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章:人才

李浩和馬周在福滿樓的包間裡吃喝得不亦樂乎,其實菜和酒都很一般,但喝酒這種事,要找對人,跟對的人喝酒,真的是喝什麼都很香。X23US.COM更新最快

席間,二人也有說不完的話,畢竟李浩離開長安太久了,就算偶爾跟長安那邊飛鴿傳書,也是簡單幾句概括一下朝政局勢,李浩其實有很多問題想問,比如李治最近如何,魏徵身體是否還好,馬周本人有沒有按照他的囑咐一直嚴格控制飲食等等,這些事情,在小小的紙條上是無法說的,而馬周現在都可以詳細地告訴他。

一頓飯吃了足足三個小時,他們二人也足足聊了三個小時,天都黑了才散去,李浩派朱瑞環護送馬周去驛館,自己帶着陳鬆還有司徒楓找了家客棧住下,一夜無話,隔日一早,李浩就離開了廣州,迴流求去了。

回到流求,李浩派陸雲去高州,帶着信鴿去的,只要那邊準備好,就放信鴿,流求這邊收到信鴿後就會派出船隊去接人。

十幾天後,馬周徵調了兩百多艘海船,災民也徵集齊了,果然超額了,而且超出了五萬之多,足足十五萬人,那些刺史都督什麼的果然都有小心思,災民對他們來說是大包袱,包袱這種東西,還是能拋則拋啊。

馬周權自然是睜一隻閉一隻眼了,那些嶺南道的官員們則暗暗開心,可謂是皆大歡喜,雖然馬周準備的船隻不少,但也不可能一次就將所有災民都運走,這些海船不大,每艘最多隻能承載兩百人,一共258艘船,想要將所有災民全都運走,至少需要三趟,第一趟運了四萬人到瓊南,崔鵬派人在海口港接引,帶着這羣災民去早已準備好的瓊州城和新建的縣城。

第二趟的時候,馬周親自隨船出海,剛出海兩天,李浩他們的船隊就來了,一共二十八艘蓋倫大船,當馬周看到這些大船的時候,驚得目瞪口呆。

接下來,馬周以海上風浪太大,需要換大船爲藉口,讓這些災民全都上了李浩他們的大船,五萬多人,將李浩這些大船塞得滿滿的,然後這些載滿了災民的船隻開往流求,下船的時候還是老慣例,每人先拿一貫錢當安家費。

災民們也不知道這裡是流求,還以爲到了瓊南,其實到底是在哪裡,不重要,他們在乎的只不過是能不能好好生活,流求繁榮的海港和城池給了他們信心,當然啦,那一貫安家費也很鼓舞人心的。

流求又多了五萬多人,現在流求的漢人人口達到十萬,效果立刻就不一樣了,陸雲再也不用爲哪個工地施工湊不夠工人而發愁了,而那些土著工人的工資也降了下來,爲什麼,因爲以前人手緊缺,現在咱們有了這麼多唐人做工,還需要你們土著嗎,你們不再是大爺了,想做工就來,不想做工就滾蛋,工資就這樣,愛做不做。

對於這種現象,土著民也是沒辦法,只能捏着鼻子承受,他們現在已經習慣了唐人的生活,若還讓他們回去過土著的生活,他們肯定不願意,這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

流求在發展,瓊南也不落後,崔鵬自從被李浩點化之後,做起事來真的是得心應手,越來越有信心,一邊操持着幫那些災民們安家落戶,一邊以優惠政策鼓勵他們開墾田地,經過這次水災,他也更加註重水利工程,各種事情安排的僅僅有條,根本不需要李浩再去教他了,他這算是徹底開竅了。

李浩目前人還在流求,望着流求一派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模樣,李浩很開心。

就在流求和瓊南大災的時候,李世民纔剛到遼東不久,開始征討高句麗,沒想到開戰不到一個月,就收到長安來信,瓊南和江南兩道遭遇特大水災,李世民可愁壞了,這水災來的真不是時候,偏偏趁他御駕親征的時候到來,想想國庫中所剩無幾的糧食,李世民真想立刻回去,他擔心李治處理不了這種大事。

但大軍出征,無功而返,這是很不吉利的,而且對大唐的國威嚴重有損,羣臣勸阻,於是李世民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仗,打了兩三個月,攻下高句麗不少城池,抓了不少俘虜,李世民感覺差不多了,該回去看看水災了,誰知長安又傳信來了,這一次可是好消息,災患平定了,而且詳細敘述了平災過程。

李世民當晚開心得一夜未眠,他是真開心,沒想到看似平庸的李治在處理國家大事上一點都不含糊,這麼大的一場災患,就這麼輕而易舉地平定了,而且李治這次用人用的非常好,馬周不僅忠心,而且有能力,是個人才,若是李世民,也會派他去治災,至於那興修水利的兩個人,李世民自問就算是他自己,估計也想不到委任那兩個人,沒想到李治慧眼識珠,派這二人去,果然很快便治好了大水,做皇帝,自己可以沒本事,但一定要會用人,劉邦和項羽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想到李治,李世民不禁又想起了李浩,他還記得自己最後一次和李浩談話的場景,當時李浩說過,之所以扶持李治爲太子,是因爲李治是唯一的一個最適合接任寶座的人,李世民當初不相信,現在他不得不承認,李治真的越來越有太子的樣子了,李浩很有眼光。

雖然他承認李浩有眼光,選對了太子,但他對李浩騙自己的事情依舊耿耿於懷,因爲他是高傲的天可汗,他不容許別人欺騙自己,其實最重要的是,他對李浩動情了,別誤會,李世民的取向很正常,這裡的動情,是動的愛才之情,他準備把李浩當成國之柱石來培養,自己用完給兒子,兒子用完給孫子,反正就是要李浩當他們老李家的頂樑柱,然而李浩欺騙了他,讓他很受傷,扎心。

除了李浩之外,李世民只記得有一個人這樣欺騙過自己的感情,那是幾十年前,李淵說將來要將皇位傳給他,李世民很開心,很賣力地在外面東征西討,打下了偌大的大唐江山,然而李淵卻立了李建成爲太子,結果就是,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殺了李元吉,還逼李淵退位,自己把皇帝的寶座搶了過來。

李世民就是這樣,最恨別人欺騙自己,越是信任的人,越不能騙他,因爲會傷了感情,連自己的老爹都不例外,更何況是李浩,所以不管什麼原因,李世民這次都不會原諒李浩這個騙子。

不再擔心水患了,李世民下令大舉進攻,誓要將高句麗徹底滅國,他知道,這應該是自己最後一次親征了,因爲他感覺得出來,自己老了,身體不行了,這也是他爲什麼這次堅持要御駕親征的原因,他必須在自己死之前,再打一次漂亮的大勝仗,爲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可惜事與願違,雖然唐軍一路連勝,攻下了高句麗許多城池,也殲敵無數,抓獲俘虜無數,最後所有高句麗兵馬困守安市城,死守。

倘若只是這樣,這是很找死的行爲,然而,天氣不作美,冬天來了,遼東的冬天,那可不是鬧着玩的,就算是未來世界的東北,也是非常冷的,古時候的遼東更是冷得可怕,幾乎是當時國內最冷的地方了。

李世民也沒想到這一仗會打這麼久,軍中糧草所剩不多了,更可怕的是全軍都沒帶棉衣,李世民無奈,最終只能選擇退兵,再不退兵,估計十幾萬大軍就要凍死在這裡了。

李世民的內心是很鬱悶的,說好是滅國之戰的,然而卻沒能滅國,但他的鬱悶不能表現出來,他還得宣揚此戰功績,不能讓人詬病,他討厭別人說閒話,煩。

遼東已經大雪紛飛了,而瓊南和流求的百姓們正在驕陽下收割水稻,李浩發明了溫度計,瓊南這邊冬天最冷的時候大概十幾度,流求那邊可能要稍微低一點,反正不管有多冷,白天的溫度都不可能跌到十度以下,就這樣的溫度,冬天割水稻有什麼稀奇的嗎。

李浩在瓊南也建造了鋼鐵廠和海港,鋼鐵廠建在深山中,鐵軌通過峽谷,連接鋼鐵廠和海港,這新建的海港命名爲臥龍港,因爲這個海港就在臥龍山莊向東二十里的海邊,臨海靠山,這是他的私人海港,外來船隻一律不得停靠。

在海港的旁邊,李浩又造了一個造船廠,名爲瓊南船廠,這船廠的規模比較大,第一批就直接造了八艘海船,加上最近流求船廠造的船,李浩現在已經有三十八艘蓋倫船。

時機已然成熟,李浩覺得,是時候開啓第一次大型的船隊試航了,李浩開始規劃航行路線,最近信鴿在瓊南王府中頻繁飛進飛出,傳達着李浩的指令,三十五艘蓋倫船從流求出發,先去泉州採辦貨物,然後經過瓊南,在臥龍海港停靠,衆人登岸,前來王府拜見李浩。

這次負責領航指揮的,自然是陸雲,畢竟是第一次進行大規模出海嘛,和李浩見面後,陸雲說要引薦一個人給李浩,而且他對這個人推崇備至,李浩倒是第一次見陸雲如此誇讚一個人,頓時心下好奇,決定見一見,瓊安王府客廳中,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走了進來,就是那個叫做吳磊的。

這個吳磊原本是柳州商戶人家的兒子,自小喜歡讀書,可他父親卻是個商迷,一直希望讓他經商,所以去那經商都帶上他,可惜他父親不是經商的料,做了一輩子生意,也沒賺多少錢,後來在大水患的時候,他父母得病死了,只剩下了他一人,後來跟陸雲去了流求。

吳磊到流求之後,知道了原來流求島的島主就是他的偶像瓊南王,而陸雲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大統領,於是他去求見陸雲,讓他幫忙引薦一下,見見李浩,因爲他很崇拜李浩。

然而陸雲不答應,這麼一個小人物想見李浩?李浩可是瓊南王耶,是什麼人都能見的嗎,於是陸雲給他出了個難題,給他一文錢,讓他用這一文錢在三天之內賺夠一貫錢。

他原以爲這樣可以難住吳磊,然而他太小瞧吳磊了,三天之後,吳磊捧着一貫錢來找陸雲,讓他帶自己去見瓊南王,陸雲不信這些錢是他賺的,於是詢問他賺錢的細節,吳磊一五一十地詳細交代自己賺錢的經過,陸雲聽完後不禁驚歎,又考了一下吳磊,沒想到這吳磊學識非常豐富,對陸雲所有的提問,全都對答如流,陸雲越發震驚,他覺得這吳磊絕對是個人才,至於是什麼樣的人才,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吳磊的學識太豐富了,既然他要見李浩,便成全他,順便讓李浩的慧眼鑑定一下,這吳磊到底是不是人才。

528章:給小迪輸血80章:入獄632章:楊藩493章:銀狐再現100章:甘露殿奏對290章:李承乾搞事情107章:憤怒的孔穎達832章:李浩歸來(6000字大章,今天一更)604章:教李治騎車633章:楊藩論戰634章:提前出現的南詔473章:狄仁傑456章:李靖一生,不弱於人318章:治災之議314章:李泰的承諾453章:請留下首級316章:改頭換臉234章:怒懟孔穎達161章:西州牧390章:好事成雙22章:敲竹槓611章:青海衛精銳171章:曹田716章:將啓兵事517章:如日中天119章:接骨26章:把柄在手275章:惡向膽邊生151章:奠亡治傷270章:弘化公主的心15章:下山461章:祿東贊之死189章:山雨欲來風滿樓587章:套路深835章:見李治(上)595章:拉仇恨139章:報應不爽482章:十步殺一人177章:帝心636章:最大的棋子20章:玉佩風波 中747章:宗師陸雲79章:皇后殯天7章:不愉快的聊天697章:山河社稷圖859章:解《推背圖》383章:殿議大事783章:武媚娘進宮211章:大破高昌 上597章:樊梨花掛帥徵西568章:殺倭寇428章:坑倭國869章:兵不血刃48章:冒死一擊30章:天下第一雞710章:我要殺人568章:殺倭寇425章:薩伊卡的奇特要求161章:西州牧624章:驕兵666章:天下大勢107章:憤怒的孔穎達309章:殿前鬥智 上397章:逆轉戰局 中659章:虛實難辨526章:擁吻小迪547章:宮中大清洗198章:男兒志744章:鬥巴蘇顏121章:羣臣皆驚485章:魏王造反409章:李浩封王315章:兩全之法349章:崔氏之亡525章:李、樊終會面183章:倔強的少女 上637章:狄仁傑被求愛67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371章:薛仁貴顯威420章:五千護院667章:坑新羅668章:新羅在作死69章:美人侍寢118章:李承乾的恨意27章:大鬧京兆大牢199章:夜守孤城455章:大雪助吐蕃859章:解《推背圖》241章:關鍵的小人物239章:虛僞的李泰191章:曹田落網673章:舌燦蓮花袁天罡153章:馬賊寶庫645章:妙尋敵蹤211章:大破高昌 上41章:軍中小妞90章:李屏探監370章:勤王 下212章:大破高昌 中607章:毫無節操的程咬金
528章:給小迪輸血80章:入獄632章:楊藩493章:銀狐再現100章:甘露殿奏對290章:李承乾搞事情107章:憤怒的孔穎達832章:李浩歸來(6000字大章,今天一更)604章:教李治騎車633章:楊藩論戰634章:提前出現的南詔473章:狄仁傑456章:李靖一生,不弱於人318章:治災之議314章:李泰的承諾453章:請留下首級316章:改頭換臉234章:怒懟孔穎達161章:西州牧390章:好事成雙22章:敲竹槓611章:青海衛精銳171章:曹田716章:將啓兵事517章:如日中天119章:接骨26章:把柄在手275章:惡向膽邊生151章:奠亡治傷270章:弘化公主的心15章:下山461章:祿東贊之死189章:山雨欲來風滿樓587章:套路深835章:見李治(上)595章:拉仇恨139章:報應不爽482章:十步殺一人177章:帝心636章:最大的棋子20章:玉佩風波 中747章:宗師陸雲79章:皇后殯天7章:不愉快的聊天697章:山河社稷圖859章:解《推背圖》383章:殿議大事783章:武媚娘進宮211章:大破高昌 上597章:樊梨花掛帥徵西568章:殺倭寇428章:坑倭國869章:兵不血刃48章:冒死一擊30章:天下第一雞710章:我要殺人568章:殺倭寇425章:薩伊卡的奇特要求161章:西州牧624章:驕兵666章:天下大勢107章:憤怒的孔穎達309章:殿前鬥智 上397章:逆轉戰局 中659章:虛實難辨526章:擁吻小迪547章:宮中大清洗198章:男兒志744章:鬥巴蘇顏121章:羣臣皆驚485章:魏王造反409章:李浩封王315章:兩全之法349章:崔氏之亡525章:李、樊終會面183章:倔強的少女 上637章:狄仁傑被求愛67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371章:薛仁貴顯威420章:五千護院667章:坑新羅668章:新羅在作死69章:美人侍寢118章:李承乾的恨意27章:大鬧京兆大牢199章:夜守孤城455章:大雪助吐蕃859章:解《推背圖》241章:關鍵的小人物239章:虛僞的李泰191章:曹田落網673章:舌燦蓮花袁天罡153章:馬賊寶庫645章:妙尋敵蹤211章:大破高昌 上41章:軍中小妞90章:李屏探監370章:勤王 下212章:大破高昌 中607章:毫無節操的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