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章:滄海計劃

“是。”李浩緩緩拱手,揚聲道,“臣請奏陛下,在沿海地區增設船廠與海港,同時,臣有大型船隻的建造圖紙獻上,可大力發展我大唐海貿,增強國力。”

發展海貿只是其中一個目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打造無敵海軍。

不知道爲什麼,可能是之前羣臣被李浩驚到了,現在到了這種問題,竟然沒一個人出來跟李浩唱反調了。

李浩還以爲會有人出來反對,準備了滿腹的話呢,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場景,他甚至都有點小失落。

李世民見沒人跟李浩搭戲,便主動配合他,問道:“詩狂,海貿對增強我大唐國力很重要嗎?”

“回陛下,十分重要。”李浩趕忙頷首回話,“眼下我國對外海貿不多,大多都是對內海貿,殊不知,這天下很大,海洋之外的世界,大到超乎諸位的想象,海上絲綢之路,想必各位都有所耳聞。”

羣臣聞言開始動容,李浩這是打算把魔爪伸向海上了,伸得夠遠,不過海上絲綢之路他們倒是很感興趣,畢竟那可是很賺錢的買賣,雖然海上絲路最近愈發凋零,但還是存在的,就是受限於航海技術,一直火不起來。

李浩繼續道:“陛下,其實臣的這次提議,就是要大力發展我大唐的航海業,將海上絲路重新激活,甚至比以前強盛百倍,掀起席捲全世界的大航海時代,對外貿易之時,宣傳我大唐教化,展現我大唐強橫國力,讓蠻夷之民逐一漢化。”

李浩這是打算以海貿發起文化侵略,李浩稱之爲滄海計劃,可別小看文化侵略,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侵略,甚至比真刀真槍的侵略還可怕,中國的文明博大精深,常使國外之人仰慕,在未來世界,就有許多老外因爲太愛中國的文化,而恨不得自己就是中國人。

在唐朝,有這樣思想的外邦人更是多得數不勝數,現在的大唐就已經有數以百萬計的番邦之民了,石那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文化侵略,當真可以腐化一個民族,甚至可以吞併一個國度的文明,更何況,中華的文明不是一般的國度能比擬的。

李浩接着又道:“對外海貿乃是一條快捷的強國之策,光海關與港口稅務收入,每年就能達到三百萬貫以上。”

羣臣聞言盡都驚呼,三百萬貫是個什麼概念,這太嚇人了,但還是有一些老臣不服,就有人高聲喝問:“大海之上,兇險萬分,海上絲路豈是你說重開就重開的?”

李浩雙眉一挑,傲然道:“這位叫不上名字的老大人,有志者事竟成,你不去嘗試一番,又如何知道自己能否做到,重開海上絲路之事,李某還是有相當把握的。”

他轉身面朝李世民,高聲道:“陛下,臣在瓊南之時與工匠潛心研究造船之技,如今已擁有巨型船隻過百,每一隻船皆長逾十丈,最小的也有十四丈長,最大的船隻長逾四十丈,船隊每年出海一兩趟,每一趟回來都會載回十萬兩以上的黃金。”

羣臣聞言頓時譁然,在他們的印象中,十丈長的船已經是巨型船了,長逾四十丈的船,那得多大啊,想想都覺得非常恐怖,還有,出一趟海就能賺十萬兩黃金?海外難道有金山嗎?有不少人開始懷疑李浩在吹牛。

李浩說着從懷中取出厚厚的一疊圖紙,高高捧起,道:“陛下,這裡就是臣和工匠們研究出來的船隻建造圖紙,此船名爲蓋倫船,擁有此船,天下海域沒有我大唐到不了地方。”

終於見到這傳說中的巨型船圖紙了,李世民趕忙道:“呈上來!”

許廉走下鸞臺,將厚厚的一疊圖紙呈遞給李世民,李世民接過來看了好幾張,表示看不懂,密密麻麻寫滿了數據,還配有一些工程圖,有些奇怪的圖標他根本就看不懂。

這就很尷尬了,畢竟李世民不是這方面的人才,他掃視了一番羣臣,忽然道:“王朝聖,你看看這些圖紙。”

許廉趕忙用托盤託着一疊圖紙走下鸞臺,來到工部尚書王朝聖面前,王朝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張看了看,一看之後,他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雙眼瞪得滾圓,滿面都是震驚之色,看完一張又一張,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王朝聖看得太入迷,時不時還發出驚喜讚歎之聲,渾然忘卻了他現在就身處太極殿之上,李世民見他根本停不下來,不禁有點失去耐心了,這麼厚的圖紙,他總不能等王朝聖全部看完吧,出聲問道:“王朝聖,你覺得這些圖紙如何?”

王朝聖這才醒轉過來,激動無比地將圖紙放回到托盤中,然後出列行禮,滿面興奮道:“陛下,鬼斧神工,簡直是鬼斧神工啊!”

“哦?”李世民聞言雙眼一亮,開心問,“如此說來,李浩所言非虛了?”

王朝聖激動道:“瓊南王當真不世奇才,這圖紙就連臣也有許多未懂之處,但臣卻可以看出來,此圖紙的制船工藝化繁爲簡,而且架構堅固,造出巨型船應不是難題,這些圖紙,彌足珍貴,可稱爲當世奇寶!”

“幸甚至哉!”李世民聞言開懷大笑起來,指了指李浩道,“詩狂,你又立下大功啦!”

李浩謙虛拱手,微笑道:“陛下,臣不敢居功,臣只期待我大唐國力強盛,不僅稱雄陸地,也能縱橫滄海。”

羣臣聞言竟也被這句話感染,稱雄陸地,縱橫滄海,這是多麼宏偉的一幅藍圖,光想想都能叫人熱血沸騰,即便他們不喜歡李浩,甚至討厭李浩,但李浩的這個期盼,也是他們的期盼,有史以來第一次,他們真心實意地支持李浩。

李世民滿意笑道:“好,好一個稱雄陸地,縱橫滄海,圖紙呈上來,散朝之後朕派人送往工部,詩狂你先說說,在哪裡增設船廠和港口爲佳?”

李浩道:“回陛下,廣州,泉州,台州,成山角都是上佳的海港區域,可在這些地方增設海港,或是擴建海港,至於船廠,不宜建太多,一個即可,臣以爲最佳的船廠選址可以定在登州,登州三面臨海,東北方向有天然凹口,名爲威海,可避大風浪,乃是天然的港灣,在此建造船廠,再適合不過了。”

“取地圖來。”李世民聞言立刻要許廉去取地圖。

李浩忙道:“陛下,臣有地圖。”他說着就從懷裡取出一張摺疊後的地圖。

“呈上來。”

許廉趕忙走下鸞臺,將地圖呈上,李世民展開地圖一看,呵!好詳細的一份手繪地圖,而且極爲精準,一看就是出自李浩之手,畢竟李浩擅長作畫嘛,畫人都能栩栩如生,更何況是畫地圖。

李世民將目光移至登州,果然看到登州東北沿海部位用炭筆畫了一個圓圈,標註了兩個字“威海”。

“確實是個好地方。”李世民盯着地圖看了許久,連連點頭,然後他又將圖紙遞給許廉,道,“拿下去示與衆卿一起看看。”

許廉趕忙捧着地圖下了鸞臺,在羣臣隊列旁來回遊走,讓他們觀看地圖,羣臣看完也是連連點頭,不得不承認,李浩確實很會挑地方,威海確實是個天然的港灣。

待衆卿看完,許廉將地圖還給了李浩,李世民開口笑問:“諸卿以爲如何?”

羣臣均都點頭贊同,說威海很適合做船廠,還有人建議在威海也建立一個海港,不過,就在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只聽馬周忽然質疑道:“陛下,威海確實是個上佳的港灣之地,但臣仍有疑問,威海臨近高句麗、新羅等大小十數國,而且那一帶海盜橫行,若在此處建造船廠或者海港,一旦敵人攻來,那麼船廠和海港的船隻恐將淪落敵人之手,豈不是爲他人做嫁衣。”

羣臣聞言紛紛驚訝,他們以爲馬周跟李浩關係不錯,沒想到現在馬周現在居然對李浩的觀點提出質疑,這是什麼情況。

李浩聞言笑着道:“馬大人所言極是,所以必須在威海沿海地區增設兵力,抵禦海寇,同時在威海操練海軍,豈不是一舉兩得。”

李浩說完朝馬周甩了一個小眼神,馬週會心一笑,其實,這只不過是他們二人演的相聲而已,自然而然地便將話題從船廠港口引到海軍上了。

果然,蘇定方立刻高聲道:“臣附議,威海海域情勢混亂,必須增加兵力,並新設威海衛,操練水軍。”

李績當即也出列拱手:“臣也附議。”

牛進達出列:“臣也附議。”

……

幾乎所有的武將都出列附議,因爲他們已經看出來了,李浩建造船廠的行爲不僅僅是爲了海貿那麼簡單,還爲了增強大唐海軍,他們怎能不興奮,自然紛紛贊同,不僅如此,就連一些眼光比較長遠的文臣也紛紛附議。

李浩的第四封奏疏也順利的通過了,而且這一次滿朝文武大部分都贊同,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77章:皇后病發663章:拓僵立碑416章:家40章:小兵和主將140章:危機驟起608章:自己人668章:新羅在作死437章:李浩收徒 中747章:宗師陸雲689章:生死難料506章:朝天闕488章:一夜白髮699章:山河社稷圖(下)579章: 上青樓811章:兵貴神速275章:惡向膽邊生368章:太子造反 下78章:趕鴨子上架237章:三大國公站隊640章:敲山震虎(上)651章:又見袁天罡272章:偷樑換柱402章:李浩難封 上515章:李浩拜相108章:春狩 一563章:大唐軍校——天策府512章:最後一隻錦囊306章:吐蕃再次求親632章:楊藩154章:碑銘768章:帝師李浩151章:奠亡治傷199章:夜守孤城465章:論功行賞 下455章:大雪助吐蕃577章:殺寇決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102章:甘露殿進膳196章:神劍御雷真訣217章:李浩遇刺194章:轟天雷561章:東宮亂311章:殿前鬥智 下642章:城下立威426章:門閥士族的動作88章:大鬧國子監9章:前往長安443章:人才189章:山雨欲來風滿樓569章:又見袁天罡102章:甘露殿進膳448章:孤問萬古愁577章:殺寇決522章:她是我的!863章:凌遲戰術(今天忙新書籤約的事,只此一更,抱歉抱歉)533章:戍邊重任642章:城下立威733章:一切準備就緒521章:說服吳王509章:修身,齊家829章:炮轟阿拔斯712章:白骨生肉838章:李浩的計劃572章:囂張的官二代585章:偷窺樊梨花776章:密謀策劃(二)592章:朕最後一願335章:廬山真面目5章:大疫176章:有驚無險36章:送禮139章:報應不爽566章:繼續坑倭國844章:計劃開始301章:肖像畫477章:刺殺李浩 中463章:論策698章:山河社稷圖(中)83章:收編薛仁貴157章:臨西州192章:借兵西突厥115章:用人不疑529章:交換神駒725章:逗比兄弟797章:裡應外合648章:敢愛敢恨的盛國蘭122章:藐視皇威88章:大鬧國子監276章:危機四伏586章:人生如戲148章:血戰古城 上710章:我要殺人398章:逆轉戰局 下372章:侯君集兵敗214章:奇怪的賞賜848章:武承嗣中計524章:憤怒的樊梨花67章:爭風653章:狄仁傑回家520章:袁天罡吃砒霜
77章:皇后病發663章:拓僵立碑416章:家40章:小兵和主將140章:危機驟起608章:自己人668章:新羅在作死437章:李浩收徒 中747章:宗師陸雲689章:生死難料506章:朝天闕488章:一夜白髮699章:山河社稷圖(下)579章: 上青樓811章:兵貴神速275章:惡向膽邊生368章:太子造反 下78章:趕鴨子上架237章:三大國公站隊640章:敲山震虎(上)651章:又見袁天罡272章:偷樑換柱402章:李浩難封 上515章:李浩拜相108章:春狩 一563章:大唐軍校——天策府512章:最後一隻錦囊306章:吐蕃再次求親632章:楊藩154章:碑銘768章:帝師李浩151章:奠亡治傷199章:夜守孤城465章:論功行賞 下455章:大雪助吐蕃577章:殺寇決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102章:甘露殿進膳196章:神劍御雷真訣217章:李浩遇刺194章:轟天雷561章:東宮亂311章:殿前鬥智 下642章:城下立威426章:門閥士族的動作88章:大鬧國子監9章:前往長安443章:人才189章:山雨欲來風滿樓569章:又見袁天罡102章:甘露殿進膳448章:孤問萬古愁577章:殺寇決522章:她是我的!863章:凌遲戰術(今天忙新書籤約的事,只此一更,抱歉抱歉)533章:戍邊重任642章:城下立威733章:一切準備就緒521章:說服吳王509章:修身,齊家829章:炮轟阿拔斯712章:白骨生肉838章:李浩的計劃572章:囂張的官二代585章:偷窺樊梨花776章:密謀策劃(二)592章:朕最後一願335章:廬山真面目5章:大疫176章:有驚無險36章:送禮139章:報應不爽566章:繼續坑倭國844章:計劃開始301章:肖像畫477章:刺殺李浩 中463章:論策698章:山河社稷圖(中)83章:收編薛仁貴157章:臨西州192章:借兵西突厥115章:用人不疑529章:交換神駒725章:逗比兄弟797章:裡應外合648章:敢愛敢恨的盛國蘭122章:藐視皇威88章:大鬧國子監276章:危機四伏586章:人生如戲148章:血戰古城 上710章:我要殺人398章:逆轉戰局 下372章:侯君集兵敗214章:奇怪的賞賜848章:武承嗣中計524章:憤怒的樊梨花67章:爭風653章:狄仁傑回家520章:袁天罡吃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