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章:論功行賞 下

“皇上駕到!”伴隨着許廉的高呼,李世民邁着方步從後殿走出,然後坐在龍椅上。

羣臣行禮山呼萬歲。

“諸卿免禮平身。”李世民擺了擺手,掃了一眼殿內衆臣,便開口道,“今日朕和諸卿還能在這裡早朝,多虧了瓊南王捨命勤王,否則……現在的太極殿,只怕早已淪爲了吐蕃蠻夷的酒場。”

羣臣聞言一陣沉默,李世民一開口就宣揚李浩的功績,看來今天李浩的封賞不會低,大家已經紛紛在猜測,李浩這次到底會升到什麼官位,又會領什麼職位。

李世民接着道:“對於此次所有勤王與護駕將領,朕已着中書省擬好封賞聖旨,諸卿若有異議,可當庭提出。”

他說罷朝許廉使了個眼神,許廉將聖旨展開,開始念:“敕曰:衛國公李靖,臨危受命,誓死抵禦胡虜,守衛長安,爲國捐軀,追封衛國景武公,行國葬禮,陪葬昭陵,其子李德謇特赦免罪,回長安承襲爵位;翼國公秦瓊,雖已年邁,尤擅用兵,抵禦蠻夷,勞苦功高,賞黃金千兩,帛千匹,良田五百畝,晉左武衛大將軍職;右驍衛將軍彭海護駕有功,賜黃金千兩,帛千匹,良田三百畝,封雲陽縣伯爵位,食邑五百戶,晉左驍衛大將軍職,授勳上輕軍都尉,晉正四品忠武將軍;金吾衛將軍李元忠護駕有功,賜黃金千兩,帛千匹,玉如意兩對,良田五百畝,封武功縣伯爵位,食邑五百戶,晉金吾衛大將軍職,同領羽林衛大將軍職,授勳護軍,晉從三品歸德大將軍;崖州折衝都尉薛仁貴,勤王救駕有功,驍勇異常,特賜金縷玉腰帶,義薄雲天冠,黃龍吞天金甲,蛟龍踏地靴,千里炎龍寶馬一匹,黃金兩千兩,帛兩千匹,良田千畝,封涇陽縣侯爵位,食邑千戶,晉右武衛大將軍職,授勳上護軍,封正三品懷化大將軍,其妻柳氏封三品誥命。”

五個人的封賞而已,竟唸了好半天,因爲賞賜實在太大了,此次大戰,李靖殞命,他以自己的最後的生命,換來了替兒子特赦的機會,他的長子李德謇因爲以前跟李承乾關係過密,受李承乾謀反之事牽連,被流放嶺南,現在終於可以回來了。

李元忠這次居然同時領金吾衛大將軍和羽林衛大將軍兩大要職,可以看出來,李世民已經絕對信任李元忠,將皇宮守衛的重任全權交給了李元忠,也難怪,李元忠兩次護駕,不僅證明了他的實力,也證明了他的忠心,如此忠勇之人,李世民自然要委以重任。

其實李元忠的封賞沒有薛仁貴高,薛仁貴這次簡直一飛沖天,直接晉爵爲侯爵,而且現在是右武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是誰呢,秦瓊,左右武衛和左右驍衛可是大唐最精銳的戰力軍,而左右武衛又比左右驍衛要重要一些,右武衛大將軍職可以說是軍中排名前三的職位了,所以說薛仁貴這次所得的封賞非常高。

不僅如此,李世民還賞了一匹叫做千里炎龍的寶馬給薛仁貴,這匹馬李浩沒聽說過,但羣臣卻是知道,這絕對是一匹不遜於獅子驄的汗血寶馬,渾身赤紅如火,骨架高大,奔跑入風,乃是上次吐谷渾請罪的時候送給李世民的,李世民年紀大了,很少騎馬,索性這次寶馬增英雄,送給了薛仁貴。

看到許廉合上了聖旨卷軸,衆臣紛紛吃驚,居然沒有唸到李浩,他們立刻就想到了,李世民可能要單獨用一張聖旨封賞李浩,這可大事不妙,薛仁貴的封賞都這麼高了,李浩肯定更高。

果然不出衆臣所料,許廉又拿出了一份聖旨,揚聲念起來:“敕曰,瓊南郡王李浩,年少英傑,文武全才,赤膽忠心,竭誠報國,加食邑千戶,授勳柱國……”

羣臣一聽授勳柱國,頓時紛紛驚呼,柱國呀,那可是直追李靖的勳官啊。

只聽許廉繼續道:“晉正二品輔國大將軍,特進太子太傅,其妻正室李氏,側室圖氏,皆封一品誥命。”

羣臣聞言再次驚呼,輔國大將軍啊,太子太傅,這可了不得了,李浩現在的官位,完全就是朝堂大佬級別的,接着,長孫無忌發現不對勁了,爲何李浩沒有封職官,沒有職官就無法拜相,這很奇怪,李世民既然如此厚賞李浩,爲何不讓他直接拜相。

對於這次李浩勤王成功,長孫無忌和那些反對李浩的大臣們都很苦惱,首先,他們當然是希望李浩能擊退吐蕃大軍,畢竟國家安危和他們的小命是栓在一起的,長安一旦淪陷,他們也難逃一死,吐蕃蠻夷可不會在乎他們以前的官位有多大,只會覺得他們項上人頭很不錯,當然啦,李世民的人頭肯定是最讚的。

然而,他們也不想李浩把這一仗打得太漂亮,不然李浩又要立大功了,如此拯救江山的潑天大功,即便把李浩以前所有的功勞都加起來,也比不上,之前他們還有個擔憂,就是怕李浩趁機謀反,還好,李浩還算厚道,沒有趁機謀反,不然的話,他們這羣反對派們全都死翹翹。

總之,羣臣的內心是十分複雜的,他們依舊不喜歡李浩,反對李浩,即便李浩這次拯救了國家,順便救了他們,他們還是不喜歡李浩,別問原因,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討厭一個人……也一樣,就是討厭他。

長孫無忌滿心疑惑,還很妒忌,太子太傅,輔國大將軍,這可是了不得的官位啊,比他長孫無忌的官位還高,現在李浩無論是官位還是爵位,都比他高,那麼自己以後見到李浩,就要向李浩行禮了,想想就覺得鬱悶,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唱反調的時候,高就高吧,反正都是散官,也就掛個名頭而已,只要李浩的職官還未定下來,先靜觀其變。

反李浩聯盟一直以長孫無忌爲首,長孫無忌沒有傳達訊息,其他人自然也選擇了緘默。

封賞的聖旨終於唸完了,李世民掃視了一眼羣臣,緩緩道:“彭海,李元忠,薛仁貴,秦瓊,李浩,這五人在此次救國大戰中,均立大功,朕所擬封賞,諸卿可有異議?”

羣臣鴉雀無聲,沒有一人反對。

李世民滿意點頭,他也猜到沒人敢反對,畢竟李浩這次可是力挽狂瀾,救大唐於危難,還救了他們的命,他們就算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反對。

於是李世民便說道:“既然諸卿沒有異議,那麼吏部和禮部就依照旨意,進行安排,其他人的封賞,由吏部擬定,呈遞於朕親閱,衛國景武公的葬禮,禮部一定要用心,不可怠慢!”

“陛下聖明!”羣臣山呼,他們現在除了拍馬屁,還能說什麼呢,說實話,他們拍馬屁都如此毫無新意,也比不上李浩。

接下來,李世民道:“談完封賞,且談國事,吐蕃一路肆虐我大唐疆土,致使我大唐隴右關內兩道一片狼藉,如今國力大衰,諸卿可有良策,讓我大唐重新恢復往日強盛?”

李世民當庭問策,羣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都開始苦思起來,畢竟這是他們一個絕佳的表現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了,李浩立下戰功,也該輪到他們來立功了。

589章:你知道的太多了102章:甘露殿進膳652章:趙國公府密謀703章:借酒鬧事89章:吟一首詩860章:李浩監國377章:長孫無忌的用心314章:李泰的承諾207章:彈劾太子386章:你想做太子嗎35章:家財萬貫605章:指點江山663章:拓僵立碑464章:論功行賞 上443章:人才283章:未來帝師-李浩229章:直升機穿越136章:駝鈴聲聲706章:逆推狄仁傑480章:收服葉孟秋34章:大小混賬852章:長孫無忌之死263章:公主的計謀278章:逼宮,兵諫657章:糧草被燒51章:冠禮 上33章:蜂窩煤571章:江南793章:大破新羅軍489章:鬥將421章:宣撫夷民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53章:國子監進學416章:家555章:要孩子372章:侯君集兵敗365章:李浩的大計劃1章:開着房車穿越364章:武媚娘拜師761章:銀狐見樊梨花784章:苦惱的牟高519章:天策府上將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454章:長安長安53章:國子監進學703章:借酒鬧事760章:識破陰謀48章:冒死一擊117章:三局兩勝295章:開始行動506章:朝天闕155章:大漠敵影764章:長孫無忌探監602章:李世民開車372章:侯君集兵敗730章:出兵吐蕃577章:殺寇決245章:賜毒酒840章:換血303 章:收服陳鬆 上837章:悲痛欲絕的李治771章:爲孩子操碎了心122章:藐視皇威253章:劫殺糧草隊825章:嚴刑逼供592章:朕最後一願324章:金珠金鈴507章:君臣同心686章:落花有意83章:收編薛仁貴469章:長江後浪389章:李世民洗桑拿755章:傻必一樣的聖旨197章:敵軍內訌793章:大破新羅軍322章:果然有問題796章:求和302章:廢儲之言119章:接骨466章:庭辯國策 上707章:向南詔王求親837章:悲痛欲絕的李治85章:武曌 下571章:江南633章:楊藩論戰108章:春狩 一753章:召李浩回長安531章:古城激戰392章:大戰來臨209章:出兵高昌604章:教李治騎車658章:背水一戰417章:本王確實要謀反74章:暴走的李世民 下262章:賜婚使301章:肖像畫39章:長亭送別514章:長孫無忌嚇壞了467章:庭辯國策 下
589章:你知道的太多了102章:甘露殿進膳652章:趙國公府密謀703章:借酒鬧事89章:吟一首詩860章:李浩監國377章:長孫無忌的用心314章:李泰的承諾207章:彈劾太子386章:你想做太子嗎35章:家財萬貫605章:指點江山663章:拓僵立碑464章:論功行賞 上443章:人才283章:未來帝師-李浩229章:直升機穿越136章:駝鈴聲聲706章:逆推狄仁傑480章:收服葉孟秋34章:大小混賬852章:長孫無忌之死263章:公主的計謀278章:逼宮,兵諫657章:糧草被燒51章:冠禮 上33章:蜂窩煤571章:江南793章:大破新羅軍489章:鬥將421章:宣撫夷民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53章:國子監進學416章:家555章:要孩子372章:侯君集兵敗365章:李浩的大計劃1章:開着房車穿越364章:武媚娘拜師761章:銀狐見樊梨花784章:苦惱的牟高519章:天策府上將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454章:長安長安53章:國子監進學703章:借酒鬧事760章:識破陰謀48章:冒死一擊117章:三局兩勝295章:開始行動506章:朝天闕155章:大漠敵影764章:長孫無忌探監602章:李世民開車372章:侯君集兵敗730章:出兵吐蕃577章:殺寇決245章:賜毒酒840章:換血303 章:收服陳鬆 上837章:悲痛欲絕的李治771章:爲孩子操碎了心122章:藐視皇威253章:劫殺糧草隊825章:嚴刑逼供592章:朕最後一願324章:金珠金鈴507章:君臣同心686章:落花有意83章:收編薛仁貴469章:長江後浪389章:李世民洗桑拿755章:傻必一樣的聖旨197章:敵軍內訌793章:大破新羅軍322章:果然有問題796章:求和302章:廢儲之言119章:接骨466章:庭辯國策 上707章:向南詔王求親837章:悲痛欲絕的李治85章:武曌 下571章:江南633章:楊藩論戰108章:春狩 一753章:召李浩回長安531章:古城激戰392章:大戰來臨209章:出兵高昌604章:教李治騎車658章:背水一戰417章:本王確實要謀反74章:暴走的李世民 下262章:賜婚使301章:肖像畫39章:長亭送別514章:長孫無忌嚇壞了467章:庭辯國策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