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章:新羅在作死

劉玄機故作高深地捋了捋須,緩緩道:“大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兵事,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則是文化;兵權,大人您暫時不能碰,容易引起國王的猜忌,那麼大人所能做的,便是弘揚和壯大新羅的文化,文化,最能提升一個人在百姓和文人心中的地位。”

“道理我都懂。”樸智勇一臉期待地問,“那到底應該如何做呢?”

劉玄機笑呵呵地朝身後招了招手,王石王磊二人站起身來,拎了兩隻大包袱,放在樸智勇面前,還將包袱解開,只見兩隻包袱裡面全是書,加起來足有三十多本。

“這是……”樸智勇一臉懵逼地望着這兩包袱的書。

劉玄機笑眯眯道:“大人,這是貧道特地從大唐帶來的……文化。”

樸智勇大致已經明白劉玄機的用意了,聞言開心道:“好極,劉先生有心了,唐國文化底蘊豐厚,萬邦敬仰,我新羅雖然一直仰慕和學習大唐文化,但卻一直未能窺其精髓,劉先生爲我準備的這些典籍,想必都是大唐文化的經典之作。”

“這是自然。”劉玄機微笑點頭,道,“大人你可廣收文人爲學生,學習這些書中文化,然後去新羅四處遊學,傳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讓他們打着你的名號,要不了幾年,大人你就是新羅所有文人之師了。”

“妙,這一招妙。”樸智勇和樸明順聞言均都忍不住點頭稱讚,他們是朝中大員,自然知道那些文人的嘴有多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幾乎可以直接影響輿論的走向。

樸智勇開心地拿起左邊一摞書上的第一本,只見封面上寫着《楚辭》,劉玄機見狀介紹道:“大人,這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詩歌集。”

“屈原?似有耳聞。”樸智勇說着翻開看了起來,只看第一眼,他便忍不住念起來:“帝高陽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他念着念着,竟忍不住搖頭晃腦起來,果然,古人讀書就考究押韻,而離騷的韻律是非常工整而又優美的。

唸了十幾句,樸智勇停了下來,愛不釋手道:“妙!妙啊!如此優美的詩歌,簡直仿若天籟。”

劉玄機微笑道:“大人方纔所念的,是屈原最爲著名的《離騷》,在大唐文人之中,也是極受推崇,大人果然好眼光。”

“啊,哈哈哈,我一眼就看出這《離騷》是好東西,好東西啊!”樸智勇被劉玄機一誇讚,頓時找不着北了,隨即又問,“我聽說,大唐有個什麼節日,似乎與這屈原有關?”

“是的,大人。”劉玄機頷首道,“是端陽節,也稱端午節。”

一旁的樸明順聞言好奇地問:“那這端陽節與屈原到底有何關係呢?”

劉玄機便開始爲他們科普起來:“在中華,每年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華的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到了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爲國王不聽他的勸諫,而偏信讒言,極爲痛心,他不忍心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滅亡,

在端午節這天殉國明志,投江而亡,屈原投江那天,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了屈原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又有人用糯米和糉葉包糉子,投入江中,目的也是差不多,想用糉子將魚餵飽,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後來,賽龍舟和吃糉子便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目的就是爲了祭奠屈原,這一習俗漸漸擴大,最後傳遍整個中華大地,端午節還有一些其他習俗,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等等,這些習俗大多都是爲了祛病辟邪。”

樸明順聽完忍不住咋舌嘆道:“原來如此,難怪我們回國路過幽州之時,恰逢端午節,看到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懸掛艾葉菖蒲,沒想到竟是節日習俗,可真有意思。”

樸智勇聽得一陣神往,忽然雙眼發亮道:“劉先生,你覺得,若是我將這端午節變爲我們新羅的節日,那些不識字的百姓們是不是就會記得我了?”

劉玄機聞言渾身一震,驚訝無比地望着樸智勇,他爲何驚訝,因爲李浩在給他制定計劃的時候,就讓他慫恿新羅人剽竊中華的端午節,劉玄機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爲他不認爲新羅人這麼無恥,無恥到剽竊其他國家的節日,而李浩當時很肯定地說,新羅人肯定會剽竊端午節的,因爲他們本身就是一個不知廉恥的民族。

沒想到,一切都被李浩說中了,劉玄機還沒慫恿呢,樸智勇就主動提出來要剽竊端午節了。

劉玄機聞言故意裝出一臉爲難的樣子,道:“這樣……不好吧,畢竟屈原是……”

“是什麼?”樸智勇挑眉道,“屈原是唐人嗎?”

劉玄機聞言一滯,搖頭道:“不是。”屈原本來就不是大唐人,大唐才立國幾十年而已,屈原都死了多久了。

樸智勇神采飛揚道,“既然屈原不是唐人,我們怕什麼,你可能不知道,在古代,我們新羅的國土很大,屈原的祖籍在我們新羅,他是我們新羅人。”

劉玄機震驚了,他感覺自己的三觀都快要崩塌了,他原以爲李浩是一個非常不要臉的人,然而這個樸智勇簡直不要臉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新羅是在漢朝時候纔出現的,而且那時候只是幾個小部落村而已,至於戰國的時候,新羅這裡似乎還沒有人聚居呢,估計他們還過着結繩記日的野人生活,居然有臉說那時候新羅國土很大?還說滿腹經綸的屈原是新羅人,這是連自己都騙嗎?劉玄機都感覺自己快要忍不住抽他了。

樸明順則在一旁吹捧道:“高,堂兄你這一招實在厲害,若是以你的名義在民間推廣了這端午節,想必百姓們都會讚頌堂兄的。”

樸智勇聞言得意得直捋須,劉玄機暗暗冷笑:“是啊,國內的人是會稱頌,不過,這將會惹惱了大唐朝堂中的那幫文臣,讓他們知道他們經常誦讀的《楚辭》忽然成爲新羅人寫的了,他們不掐死你纔怪。”

這時,樸智勇又從另一摞書上拿起一本書,只見封面上寫着《論語》。

“《論語》,哈哈。”樸智勇開心道,“孔聖人的《論語》,我新羅文人,幾乎人人必讀啊。”

劉玄機擠出笑臉點頭:“這一摞,都是儒學經典。”

“儒學……孔聖……好啊。”樸智勇翻看論語看起來,聽他的語氣,似乎十分豔羨,豔羨什麼,豔羨中華之地出了孔聖。

樸智勇草草將《論語》翻了一遍,忽然問道:“劉先生可知,這孔聖的祖籍在哪裡?”

劉玄機道:“孔聖的祖籍,似乎是在宋國,具體位置,貧道也不清楚,貧道只知道,他是魯國陬邑人。”

“魯國……宋國……”樸智勇開始沉吟起來,然後起身去從一個畫櫃中取出一幅畫,展開一看,不是畫,是一副地圖。

他這副地圖基本是朝鮮半島的地圖,但又把渤海已經大唐的許多領土畫進來了。

樸智勇讓劉玄機看地圖,問:“劉先生所說的魯國和宋國,是指哪裡?”

劉玄機在地圖大致指了指,道:“宋國在這裡,魯國在這裡。”

樸智勇聞言若有所思地蹙眉:“這兩個地方……似乎……”

看他這副樣子,劉玄機頓時心拎起來了,暗暗忖道:“他不會無恥地說孔聖也是新羅人吧?”

下一刻,便驗證了他的想法,樸智勇道:“這兩個地方似乎曾經也是我新羅的國土,如此說來,孔聖原來是我新羅人。”

劉玄機已經驚得目瞪口呆,他現在真想把李浩拽過來,讓李浩看看,什麼是無恥,什麼纔是真正的不要臉,讓他開開眼界,李浩跟他比起來,弱爆了。

樸明順又是對着樸智勇一頓追捧,樸智勇故作謙虛道:“其實,一開始,我們不能說孔子是我們新羅人,不然極有可能惹惱了唐人,畢竟孔子在他們心中很重要,我們現在只能說孔子有可能是新羅人,‘有可能’這三個字好啊,似是而非,唐人便無法指責我們了,待我們將儒學在新羅壯大,同時發展壯大我們的國力,然後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訴全天下,孔子是我們新羅人,儒學,也是新羅的。”

劉玄機的三觀已經崩塌,現在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只能一個勁地陪着乾笑,而他的心中卻在冷笑:“瓊南王還真是料事如神,新羅人果然是無恥到極致,孔聖豈是他們能染指的,他們根本不知道孔聖在中華文人心中的地位,那是神明一樣的存在,他們的愚蠢,會徹底惹怒大唐,給新羅帶來滅頂之災,王爺經常說的那句話怎麼說來着?哦,對了,不作死就不會死。”

429章:親臨倭國賣刀142章:追擊馬賊 上94章:秦瓊病危106章:國之利器 下89章:吟一首詩431章:倭國的軍閥610章:胡窺青海灣453章:請留下首級673章:舌燦蓮花袁天罡312章:智壓祿東贊 上444章:造火炮 上617章:坑新羅使臣(上)70章:關中大旱710章:我要殺人570章:宿敵談話45章:以少擊多370章:勤王 下301章:肖像畫531章:古城激戰93章:晉陽公主216章:君臣夜話867章:無奈的袁天罡369章:勤王 上489章:鬥將86章:武則天侍寢?818章:樊梨花生子744章:鬥巴蘇顏67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65章:青樓158章:紅山孤墳243章:殺人滅口458章:血染皇城 上739章:謀略交鋒518章:滄海計劃507章:君臣同心356章:酒後亂性87章:善緣42章:敲詐李道宗176章:有驚無險657章:糧草被燒473章:狄仁傑684章:義氣爲重375章:廢儲10章:太極宮外280章:婚禮劇變327章:暗流涌動394章:飛奪西州210章:軍臨643章:火燒王庭637章:狄仁傑被求愛767章:李浩的反擊276章:危機四伏500章:戰後喜訊14章:是時候下山了177章:帝心765章:殿審李浩204章:長槍永守大唐魂604章:教李治騎車862章:五十萬大軍來犯343章:陸雲受傷182章:風生水起 下100章:甘露殿奏對791章:真爹扮假爹170章:發展規劃499章:玉手解甲862章:五十萬大軍來犯559章:反向請封賞544章:李浩來救289章:祿東讚的評語340章:李浩的宏圖866章:袁天罡治國840章:換血473章:狄仁傑238章:超大黑鍋832章:李浩歸來(6000字大章,今天一更)390章:好事成雙57章:出獄239章:虛僞的李泰490章:一人之威608章:自己人131章:賣國賊365章:李浩的大計劃599章:快槍手吳磊654章:狄父狄母傻眼220章:報紙和銀行177章:帝心119章:接骨597章:樊梨花掛帥徵西79章:皇后殯天33章:蜂窩煤388章:懷疑李浩242章:爭奪於三泰271章:飛鷹歸來723章:直升機發動機541章:救公主637章:狄仁傑被求愛189章:山雨欲來風滿樓526章:擁吻小迪55章:我是囚犯呢!
429章:親臨倭國賣刀142章:追擊馬賊 上94章:秦瓊病危106章:國之利器 下89章:吟一首詩431章:倭國的軍閥610章:胡窺青海灣453章:請留下首級673章:舌燦蓮花袁天罡312章:智壓祿東贊 上444章:造火炮 上617章:坑新羅使臣(上)70章:關中大旱710章:我要殺人570章:宿敵談話45章:以少擊多370章:勤王 下301章:肖像畫531章:古城激戰93章:晉陽公主216章:君臣夜話867章:無奈的袁天罡369章:勤王 上489章:鬥將86章:武則天侍寢?818章:樊梨花生子744章:鬥巴蘇顏67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65章:青樓158章:紅山孤墳243章:殺人滅口458章:血染皇城 上739章:謀略交鋒518章:滄海計劃507章:君臣同心356章:酒後亂性87章:善緣42章:敲詐李道宗176章:有驚無險657章:糧草被燒473章:狄仁傑684章:義氣爲重375章:廢儲10章:太極宮外280章:婚禮劇變327章:暗流涌動394章:飛奪西州210章:軍臨643章:火燒王庭637章:狄仁傑被求愛767章:李浩的反擊276章:危機四伏500章:戰後喜訊14章:是時候下山了177章:帝心765章:殿審李浩204章:長槍永守大唐魂604章:教李治騎車862章:五十萬大軍來犯343章:陸雲受傷182章:風生水起 下100章:甘露殿奏對791章:真爹扮假爹170章:發展規劃499章:玉手解甲862章:五十萬大軍來犯559章:反向請封賞544章:李浩來救289章:祿東讚的評語340章:李浩的宏圖866章:袁天罡治國840章:換血473章:狄仁傑238章:超大黑鍋832章:李浩歸來(6000字大章,今天一更)390章:好事成雙57章:出獄239章:虛僞的李泰490章:一人之威608章:自己人131章:賣國賊365章:李浩的大計劃599章:快槍手吳磊654章:狄父狄母傻眼220章:報紙和銀行177章:帝心119章:接骨597章:樊梨花掛帥徵西79章:皇后殯天33章:蜂窩煤388章:懷疑李浩242章:爭奪於三泰271章:飛鷹歸來723章:直升機發動機541章:救公主637章:狄仁傑被求愛189章:山雨欲來風滿樓526章:擁吻小迪55章:我是囚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