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章:鬥將

狄仁傑並沒有參與守城,畢竟大理寺最擅長的查案和緝拿,不是打仗,專業不對口,而且李浩知道狄仁傑是難得的人才,不想讓狄仁傑冒險,就派狄仁傑帶着大理寺所有人去城中做後勤工作,同時巡查全城,以防城中還藏有敵軍奸細,只有後方穩固了,戰士們才能放心地在城牆上殺敵。

所以狄仁傑並不知道高句麗大軍來襲的消息,他望着李浩,不解地問:“王爺,何故如此愁眉不展,最近咱們不是打得挺好嗎?”

“是還可以。”李浩長嘆道,“可惜啊,咱們的援軍沒到,敵人的援軍卻到了,高句麗的大莫離支蓋蘇文帶着三萬大軍來了,這對李泰來說,是雪中送炭,但對我們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啊!”狄仁傑聞言驚愣在了那裡,他們之前已經守得很辛苦了,現在城頭上的唐軍有將近一半都是臨時徵召的百姓,戰力低下,再來三萬敵軍,幽州真的危險了。

狄仁傑愣了許久,忽然問道:“王爺,當初你困守庭州時,只有數千人馬,敵軍卻有七萬,你是如何守住的?”

“此一時彼一時。”李浩輕聲嘆息,他心裡清楚,那次庭州之戰,雖說敵軍加起來有七萬,但並沒有出現七萬大軍齊攻城的場面,否則他不可能守得住,那一次,敵軍內部鬧矛盾,是他守住庭州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在那裡動用了外掛,神劍御雷真訣,就是外掛之一,還有金湯引發的瘟疫,也是外掛,可現在,他什麼外掛都沒有,只能一刀一槍地跟敵人死磕。

“那……現在我們怎麼辦?”狄仁傑滿蹙眉急問,對於打仗,他不太懂,他只能乾着急。

李浩沉默了許久,道:“你取我腰牌,去找孫博望,讓他去說動百姓,再徵青壯,有多少徵多少,生死存亡時刻,我相信百姓們會理解的。”

他說罷將自己的白玉腰牌遞給狄仁傑,狄仁傑伸出雙手接過來,彷彿捧着世間至寶一樣,鄭重無比地點頭:“是!”說罷轉身飛速離去。

望着狄仁傑離去的背影,李浩眸中冷芒閃爍,咬牙自語:“我中華大地,豈容胡虜踐踏,即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我也不會讓這些蠻夷踏入幽州半步!”

李浩說完大步朝城頭走去,沿途遇到不少將領,紛紛來向他彙報敵情和城頭戰備狀況,李浩一路快步行走,一邊發號施令:“將所有火油都運至城頭,礌石滾木不夠就去拆房補充,東西北三面城牆分別佈防三千,南城牆留兵一千,以防敵軍偷襲,敵軍若是攻城,先射其弓手!”

很快,他就走到北城牆前,正好李振從帶着一隊侍衛從城牆上下來,看到李浩,李振趕忙上前急報:“王爺,敵軍出營了,所有大軍全朝北門而來。”

“哦?”李浩一把從他手中拿過望遠鏡,快速登上城樓,用望遠鏡觀察,果然,六七萬大軍匯於一處,朝北門方向行來,密密麻麻,看得叫人心底生寒。

李浩沉吟了片刻,道:“敵軍這是打算集中兵力破我幽州北門,傳我軍令,其他三門各留守五百人,其餘人全都來北門禦敵!”

“是!”三個傳令兵接過令旗,在城牆上奔跑起來,火速去傳令。

“擂鼓!戰備!迎敵!”

“咚咚咚咚……”急促得鼓聲彷彿敲打在所有人的心頭,整個幽州城再次進入緊張的戰備狀態,城上城下,兵馬頻繁調動。

七萬大軍行至幽州北門外兩裡處停下,然後只見軍陣中一陣忙活,十架小型投石車被推到了陣前,李浩頓時蹙眉,難怪敵軍會集合兵力攻打北門,原來是因爲他們有投射車了。

這投石車,還是蓋蘇文從另外兩個州郡掠奪來的,如今用來攻打大唐城池,他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架好了投石車,蓋蘇文剛想下令攻城,李浩忽然在城頭上大喝起來:“陣前統帥何人?”

蓋蘇文聞聲一愣,然後朝自己的親衛隊長使了個眼神,那親衛隊長上前高聲應道:“高句麗大莫離支淵蓋蘇文是也!”

李浩聞言雙眼一眯,冷然高喝:“本王乃大唐瓊南王李浩,早就聽聞高句麗蓋蘇文勇武過人,可敢與本王在陣前單獨一戰!”

李浩這是要與蓋蘇文單挑,在古代,有的武將自認英勇,喜歡將對將,明明白白的大戰,認爲只有在戰場上打敗敵人,纔算是英雄。這種行爲在有的戰場上也曾盛極一時。

不過,在兵家看來,這種逞英雄的行爲不過是匹夫之勇,真正的兵法在於奇,在於出劍出偏鋒出奇致勝,在於以有心算無心以多凌寡以強凌弱。在千軍萬馬之人,個人的武力再強,也不過是自保,很難起到什麼太大的作用。

相反,這種行爲在蠻族等外族卻很盛行,當敵人挑戰之後,爲了戰士的榮譽,一般他們都會響應的,李浩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纔要約蓋蘇文單挑,擒賊先擒王嘛,若是能殺了蓋蘇文,高句麗大軍羣龍無首,他們纔有一線生機。

蓋蘇文剛想應戰,身後一個粗壯將軍忽然上前道:“大帥不宜親身涉險,我去應戰,先給大帥試一試這李浩深淺。”

蓋蘇文聞言猶豫了一下,便點頭道:“好,就讓高將軍先去會一會這李浩。”

姓高的將軍聞言大喜,立刻牽來自己的馬,手持鐵戟飛奔而出,來到幽州北門前百丈之處,擡戟指向城頭上李浩,大聲道:“爾等小輩,也配挑戰我家大帥,先來與爺爺大戰一百回合再說!”

李浩見狀皺眉,自己拋出的魚餌沒能釣到蓋蘇文這條大魚,卻引來這小蝦米,他自然不開心,但話已說出口,自己又不能反悔,否則太墮大軍士氣,於是他道:“無名之輩,休得猖狂,待本王下去取你首級!”

他說罷就大喝一聲:“備馬!”轉身就準備下城樓。

李振在一旁拉住他胳膊,道:“王爺,你不可親身犯險,我替你去!”

李浩看了一眼李振,拍了拍他肩膀,語重心長道:“叔也捨不得你犯險,放心,叔的武藝,他們擋不住的。”他說罷便噔噔噔地走下了城樓。

已經有一個侍衛牽着獅子驄在甬道前等候,還有一些新招來的百姓在一旁叫喊:“王爺神勇,定能斬獲敵將首級!”

李浩朝他們笑了笑,忽然,他的目光定住了,他看到一個壯漢手中拿着一柄非常大的關刀,沒錯,就是像關羽用的那種大刀,他快步走到那壯漢面前,朝大關刀看了一眼,問:“刀能借本王使使嗎?”

那壯漢果斷將刀遞給李浩,道:“此乃我祖傳之寶,原本絕不外借,但王爺是用來殺蠻夷,我願將此刀送給王爺!”

李浩接過關刀在手中掂了掂,好重,起碼有七十多斤,感覺不比傳說中的青龍偃月刀輕,李浩頓時好奇地望向那壯漢,問:“貴姓?”

“免貴姓關!”那壯漢聲音洪亮地回答。

“哦?”李浩聞言一挑眉,“莫非你是關聖後代,你叫什麼名字?”

那壯漢拱手道:“小人關鴻,並非關聖後代,先祖大號一個平字。”

“原來如此。”李浩聞言哈哈一笑,道,“這柄刀,我不能要,我用完之後,便歸還你。”

他說罷轉身就走,翻身上馬,來到城門甬道前。

城樓上方李振長聲高呼:“開城門!”十幾個兵士上前合力推開門閂。

城門緩緩打開,只見身穿銀甲紅披風的李浩騎馬緩緩走出城門,來到那高句麗將軍面前十丈之處,高聲道:“本王刀下不殺無名之輩,報上名來!”

高姓將軍大聲道:“我乃高句麗平西大將軍高延慶!”

“好,高延慶。”李浩冷然道,“今天是你活在這世上的最後一天,你有什麼話,就儘快說完吧,不然以後沒機會了。”

“大言不慚!受死!”高延慶雙眉一擰,大喝着朝李浩殺來。

李浩雙眼一眯,猛踢馬腹,獅子驄吃痛,長嘶一聲,撒開四蹄飛速朝高延慶奔去,李浩手中大刀拖地,背後揚起一路的塵土,宛若飛機引擎噴出的煙霧。

雙方戰馬快速接近,終於交鋒,高延慶一戟刺向李浩胸口,李浩冷喝一聲,後發而先至,關刀從下往上一撩,高延慶頓時慘呼一聲,後方高句麗大軍也驚呼起來,只見高延慶的胳膊已經被關刀斬斷,那斷手之上,還握着戟。

高延慶痛叫慘呼,捂住斷臂傷口,都沒法控制戰馬了,李浩調轉馬頭衝了回去,迎頭就是一刀,高延慶絕望驚叫,狠踢馬腹想要逃跑,然而他的馬哪有獅子驄快,李浩追上去一刀斬下,高延慶的頭顱高高飛起,鮮血漫天飛灑,宛若井噴。

李浩大刀對着飛起的頭顱猛拍,宛如打乒乓球一般,將高延慶的頭顱拍飛到城樓之上,李振正好伸手接住,李浩高聲道:“吊在城樓上!辟邪!”

“是!”李振興奮高呼,立刻用繩子捆住頭顱,懸吊在城樓上,血一滴一滴地往下滴。

李浩轉頭用大刀直指高句麗大軍,冷然高喝:“我李浩大好頭顱在此!誰若有本事!便來取去!”

125章:文武雙修679章:本教主看上你了749章:雪原克敵568章:殺倭寇390章:好事成雙224章:牢中談大事136章:駝鈴聲聲476章:刺殺李浩 上498章:風雲際會429章:親臨倭國賣刀73章:暴走的李世民 上676章:五聖教499章:玉手解甲516章:當殿五奏154章:碑銘316章:改頭換臉568章:殺倭寇494章:城中出瘟疫542章:捨命相救564章:科研與軍事並進746章:陸雲血戰(下)424章:點醒崔鵬70章:關中大旱836章:見李治(下)824章:震驚外國人760章:識破陰謀502章:李浩的勢力773章:暗歎感業寺412章:發展中的流求 上495章:生化武器796章:求和334章:將計就計503章:門閥夜襲847章:故弄玄虛294章:房遺愛判刑602章:李世民開車166章:奪權行動71章:風力水車401章:又見小迪637章:狄仁傑被求愛51章:冠禮 上425章:薩伊卡的奇特要求259章:舌戰羣臣 上87章:善緣367章:太子造反849章:挑撥離間577章:殺寇決777章:推波助瀾457章:大破吐蕃軍584章:李浩教子487章:高句麗復仇520章:袁天罡吃砒霜1章:開着房車穿越131章:賣國賊417章:本王確實要謀反56章:頭疼的李世民327章:暗流涌動94章:秦瓊病危855章:十八路諸侯267章:草原之戰 下74章:暴走的李世民 下376章:松贊干布的報復305章:露陷了584章:李浩教子321章:治災行224章:牢中談大事177章:帝心275章:惡向膽邊生571章:江南700章:完美的推理96章:怒掀桌497章:神秘人的面目262章:賜婚使566章:繼續坑倭國772章:鮎魚效應644章:熱氣球606章:推電力,通火車246章:吐蕃來襲629章:一箭雙鵰25章:有人砸店94章:秦瓊病危80章:入獄810章:風雲再起540章:追蹤敵跡312章:智壓祿東贊 上107章:憤怒的孔穎達309章:殿前鬥智 上864章:李浩敗了15章:下山670章:大熊貓5章:大疫536章:李浩的餿主意643章:火燒王庭633章:楊藩論戰822章:崇唐媚漢65章:青樓766章:勝券在握292章:謀劃與準備69章:美人侍寢789章:毆打新羅使者
125章:文武雙修679章:本教主看上你了749章:雪原克敵568章:殺倭寇390章:好事成雙224章:牢中談大事136章:駝鈴聲聲476章:刺殺李浩 上498章:風雲際會429章:親臨倭國賣刀73章:暴走的李世民 上676章:五聖教499章:玉手解甲516章:當殿五奏154章:碑銘316章:改頭換臉568章:殺倭寇494章:城中出瘟疫542章:捨命相救564章:科研與軍事並進746章:陸雲血戰(下)424章:點醒崔鵬70章:關中大旱836章:見李治(下)824章:震驚外國人760章:識破陰謀502章:李浩的勢力773章:暗歎感業寺412章:發展中的流求 上495章:生化武器796章:求和334章:將計就計503章:門閥夜襲847章:故弄玄虛294章:房遺愛判刑602章:李世民開車166章:奪權行動71章:風力水車401章:又見小迪637章:狄仁傑被求愛51章:冠禮 上425章:薩伊卡的奇特要求259章:舌戰羣臣 上87章:善緣367章:太子造反849章:挑撥離間577章:殺寇決777章:推波助瀾457章:大破吐蕃軍584章:李浩教子487章:高句麗復仇520章:袁天罡吃砒霜1章:開着房車穿越131章:賣國賊417章:本王確實要謀反56章:頭疼的李世民327章:暗流涌動94章:秦瓊病危855章:十八路諸侯267章:草原之戰 下74章:暴走的李世民 下376章:松贊干布的報復305章:露陷了584章:李浩教子321章:治災行224章:牢中談大事177章:帝心275章:惡向膽邊生571章:江南700章:完美的推理96章:怒掀桌497章:神秘人的面目262章:賜婚使566章:繼續坑倭國772章:鮎魚效應644章:熱氣球606章:推電力,通火車246章:吐蕃來襲629章:一箭雙鵰25章:有人砸店94章:秦瓊病危80章:入獄810章:風雲再起540章:追蹤敵跡312章:智壓祿東贊 上107章:憤怒的孔穎達309章:殿前鬥智 上864章:李浩敗了15章:下山670章:大熊貓5章:大疫536章:李浩的餿主意643章:火燒王庭633章:楊藩論戰822章:崇唐媚漢65章:青樓766章:勝券在握292章:謀劃與準備69章:美人侍寢789章:毆打新羅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