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章:文武雙修

太極殿上一陣靜謐,衆臣互相觀望,漸漸地瞧出了今日的風向,皇上在偏袒李浩。

雖說大唐朝堂多正直忠臣,然而臣就是臣,君就是君,只要不是原則上的問題,臣子一般不願跟皇帝擡槓,因爲皇帝有一票否決權,擡槓的結果往往是失敗,而且還會得罪皇帝,不是每個人都跟魏徵一樣有一身浩然正氣的。

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衆臣都閉口靜立,孔穎達還想再爭辯幾句,忽然發現自己已經無從可辯,只能鬱悶嘆息。

緊接着,李世民不知從哪裡拿出了一塊馬蹄鐵,道:“前些日子,李浩以科研寺卿的身份向朕呈上了此物,名爲馬蹄鐵,諸卿好好觀賞觀賞。”

他話音剛落,許廉就將馬蹄鐵放入紅色托盤之中,捧着走下高臺,在文武衆臣面前走一遍,讓他們瞧個分明。

衆臣看得滿頭霧水,不知道這馬蹄鐵是個什麼玩意,到底有什麼用,皇上爲何忽然讓他們看這東西。

過了許久,衆臣都已看過馬蹄鐵,李世民開口問:“諸卿可知道這馬蹄鐵是何物?”

沒人回答。

李世民展顏一笑,緩緩道:“這可是好東西啊,我大唐騎兵雖強,然戰馬奇缺,蓋因戰馬奔走過多會磨損馬蹄,而只要將這馬蹄鐵釘在馬蹄底部,便能保護馬蹄不被磨損,待馬蹄鐵磨平之時,再換一套便是。”

衆人聞言終於恍然,人羣之中發出陣陣驚呼,這小小的鐵皮竟真的解決了大唐戰馬的難題,簡直不可思議,立刻就有人爭先恐後地山呼:“陛下,有了這馬蹄鐵,我大唐鐵騎將無人能擋,臣爲陛下賀!”

“臣等爲陛下賀!”衆人紛紛跪下,一起山呼。

“都平身。”李世民笑呵呵地擡手,讓他們起來,然後緩緩道,“這馬蹄鐵是李浩帶領科研寺衆工匠廢寢忘食研究而成,此事必須替李浩記上一功,衆卿說說,該怎麼賞賜李浩?”

衆臣聞言頓時恍然,他們終於知道爲什麼今天李世民可勁兒拉偏架了,原來就是因爲這個馬蹄鐵啊,唉,也難怪,一個小小的馬蹄鐵讓大唐騎兵的實力呈倍翻升,李世民能不開心嗎,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暗暗佩服李浩,陷入這種境地還能翻身,真是夠可以的。

李世民問出這句話後,久久沒人回話,誰敢回話,他們已經看出來了,今天他們就是來打醬油的,怎麼敢上去瞎咧咧,說得好也就罷了,萬一說得讓皇上不滿意呢?

見衆臣不回話,李世民開始點名:“岑文本,你說說,該怎麼賞賜李浩?”

岑文本出列回道:“陛下,李浩尚是戴罪之身,不知功過相抵是否可行?”

李世民聞言皺眉,不滿意,很不滿意,功過相抵的話,那不是白折騰了,雖說李浩這次發明的馬蹄鐵讓他很開心,但李浩也確確實實地藐視皇威了,居然敢打東宮署官,那下次是不是就敢殺金吾衛了,必須狠狠地敲打一下,不然這小子不長記性。

“功過相抵可不成!”李世民皺眉擺手道,“豈不是便宜了這混賬!”

衆臣一聽頓覺茫然,鬧哪樣,皇上到底是想偏袒李浩還是想懲罰李浩,怎麼感覺風向飄忽不定呢,難道這是龍捲風,會旋轉的那種?

自古帝王心思最難琢磨,越是英明的帝王,心思越是深沉,因爲做皇帝的就沒有幾個正常人。

李世民又問了一些人,基本都是同一個答案,不知道,沒辦法啊,現在情勢不明朗,他們怎麼敢瞎嗶嗶。

李世民見戲也做夠了,便問房玄齡:“房卿,你以爲應該如何賞賜李浩?”

房玄齡出列行禮道:“啓奏陛下,臣以爲要賞李浩,必先罰之。”

衆人聞言皆是一驚,紛紛望向房玄齡,欲賞先罰?難道這就是正確答案?

一旁的長孫無忌早就感覺到今天的朝堂風向有問題,隱隱猜到李浩的事情有變故,此刻見房玄齡這樣回奏李世民,立刻就想到了,李世民這次跟房玄齡通過氣了,但是卻沒告訴自己。

他仔細一想,立刻就明白了,李浩的事情牽涉到太子,而自己又是太子的親舅舅,必然要避這個嫌,他靜靜地望着房玄齡,想看看房玄齡能給出什麼樣的解決方案。

只聽房玄齡繼續道:“臣以爲,李浩這次所犯過錯不輕,畢竟打傷的是東宮署官,即便沒有藐視皇威之心,從輕發落,也該發配庭州。”

“庭州!”羣臣聞言一陣驚呼,發配庭州跟賜死有啥區別,房玄齡這是標準答案嗎,不大像啊。

沒想到李世民點了點頭,攤手又問:“那該如何賞賜呢?”

房玄齡緩緩道:“至於賞賜,如今庭州刺史職位出缺,不知陛下認爲任李浩爲庭州刺史是否妥當?”

“庭州刺史?”羣臣再驚,這簡直是一百八十度驚天大逆轉啊,從發配充軍變成正四品的庭州刺史,這跨越幅度也太大了點。

“庭州刺史?”李世民故作沉吟,蹙眉道:“李浩年紀尚輕,如何能擔此重任?”

房玄齡一本正經道:“陛下不是說過任人唯才嗎,李浩既是有才之人,又何須管他今年多大?”

“話是這麼說沒錯。”李世民演技大爆發,雙眉深鎖,表現出猶豫不決的樣子,道,“庭州刺史可是正四品文職啊,忽然讓李浩做這麼大的官,不太妥當。”

房玄齡又道:“陛下,十分妥當,雖說庭州刺史是正四品,然而庭州地處沙漠之中,實乃貧苦之地,一般人寧可在關中做個小縣令也不願去那裡任刺史,說是賞賜,其實還是懲罰居多。”

李世民裝模作樣地想了想,點頭道:“嗯,房卿此言有理,諸卿以爲如何?”

衆臣表情變得很不自然,你特麼都點頭了,還有人敢反對嗎,於是乎,許多人開始附議,什麼叫見風使舵,這就是見風使舵。

李世民見差不多了,便拍板道:“好,傳朕旨意,封李浩爲庭州刺史,七日之內離家任職……”

說完之後,李世民忽然靈機一動,又道:“加封李浩昭武校尉散銜,同領庭州折衝都尉之職!未有聖諭,不得離開庭州半步!”

衆臣聽到這話再次驚呆,庭州刺史加庭州折衝都尉,這特麼居然是軍政一手抓呀,皇上這是想幹嘛,別說是這些打醬油的傢伙懵逼了,就連程咬金和房玄齡他們都滿腦袋問號。

李世民做事從來都是有章法的,絕不會無的放矢,然而他這一次忽然讓李浩軍政一手抓,到底是什麼目的,讓衆人完全摸不着頭腦。

朝會散後沒多久,聖旨就到了大理寺監牢,李浩在牢中接旨,接到聖旨的時候,李浩沒有一驚訝,唯一讓他不解的是,爲何李世民讓兼任庭州折衝都尉,還有,最後那句未有聖諭不得離開庭州半步讓他不怎麼開心。

每逢大朝會的日子,李世民下午都會給自己放半天假,所以他今天下午很清閒,帶着心愛的女兒李明達一起逛花園,望着李明達歡快的模樣,李世民眼睛都笑眯起來了。

然而他還沒開心多久,就有金吾衛來報:尚書右僕射房玄齡求見。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對李明達的近侍太監說道:“照看好公主,朕去去就來。”說完轉身就走,邊走邊道,“讓他在甘露殿等朕!”

李世民腳下生風來到甘露殿,房玄齡一直在垂袖等候,見李世民到來,立刻拜禮山呼,李世民讓其平身,配合這麼多年了,這樣的畫面每天都在他們二人之間重複,然而他們竟絲毫不覺得膩(我寫的都膩了)。

套路結束後,李世民緩緩開口問:“玄齡,忽然來見朕,所爲何事?”

“陛下。”房玄齡躬身道,“臣以爲,讓李浩領庭州折衝之職,殊爲不妥。”

“哦?”李世民聞言皺眉道,“此事在朝會之時你爲何不講,如今聖旨已下,難道要朕反悔不成!”

“臣有罪。”房玄齡垂首道,“然而有些話,不能在朝會之上說。”

李世民聞言點頭道:“好,你且說說,有何不妥?”

房玄齡道:“陛下,臣私下忖度陛下用意,想來是要讓李浩去庭州揪出通敵叛國的內奸,並牽制高昌,不知臣說得對不對?”

“對。”李世民挑眉道,“朕確實有此打算。”

房玄齡道:“陛下,倘若只是這個目的,又何須任李浩爲折衝都尉,直接派一個信得過之人前去配合李浩即可,庭州乃邊關重地,李浩此去等同坐牢,若是他不安於坐牢,或是一不小心違背了聖旨,離開庭州之地,那可如何是好。”

“嗯?”李世民聞言挑眉望着他,忽然咧嘴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你的意思是,他若是一不小心違背了聖旨,會破罐子破摔,或許會造反?”

“恕臣斗膽。”房玄齡拱手道,“李浩的德行,陛下也清楚,倘若他真的不小心違背了聖旨,極有可能帶兵投靠高昌,或者繞道經過高昌,投靠西突厥,如此一來,庭州將會不保,甚至連西州都有可能成爲他國之土。”

李世民忽然露出詭秘的微笑,笑得有點瘮人,房玄齡呆愣地望着他,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恍然大悟,他終於想通了,原來李世民早就料到這一點,而這一切正是他故意安排的。

果然,只聽李世民嘿聲冷笑:“玄齡,朕信得過你,也不妨告訴你,李浩此次毆打東宮署官,已經證明了他確有藐視皇權之心,倘若不是因爲他身負大才,現在只怕已經身首異處了。”

房玄齡額頭滲出一絲冷汗,沒敢答話,只見李世民起身走下高坐,負手緩緩踱步,道:“李浩此子,朕一直摸不透他的心思,朕真的很想重用他,朕用完後,還想將他留給承乾,然而朕又不敢,因爲他雖智慧過人,忠心似乎不夠,朕想趁這次機會試他一試,庭州偏遠,皇權難及,朕便讓他在那裡做個土皇帝,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膽,也讓他的野心釋放釋放。”

他邊走邊說,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甘露殿門口,房玄齡一直低頭跟在他身後,聆聽他的話。

李世民擡腳跨出門檻,仰頭望向天空的白雲,悠悠道:“倘若他有一絲異心,即便逃到天涯海角,朕也會將他捉回來。”

房玄齡聞言渾身一震,跪伏在地山呼:“陛下聖明!”

206章:兒女情長411章:你比祿東贊差遠了697章:山河社稷圖291章:文成公主-李屏770章:別人家的孩子813章:滄海茫茫(6300字大章,今日依舊一更)772章:鮎魚效應79章:皇后殯天568章:殺倭寇365章:李浩的大計劃395章:反擊751章:陰險的長孫無忌570章:宿敵談話651章:又見袁天罡730章:出兵吐蕃579章: 上青樓550章:帶着太子偷雞摸狗163章:老子是刺史578:袁天罡的前世100章:甘露殿奏對585章:偷窺樊梨花327章:暗流涌動464章:論功行賞 上286章:推倒圖蘭朵53章:國子監進學260章:舌戰羣臣 下455章:大雪助吐蕃557章:私會武媚娘200章:生化武器697章:山河社稷圖142章:追擊馬賊 上70章:關中大旱788章:滿口仁義179章:李浩的反擊 上696章:宗師李浩862章:五十萬大軍來犯598章:貪婪的阿拉伯帝國258章:朝議倭國稱臣之事825章:嚴刑逼供326章:博陵崔氏767章:李浩的反擊354章:恨嫁女催婚86章:武則天侍寢?822章:崇唐媚漢397章:逆轉戰局 中345章:劍指崔氏745章:陸雲血戰(上)416章:家488章:一夜白髮9章:前往長安860章:李浩監國448章:孤問萬古愁33章:蜂窩煤391章:救馬周45章:以少擊多347章:出擊崔氏47章:李浩獻策617章:坑新羅使臣(上)628章:開戰!721章:久違的房車294章:房遺愛判刑20章:玉佩風波 中92章:詩狂 下487章:高句麗復仇455章:大雪助吐蕃574章:扮豬吃老虎(中)293章:房遺愛闖禍了582章:薛仁貴登頂(上)738章:入室操戈563章:大唐軍校——天策府323章:贓官秦淼81章:出獄749章:雪原克敵616章:不安分的新羅451章:阻截李浩 下498章:風雲際會54章:豎子李浩500章:戰後喜訊631章:焦躁的西突厥540章:追蹤敵跡77章:皇后病發380章:鐵背弓345章:劍指崔氏465章:論功行賞 下820章:團聚一堂340章:李浩的宏圖743章:努力自救865章:雄關漫道真如鐵50章:香水和香皂293章:房遺愛闖禍了612章:吐蕃兵敗102章:甘露殿進膳69章:美人侍寢740章:姍姍來遲的許敬宗41章:軍中小妞686章:落花有意39章:長亭送別17章:缺錢392章:大戰來臨782章:激憤的羣臣
206章:兒女情長411章:你比祿東贊差遠了697章:山河社稷圖291章:文成公主-李屏770章:別人家的孩子813章:滄海茫茫(6300字大章,今日依舊一更)772章:鮎魚效應79章:皇后殯天568章:殺倭寇365章:李浩的大計劃395章:反擊751章:陰險的長孫無忌570章:宿敵談話651章:又見袁天罡730章:出兵吐蕃579章: 上青樓550章:帶着太子偷雞摸狗163章:老子是刺史578:袁天罡的前世100章:甘露殿奏對585章:偷窺樊梨花327章:暗流涌動464章:論功行賞 上286章:推倒圖蘭朵53章:國子監進學260章:舌戰羣臣 下455章:大雪助吐蕃557章:私會武媚娘200章:生化武器697章:山河社稷圖142章:追擊馬賊 上70章:關中大旱788章:滿口仁義179章:李浩的反擊 上696章:宗師李浩862章:五十萬大軍來犯598章:貪婪的阿拉伯帝國258章:朝議倭國稱臣之事825章:嚴刑逼供326章:博陵崔氏767章:李浩的反擊354章:恨嫁女催婚86章:武則天侍寢?822章:崇唐媚漢397章:逆轉戰局 中345章:劍指崔氏745章:陸雲血戰(上)416章:家488章:一夜白髮9章:前往長安860章:李浩監國448章:孤問萬古愁33章:蜂窩煤391章:救馬周45章:以少擊多347章:出擊崔氏47章:李浩獻策617章:坑新羅使臣(上)628章:開戰!721章:久違的房車294章:房遺愛判刑20章:玉佩風波 中92章:詩狂 下487章:高句麗復仇455章:大雪助吐蕃574章:扮豬吃老虎(中)293章:房遺愛闖禍了582章:薛仁貴登頂(上)738章:入室操戈563章:大唐軍校——天策府323章:贓官秦淼81章:出獄749章:雪原克敵616章:不安分的新羅451章:阻截李浩 下498章:風雲際會54章:豎子李浩500章:戰後喜訊631章:焦躁的西突厥540章:追蹤敵跡77章:皇后病發380章:鐵背弓345章:劍指崔氏465章:論功行賞 下820章:團聚一堂340章:李浩的宏圖743章:努力自救865章:雄關漫道真如鐵50章:香水和香皂293章:房遺愛闖禍了612章:吐蕃兵敗102章:甘露殿進膳69章:美人侍寢740章:姍姍來遲的許敬宗41章:軍中小妞686章:落花有意39章:長亭送別17章:缺錢392章:大戰來臨782章:激憤的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