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618章 贅婿噬主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449章 父慈子孝第770章 畫眉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第542章 燕人歸金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第420章 正主第414章 爛攤子第790章 劉半仙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566章 制詔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後第757章 談判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55章 後漢亡矣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268.第268章 插足雍涼第812章 實非帝才第66章 兼職武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