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章:樊梨花掛帥徵西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衆文臣接二連三地出列附議,李世民眉毛都快挑上天了,好奇地望向一衆文臣,問道:“朕倒是很想聽聽,爲何你們認爲樊梨花比李浩更適合擔任行軍大總管之職?”

褚遂良道:“回陛下,樊梨花乃是從西突厥投誠來我大唐的,她在西突厥那麼多年,對西突厥的一切都瞭如指掌,光此一項,便不是李浩能比的。”

衆文臣齊聲高呼:“誠然如是!”

褚遂良又接着說道:“不僅如此,陛下,樊梨花帶兩萬兵馬,橫掃鬱督軍山,殲敵十萬,將回紇薛延陀兩部殺得聞風喪膽,將牙帳北遷八百多裡,此等功績,絕不在李浩之下,而且眼下李浩擔任天策府上將重任,無暇分身,所以臣等認爲,樊梨花纔是最合適的徵西人選。”

此言一出,羣臣盡都紛紛點頭,褚遂良說的確實很有道理,雖然李浩出征十拿九穩,但樊梨花也是俊才,而且樊梨花對西突厥瞭如指掌,派她徵西確實比較妥當。

李世民聽了也是頻頻點頭:“嗯,褚遂愛卿言之有理……”

李浩卻忽然高聲道:“陛下,樊梨花乃西突厥舊臣,入我大唐時日尚短,臣怕她對西突厥仍有舊情,派她徵西,十分不妥!”

羣臣聞言頓時譁然,李浩這招有點狠毒啊,這是懷疑樊梨花的人品啊,絕對屬於侮辱人,衆文臣全都用奇怪的眼神望着他們倆,看他們撕逼,表示喜聞樂見。

樊梨花被李浩的一番話氣得滿臉通紅,她怒目瞪視李浩,咬牙道:“瓊南王!請注意你的言辭!阿史那賀魯殺我父親,屠我兄弟,我恨不得殺之而後快,你再如此污衊於我,我絕不與你甘休!”

李浩聞言冷笑:“喲喲喲,演技不錯嘛,誰知道那是不是你和阿史那賀魯一起演的一場戲,當初連我都被你給騙過去了,我李浩這輩子沒怎麼後悔過,但將你帶來大唐,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

這話說的連李世民都聽不下去了,李世民咂吧了一下嘴,道:“詩狂,莫要胡說八道,你二人同殿爲臣,豈可如此攻伐,積點口德吧。”

“陛下!”李浩大聲道,“臣懷疑樊梨花就是西突厥派來的奸細,臣想請大理寺徹查樊梨花!”

“李浩!”樊梨花氣得大步上前,向李世民行禮,道,“陛下,臣請求卸任一切職務,除去一切封號,臣受不得李浩這番侮辱!”

“這真是……”李世民雙眉漸漸擰起,擡手道,“好了,你們二人都不許說了,李浩,聽好了,以後這樣的話,朕不想再聽到一句,不僅是李浩,你們所有人都聽好了,朕不想再聽到了!”

“遵旨!”衆臣紛紛齊聲應答。

李浩只能無奈咂嘴,很不情願地跟着衆人一起應聲。

李世民又道:“至於這徵西人選,朕倒是覺得,樊梨花確實比李浩更加適合一些,鬱督軍山一戰,樊梨花的本事,諸卿是有目共睹,當然了,李浩的本事也是不弱,不過李浩是天策府上將,身擔重任,暫時確實不宜出征,就由樊梨花徵西吧,諸卿以爲呢?”

“陛下聖明!”羣臣再次齊聲高呼。

李浩剛想反對,但卻被齊呼聲給淹沒了,只能在那鬱悶了。

“好,既然諸卿都認爲樊梨花徵西最爲合適,那朕就任樊梨花爲三彌山道行軍大總管,節度諸軍,領兵兩萬,秦懷玉爲白山道行軍總管,領兵一萬,尉遲寶林爲姑墨道行軍總管,領兵一萬,程處亮爲千泉道行軍總管……,總兵力六萬,五路大軍征討西突厥,定要將阿史那賀魯的首級給朕摘回來,記住,朕只要阿史那賀魯的人頭!”他說到最後一句時,伸手指向樊梨花。

樊梨花用力一抱拳,鏗鏘有力道:“末將一定不辱使命,定要摘下阿史那賀魯的人頭獻於皇上!”

“好!有樊將軍這句話,朕心甚慰,大軍出行之時,朕必定聖駕親臨相送!”

“多謝陛下!”

“好!接下來,兵事議完了,咱們再議一議政事。”李世民緩緩道,“方纔戶部尚書李道宗說了,戶部剛剛得了600萬兩白銀,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已然可抵我的大唐兩年稅收,哈哈,朕要來跟諸卿商量一番,這麼多錢,該如何用。”

……

結果正如李世民的打算一樣,100萬兩用來興修水利,還有150萬兩用來在沿海地區加建海港,和船廠,對於政事,這幫文臣也不是一點用沒有,興修水利是大事,他們不會反對,至於建海港和船廠的事,他們也沒反對,因爲他們從這600萬兩白銀已經看出了海外的商機,如此巨大的商機,怎麼能放過,發展航海已成必然趨勢。

朝會結束,李浩第一個氣呼呼地衝出了太極殿,他年輕,而且腳步快,褚遂良想要上去再擠兌他一番,跑得喘粗氣了都沒追上,只能作罷。

回到家中,剛關上門,李浩便仰頭哈哈大笑,笑得不要太張狂,爲啥,開心唄,他原以爲這次有點難度,畢竟這次涉及到兵事,李浩的表現跟平時截然相反,他生怕文臣們會起疑,可現在看來,這幫文臣似乎腦子並沒有那麼好使,被耍得團團轉。

不過,此刻在趙國公府上,長孫無忌一臉鬱結地望着天空,慨聲嘆道:“唉,褚遂良這個蠢貨,完全着了李浩的道了,這李浩也着實陰險,若不是今日早朝之上李浩太過反常,就連老夫都差點沒看出來,他和樊梨花還有薛仁貴完全就是一夥的,此二人皆是李浩所提拔,怎麼可能這麼輕易的就跟李浩鬧翻,而且是二人同時鬧翻,哼哼……”

在長孫無忌的身旁,立着一個頭發花白,年過半百的長袍文士,此文士氣質儒雅,雖已年過半百,但卻面如冠玉,生得極是英俊,僅有眼角和額頭有少許皺紋,可以看得出來,此人極注養生,也可以看出來,這人年輕之時,定是一個罕見的美男子。

此人名叫許敬宗,字延族,杭州人,在朝爲官多年,只是官途不大順,還做了一段時間外官,現在官拜檢校中書侍郎加銀青光祿大夫。

因爲官職不大,他爲人也一直很低調,暗中投入長孫無忌門下,長孫無忌這兩年來韜光養晦,而李浩如日中天,衆朝臣以爲長孫無忌失了勢,所以很多原本投靠長孫無忌的人便抽身了,也有人雖然沒抽身,但很少來拜訪長孫無忌了。

唯有這許敬宗喜歡燒冷竈,在這個時候投靠了長孫無忌,因爲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他纔有資格來投靠,若在以前,長孫無忌都不帶拿眼睛夾他,根本瞧不上。

許敬宗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後,小心翼翼地問:“那麼,長孫大人,要不要將此事告訴褚遂良?”

“不!”長孫無忌擡手,轉身望着他,冷冷道,“這幫小人,見異思遷,不讓他們栽個大跟頭,他們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就憑他們也想跟李浩鬥,哼,缺了我長孫無忌,他們什麼都不是。”

許敬宗聞言擔憂地問:“那這樣豈不是讓李浩一天天坐大,樊梨花和薛仁貴一旦成了氣候,成爲李浩的左右手,還如何能撼動李浩?”

“這你就不懂了。”長孫無忌滿面得意道,“做官可是一門學問,無論你官職多大,只要寶座上的人一句話,你便什麼都沒了,這叫伴君如伴虎,知道嗎?李浩此子現在確實如日中天,有了樊梨花和薛仁貴,更加如虎添翼,但常言道,物極必反,一個人的權勢太大,並不一定是好事,更何況是他們這羣可以統兵的人,李靖當初正是深知此理,擊滅東*突*厥後,他便漸漸地退出了朝事,因爲他知道,自己功高蓋主了,但這李浩……嘿嘿,他顯然並不明白這個道理,他還是太嫩了。”

“大人實在高明!”許敬宗由衷讚歎,轉念一想,卻又皺眉道,“只是,陛下對李浩似乎還是極爲信任的,而且下官還聽說,太子殿下與李浩關係匪淺……”

“沒錯。”長孫無忌滿面輕鬆地點頭,緩緩道,“李浩與太子的關係確實不一般,但你要知道,現在他只是太子,等他登上寶座後,就不一樣了,每個人只要一坐上那個位置,就會變的,變得無情,變得冷漠,變得多疑,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我那外甥想必也不會例外,李浩與他關係親,能有老夫這個親舅舅親嗎?嗯?”

“大人說的極是,還是大人的眼光長遠。”許敬宗再次拜服。

長孫無忌負手緩緩踱步,邊走邊道:“李浩,老夫倒要看看你還能蹦躂多久……”

三天之後,大軍整合完畢,樊梨花穿着一身亮銀鎧甲,統御大軍出征,在長安灞橋之上,李世民果然聖駕親臨,爲樊梨花踐行,灞橋中間,樊梨花身旁站着一排身穿甲冑的武將,她的對面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的身旁站着一排文武大臣,在他們中間,放着一排連接在一起的長桌,桌子上放着許多斟滿了酒的酒具。

李世民端起酒觴,羣臣也紛紛端起酒觴,李世民望着數萬大軍,開懷笑道:“樊將軍乃我大唐第一位女將軍,朕今日爲樊將軍送別,頗有感觸,此情此景,朕想吟詩一首,爲樊將軍踐行,詩題便叫……《灞橋送別》。”

樊梨花手持酒觴頷首道:“臣恭聆聖言。”

李世民執觴緩緩吟道:“灞橋之畔君臣襄,一樹梨花壓海棠。誰道女子無英傑,不着紅妝尚武裝!”

這首詩是他特地向李浩要來的,目的就是爲了今天這個場合用,詩文不復雜,意思也很簡單,不過卻很是朗朗上口,也頗有幾分氣勢,羣臣頓時紛紛稱讚叫好。

樊梨花更是開心道:“多謝陛下賜詩給樊梨花。”

李世民道:“朕祝你旗開得勝,奏凱而歸!”說罷猛一仰頭,將酒飲盡。

803章:王皇后被貶276章:危機四伏297章:吐蕃悔婚522章:她是我的!740章:姍姍來遲的許敬宗67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81章:風生水起 上198章:男兒志413章:發展中的流求 下588章:殿議吏治457章:大破吐蕃軍822章:崇唐媚漢157章:臨西州97章:上國隱憂411章:你比祿東贊差遠了251章:侯君集的報復584章:李浩教子120章:膽大包天166章:奪權行動85章:武曌 下831章:荒唐的武承嗣(6200字大章,依舊一更)4章:瘟疫突起507章:君臣同心74章:暴走的李世民 下235章:賊心不死的李承乾405章:論邊防244章:荒野之戰573章:扮豬吃老虎(上)641章:敲山震虎(下)60章:萬萬沒想到190章:兵者,詭道也302章:廢儲之言547章:宮中大清洗365章:李浩的大計劃577章:殺寇決250章:潛伏的高手772章:鮎魚效應415章:恩威並施513章:驚天之秘401章:又見小迪511章:長孫無忌認輸273章:培養私軍392章:大戰來臨166章:奪權行動69章:美人侍寢503章:門閥夜襲101章:倭國使者118章:李承乾的恨意870章:碰瓷案33章:蜂窩煤300章:遊俠陳鬆401章:又見小迪417章:本王確實要謀反218章:侯君集入獄92章:詩狂 下110章:春狩 三810章:風雲再起346章:蓄勢待發259章:舌戰羣臣 上117章:三局兩勝183章:倔強的少女 上790章:殖民計劃37章:財源滾滾177章:帝心19章:玉佩風波 上343章:陸雲受傷80章:入獄665章:朝臣分流866章:袁天罡治國558章:捷報傳長安832章:李浩歸來(6000字大章,今天一更)131章:賣國賊232章:進獻玉米356章:酒後亂性807章:大唐有李浩真好862章:五十萬大軍來犯695章:李浩復活452章:吐蕃國師442章:移民海外425章:薩伊卡的奇特要求319章:微臣不喜歡太子509章:修身,齊家458章:血染皇城 上792章:威海衛226章:盛世之下有暗流223章:探監李道宗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548章:感業寺還願615章:兵行險招358章:侯府喜事多91章:詩狂 上756章:悲憤847章:故弄玄虛363章:暗潮涌動498章:風雲際會639章:蛛絲馬跡745章:陸雲血戰(上)584章:李浩教子405章:論邊防
803章:王皇后被貶276章:危機四伏297章:吐蕃悔婚522章:她是我的!740章:姍姍來遲的許敬宗67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81章:風生水起 上198章:男兒志413章:發展中的流求 下588章:殿議吏治457章:大破吐蕃軍822章:崇唐媚漢157章:臨西州97章:上國隱憂411章:你比祿東贊差遠了251章:侯君集的報復584章:李浩教子120章:膽大包天166章:奪權行動85章:武曌 下831章:荒唐的武承嗣(6200字大章,依舊一更)4章:瘟疫突起507章:君臣同心74章:暴走的李世民 下235章:賊心不死的李承乾405章:論邊防244章:荒野之戰573章:扮豬吃老虎(上)641章:敲山震虎(下)60章:萬萬沒想到190章:兵者,詭道也302章:廢儲之言547章:宮中大清洗365章:李浩的大計劃577章:殺寇決250章:潛伏的高手772章:鮎魚效應415章:恩威並施513章:驚天之秘401章:又見小迪511章:長孫無忌認輸273章:培養私軍392章:大戰來臨166章:奪權行動69章:美人侍寢503章:門閥夜襲101章:倭國使者118章:李承乾的恨意870章:碰瓷案33章:蜂窩煤300章:遊俠陳鬆401章:又見小迪417章:本王確實要謀反218章:侯君集入獄92章:詩狂 下110章:春狩 三810章:風雲再起346章:蓄勢待發259章:舌戰羣臣 上117章:三局兩勝183章:倔強的少女 上790章:殖民計劃37章:財源滾滾177章:帝心19章:玉佩風波 上343章:陸雲受傷80章:入獄665章:朝臣分流866章:袁天罡治國558章:捷報傳長安832章:李浩歸來(6000字大章,今天一更)131章:賣國賊232章:進獻玉米356章:酒後亂性807章:大唐有李浩真好862章:五十萬大軍來犯695章:李浩復活452章:吐蕃國師442章:移民海外425章:薩伊卡的奇特要求319章:微臣不喜歡太子509章:修身,齊家458章:血染皇城 上792章:威海衛226章:盛世之下有暗流223章:探監李道宗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548章:感業寺還願615章:兵行險招358章:侯府喜事多91章:詩狂 上756章:悲憤847章:故弄玄虛363章:暗潮涌動498章:風雲際會639章:蛛絲馬跡745章:陸雲血戰(上)584章:李浩教子405章:論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