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
孔明對於世家這個階段的變化興致勃勃,隨即將這幾個名詞提筆記到了自己的小筆記上。
最終又沉思了一下之後加上了一句“因其勢而利誘”。
龐統也伸過頭來看孔明寫的什麼,然後微微沉思後,指着這句話搖頭道:
“還需先令其懾主公三尺劍之威,如此方好行事。”
孔明也認同點點頭:
“觀其脈絡,應是魏晉之後,這隋唐應該就已經在着手抑制豪強部曲,如此方能斷世家之基。”
是的,在孔明看來,這世家豪姓能從武帝時候興起,貫穿三五百年,歷經兵亂而不倒,其根本便是在鄉間兼併的土地與招攬的鄉勇部曲門客。
從“兩家”變“一家”,基本上就已經註定了這一羣人的結局。
龐統也出言猜測:
“這唐雖無遠見看我漢舊事,然距其不過數十年的亂世定有警醒。”
“那開隋應該就有抑世家之舉措。”
光幕說的簡略,因此他們只能靠自己猜,不過在龐統看來,那楊堅被稱爲異類,能說明啥?
妥妥的明君之兆啊!否則要是如他那兩個兒子一般,恐怕這隋連兩世都撐不到。
孔明也贊同,隨即目光轉到了募兵制三個字上,這個他當然懂,招懷無以自業者爲部曲,即爲募兵。
故而略有好奇:“也不知這強唐時的兵制究竟如何?”
畢竟在孔明看來,拼殺戰鬥之前,先決廟算。
後勤糧草、兵員素質好壞、將軍水平的高低等都屬於廟算的範疇。
這唐朝武功興盛至此,且經歷長久亂世,定然也是有一套獨有的兵制。
“真想親眼看看啊…”孔明感嘆。
“確實。”張飛同樣感嘆:“俺也真想親眼看看這世家有多造孽,才造出來這個黃巢。”
孔明張了張嘴,最後還是保持沉默。
……
“同赴一口鍋……”
貞觀君臣們唸叨着這句話,從中品味出了凜然的、令人脊背發涼的恨意。
而如魏徵,此時背上冷汗已經涔涔而下。
他崇儒家,偏王道,對上不假顏色,一直以爲自己無愧於天下與君。
但此時才忽然驚覺:在被壓迫的百姓眼中,他魏徵,也許和那些瀆職之官並無差別。
甘露殿中衆人抿嘴不言,對接下來要觀看的內容心裡也有了猜測。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咱們都熟悉,詩名是什麼?《不第後賦菊》。
不第,即落榜,年輕時的黃巢赴長安,想要和晚唐勳貴們同流合污,參加科舉落榜之後的憤懣方有此作。
黃巢是私鹽販子出身,但說實話這個身份在京兆府屁都算不上,聚集在京兆府附近的門閥士族互相吹捧互相結親,形成了一個牢固的圈子。
這是一堵看不見的幕牆,如果說安史之亂前是個透明的鋼化玻璃的話,晚唐時候基本就是鈦合金加固了。
懷揣着想要和晚唐勳貴們同流合污想法而來的黃巢被無情打臉,於是走之前就寫詩放狠話:
俺還會回來的!
對於這首詩長安的勳貴們都是當笑話看,只是他們沒想到不過十年,黃巢說到做到,輪到他把滿朝公卿當笑話看了。
黃巢之所以能這麼大怨氣,也跟當時的極其黑暗的吏治分不開關係,舉幾個例子。
武宗時,有一年秋天有了蝗災,自東向西,所過皆赤地,而當時任京兆尹的楊知至如此上奏:
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荊棘而死。
這個奏摺但凡是個正常人看了都要啐一口,但“宰相皆賀”。
宣宗時,崔蕘以進士入官場,後來出任陝西觀察使,當時陝西旱災,百姓前來訴苦。
崔蕘指着院子裡的樹說葉子還在這兒呢,何旱之有?隨即將百姓亂棍打出。
後來崔蕘與節度使生怨被逐,天旱大渴,於是去百姓家裡討水喝。
百姓倒心善:“以溺飲之”,溺就是尿。
古代糖尿病屬於富貴病,百姓應該是沒讓崔觀察使嚐到甜頭。
懿宗時更有意思,裘甫起義搞得東南大亂,懿宗聽羣臣舉薦召見王式詢問怎麼辦。
王式回答很簡單:給我兵,必破賊。
懿宗身邊的太監不同意:發兵花的錢太多了。
王式不敢怠慢,長篇大論了迅速破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說服了懿宗。
但懿宗被說服沒用,這位皇帝看着宦官說:“還是給王式調兵比較好。”
太監這才同意。
懿宗之後是僖宗即位,這是唐朝最爲多才多藝的皇帝。
賽馬、射箭、舞劍、賭鵝、聽曲兒、蹴鞠、鬥雞、走狗無一不精,並尤其擅長馬球。
僖宗曾沾沾自喜的跟戲子石野豬說:要是科舉當中有馬球科的話,朕必高中榜首!
石野豬也是妙人,回道:要是遇上了堯舜做主考官,恐怕陛下就要被流放了。
僖宗美滋滋的做他的馬球狀元夢的時候,黃巢已經度過了起義後的危機,正在朝長安進發呢。】
相較來說,李世民的反應出乎衆臣子預料的平靜。
一方面是因爲長孫皇后在此,並且雙手緊緊握着李世民手掌,讓他發作不得。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早有預料,畢竟對李世民來說南北朝並不遙遠,梁武帝蕭衍怎麼死的他比這後世更加清楚。
皇朝末世什麼的李世民自己門清,從上到下基本就如光幕所說:同流合污。
而且再說了,他李世民連那李隆基都管不到,更遑論後面的不曉得多少輩的、被士族門閥鎖死的子孫了。
但即使這樣,不嘴兩句李世民心裡也不舒坦:
“這公卿宰相,當天子爲三歲小兒不成?” 蝗蟲懾於聖威抱棘自死這種鬼話,李世民一個字兒都不信,畢竟他是親口吞過的。
相較之下他更相信世家們會抱棘自死。
嗯,前提得是他李世民手握長刀在背後看着。
再說了,這武宗還以滅佛留名於世,不知是昏君還是明君,但至少可以肯定不是傻子。
而繼續往後看。
“這崔蕘,在其位而無能,活該受百姓折辱。”
魏徵直球罵了一句,猶不解氣,道:
“堪比晉惠帝。”
這話房玄齡就不太贊同了:
“晉惠帝乃先天有缺,昏庸之言尚能理解。”
“如這崔蕘之輩,生長於甲第朱門,中科舉而不曉旱情,殊爲無智,乃是庸惡之官!”
李世𪟝小心道:“彼輩被節度使驅逐,定是因其無能!”
杜如晦玩味的打量了一下,這三位同僚不就是剛被光幕提點忤逆上意強求山東大姓之女的嘛?
不過緊接着杜如晦便想起,自己不在其中許是因爲早亡,以及兒子還捲入謀反…
於是一時間杜如晦心情也沉重了起來。
至於後面兩個,李世民簡單點評:
“這懿宗……宦官與大姓共治李唐之天下乎?”
“這僖宗……朕此前只知其棄長安而逃成都。”
“還不知曉其竟如此多才多藝!”
“與他相比,劉阿斗都算是聖賢之君了!”
雖然早有預料,雖然告訴自己這都事出有因,但說到最後李世民就再次感覺到太陽穴在突突跳。
差點又犯頭風了!
……
劉備狠狠打了一噴嚏,瞧了瞧天色感覺今天也不冷啊?奇怪。
心中唸叨着,劉備也同樣評價唐僖宗:
“成都多閉塞,這位唐天子來此,恐怕這一身所學無用武之地矣。”
此時的劉備也是想起來了劉禪:
“阿斗能不敗壞成都,多賴孔明教導有方。”
“阿斗承主公仁善心性,非臣之功也。”孔明推辭,不敢居功。
就比如阿斗對那名爲黃皓的宦官也只是寵信。
但這唐懿宗簡直是唯宦官馬首是瞻了。
而且想到後世那頻頻被點名的完顏構,若是按光幕所說的穿越之法與阿斗互換。
可能那岳飛將軍會喜笑顏開,而他諸葛亮……
不敢想!孔明搖搖頭,那也太可怕了。
龐統細細讀了兩遍黃巢的菊賦,也是略有佩服:
“這盛唐文治武功頗有一套,即便如這樣的造反……”
斟酌了一下,龐統還是換了個說謂:
“即使如這樣的起義頭領,依然文采斐然,辭藻雖不甚華麗,然其中意境卻如山嶽巍然。”
對這個糜竺倒是有自己的理解:
“多半是彼時紙價低廉,寒門白身讀經書都要比我等此時要簡單不少。”
“且行卷之風大興後,即便不遇科舉,彼此拜訪多半也會走行卷之儀。”
“如此整個大唐風氣自然尚文,以行卷代替名刺,但凡讀書,無不賦詩。”
衆人一起點頭,感覺糜竺說的很有道理,也多半會成爲現實。
佩服之餘,劉備拍着自己三弟肩膀道:
“翼德尚需努力。”
張飛滿臉問號,迷惑的看着自己的兄長。
劉備一笑,簡單道:
“若是翼德真能復大漢之西域,驅除胡虜。”
“莫非還要再來立馬勒銘?”
張飛陷入沉思,雖然立馬勒銘很帥吧,但好似這黃巢的我花開後百花殺更有氣勢啊。
【黃巢的起兵稱得上是順勢而爲,因爲這時候唐朝確實到了該埋的地步了。
這一年宦官專權,吏治腐敗;這一年藩鎮割據,戰事不利;這一年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王仙芝率先起事,次年黃巢聚攏千人響應。
被大唐勳貴和士族門閥折騰了幾十年的百姓從者雲集,兩人很快發展到了數萬人的規模。
唐庭首先是鎮壓,但因爲王仙芝與黃巢互相呼應非常能跑,以及朝廷撥款不足,而且節度使本人也覺得打農民沒啥油水,所以平叛進行的很不順利。
既然打不下來那就招安吧,唐僖宗派人給王仙芝傳話,只要聽話,咱們就可以同流合污啦!
王仙芝意動,黃巢反對,兩人還打了一架,並最終分道揚鑣,不再遙相呼應。
兩人不能合力的結果就是王仙芝兵敗被殺,黃巢成了起義軍唯一的頭領,被推舉了一個沖天大將軍的名號。
不得不說黃巢還是比較有頭腦的,面對各路節度使的圍剿一邊逃跑一邊南下,最終攻破了廣州,打算在這裡安穩發展,找機會給唐庭開個大眼兒。
只是那時南方開發的還是不太行,水土不服加疫病爆發,死了上萬人後起義軍人心思動。
最終爲了穩定人心,黃巢宣佈北伐,喊出了“誅殺貪官污吏”的口號,領軍北上。
隨後的黃巢大軍也不是很順利,連克永州、衡州、潭州、江陵等地,但是在荊門大敗,還是靠着詐降以及重金賄賂節度使才得以逃出生天奔逃江西。
次年黃巢在江西再次大敗,於是再次詐降,並再次重金賄賂節度使,從而得以再一次逃出生天奔逃浙江。
浙江之後的黃巢順利進入到了人生第二階段,連戰連克,大殺四方,僅僅半年之後就接連攻陷江西安徽河南等地。】
衆人只見光幕上代表着黃巢的紅色本來就快要消失,結果在極短時間內如燎原之火,變的無比壯大。
而且這片紅色猶如一個醒目的箭頭,直指長安!
3.6K,一般如果前一天不夠的話第二天一定會補上的,晚上再盡力多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