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章:天策府上將

李世民拿起最後一本奏疏,臉上隱有憂色,這是李浩申請重開天策府的奏疏,天策府這個名字幾乎已成忌諱,雖然朝中有許多大臣對天策府頗懷舊情,但也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誰也不敢說,說來奇怪,李世民又沒規定不讓他們再提天策府,然而所有人都很默契地選擇再也不提,不知道這份奏疏能不能順利通過。

沉默了許久,李世民緩緩道:“詩狂,這最後一封奏疏,也由你來說吧。”

“是!”李浩手持羽扇行了一禮,然後高聲道,“臣請求開設新官署-大唐軍事學院。”

“嗯?”李世民聞言一陣蹙眉,說好的是重開天策府呢,怎麼變成軍事學院了,那是什麼東東。

但他也不好拆李浩的臺,攤手道:“大唐軍事學院有何用處,細細說來聽。”

“是。”李浩滿面肅然道,“大唐軍事學院,旨在爲大唐培訓忠勇過人的將才以及運籌帷幄的帥才,同時,還可爲大唐培養最精銳的精兵,軍事學院中,授以多門科目,忠君愛國思想教育乃爲重中之重,其次有戰術訓練,兵法推衍,實戰演練諸如此類的軍事課程。臣敢放一句豪言,有了大唐軍事學院,不出十年,我大唐軍中必然人才濟濟,屆時,我大唐因貞觀水稻和新稅制而錢糧富足,因大唐軍事學院而兵鋒銳利,將帥無數,足可稱雄宇內,天下無敵!”

李浩又給在場的所有人畫了一個巨大的餅,絲毫不比他的滄海計劃差,羣臣也知道,大唐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嚴重缺乏年輕一輩的英傑,雖然他們很不喜歡李浩,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是李浩撐起了這個時代,若不是李浩,現在坐在龍椅上的估計不是李世民,而是松贊干布。

李世民聽了李浩的一番話後,點頭滿意笑道:“朕倒是覺得詩狂的這個提議很是不錯,與其等人才出現,何不自己培養人才,諸卿以爲呢?”

“陛下聖明!”羣臣齊拜,顯然對於李浩的最後一封奏疏,他們也沒有異議。

不過緊接着,羣臣就開始後悔了,不知道是誰忽然醒悟,低聲說了句:“糟糕,那這軍事學院由何人執掌?”

這句話仿若瘟疫一般,在羣臣中快速傳播,這是一個疑問句,但答案卻是呼之欲出,論軍事才能,放眼大唐,還有誰比得上李浩。

羣臣雖然反應過來了,可已經遲了,纔剛剛說了“陛下聖明”,現在反對,那不是打臉嗎,李世民也已開口了:“好,既然諸卿都沒異議,那這大唐軍事學院的事就這麼定下了,不過……名字似乎不大好聽,不如改名天策府吧。”

李世民是聰明人,他已經知道李浩的用意了,先以大唐軍事學院爲名,混過羣臣那一關,然後再改名天策府,換個名字而已,誰敢嗶嗶。

衆人聞言一陣懵逼,天策府,好久沒有聽到這個名字了,某些老臣竟有點感覺親切。

只是換個名字,果然沒人反對,李世民開始敘述天策府的一應職責和相關規定:“天策府直受皇命,一切兵馬調動,需有聖旨魚符方可,凌十軍十六衛之上,與其他任何官署不相干預,天策府上將從正一品將至正二品,統精兵兩萬,逢戰時,天策府需即刻擬定戰略……”

聽完之後,衆臣再次齊呼:“陛下聖明!”

接下來,便開始決定天策府上將人選了,當李世民問:“天策府上將之職非同小可,諸卿以爲當由誰來擔任?”

褚遂良迫不及待地出列道:“陛下,英國公善謀決斷,用兵如神,天策府上將之職,當由英國公擔任。”

有褚遂良帶頭,其他衆人也紛紛出列道:“臣也推舉英國公。”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李浩站在一旁暗暗冷笑,他知道這些人的心思,不就是不想讓自己掌權嘛,還有,天策府上將的職位實在是太高了,雖然降至了正二品,但那也相當的高。

“茂公。”李世民看向李績,問道,“諸卿都推舉你爲天策府上將,你以爲如何?”

李績大步出列,拱手道:“陛下,臣若是年輕十歲,或許會當此重任,但如今臣已年邁,精力大不如前,當真不敢受此重職,臣推舉李浩任天策府上將。”

羣臣聞言頓時懵逼,他們想罵人,怎麼可以這樣,這可是最高軍職啊,竟然拱手讓給了李浩,他們真不知道李績是怎麼想的。

李績一句話說完,武將隊列中衆人紛紛出列附議,畢竟李浩是大唐軍神,在軍中有足夠的名望,而且年輕,精力充沛,由他來擔任天策府上將之職,再適合不過了。

文臣們見狀傻眼了,雖然早料到是這麼個結果,但想想就讓他們惱火,他們感覺自己又上了李浩的當了,至於如何上當的,又說不上來。

對於武職方面,武官們的話比較有用,也沒有過多的爭議,李世民宣佈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封李浩爲正二品天策府上將。”

文官們無奈,只能自我安慰,幸虧從正一品降到了正二品,要是正一品,他們以後見李浩都要行禮,多難堪啊。

然後就是天策府其他官職的委任,天策府長史(從三品)秦懷玉,天策府司馬(從三品)程處亮……

從天策府上將以下的職位,無一例外都是***,這些***中,秦懷玉年紀最大,已經三十五歲了,而且最爲沉穩可靠,是這些***的帶頭大哥,對於這些***,李浩還是比較看好的,首先,他們與自己的關係都很鐵。其次,他們底子好,畢竟是軍事世家出身,對於軍事並不陌生,根基紮實,他也希望自己能將這些***帶上臺面,也不枉與他們的父輩結識一場。

接下來就是商議建立天策府的問題,由戶部和工部選址督造天策府,兵部從十軍十六衛之中篩選兩萬年輕人出來,編入天策府,計劃期限,五個月,也就是說,五個月後,天策府要建造成功,兩萬天策府兵士也必須準備到位,誰若延誤了,就是瀆職。

李浩所奏的五件事終於商議完畢,耗時一個半時辰,接下來便是朝議其他事了,半個月一次的朝議可不能全都被李浩一人霸佔。

491章:槍擊蓋蘇文53章:國子監進學346章:蓄勢待發666章:天下大勢383章:殿議大事247章:殺武媚娘113章:大唐科技研究寺 上420章:五千護院360章:午陽崗之約231章:藍田縣侯府686章:落花有意257章:李浩上朝269章:生擒倫珠仁增582章:薛仁貴登頂(上)335章:廬山真面目341章:玄甲奇兵的威力200章:生化武器865章:雄關漫道真如鐵415章:恩威並施576章:倭寇巢穴78章:趕鴨子上架235章:賊心不死的李承乾215章:甘露殿面聖854章:風起雲涌38章:李浩從軍417章:本王確實要謀反869章:兵不血刃117章:三局兩勝746章:陸雲血戰(下)37章:財源滾滾493章:銀狐再現760章:識破陰謀493章:銀狐再現553章:李浩之怒686章:落花有意205章:可怕的民族346章:蓄勢待發317章:大雪災533章:戍邊重任402章:李浩難封 上230章:雜交水稻685章:爲了兄弟851章:洛水聖石91章:詩狂 上725章:逗比兄弟206章:兒女情長483章:謀反521章:說服吳王270章:弘化公主的心47章:李浩獻策444章:造火炮 上842章:仙劍奇俠李逍遙219章:頭疼的李浩687章:李浩命危178章:逼迫448章:孤問萬古愁451章:阻截李浩 下573章:扮豬吃老虎(上)670章:大熊貓82章:尋找薛仁貴435章:恐有大患378章:玄奘法師615章:兵行險招655章:愛情這奇妙的東西132章:借長城272章:偷樑換柱436章:李浩收徒 上40章:小兵和主將57章:出獄605章:指點江山500章:戰後喜訊105章:國之利器 上145章:樓蘭古城865章:雄關漫道真如鐵644章:熱氣球353章:長孫無忌的警告114章:大唐科技研究寺 下433章:滿載而歸 下116章:薛仁貴的暗戀對象787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89章:鬥將358章:侯府喜事多528章:給小迪輸血361章:魏王密謀240章:牢中暗語480章:收服葉孟秋314章:李泰的承諾568章:殺倭寇839章:龍入滄海649章:制裁太原王氏728章:李治出馬10章:太極宮外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407章:酒樓驚言 下695章:李浩復活333章:陳鬆的怨念52章:冠禮 下659章:虛實難辨378章:玄奘法師
491章:槍擊蓋蘇文53章:國子監進學346章:蓄勢待發666章:天下大勢383章:殿議大事247章:殺武媚娘113章:大唐科技研究寺 上420章:五千護院360章:午陽崗之約231章:藍田縣侯府686章:落花有意257章:李浩上朝269章:生擒倫珠仁增582章:薛仁貴登頂(上)335章:廬山真面目341章:玄甲奇兵的威力200章:生化武器865章:雄關漫道真如鐵415章:恩威並施576章:倭寇巢穴78章:趕鴨子上架235章:賊心不死的李承乾215章:甘露殿面聖854章:風起雲涌38章:李浩從軍417章:本王確實要謀反869章:兵不血刃117章:三局兩勝746章:陸雲血戰(下)37章:財源滾滾493章:銀狐再現760章:識破陰謀493章:銀狐再現553章:李浩之怒686章:落花有意205章:可怕的民族346章:蓄勢待發317章:大雪災533章:戍邊重任402章:李浩難封 上230章:雜交水稻685章:爲了兄弟851章:洛水聖石91章:詩狂 上725章:逗比兄弟206章:兒女情長483章:謀反521章:說服吳王270章:弘化公主的心47章:李浩獻策444章:造火炮 上842章:仙劍奇俠李逍遙219章:頭疼的李浩687章:李浩命危178章:逼迫448章:孤問萬古愁451章:阻截李浩 下573章:扮豬吃老虎(上)670章:大熊貓82章:尋找薛仁貴435章:恐有大患378章:玄奘法師615章:兵行險招655章:愛情這奇妙的東西132章:借長城272章:偷樑換柱436章:李浩收徒 上40章:小兵和主將57章:出獄605章:指點江山500章:戰後喜訊105章:國之利器 上145章:樓蘭古城865章:雄關漫道真如鐵644章:熱氣球353章:長孫無忌的警告114章:大唐科技研究寺 下433章:滿載而歸 下116章:薛仁貴的暗戀對象787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89章:鬥將358章:侯府喜事多528章:給小迪輸血361章:魏王密謀240章:牢中暗語480章:收服葉孟秋314章:李泰的承諾568章:殺倭寇839章:龍入滄海649章:制裁太原王氏728章:李治出馬10章:太極宮外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407章:酒樓驚言 下695章:李浩復活333章:陳鬆的怨念52章:冠禮 下659章:虛實難辨378章:玄奘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