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章:荒唐的武承嗣(6200字大章,依舊一更)

有道是識時務者爲俊傑,長孫無忌知道自己大勢已去,索性便稱病不朝,閉門謝客,眼不見爲淨,畢竟……他真的老了,徹徹底底爭不過武媚娘了。

於是朝堂之上出現了一股怪現象,與長孫無忌同一時期的大佬們,幾乎都找了各種藉口窩在了家裡,不再參與朝政,除長孫無忌外,比如魏徵,秦瓊,李績,馬周,李道宗等人,武將們也大多在外戍守,蘇定方戍守安西,樊梨花戍守青海,薛仁貴戍守幽州。

現在朝堂上活躍的一幫人,都是武媚孃的黨羽,剩下的,就是一幫阿諛奉承之輩,武媚娘知道,既然要掌權,那就必須掌握軍權,而朝中那些老將肯定是不可能買她的賬的,於是武媚娘就提拔了新人。

眼下大唐新一輩的將領之中,自然以王孝傑最爲優秀,於是武媚娘破格提拔王孝傑,現在的王孝傑,居然入了天策府,任天策府上將,這可是軍中最高位置。

除王孝傑之外,武媚娘還讓武三思兼任了金吾衛大將軍和左右屯衛大將軍,武承嗣兼任羽林軍大將軍,曾經號稱太極宮守護神的李元忠,居然被無情地一擼到底,成爲了李治的貼身護衛,每天陪着植物人李治,其實這也是他自己要求的。

李浩的船隊經過三個月的航行,在次年二月,終於到達了美洲,在李浩的印象中,美洲大陸現在是一片荒蕪的,但也不是沒人,因爲李浩就知道美洲有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度-瑪雅。

瑪雅是瑪雅人和瑪雅文明的統稱和簡稱。瑪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美洲古代文明的傑出代表,因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佈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伯利茲以及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惟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

瑪雅在歷史上很有名,因爲他們留下了太多的預言和傳說,李浩自然將美洲的第一個登陸點設在瑪雅,他要揭開瑪雅的神秘面紗,看看歷史上真正的瑪雅。

船隊進入墨西哥灣,在墨西哥南部登陸,這裡,就是瑪雅所在了。

李浩的到來,無疑嚇到瑪雅人了,先開始只是一羣瑪雅人在海岸上看,然後他們呼朋喚友,全來海邊觀看李浩龐大的船隊,而且似乎還有軍隊來了,其實李浩也不確定來的是不是軍隊,因爲感覺這羣人跟普通人差不多,只不過衣服穿的更完整一些,拿着一些破骨矛石斧,這算是軍隊嗎,也許算是吧。

根據歷史記載,瑪雅是一個處於新石器時代的奴隸制度國家,他們有高度的文明,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

爲何有高度的文明還處於新石器時代,爲何數學那麼厲害,連金屬冶煉都成問題?其實這不是一個概念。

在這種落後的國度或者部落裡,最高的文明是曆法,何爲曆法,是推算年、月、日,並使其與相關天象對應的方法,是協調歷年、歷月、歷日和迴歸年、朔望月和太陽日的辦法。誰能完美的掌握了曆法,誰就會被人推崇,中國夏朝之前大多也是如此,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因爲掌握了曆法,就能掌握節氣變化,利於農耕,對於這個時期的人來說,農耕就是他們的命!比一切事情都重要。

同時,在那個時期的人看來,曆法是多麼深奧的存在,就像是不認字的人看人在那編程一樣,會產生敬佩感的,所以掌握曆法的人,往往就能脫穎而出,領導大家走向更好的生活。

瑪雅的歷法是非常神奇的,也可以說是同時期最爲精密的,瑪雅人認爲一個月等於20天,一年等於18個月,再加上每年之中有5未列在內的忌日:一年實際的天數爲365天。這正好與現代人對地球自轉時程的認識相吻合。

根據瑪雅人當時的天文觀測,太陽系在繞昴宿星公轉。通過計算,他們得到太陽系繞昴宿公轉一週的時間--等於地球軌道附近太陽系自轉一週的一歲差週期--約爲25800年。瑪雅人認爲,每個歲差週期內太陽系也經歷着季節變遷,並將之分爲五季,2012爲立秋。瑪雅人把歲差週期分爲五季,每季爲5125年,太陽系正在進入公轉的第五季,而所謂的2012世界末日,自然也跟這第五季有關,大致可理解爲,人類將會面臨五次毀滅性的災難,而第五次的災難,就在2012年。

雖然2012年的世界末日並沒有實現,但李浩還是對瑪雅很好奇。

岸上的瑪雅人明顯對李浩他們很害怕,也很戒備,因爲他們也看出來,雙方似乎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李浩他們很快便登陸了,那些瑪雅人嚇得紛紛退散,不敢輕舉妄動,因爲李浩所帶來的大軍看起來有點恐怖。

沒多久,瑪雅又有大批人過來,而且還排成整齊的隊伍,領頭者穿戴華貴,身上佩戴了不少黃金和寶石,看上去有點像土財主。

土財主對李浩保持警惕和友好的態度,李浩也是微笑面對,相互問好,問題來了,語言不通,誰特麼知道這羣瑪雅人說的什麼語言,沒關係,就用肢體語言瞎比劃吧。

李浩用肢體語言比劃了一個乘風破浪而來的姿勢,那手臂上下波動遊走的,還真像那麼回事,但其他人看到後都不斷偷笑。

那土財主似乎看懂了李浩的意思,是說他從一個很遠的國度而來,而從李浩禮貌的微笑中,他可以看出來,李浩似乎並沒有敵意,這可讓土財主鬆了一口氣。

瑪雅的科技落後,軍事力量自然也十分落後,雖然他們有好幾十萬人,但看到李浩的大軍時,土財主知道他們肯定不是對方的對手。

爲了表達自己的友好,李浩送了一柄唐刀給這個土財主,鋒利而又精美的唐刀對於新石器時代的人來說無異於上古神器,可把這個土財主開心壞了。

大家雖然語言不通,但卻相互表達了善意。

接下來,土財主邀請李浩去他家作客,李浩只帶着五百個特種兵去,以免陣仗太大,嚇壞了他們。

瑪雅也有城池,但城牆低矮,主要因爲這裡不怎麼有戰爭,也就防禦一下野獸和周邊的野人而已。

李浩終於親眼見識到了瑪雅的城池,在城中作完客後,土財主還帶着李浩去看了他們瑪雅的金字塔,有一個金字塔正在建造之中,成千上萬的奴隸在用繩子和滾木搬運巨大的石塊,那畫面也極其震撼。

李浩基本可以確定,眼前的這個土財主,應該就是瑪雅現在的國王了,至於瑪雅人是稱呼法老還是國王,他不在乎。

天黑之後,李浩返回了船上,第二天,他帶着吳磊再次上岸,帶了許多貨物到城中跟土財主貿易,精美的陶瓷和絲綢讓土財主雙眼放光,李浩跟土財主比劃了很久,土財主才明白,李浩是要跟他貿易,不是送給他,但即便是貿易,他也很開心,因爲這些東西實在太美了。

於是土財主拿出大量黃金來跟李浩貿易,但由於語言不通,稱量單位也不一樣,開價就成了問題,這個連打手勢都無法解決。

但李浩很機智,貨物讓土財主隨便拿,而土財主的黃金,他隨便拿,你拿多少貨物,我拿多少黃金,也就是說,價錢李浩說了算。

很明顯,土財主並不吝嗇黃金,一股腦把李浩的那些貨物全部拿走了,而李浩也不客氣,拿走了整整八箱黃金,粗略一算,約有八萬兩黃金。

完事之後,兩人微笑行禮,雖然行禮的方式不一樣,但意思到了就可以了。

在瑪雅沒耽擱多久,李浩的船隊就離開了,從墨西哥灣出來,沿着海岸往北,到北美洲大約是在NY位置的時候,李浩他們停船靠岸,登陸,李浩登陸後,用望遠鏡四處觀看,看到的皆是茫茫荒原,行走了一天,只看到野獸和一些衣不蔽體的野人。

李浩不禁感慨,這裡現在還是一片荒蕪,誰能想到,一千三百年後,這裡會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穩居世界老大的位置。一想到這裡,李浩便覺有些氣憤,當即便下令在這裡立一塊巨大的碑,碑文刻了一寸多深,第一列是大字標題“大唐瓊南王李詩狂到此一遊。”

標題的下面是小字敘述,講述李浩此次航海經過的國家,所帶的船隻,人數,還有貨物等等,最後日期是大唐永徽十年,三月二十二。

這樣一來,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的就不是哥倫布了,而是李浩。

從NY這裡出海後,李浩忽然下令船隊折轉方向向南,因爲再往北,就要到格林蘭了,那裡氣候寒冷,而且靠近北冰洋,海面上多冰山,危險係數高,十分不利於船隻航行,所以他準備往南繞過南美洲大陸。

這個路途有點遙遠,南美洲雖然沒有非洲大,但是真特麼的長,想要繞過去,比上次繞過非洲的航線還要長,而且,起初的一段,他們要往東南方向。

這下可不得了了,那些儒家學者們紛紛開始質疑了,不是說好一路往西的嗎,現在怎麼又向東了呢,騙子!

各個船上的船長把儒家學者們的質疑傳達給了吳磊,吳磊又告訴了李浩。

李浩已經把南美洲大概輪廓規劃了出來,讓人送到各個船上,給他們看,意思很明顯,不是他們要往東的,而是這個大陸他不討喜啊,凸這麼一塊出來,難道要船飛過去?

儒家學者們沒話說了,質疑的聲音也隨之消失,但他們還是不相信這個世界是個球。

李浩雖然有心要繪製一份完整的世界地圖,但他也知道,這只不過是夢想,自己近期內不可能做到,按照現在的航海技術,沒有個十年,絕對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個海域,比如北冰洋四周就有大片陸地,他暫時無法去,還有南極洲,還有很多海峽海灣什麼的,都被他省略了,或許十年根本不夠。

但李浩並不糾結,李圖不是想要做個航海家和探險家嗎,這項偉大的任務,以後就由他去完成和實現吧,或許,他能成爲世界上最偉大的航海家呢。

到達南美洲最南端火地島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了,耗費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正好這段時間的風向也不是很順,航速真的不算快。

李浩他們在火地島上岸補充淡水,花費了幾天時間,然後李浩突發奇想,讓船隊穿過德雷克海峽,來到了冰原南極洲。

李浩每次登岸,都要化妝一番,以免被那些儒家學者們認出來,這次也是如此,李浩披着毛絨絨的斗篷踏上了南極洲的冰原,後面的那羣儒家學者們雖然也穿上了棉衣,但他們實在沒料到會這麼冷,凍得滿面通紅,渾身直哆嗦,鼻涕掛在鼻子下面,成了冰疙瘩。

這一下,這羣儒學者們終於服了,爲什麼,以前他們在大唐的時候,他們眼中的世界也就是大唐一隅,然而出海一兩年,他們見識了多少奇妙的地方,而這南極洲,是目前爲止他們認爲最奇妙的,爲何?因爲在他們的印象中,越往南越熱,而最熱的季節是夏天,現在他們處在非常南的地方,而且還是夏天,但這裡卻比長安的隆冬還要冷,凍死他們了,最重要的是,在他們腳下,現在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冰原,白茫茫一片,簡直匪夷所思。

李浩覺得這羣儒家學者們受不了了,便讓他們先回船上去了,然後派人在這裡立碑,跟上次的碑一樣,證明他們大唐的船隊來過這裡,李浩相信,他絕對是歷史上第一個來到南極洲的人。

立好了碑後,李浩回到船上,規劃新航線,接下來他們的航線很簡單,橫跨太平洋,目的地,新西蘭羣島。

與此同時,大唐經歷了一場天災,夏季最常出現的災害,自然是水災,處理災患最能體現一個君主的能力,考驗武媚孃的時候到了。

這次的水災不小,不僅降水量大,而且降水範圍很廣,受災最嚴重的便是黃河兩岸,因爲黃河水暴漲,決堤了,整個汴州被大水淹沒,成爲一片汪洋湖泊。

武媚娘頓時慌了,趕緊派人去賑災,她到底信不過別人,派侄子武承嗣去的。

武承嗣這個人在歷史上風評很差,比武媚娘還差,武媚娘雖然篡奪了李唐江山,但只要李唐皇室成員不惹她,她也不會故意去害他們,而且武媚娘死後也把皇位還給李氏了,但武承嗣不同,他竭力建議武媚娘把李唐皇室全部殺乾淨,徹底佔據李氏江山,他甚至還請求武媚娘把皇位傳給他。

要說武承嗣這個人有什麼本事吧,屁本事沒有,沒有武媚娘,他真的什麼都不是,沒本事就算了,偏偏還頗具野心,這就很尷尬了。

武承嗣接到了這個賑災任務,可開心壞了,立刻去戶部領了錢糧出發,前往汴州賑災。

人家賑災是火急火燎,但武承嗣卻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停一天,讓當地官員招待他,好酒好菜自然不用說了,還要送禮,還要請他去最好的青樓找最好的窯姐兒。

唐朝吏治清明,很多官員並不知道這些道道,大多隻是禮貌的拜訪一下,畢竟武承嗣位高權重。但武承嗣的吃相就難看了,人家不請他,他就主動請人家去青樓吃喝玩,不去他就生氣,吃喝的時候,還主動跟人家要禮物,讓人家幫忙結賬,沿途官員真的是節操碎一地,暗呼朝廷昏聵,吏風污濁。

汴州城內,茫茫大水,街道之上,船舶漂流,然而武承嗣壓根就沒去汴州,因爲汴州大水未退,他纔不去呢,到了汴州附近的一個縣城,擺個百十架鍋,熬粥救濟災民,然而災民數以萬計,百十口鍋能頂什麼事。

正好狄仁傑也來便服探查災情,看到武承嗣散粥賑濟災民的場景,便上去詢問災民,爲何散粥的鍋如此少。

狄仁傑這一問,聽到的盡是災民們臭罵朝廷的聲音,一個書生義憤填膺地說道:“朝廷黑了心瞎了眼了,派這麼一個昏官來賑災,一鍋粥只放五兩米,我大唐這些年來富足無比,豈會只有這麼一點賑災之糧,定是被那昏官給貪墨了!”

這書生已經是罵得比較斯文的了,其他的一些人直接破口大罵,狄仁傑趕緊去驛館找武承嗣。

武承嗣並不在驛館,而是在一家青樓裡抱着窯姐兒喝花酒,狄仁傑打聽到後,氣得不行,當即便衝到青樓,闖入武承嗣的房間裡,武承嗣的護衛阻攔,全都被狄仁傑打翻,嚇了武承嗣一跳。

武承嗣起初還以爲是有人要刺殺自己呢,但看到是狄仁傑後,他放心了,他知道,狄仁傑不會把自己怎麼樣的,他沒那個膽子,否則他姑姑可不會饒他。

狄仁傑也確實不敢把武承嗣怎麼樣,但他身爲大理寺卿,有監察百官的權力,看到如此荒唐的事情,他怎能不管,於是他便瞪眼呵斥:“你身爲朝廷的賑災黜置使,大災之前,你不思民生疾苦,卻在這裡胡吃海喝,還逛青樓,簡直混賬至極!”

武承嗣聞言嘿然冷笑,道:“狄仁傑,枉你在官場混跡多年,怎地生了個榆木腦袋,你知道皇后爲何委派我來賑災嗎?”

狄仁傑皺眉瞪視他,沒有答話。

武承嗣繼續嘿笑道:“因爲肥水不流外人田,賑災錢糧多達二十多萬貫,這麼多的錢,讓別人貪墨了也是貪墨,還不如便宜我。”

“你放屁!”狄仁傑聞言真想上去抽死他,還好他忍住了。

武承嗣聞言雙眉一蹙,面露不悅之色,冷冷道:“狄仁傑,現在可不是當年了,李浩早已經死了,現在掌權的可是武皇后!是我的親姑姑!”

“那又怎樣!”狄仁傑瞪眼呵斥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個天下,姓李!絕不容任何奸賊來肆意毀壞,你趕緊將賑災錢糧吐出來,救濟災民,否則我回長安之後必定要彈劾於你!”

“彈劾我?”武承嗣挑眉冷笑,“好啊,你去彈劾試試,說你是榆木腦袋,你還真是榆木腦袋,愚不可及!”

狄仁傑雙拳緊握,十指關節嘎拉拉直響,他現在真的很想上去錘死這貨,他忽然好懷念李浩,李浩在的時候,大唐吏治是如此的清澈,百姓的日子過的是如此的舒服,即便是任何天災,他們都不懼怕,然而現在李浩不在了,武媚娘掌權了,朝堂之上污濁不堪,賑災大事,居然變成了武承嗣斂財機會,這簡直是置黎民百姓生死於不顧。

狄仁傑很聰明,但在權勢面前,聰明沒用,此時此刻,他是多麼的無奈。

狄仁傑當天便返回長安去了,一路快馬疾馳,五天之後到達長安,一紙奏疏直接呈遞到武媚娘案頭,彈劾武承嗣接賑災之機貪墨糧款,中飽私囊,置百姓生死於不顧,而且證據確鑿,無從抵賴。

武媚娘看到這個奏疏後也很生氣,首先,他生武承嗣的氣,武承嗣太讓她失望了,居然做出這種事來,她身爲掌權者,自然想要處理好政務,讓百官刮目相看,增加自己的威信,然而武承嗣這做的什麼破事。

同時,武媚娘也生狄仁傑的氣,正是因爲狄仁傑的這個奏疏,讓她陷入了兩難之境,現在百官吵嚷,要求嚴懲武承嗣,她能怎麼辦,強行鎮壓,這不可能。

武媚娘是聰明人,她知道有些事情可以鎮壓,但有些事情是真的不可以。

武媚娘無奈之下,立刻下旨撤去武承嗣的一切職務,讓他速速回長安來領罪,改派許敬宗前去賑災。

許敬宗雖然貪財,但他不像武承嗣那樣二,他很好的掌握了一個度,二十多萬輛,貪個三四萬兩便差不多了,不能太貪,必須細水長流,而且許敬宗很會辦事,雖然剋扣了災民們的部分衣食和賑災款,但最後還是把賑災的事情給解決了,但災民門領的賑災款,明顯沒有幾年前高。

武承嗣接到武媚娘聖旨的時候就感覺不好了,果然,回到長安後,直接被奪去了所有官職,拿入大理寺監牢,這下把他嚇傻了,還好,武三思來探監了見面後狠狠訓了他一頓,然後告誡他,這段時間乖乖在牢裡帶着,過段時間等風頭過去,他們的姑姑會撈他出來。

542章:捨命相救779章:王皇后見武媚娘839章:龍入滄海634章:提前出現的南詔792章:威海衛242章:爭奪於三泰149章:血戰古城 中753章:召李浩回長安617章:坑新羅使臣(上)326章:博陵崔氏38章:李浩從軍735章:天算-人算502章:李浩的勢力601章:打衆臣臉89章:吟一首詩678章:喝點水不容易695章:李浩復活418章:至瓊南705章:污染狄仁傑66章:魏王李泰639章:蛛絲馬跡75章:端茶送客115章:用人不疑219章:頭疼的李浩782章:激憤的羣臣696章:宗師李浩321章:治災行498章:風雲際會733章:一切準備就緒458章:血染皇城 上788章:滿口仁義755章:傻必一樣的聖旨627章:引蛇出洞646章:就地審案230章:雜交水稻606章:推電力,通火車685章:爲了兄弟465章:論功行賞 下121章:羣臣皆驚185章:曹田造反746章:陸雲血戰(下)409章:李浩封王71章:風力水車721章:久違的房車185章:曹田造反790章:殖民計劃780章:陰謀得逞261章:天可汗耍無賴158章:紅山孤墳229章:直升機穿越863章:凌遲戰術(今天忙新書籤約的事,只此一更,抱歉抱歉)338章:衝動的懲罰151章:奠亡治傷488章:一夜白髮313章:智壓祿東贊 下792章:威海衛70章:關中大旱180章:李浩的反擊 下659章:虛實難辨51章:冠禮 上643章:火燒王庭594章:給李世民輸血108章:春狩 一412章:發展中的流求 上305章:露陷了192章:借兵西突厥672章:袁天罡贊李浩550章:帶着太子偷雞摸狗822章:崇唐媚漢116章:薛仁貴的暗戀對象466章:庭辯國策 上427章:定瓊南129:李承乾的殺心366章:稱心之死655章:愛情這奇妙的東西76章:收服神棍劉679章:本教主看上你了690章:小普陀寺494章:城中出瘟疫626章:大唐萬勝253章:劫殺糧草隊202章:滔天之恨 上811章:兵貴神速375章:廢儲319章:微臣不喜歡太子419章:瓊南現狀7章:不愉快的聊天826章:武媚孃的野心6章:李浩獻方301章:肖像畫80章:入獄26章:把柄在手363章:暗潮涌動796章:求和14章:是時候下山了835章:見李治(上)819章:由明轉暗819章:由明轉暗790章:殖民計劃502章:李浩的勢力
542章:捨命相救779章:王皇后見武媚娘839章:龍入滄海634章:提前出現的南詔792章:威海衛242章:爭奪於三泰149章:血戰古城 中753章:召李浩回長安617章:坑新羅使臣(上)326章:博陵崔氏38章:李浩從軍735章:天算-人算502章:李浩的勢力601章:打衆臣臉89章:吟一首詩678章:喝點水不容易695章:李浩復活418章:至瓊南705章:污染狄仁傑66章:魏王李泰639章:蛛絲馬跡75章:端茶送客115章:用人不疑219章:頭疼的李浩782章:激憤的羣臣696章:宗師李浩321章:治災行498章:風雲際會733章:一切準備就緒458章:血染皇城 上788章:滿口仁義755章:傻必一樣的聖旨627章:引蛇出洞646章:就地審案230章:雜交水稻606章:推電力,通火車685章:爲了兄弟465章:論功行賞 下121章:羣臣皆驚185章:曹田造反746章:陸雲血戰(下)409章:李浩封王71章:風力水車721章:久違的房車185章:曹田造反790章:殖民計劃780章:陰謀得逞261章:天可汗耍無賴158章:紅山孤墳229章:直升機穿越863章:凌遲戰術(今天忙新書籤約的事,只此一更,抱歉抱歉)338章:衝動的懲罰151章:奠亡治傷488章:一夜白髮313章:智壓祿東贊 下792章:威海衛70章:關中大旱180章:李浩的反擊 下659章:虛實難辨51章:冠禮 上643章:火燒王庭594章:給李世民輸血108章:春狩 一412章:發展中的流求 上305章:露陷了192章:借兵西突厥672章:袁天罡贊李浩550章:帶着太子偷雞摸狗822章:崇唐媚漢116章:薛仁貴的暗戀對象466章:庭辯國策 上427章:定瓊南129:李承乾的殺心366章:稱心之死655章:愛情這奇妙的東西76章:收服神棍劉679章:本教主看上你了690章:小普陀寺494章:城中出瘟疫626章:大唐萬勝253章:劫殺糧草隊202章:滔天之恨 上811章:兵貴神速375章:廢儲319章:微臣不喜歡太子419章:瓊南現狀7章:不愉快的聊天826章:武媚孃的野心6章:李浩獻方301章:肖像畫80章:入獄26章:把柄在手363章:暗潮涌動796章:求和14章:是時候下山了835章:見李治(上)819章:由明轉暗819章:由明轉暗790章:殖民計劃502章:李浩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