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章:長槍永守大唐魂

經過了連續兩天的廷議,馳援庭州之事終於定下來,由吏部尚書侯君集帶着一百親衛從長安出發,開往涼州,從涼州府調兵兩萬,馳援庭州。

臨行前一晚,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前來拜見他,名義上自然是爲他踐行,實則給侯君集帶來了太子的話:“庭州無大礙。”

侯君集混跡官場多年,聽到這句話後立即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接下來就看他的意思了,是要幫李浩,還是站在太子這邊。

就目前情況來看,這根本就是一道送分題,李浩算老幾,雖說有才,也頗得皇帝賞識,那又怎樣,李承乾可是太子,未來大唐的主人,侯君集幾乎沒有多想,就選擇站在李承乾這邊,一路慢悠悠地行着,能拖則拖,名爲馳援,實則緩援,按照他的速度,趕到庭州起碼要半年以上,估計等他趕到庭州的時候,李浩的屍骨都找不到了。

庭州這邊李浩剛收穫了近千石玉米,還有一千多石玉米在二十多天後成熟,再過兩個月多一點,還有近兩百畝的玉米,那可是數千石的玉米啊,有了這些玉米,絕對能撐到入冬,庭州的糧食危機暫時解除了。

收割完玉米,李浩立刻就派人耕地播種,繼續種玉米,這還不夠,他又將城中一些房屋拆掉,將那些拆了房子的人集中到帳篷區居住,清理出來的地方用來種玉米,他要把冬天的糧食也提前備上,現在對於李浩來說,沒有什麼比糧食還重要了。

高昌圍城一個月了,然而庭州的百姓們已經吃上了玉米餅,李浩發現玉米真的特別適合在庭州種植,因爲這裡日照強,種出來的玉米糖分較高,不怎麼苦澀,而且由於生長週期延長了一個月,磨出來的麪粉也比較細膩,不會糙嗓子,吃起來還是挺不錯的。他的這個變異玉米真是救了他一命,還救了全庭州百姓的命。

張猛並不知道庭州城中境況,按照他的計算,庭州應該已經斷糧很久了,但每天依舊看到許多唐軍在城頭守城,這就讓他很疑惑了,於是他派出三千兵士進行了一次試探性攻城,被毫不留情地打了回來,事實證明,唐軍依然很猛,沒辦法,繼續等。

又等了十天,張猛發現城頭上的守軍居然增多了,他不信邪,再次進行試探,損失了數百兵士性命,得到一個證明,唐軍現在生龍活虎,非常精神。

唐軍精神了,張猛卻神經了,他感覺自己被曹田給騙了,說好的庭州缺糧呢,說好的糧食不足一月呢,現在都多久了,何止一個月,他卻感覺唐軍越來越猛了呢,當然猛了,現在唐軍每天都進行訓練,能不越來越猛嗎。

又過了十幾天,張猛感覺快熬不住了,麯文泰給他期限是兩個月,超過兩個月拿不下庭州,後果可就嚴重了,他可是在奏摺中立下了軍令狀的,就算麯文泰念在他往日功績上不處死他,起碼也是削爵奪封的處罰,總之下場不會很好。

一想到這些,張猛便焦慮不堪,又苦熬了三天,距離最後期限只剩兩天了,他決定,攻城,不管攻得下攻不下,總要試試,總不能坐以待斃。

隔日一早,麯文泰校場點兵,將大軍劃爲三路,分東南西三路攻城,由於上次衝城車被李浩炸燬,這次副帥賀蘭鳳來的時候帶來了一輛衝城車,不過這是一輛小型衝城車,對付庭州的城門已經足夠了。

城頭唐軍很快便發現了敵軍動向,立刻吹角爲信,城中大軍紛紛涌上城牆,開始備戰,李浩身披戰甲,揹負猩紅披風,手持一杆大旗走上城樓,觀察了一下敵軍軍情,然後大聲下令:“敵軍有衝城車,立刻挖土爲包,將城門堵死!”

“是!”衆軍齊聲領命,近千人衝下城去挖土裝袋,將城門甬道堵住。

待高昌大軍到來時,整個甬道已被土包填得嚴嚴實實,如此一來,再厲害的衝城車也不可能撞得開城門了。

“全軍備戰!”

“全軍備戰!”

“全軍備戰!”

……

李浩回身到城樓前,將手中大旗展開,只見旗幟猩紅,迎風飄蕩,上面以金黃之線繡了一個偌大的“唐”字,兩軍對壘,士氣爲重,他弄來這一張大旗,爲的就是鼓舞士氣。

李浩將唐旗往城樓前一插,高聲喝問:“這裡是誰的土地!”

“大唐的土地!”所有唐軍齊聲大吼,聲震雲層。

“這裡是誰的城?”

“大唐的城!”

“我們是什麼人?”

“大唐人!”

“大唐人擁有什麼樣的魂?”

“大唐魂!”

“好一個大唐魂!”李浩揚聲高呼,“將士們,今日我李詩狂詩性大發,即興賦詩一首贈與列位兒郎!”

他醞釀片刻,揚天長嘯:“蒼龍號角起風雲,烈血兒郎戍孤城。十蕩十決戎羌馬,長槍永守大唐魂!”

一首絕句,頓時燃起將士們的所有熱血,城頭將士齊聲高呼:“長槍永守大唐魂!”

“咚咚咚……”高昌軍陣中戰鼓擂起,敵軍開始攻城。

李浩下令:“擂鼓!迎戰!”

“咚咚咚咚……”急促的戰鼓聲彷彿敲擊在所有唐軍的心頭,衆軍士紛紛挽弓,箭飛如蝗,落入敵軍陣中,數輪齊射,留下一地屍體,敵軍也已衝到城下,開始架雲梯攀城,礌石滾木紛紛而下,砸得高昌軍慘叫不止,後方敵人前赴後繼,不斷向前。

李浩一直手扶唐旗,默默望着,敵軍弓手已入射程,開始射擊,李浩下令,還擊對面弓手,唐軍弓手雖然不及對方多,但畢竟居高臨下,還有女牆遮擋,佔盡地利,而且唐軍擅弓擅馬,即便只有八百射手,也絲毫不弱地方八千射手。

陸雲和飛鷹隊員一直護在李浩身邊,一旦發現亂矢飛來,立刻擊飛,保證李浩的安全,現在李浩就是全城軍民的精神領袖,他不能出任何狀況,否則庭州必亡。

唐軍雖然驍勇,但到底人數太少,大戰持續了半個時辰,已然有不少高昌軍登上城牆,獵豹隊和刺刀隊一直在東西兩面城牆幫襯,那兩面城牆情勢尚可,南邊城牆敵軍最多,已有近百高昌士兵登上城牆,李浩沉聲道:“飛鷹,去幫忙!”

“主人……”

“快去!”李浩喝令。

“是!”飛鷹拱手領命,大喝一聲,“兄弟們!隨我來!”說罷人人抽出唐刀,朝城頭的高昌軍衝去,宛若虎入羊羣。

特種兵就是特種兵,他們殺人乾淨利落,一刀一個,毫不拖泥帶血,絕對是照着對方的要害去,花最小的力氣殺最多的人,他們殺人不追求兇狠,只追求效率。

僅僅十分鐘,飛鷹隊九人的加入就完全逆轉了南城牆的局勢,將登上城頭高昌軍盡數屠戮,但還是有無數敵軍正在往上爬。

敵軍陣中,傳令兵不斷來回傳報戰況,張猛默默望着庭州,滿面憂色,他在擔心神劍御雷真訣,倘若再出現一次神劍御雷真訣,他就只能打道回府,等候制裁了,好在神劍御雷真訣一直並未出現。

“大帥,唐軍很頑強啊,我軍到現在似乎已折損近四千人了。”副帥賀蘭鳳在一旁皺眉說着。

“本帥知道,唐軍也不好過。”張猛冷冷回道。

賀蘭鳳聽懂了他的意思,當即選擇住口。

wωw ▲т tκa n ▲¢o

戰鬥仍在繼續,城頭不斷有唐軍倒下,或死或傷,百姓們冒着箭雨衝上城頭,將受傷或者死去的唐軍擡下來,受傷的送去醫治,陣亡的則搬至停屍場,蓋上白布。

箭雨飛射,有不少百姓在上城牆擡屍體的時候被流矢射倒,然而還是有不少百姓衝上去擡屍體,到了這一刻,還談什麼怕死不怕死,城池被破,所有人都得死。

戰鬥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大唐這邊死傷已然近千,而高昌軍那邊也損失了將近七千人,張猛依然沒有退兵的打算,看到城頭唐軍數量減少,他似乎看到了希望,或許那個會神劍御雷真訣的仙人已經離開了庭州,不會再有神劍御雷真訣出現了。

他猜對了,李浩沒有炸彈了,確實不會再有什麼神劍御雷真訣了,甚至連火油和酒精都用完了,現在李浩只剩下真刀真槍還有滿城將士的血肉之軀了。

戰鬥從早上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下午,城牆之上遍地都是屍體,唐軍損失慘重,人數已不足一千,高昌軍終於登上了城牆,雙方開始進行最慘烈的廝殺。

李浩望着眼前的一切,他知道,庭州完了,庭州的百姓完了,自己也完了。

雖然知道完了,但他不服,他還沒有死,將士們還沒死盡,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寸步不讓,李浩不願再做圖騰,他終於離開軍旗,抽出自己的唐刀,衝向敵人,唐刀劈下,鮮血飛濺,一個高昌的銅甲將軍被他劈成兩半!

“長槍永守大唐魂!”李浩大吼一聲,繼續衝向另一個敵人,又是一刀砍下了敵人的頭顱,他的銀甲已經被鮮血染紅。

衆唐軍將士受他鼓舞,紛紛高呼:“長槍永守大唐魂!”士氣瞬間又達巔峰,全都不要命地殺向高昌兵。

敵軍陣中張猛看出了城頭上的變化,對傳令兵道:“傳我帥令,誰能斬得那名銀甲紅袍將軍的頭顱,賞黃金千兩,官升三級!”

傳令兵立刻策馬而去,沿途手搖令旗,高聲吶喊:“傳張大帥帥令!斬城頭銀甲紅袍將軍頭顱者!賞黃金千兩!官升三級!”

城頭衆高昌軍聞聲紛紛如見了血的蚊子一般,朝李浩涌去。

唐軍將士見敵人居然想圍攻李浩,紛紛來援,衆人且戰且退,很快便到城樓之下,只剩五百人了。

此時此刻,城頭已被高昌衆軍佔領,並且他們紛紛往這邊涌,意欲斬下李浩頭顱,立下偌大軍功,至於進城,都被他們暫時遺忘了。

唐軍誓死守護李浩,李浩也親自參戰,陸雲一直護在他身旁,雖說陸雲武藝高強,但在亂軍之中,他也無奈,他和李浩都已受傷,還好傷勢不重。

高昌軍爲了黃金和官升三級的誘惑,瘋狂廝殺,比吃了興奮劑還恐怖,數千人圍着僅剩的幾百唐軍,不能猛攻,然而唐軍拼死作戰,守護他們心中最後的信念,就是不讓高昌軍攻不進去。

“長槍永守大唐魂!”衆唐軍高喊着口號,一個個不要命地守護李浩和他們身後的唐旗,原本就鮮紅無比的旗幟被鮮血染得更紅,連金黃色的“唐”字都被染成了紅色,其時,南風正勁,將唐旗吹得噗噗直響,彷彿是爲大唐的熱血男兒們鼓勁。

李浩已經換了兩柄刀了,這第三柄刀也卷口了,他不知道自己殺了多少人,身上傷口越來越多,流血過多的他忽然感覺好疲憊,但他不敢停,也不能停,他只知道不停地殺,不停地殺,千萬不能停……

“嗚——”城外敵軍陣中忽然傳來號角之聲,數千高昌軍士紛紛一愣,接着便聽到傳令兵在城下急切大喊,“有敵軍劫營,速速回營保護大帥!”

經過了連續兩天的廷議,馳援庭州之事終於定下來,由吏部尚書侯君集帶着一百親衛從長安出發,開往涼州,從涼州府調兵兩萬,馳援庭州。

臨行前一晚,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前來拜見他,名義上自然是爲他踐行,實則給侯君集帶來了太子的話:“庭州無大礙。”

侯君集混跡官場多年,聽到這句話後立即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接下來就看他的意思了,是要幫李浩,還是站在太子這邊。

就目前情況來看,這根本就是一道送分題,李浩算老幾,雖說有才,也頗得皇帝賞識,那又怎樣,李承乾可是太子,未來大唐的主人,侯君集幾乎沒有多想,就選擇站在李承乾這邊,一路慢悠悠地行着,能拖則拖,名爲馳援,實則緩援,按照他的速度,趕到庭州起碼要半年以上,估計等他趕到庭州的時候,李浩的屍骨都找不到了。

庭州這邊李浩剛收穫了近千石玉米,還有一千多石玉米在二十多天後成熟,再過兩個月多一點,還有近兩百畝的玉米,那可是數千石的玉米啊,有了這些玉米,絕對能撐到入冬,庭州的糧食危機暫時解除了。

收割完玉米,李浩立刻就派人耕地播種,繼續種玉米,這還不夠,他又將城中一些房屋拆掉,將那些拆了房子的人集中到帳篷區居住,清理出來的地方用來種玉米,他要把冬天的糧食也提前備上,現在對於李浩來說,沒有什麼比糧食還重要了。

高昌圍城一個月了,然而庭州的百姓們已經吃上了玉米餅,李浩發現玉米真的特別適合在庭州種植,因爲這裡日照強,種出來的玉米糖分較高,不怎麼苦澀,而且由於生長週期延長了一個月,磨出來的麪粉也比較細膩,不會糙嗓子,吃起來還是挺不錯的。他的這個變異玉米真是救了他一命,還救了全庭州百姓的命。

張猛並不知道庭州城中境況,按照他的計算,庭州應該已經斷糧很久了,但每天依舊看到許多唐軍在城頭守城,這就讓他很疑惑了,於是他派出三千兵士進行了一次試探性攻城,被毫不留情地打了回來,事實證明,唐軍依然很猛,沒辦法,繼續等。

又等了十天,張猛發現城頭上的守軍居然增多了,他不信邪,再次進行試探,損失了數百兵士性命,得到一個證明,唐軍現在生龍活虎,非常精神。

唐軍精神了,張猛卻神經了,他感覺自己被曹田給騙了,說好的庭州缺糧呢,說好的糧食不足一月呢,現在都多久了,何止一個月,他卻感覺唐軍越來越猛了呢,當然猛了,現在唐軍每天都進行訓練,能不越來越猛嗎。

又過了十幾天,張猛感覺快熬不住了,麯文泰給他期限是兩個月,超過兩個月拿不下庭州,後果可就嚴重了,他可是在奏摺中立下了軍令狀的,就算麯文泰念在他往日功績上不處死他,起碼也是削爵奪封的處罰,總之下場不會很好。

一想到這些,張猛便焦慮不堪,又苦熬了三天,距離最後期限只剩兩天了,他決定,攻城,不管攻得下攻不下,總要試試,總不能坐以待斃。

隔日一早,麯文泰校場點兵,將大軍劃爲三路,分東南西三路攻城,由於上次衝城車被李浩炸燬,這次副帥賀蘭鳳來的時候帶來了一輛衝城車,不過這是一輛小型衝城車,對付庭州的城門已經足夠了。

城頭唐軍很快便發現了敵軍動向,立刻吹角爲信,城中大軍紛紛涌上城牆,開始備戰,李浩身披戰甲,揹負猩紅披風,手持一杆大旗走上城樓,觀察了一下敵軍軍情,然後大聲下令:“敵軍有衝城車,立刻挖土爲包,將城門堵死!”

“是!”衆軍齊聲領命,近千人衝下城去挖土裝袋,將城門甬道堵住。

待高昌大軍到來時,整個甬道已被土包填得嚴嚴實實,如此一來,再厲害的衝城車也不可能撞得開城門了。

“全軍備戰!”

“全軍備戰!”

“全軍備戰!”

……

李浩回身到城樓前,將手中大旗展開,只見旗幟猩紅,迎風飄蕩,上面以金黃之線繡了一個偌大的“唐”字,兩軍對壘,士氣爲重,他弄來這一張大旗,爲的就是鼓舞士氣。

李浩將唐旗往城樓前一插,高聲喝問:“這裡是誰的土地!”

“大唐的土地!”所有唐軍齊聲大吼,聲震雲層。

“這裡是誰的城?”

“大唐的城!”

“我們是什麼人?”

“大唐人!”

“大唐人擁有什麼樣的魂?”

“大唐魂!”

“好一個大唐魂!”李浩揚聲高呼,“將士們,今日我李詩狂詩性大發,即興賦詩一首贈與列位兒郎!”

他醞釀片刻,揚天長嘯:“蒼龍號角起風雲,烈血兒郎戍孤城。十蕩十決戎羌馬,長槍永守大唐魂!”

一首絕句,頓時燃起將士們的所有熱血,城頭將士齊聲高呼:“長槍永守大唐魂!”

“咚咚咚……”高昌軍陣中戰鼓擂起,敵軍開始攻城。

李浩下令:“擂鼓!迎戰!”

“咚咚咚咚……”急促的戰鼓聲彷彿敲擊在所有唐軍的心頭,衆軍士紛紛挽弓,箭飛如蝗,落入敵軍陣中,數輪齊射,留下一地屍體,敵軍也已衝到城下,開始架雲梯攀城,礌石滾木紛紛而下,砸得高昌軍慘叫不止,後方敵人前赴後繼,不斷向前。

李浩一直手扶唐旗,默默望着,敵軍弓手已入射程,開始射擊,李浩下令,還擊對面弓手,唐軍弓手雖然不及對方多,但畢竟居高臨下,還有女牆遮擋,佔盡地利,而且唐軍擅弓擅馬,即便只有八百射手,也絲毫不弱地方八千射手。

陸雲和飛鷹隊員一直護在李浩身邊,一旦發現亂矢飛來,立刻擊飛,保證李浩的安全,現在李浩就是全城軍民的精神領袖,他不能出任何狀況,否則庭州必亡。

唐軍雖然驍勇,但到底人數太少,大戰持續了半個時辰,已然有不少高昌軍登上城牆,獵豹隊和刺刀隊一直在東西兩面城牆幫襯,那兩面城牆情勢尚可,南邊城牆敵軍最多,已有近百高昌士兵登上城牆,李浩沉聲道:“飛鷹,去幫忙!”

“主人……”

“快去!”李浩喝令。

“是!”飛鷹拱手領命,大喝一聲,“兄弟們!隨我來!”說罷人人抽出唐刀,朝城頭的高昌軍衝去,宛若虎入羊羣。

特種兵就是特種兵,他們殺人乾淨利落,一刀一個,毫不拖泥帶血,絕對是照着對方的要害去,花最小的力氣殺最多的人,他們殺人不追求兇狠,只追求效率。

僅僅十分鐘,飛鷹隊九人的加入就完全逆轉了南城牆的局勢,將登上城頭高昌軍盡數屠戮,但還是有無數敵軍正在往上爬。

敵軍陣中,傳令兵不斷來回傳報戰況,張猛默默望着庭州,滿面憂色,他在擔心神劍御雷真訣,倘若再出現一次神劍御雷真訣,他就只能打道回府,等候制裁了,好在神劍御雷真訣一直並未出現。

“大帥,唐軍很頑強啊,我軍到現在似乎已折損近四千人了。”副帥賀蘭鳳在一旁皺眉說着。

“本帥知道,唐軍也不好過。”張猛冷冷回道。

賀蘭鳳聽懂了他的意思,當即選擇住口。

戰鬥仍在繼續,城頭不斷有唐軍倒下,或死或傷,百姓們冒着箭雨衝上城頭,將受傷或者死去的唐軍擡下來,受傷的送去醫治,陣亡的則搬至停屍場,蓋上白布。

箭雨飛射,有不少百姓在上城牆擡屍體的時候被流矢射倒,然而還是有不少百姓衝上去擡屍體,到了這一刻,還談什麼怕死不怕死,城池被破,所有人都得死。

戰鬥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大唐這邊死傷已然近千,而高昌軍那邊也損失了將近七千人,張猛依然沒有退兵的打算,看到城頭唐軍數量減少,他似乎看到了希望,或許那個會神劍御雷真訣的仙人已經離開了庭州,不會再有神劍御雷真訣出現了。

他猜對了,李浩沒有炸彈了,確實不會再有什麼神劍御雷真訣了,甚至連火油和酒精都用完了,現在李浩只剩下真刀真槍還有滿城將士的血肉之軀了。

戰鬥從早上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下午,城牆之上遍地都是屍體,唐軍損失慘重,人數已不足一千,高昌軍終於登上了城牆,雙方開始進行最慘烈的廝殺。

李浩望着眼前的一切,他知道,庭州完了,庭州的百姓完了,自己也完了。

雖然知道完了,但他不服,他還沒有死,將士們還沒死盡,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寸步不讓,李浩不願再做圖騰,他終於離開軍旗,抽出自己的唐刀,衝向敵人,唐刀劈下,鮮血飛濺,一個高昌的銅甲將軍被他劈成兩半!

“長槍永守大唐魂!”李浩大吼一聲,繼續衝向另一個敵人,又是一刀砍下了敵人的頭顱,他的銀甲已經被鮮血染紅。

衆唐軍將士受他鼓舞,紛紛高呼:“長槍永守大唐魂!”士氣瞬間又達巔峰,全都不要命地殺向高昌兵。

敵軍陣中張猛看出了城頭上的變化,對傳令兵道:“傳我帥令,誰能斬得那名銀甲紅袍將軍的頭顱,賞黃金千兩,官升三級!”

傳令兵立刻策馬而去,沿途手搖令旗,高聲吶喊:“傳張大帥帥令!斬城頭銀甲紅袍將軍頭顱者!賞黃金千兩!官升三級!”

城頭衆高昌軍聞聲紛紛如見了血的蚊子一般,朝李浩涌去。

唐軍將士見敵人居然想圍攻李浩,紛紛來援,衆人且戰且退,很快便到城樓之下,只剩五百人了。

此時此刻,城頭已被高昌衆軍佔領,並且他們紛紛往這邊涌,意欲斬下李浩頭顱,立下偌大軍功,至於進城,都被他們暫時遺忘了。

唐軍誓死守護李浩,李浩也親自參戰,陸雲一直護在他身旁,雖說陸雲武藝高強,但在亂軍之中,他也無奈,他和李浩都已受傷,還好傷勢不重。

高昌軍爲了黃金和官升三級的誘惑,瘋狂廝殺,比吃了興奮劑還恐怖,數千人圍着僅剩的幾百唐軍,不能猛攻,然而唐軍拼死作戰,守護他們心中最後的信念,就是不讓高昌軍攻不進去。

“長槍永守大唐魂!”衆唐軍高喊着口號,一個個不要命地守護李浩和他們身後的唐旗,原本就鮮紅無比的旗幟被鮮血染得更紅,連金黃色的“唐”字都被染成了紅色,其時,南風正勁,將唐旗吹得噗噗直響,彷彿是爲大唐的熱血男兒們鼓勁。

李浩已經換了兩柄刀了,這第三柄刀也卷口了,他不知道自己殺了多少人,身上傷口越來越多,流血過多的他忽然感覺好疲憊,但他不敢停,也不能停,他只知道不停地殺,不停地殺,千萬不能停……

“嗚——”城外敵軍陣中忽然傳來號角之聲,數千高昌軍士紛紛一愣,接着便聽到傳令兵在城下急切大喊,“有敵軍劫營,速速回營保護大帥!”

373章:魏徵沒朋友307章:祿東讚的計策357章:勸服陸雲803章:王皇后被貶366章:稱心之死38章:李浩從軍475章:查案658章:背水一戰92章:詩狂 下511章:長孫無忌認輸806章:佛系少女李明達513章:驚天之秘134章:龍門客棧680章:拒婚264章:草原遇襲208章:兩封奏章697章:山河社稷圖641章:敲山震虎(下)418章:至瓊南356章:酒後亂性171章:曹田74章:暴走的李世民 下347章:出擊崔氏430章:奸商58章:李浩打擂308章:六國爭公主248章:薛仁貴拒出征866章:袁天罡治國794章:搶灘登陸597章:樊梨花掛帥徵西242章:爭奪於三泰33章:蜂窩煤583章:薛仁貴登頂(下)578:袁天罡的前世834章:謀劃719章:回家更忙383章:殿議大事810章:風雲再起135章:試探與猜測533章:戍邊重任295章:開始行動542章:捨命相救186章:情勢逆轉499章:玉手解甲631章:焦躁的西突厥779章:王皇后見武媚娘449章:十道兵馬大元帥394章:飛奪西州298章:李浩的反擊209章:出兵高昌775章:密謀策劃414章:見黃尚100章:甘露殿奏對444章:造火炮 上871章:以法治國321章:治災行373章:魏徵沒朋友43章:偶像破裂31章:合作伙伴384章:長江後浪682章:挾持卓瑪290章:李承乾搞事情184章:倔強的少女 下545章:羣臣搞事情330章:分頭行動801章:傀儡國王196章:神劍御雷真訣95章:與天奪命121章:羣臣皆驚464章:論功行賞 上179章:李浩的反擊 上570章:宿敵談話677章:仙蹤林179章:李浩的反擊 上498章:風雲際會534章:傳授拳法349章:崔氏之亡104章:李浩的密室616章:不安分的新羅143章:追擊馬賊 中703章:借酒鬧事288章:葛爾東贊來使829章:炮轟阿拔斯136章:駝鈴聲聲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8章:聖旨到147章:暴力女漢子594章:給李世民輸血340章:李浩的宏圖520章:袁天罡吃砒霜779章:王皇后見武媚娘231章:藍田縣侯府509章:修身,齊家431章:倭國的軍閥767章:李浩的反擊251章:侯君集的報復363章:暗潮涌動17章:缺錢697章:山河社稷圖548章:感業寺還願
373章:魏徵沒朋友307章:祿東讚的計策357章:勸服陸雲803章:王皇后被貶366章:稱心之死38章:李浩從軍475章:查案658章:背水一戰92章:詩狂 下511章:長孫無忌認輸806章:佛系少女李明達513章:驚天之秘134章:龍門客棧680章:拒婚264章:草原遇襲208章:兩封奏章697章:山河社稷圖641章:敲山震虎(下)418章:至瓊南356章:酒後亂性171章:曹田74章:暴走的李世民 下347章:出擊崔氏430章:奸商58章:李浩打擂308章:六國爭公主248章:薛仁貴拒出征866章:袁天罡治國794章:搶灘登陸597章:樊梨花掛帥徵西242章:爭奪於三泰33章:蜂窩煤583章:薛仁貴登頂(下)578:袁天罡的前世834章:謀劃719章:回家更忙383章:殿議大事810章:風雲再起135章:試探與猜測533章:戍邊重任295章:開始行動542章:捨命相救186章:情勢逆轉499章:玉手解甲631章:焦躁的西突厥779章:王皇后見武媚娘449章:十道兵馬大元帥394章:飛奪西州298章:李浩的反擊209章:出兵高昌775章:密謀策劃414章:見黃尚100章:甘露殿奏對444章:造火炮 上871章:以法治國321章:治災行373章:魏徵沒朋友43章:偶像破裂31章:合作伙伴384章:長江後浪682章:挾持卓瑪290章:李承乾搞事情184章:倔強的少女 下545章:羣臣搞事情330章:分頭行動801章:傀儡國王196章:神劍御雷真訣95章:與天奪命121章:羣臣皆驚464章:論功行賞 上179章:李浩的反擊 上570章:宿敵談話677章:仙蹤林179章:李浩的反擊 上498章:風雲際會534章:傳授拳法349章:崔氏之亡104章:李浩的密室616章:不安分的新羅143章:追擊馬賊 中703章:借酒鬧事288章:葛爾東贊來使829章:炮轟阿拔斯136章:駝鈴聲聲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8章:聖旨到147章:暴力女漢子594章:給李世民輸血340章:李浩的宏圖520章:袁天罡吃砒霜779章:王皇后見武媚娘231章:藍田縣侯府509章:修身,齊家431章:倭國的軍閥767章:李浩的反擊251章:侯君集的報復363章:暗潮涌動17章:缺錢697章:山河社稷圖548章:感業寺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