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章:指點江山

李浩總是趁李治不注意的時候偷偷鬆開手,李治的表現越來越好,保持平衡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大約又過了一個小時,李治已經可以單獨騎行百米多遠了,而且就算車子要倒,他也能提前用腳撐地,防止摔倒。

按照他這個狀態,基本再練上一兩個小時將技巧熟練掌握,就算是學會了。

李治還想繼續,李世民卻是笑呵呵道:“治兒,莫要再練了,改日再繼續吧。”

李浩也笑着道:“殿下,你現在基本已算學會了,回去鞏固個一兩日便能跟臣一樣騎得流暢了。”

“好!”李治開心道,“詩狂你何時回長安,改日孤騎自行車去你府上拜訪。”

李浩道:“臣估計還要在藍田耽擱一日,後天纔回去。”

“好,那孤後天去找你。”說話間,二人已經來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笑呵呵地望着李治,道:“治兒天賦不錯,才一個時辰不到,便已學會自行車了。”

李治被李世民誇讚,開心道:“父皇謬讚了,是詩狂教得好,詩狂說了,學車就是要膽大心細,其實騎車一點都不難,也不似褚大人所說的那般用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段。”

褚遂良聞言頓時臊得滿臉通紅,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下去。

李浩笑嘻嘻地走到褚遂良面前,昂起頭,用力咳嗽,褚遂良無奈,朝李浩拱手一揖,道:“拜見先生。”

“嗯——”李浩拖着長聲應下,那表情,簡直嘚瑟到不行,褚遂良暗自咬牙切齒,要不是他打不過李浩,要不是李世民在場,他估計已經跟李浩打一架了。

李世民笑眯眯地望向李浩,道:“詩狂,按照賭約,你所奏之事,朕全都准奏。”

李浩拱手道:“陛下,其實臣所奏之事,有點操之過急,要在全國開辦學堂,所費彌巨,而且教學人才恐怕不足,不如先在關內道試行數年,數年之後,再推至全國,屆時經費以及教學人才就都有了。”

“此策良善,准奏!”李世民開懷一笑,轉頭看了看,問道,“今日朕下榻何處?”

李浩道:“陛下,臣的避暑山莊閒置,若陛下能賞光下榻,必然蓬蓽生輝。”

“好!”李世民湊到李浩耳畔,低聲問,“重建之後,還有浴室嗎?”

李浩挑了挑眉,壞笑道:“陛下您說呢?”

“哈哈哈哈哈……”二人同時心領神會地大笑起來,衆臣看得莫名其妙,感覺有點摸不着頭腦。

當晚,李世民在李浩的避暑山莊住下,浴室裡,李浩,李世民,李治,還有吳磊,四人一起在浴室裡洗澡,吳磊雖然是李浩的海上大總管,但身份跟他們三人比起來,差太遠,所以他有點誠惶誠恐,緊張得要死,他不明白,爲什麼李浩跟皇上洗澡要帶上自己。

李世民先開始也有點納悶,畢竟跟吳磊不熟,讓一個陌生人一起洗澡,李世民覺得膈應,但介紹之後,李世民雙眼一亮,眼前這個叫做吳磊的年輕人居然多次航海西洋,去過數十上百個國家,見聞廣博,李世民雖然號稱天可汗,但他的見識也就侷限於大唐和周邊番邦,對於西方世界,也只不過略有耳聞而已,而且不盡屬實。

於是他便問起了吳磊西方世界的事情,吳磊雖然緊張,但一說到正事,頓時忘卻所有,侃侃而談,他口才非常好,將異域風情描述得栩栩如生,李世民和李治聽得很投入,不斷讚歎世界之大,原來大唐只不過是世界一隅而已。

吳磊向他們講述的不單單是異國風情,還講述了一些航海經驗以及貿易情況,從他口中,李世民也得知,大食國對我們大唐的商人很不友善,甚至有很強的敵意,這讓李世民很不開心,而李世民得知海貿的巨大利潤之後,更加堅定了發展海貿的決心,這也是李浩帶吳磊一起洗澡的原因。

從浴池到包間,他們一直聊,李浩和李治竟插不上嘴,於是二人就在那享受婢女的按摩,聽着吳磊和李世民吹牛逼。

聊到最後,李世民忽然開心嘆道:“吳磊啊,你是個人才,你當初若是能參加科舉,一定能成爲朝廷棟樑。”

吳磊無奈道:“皇上,其實草民參加過科舉,只是連鄉試都未能考中,深感慚愧。”

“什麼?”李世民聞言一愣,感覺有點打臉,通過和吳磊這麼長時間的交談,他可以確定,吳磊絕對是個人才,不僅口才好,而且思路非常清晰,有條有理,對於一些民事和政事,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讓李世民刮目相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才,竟然連鄉試都沒考上。

李世民開始反思,這到底是爲什麼,自己大力推行科舉,爲的就是爲國家擇選良才,他還放豪言,讓天下英傑盡入吾彀中,然而他做到了嗎,沒有,他對科舉開始產生了懷疑。

看到李世民蹙眉不言,李浩終於有機會插嘴,問道:“陛下凝眉,不知爲何?”

李世民道:“詩狂,朕大力推行科舉制度,爲的就是囊括天下英才,然而似吳磊這般良才,爲何連鄉試都無法考中?”

李浩聞言淡笑道:“陛下,若是讓臣去考,臣也考不中鄉試。”

李世民聞言驚訝地望向李浩,難以置信道:“這怎麼可能,詩狂你詩文如此卓絕,怎會考不中鄉試?”

李浩滿面無奈道:“陛下,科舉考什麼,陛下應該比臣清楚,詩文寫的是情懷,但卻不入儒道,以儒論政,臣自問做不到。”

李世民聞言久久不言,他似乎感覺到什麼了,但卻又沒抓住問題的關鍵。

李浩就在一旁靜靜地望向李世民,沒有說話,他知道李世民也需要靜下來好好想一想。

過了許久,李世民忽然端坐起來,表情嚴肅地望向李浩,道:“詩狂,你說說,國家擇才,當如何擇才,你儘管說,不管說什麼,朕都不會怪罪於你。”

李浩聞言神情一肅,趕忙站起來,拱手道:“是,陛下,那臣就說了。”

李浩微微醞釀了一番,開口緩緩道:“陛下,自漢以來,儒學一直領袖羣倫,列代君王,皆以儒術爲國學,此乃必然趨勢,因爲一個大國,必須有一個思想上的統一,儒學,最重要的便是儒家思想,臣今日也說過,孔聖首先是一位大思想家,然後纔是教育家。”

“儒家思想?嗯,不錯,儒家思想。”李世民聞言微微點頭,贊同李浩的說法。

李浩接着道:“儒家思想確實優於其他百家思想,而且契合各代君主的治國理念,但這也將歷代郡王帶入了一個歧途,那就是以儒臣治國,何爲儒臣,陛下應該比臣更清楚,他們久研聖人之道,奉聖人教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卻無一策,《禮記大學》言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聖的思想旨在教人修身齊家,但治國平天下,卻不可取,這一點,想必陛下已然感覺到了。”

“原來如此。”李世民緊蹙眉頭點頭,這些年來,他漸漸對這些文臣不太喜歡了,總感覺他們不幹實事,反倒是這幫文臣討厭的李浩,履立奇功,做出了一系列爲國爲民的大事,經李浩這麼一說,他忽然感覺這些文臣簡直一無是處。

於是他便問李浩:“既然孔聖的思想不可用來治國平天下,那你認爲,當用何思想?”

“回陛下,當用百姓的思想。”

“百姓的思想?”李世民聞言一愣。

李浩拱手道:“陛下,民意載舟,民意覆舟,江山因爲百姓的存在而稱爲社稷,百姓安定,江山方穩,身爲人主,自當爲百姓謀福,身爲人臣,當爲百姓請願,萬事從百姓的角度出發,沒有什麼江山是治理不好的。”

“這個道理……朕明白。”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點頭,“朕竭盡一生,勤政愛民,就是因爲你所說的這番道理,只是……朕的臣子們,似乎不明白。”

李浩道:“既然如此,陛下可更改科舉制度,科舉所考,儒家學識不能少,亦可適當添加民生之題,民政之題,軍事之題,陛下也可以在科舉最後添加一試,名爲殿試,殿試由陛下在殿上親自出題,至於題目怎麼出,這個臣就不便多言了。”

李世民聞言沉默了片刻,忽然站起了身來,目光深邃地望向李浩,緩緩道:“詩狂,多謝你爲朕指點江山。”

李浩長身一揖,緩緩道:“臣爲民族效力,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67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455章:大雪助吐蕃557章:私會武媚娘696章:宗師李浩49章:李浩封爵29章:哮喘藥方56章:頭疼的李世民145章:樓蘭古城578:袁天罡的前世558章:捷報傳長安83章:收編薛仁貴769章:見李逍遙669章:又見吳王239章:虛僞的李泰343章:陸雲受傷2章:神秘訪客358章:侯府喜事多216章:君臣夜話325章:幫陳鬆娶媳婦兒774章:後宮爭寵462章:問策689章:生死難料698章:山河社稷圖(中)443章:人才801章:傀儡國王528章:給小迪輸血175章:營救行動 下302章:廢儲之言541章:救公主599章:快槍手吳磊748章:風起雲涌366章:稱心之死827章:又見程處默369章:勤王 上195章:唐魂788章:滿口仁義37章:財源滾滾638章:有人潑髒水593章:借龍血627章:引蛇出洞371章:薛仁貴顯威61章:李浩成親282章:李浩回國319章:微臣不喜歡太子44章:糧草遇襲289章:祿東讚的評語138章:月黑風高夜144章:追擊馬賊 下51章:冠禮 上466章:庭辯國策 上13章:藍田老宅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754章:李浩的怒火93章:晉陽公主621章:參王455章:大雪助吐蕃345章:劍指崔氏167章:特殊任務503章:門閥夜襲406章:酒樓驚言 上565章:倭寇來襲495章:生化武器535章:李明達的婚事448章:孤問萬古愁54章:豎子李浩553章:李浩之怒120章:膽大包天100章:甘露殿奏對434章:茶樓聽風70章:關中大旱657章:糧草被燒605章:指點江山457章:大破吐蕃軍559章:反向請封賞368章:太子造反 下581章:色鬼李浩280章:婚禮劇變521章:說服吳王223章:探監李道宗445章:造火炮 下323章:贓官秦淼163章:老子是刺史627章:引蛇出洞678章:喝點水不容易94章:秦瓊病危419章:瓊南現狀839章:龍入滄海489章:鬥將558章:捷報傳長安105章:國之利器 上798章:金城破156章:道德綁架755章:傻必一樣的聖旨218章:侯君集入獄218章:侯君集入獄622章:一起長壽(上)775章:密謀策劃623章:一起長壽(下)170章:發展規劃463章:論策
67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455章:大雪助吐蕃557章:私會武媚娘696章:宗師李浩49章:李浩封爵29章:哮喘藥方56章:頭疼的李世民145章:樓蘭古城578:袁天罡的前世558章:捷報傳長安83章:收編薛仁貴769章:見李逍遙669章:又見吳王239章:虛僞的李泰343章:陸雲受傷2章:神秘訪客358章:侯府喜事多216章:君臣夜話325章:幫陳鬆娶媳婦兒774章:後宮爭寵462章:問策689章:生死難料698章:山河社稷圖(中)443章:人才801章:傀儡國王528章:給小迪輸血175章:營救行動 下302章:廢儲之言541章:救公主599章:快槍手吳磊748章:風起雲涌366章:稱心之死827章:又見程處默369章:勤王 上195章:唐魂788章:滿口仁義37章:財源滾滾638章:有人潑髒水593章:借龍血627章:引蛇出洞371章:薛仁貴顯威61章:李浩成親282章:李浩回國319章:微臣不喜歡太子44章:糧草遇襲289章:祿東讚的評語138章:月黑風高夜144章:追擊馬賊 下51章:冠禮 上466章:庭辯國策 上13章:藍田老宅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754章:李浩的怒火93章:晉陽公主621章:參王455章:大雪助吐蕃345章:劍指崔氏167章:特殊任務503章:門閥夜襲406章:酒樓驚言 上565章:倭寇來襲495章:生化武器535章:李明達的婚事448章:孤問萬古愁54章:豎子李浩553章:李浩之怒120章:膽大包天100章:甘露殿奏對434章:茶樓聽風70章:關中大旱657章:糧草被燒605章:指點江山457章:大破吐蕃軍559章:反向請封賞368章:太子造反 下581章:色鬼李浩280章:婚禮劇變521章:說服吳王223章:探監李道宗445章:造火炮 下323章:贓官秦淼163章:老子是刺史627章:引蛇出洞678章:喝點水不容易94章:秦瓊病危419章:瓊南現狀839章:龍入滄海489章:鬥將558章:捷報傳長安105章:國之利器 上798章:金城破156章:道德綁架755章:傻必一樣的聖旨218章:侯君集入獄218章:侯君集入獄622章:一起長壽(上)775章:密謀策劃623章:一起長壽(下)170章:發展規劃463章:論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