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五章 各國爭相研究核武器

德國人的“藍色計劃”開始,也標誌着蘇聯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正式打響,這場戰役從1942年6月28日開始,一直打到1043年2月2日結束。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東部戰線的轉折點,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爲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000,000人,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法西斯德國遭遇的戰略範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羣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

此次戰役德軍主要指揮官有希特勒、保盧斯、曼施坦因、霍特,德國參戰總兵力大約104萬人,最後有841000人傷亡,蘇聯的主要指揮官有斯大林,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參戰總兵力大約250萬人,傷亡、失蹤1129619人。

東方霸看完報告,對阿四說:“行了,你去吧,讓情報部門密切關注各國的情況!”

阿四點了點頭後走了出去,可是沒過多久他又回來了,報告說:“楊年華來了!”

東方霸起身一邊收拾文件一邊說:“讓他進來吧!”

等東方霸收拾到文件,楊年華被阿四帶了進來。阿四隨後就退出了辦公室。

“老大,我們在德國、美國、日本的機構先後發來密電,現在這三個國家都在秘密進行核試驗研究,其中以德國的研究最早,不過根據我們的情報顯示,現在德國的核試驗研究方向出現了偏差,他們的研究機構內有科學家故意不配合。

而現在美國人也正式制定了一個‘曼哈頓計劃’,美國總統羅斯福已經正式批准、賦予這一計劃以‘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曼哈頓’計劃規模大得驚人,在‘曼哈頓’工程管理區內,彙集了以奧本海默爲首的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科學家人數之多簡直難以想象。在某些部門。帶博士頭銜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員還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並由美**方領頭,參與的人數多達十五萬。

日本人也在進行了核研究,日軍陸軍在進行研究的同時。幾個月之前日本海軍也進行了研究。不過他們的進展要比德國和美國緩慢很多。而且還處在研究的討論階段,並沒有正式形成研究計劃,這是這三個國家進行核研究的詳細情報報告。我已經整理出來了,你看看!”

對於這三個國家進行核研究的事情,東方霸是穿越衆,當然知道這幾個國家是對核研究最早的國家,他拿起報告開始一頁頁翻開起來。

德國人對核裂變的研究比美國人還早,很多人都不知道爲什麼德國是對核裂變最早的國家,卻沒有比美國更早的製造出原子彈,這其中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是幾點:第一,納粹對現代科學、尤其是抽象科學的反對,使得核物理研究失去了基礎,當現代物理學的一些概念與經典物理學發生衝突時,德國物理學界的保守勢力和親納粹分子,無形中接受和應用了納粹的理論宣傳,而將這種學術上的衝突歸併爲政治和民族觀念上的衝突。

第二,納粹對猶太科學家的迫害,使大量優秀科學家逃離德國,導致核研究方面的人才匱乏,同時也成全了美國的核計劃。

第三,納粹對核研究的組織工作不得力。1942年以前,希特勒把賭注都押在閃擊戰上,認定戰爭會很快結束,認爲不需花費大力氣去研製尚無把握的新式武器,沒有原子彈照樣可以取勝。僅從1937年到1940年,德國陸軍在發展大型火箭方面就花費了5.5億馬克,而德**備部長施佩爾批准給予“鈾計劃”的經費,只有100多萬馬克。這與美國的“曼哈頓工程”相比,還不到千分之一。

第四,德國人對原子彈的研究發生了偏差。衆所周知,製造原子彈離不開反應堆,有了反應堆才能摸清形成大量核裂變的規律,而製造反應堆必須有能夠使中子裂變速度變慢的物質,即減速劑。德國科學家最初找到了兩種控制中子裂變的物質,一是重水,二是石墨。德國科學家開始採用的反應堆是石墨沸水堆,石墨有減慢中子的作用。佈雷格根據自己的理論推斷和計算的結果,很有預見地認爲最理想的減速劑是石墨。

於是生產石墨的任務交給了位於拉齊步日的一家工廠,由於石墨片的規格特殊,數量大,加上緊迫的交貨期限,引起了總工藝師埃爾溫?施密特的猜測,他斷定這是用於軍事目的,於是,他設法使生產出來的石墨片中含有二氧化鐵、鈣和硫等雜質。佈雷格不知其中緣由,他用這些含雜質的石墨片進行試驗,結果屢試屢敗,最後不得不懷疑是自己的理論或計算出了問題,佈雷格只得另從其他途徑尋找新的減速劑,原以接近製造原子彈的日期便大大推遲了。

第五,英國特工對挪威重水工廠的破壞使得德國的原子彈研製計劃幾乎陷入停滯。重水由氘和氧化合而成,天然水中的重水含量只有六千分之一左右。德國重水的主要來源是被佔領的挪威的“努爾斯克”重水工廠,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重水生產工廠。

德國人研究核武器的秘密被英國人知道了,英國人組織突擊隊和當地挪威的地下抵抗組織聯合起來,欲圖摧毀這個重水工廠。第一次突擊以失敗告終,德軍在抓獲了這些突擊隊員後。未經審判就把他們處決了,但並沒有提高警惕,有效地加強對工廠的保護,以至工廠最後被完全摧毀。

第六,德國科學家內部的思想混亂和失誤部分參加德國核研究的人是很消極的,並沒有全心全意投入研究工作,大多數科學家都是帶着像海森堡那樣的複雜心情參加核研究的。其實,德國“鈾計劃”的核心人物海森堡已認識到許多原子彈的關鍵技術問題,例如他認識到了製造原子彈的核心部分——反射器和臨界質量問題。一個直徑54釐米、重約1噸的球狀鈾235,能夠利用“極快的中子“維持鏈式反應。併產生大量的中子。但是,如果鈾235材料外面包有一種“反射器”的話,那麼有250公斤的鈾235就能起爆了……通過臨界質量以下的兩小塊鈾235壓到一起的方法,就能控制起爆時間。

海森堡等德國科學家在戰爭期間故意避開了對原子彈的研究。轉而研究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這是使德國原子彈研製工作沒有突破的一個重要原因。

與德國不同。美國人的核研究卻剛一開始就被總統和軍方高度重視,它擁有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1941年12月6日。美國正式制定了代號爲“曼哈頓”的絕密計劃。?1942年6月17日,美國核研究負責人布什給羅斯福準備了一份將核計劃全部交給軍隊領導執行的詳細報告,羅斯福立即批覆了布什的報告。“曼哈頓計劃”在巔峰時期曾經起用了53.9萬人,總耗資高達25億美元,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實驗所無法比擬的。

不僅如此,美**方大力支持,由於最開始主持這項計劃的負責人馬歇爾循規蹈矩,與很多科學家合不來,使研究計劃優先權的升級和氣體分離工廠地址的選擇拖延了兩個月。9月,政府戰時辦公室和軍隊高層領導決定,領導修建美國國防部大樓五角大樓的格羅夫斯上校接替馬歇爾上校。格羅夫斯在赴任之前,被提升爲准將。

他上任之後不到48小時就將計劃的優先權升爲最高級,並選定田納西州的橡樹嶺作爲鈾同位素分離工廠基地。因爲馬歇爾上校的總辦公室最初將設在紐約城,他們決定把新管區的名稱命名爲“曼哈頓”。於是,“曼哈頓工程區”就這樣誕生了,美國整個核研究計劃不久後取名爲?“曼哈頓計劃”。

日本人之所以發展核研究,是因爲日本得到了美國人正在進行核研究的情報,當時是1940年,美國還只是私人機構在進行研究,美國政府並沒有介入,因此日本人很容易就得到了情報,情報是怎麼得來的呢?一個在美國的西班牙間諜將情報出賣給了日本人!

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軍界上層對原子彈最早感興趣的是安田武雄將軍。他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曾擔任陸軍航空技術研究所所長,後來任帝國空軍參謀長。安田武雄十分關注國外在軍事方面的科技進展情況,情報到了他的手裡。

1940年4月,在得知核裂變具有極大的軍事潛力後,安田武雄向他的老師嵯峨良吉教授請教這一問題。嵯峨良吉曾到過美國,結識了一些年輕的物理學家,對核物理的最新發展比較瞭解。在安田武雄的要求下,嵯峨良吉以書面的意見指出,核物理的最新成就在軍事領域潛力巨大。

日本陸軍大臣東條英機見到這個書面意見後,指示讓專家研究這個問題。1941年5月,安田武雄指令日本物理化學研究所討論研製鈾彈的可能性,由日本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仁科芳雄教授負責。

仁科在東京的實驗室製造了一臺小型迴旋加速器,並根據美國物理學家歐內斯特?勞倫斯的設計圖紙建造了第二臺有250噸磁鐵的大型加速器。這個實驗室很快吸引100位日本青年科技人員投入到這項龐大的研究中。

實際上對原子彈研究進展最快的是華泰國,早在1940年,東方霸就秘密制定並啓動了原子彈的研究製造計劃,這也是最早正式立項研究製造原子彈的計劃,不到九個月的時間,第一座人工可控制的核裂變連鎖反應堆就被製造出來。

這要比美國人在1942年12月2日研究製造的人工可控制的核裂變連鎖反應堆要早了整整兩年的時間。

美國人費米的研究組人員全體集合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足球場的一個巨大石墨型反應堆前面,由費米發出信號,緊接着從那座埋沒在石墨之間的7噸鈾燃料構成的巨大反應堆裡,控制棒緩慢地被拔了出來,隨着計數器發出了咔嚓咔嚓的響聲,到控制棒上升到一定程度,計數器的聲音響成了一片,這說明連鎖反應開始了,這就是美國人制造的第一個人工控制的核裂變連鎖反應堆。

第五二零章 暴起發難第四四九章 茶館接頭第七七二章 日本人察覺第九九七章 日軍的反斜面戰術第四十六章 計劃啓動第三二八章 “帝國之花”被賣去當窯姐第八四二章 中國遠征軍出征第五三六章 獵豔第四五三章 大大滴狡猾第八三九章 老子從來不受威脅第二零七章 新任務第七零八章 驚天密報第三三二章 賭界封神之戰第一四一章 拼死一擊第一七零章日本人氣暈了第六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九二四章 要回萊特島第八一九章 撿洋落兒第一百三十三章 地道里秘密第三七三章 絕命追蹤第四八五章 半山腰遭遇日軍第八三一章 計劃出逃第六四零章 挖出阪田機關第二九九章 抓到幾個思密達第九五三章 佈局查內鬼第四七五章 揪出內鬼第七九四章 在美國背後捅上一刀子第五一六章 一夜兩百塊第二一六章 威脅第三四六章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第一五三章解救村民一第七五六章 進宮請罪第八四三章 日軍的“銅牆鐵壁”第三一一章 嚴刑拷打第六二七章 與戴老闆第二次見面第八七零章 蘇德再次血拼第八三六章 臨牀試驗成功第九七一章 佈雷頓森林會議上的爭鋒第二十七章 軍統在行動第二六一章 六百萬現大洋的軍火交易第九一五章 日軍冒險反撲第一九四章 投名狀第九八二章 各方勢力紛紛登場第五七八章 對抗第五五七章 殺忍者洗膠捲第五四五章 土匪軍火商第二八三章 粉墨登場第七八一章 我的馬場還缺一個馬伕第二六六章 遊子歸來第六六八章 強行綁上戰車第六一三章 敵我形勢第三十二章 夜探日軍特務部門第六八八章 飛速發展第八六一章 霸佔第八七八章 日本人又要賭第五十六章 急行第二一零章 瞞天過海偷軍火(二)第二七八章 五虎將之二第三一四章 全世界賭場老闆齊聚上海灘第六一一章 順藤摸瓜第三五八章 兩個女人的對決第一百零一章 營救!第二零一章 敲打小弟第九四零章 在長崎投下毒氣彈第八一一章 借刀成功第二三四章 都是大爺!第二四三章 要翻臉嗎?第九十一章 殺人搶地盤(二)第七一五章 慰問家屬第四三八章 鋪設水雷第九四七章 大佬們求情第九八五章 車頂激戰第二三八章 毒第二六五章 最高當局簽署的委任狀第二五五章 豪賭(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行動!(三)第三九四章 最終獲救第二九六章 死亡煉獄第三三一章 神仙倒第八十九章 反思第六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二章 天網計劃第六五五章 說服第九零四章 打猶太人的主意第四七七章 自制大量定時炸彈第九一七章 大國版圖形成第七六七章 日軍上當了第二三零章 忽悠第九一一章 瓜分太平洋諸島第九零三章 利誘英國第四八六章 設陷阱被困山頂第五五七章 殺忍者洗膠捲第七四九章 逼美國廢除《排華法案》第四零一章 東瀛妖花第五九四章 盤點家底第九九一章 簽署關貿總協定第二章 安撫人心第六二二章 李世勳報信第二八九章 美國佬打頭陣第一七零章日本人氣暈了
第五二零章 暴起發難第四四九章 茶館接頭第七七二章 日本人察覺第九九七章 日軍的反斜面戰術第四十六章 計劃啓動第三二八章 “帝國之花”被賣去當窯姐第八四二章 中國遠征軍出征第五三六章 獵豔第四五三章 大大滴狡猾第八三九章 老子從來不受威脅第二零七章 新任務第七零八章 驚天密報第三三二章 賭界封神之戰第一四一章 拼死一擊第一七零章日本人氣暈了第六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九二四章 要回萊特島第八一九章 撿洋落兒第一百三十三章 地道里秘密第三七三章 絕命追蹤第四八五章 半山腰遭遇日軍第八三一章 計劃出逃第六四零章 挖出阪田機關第二九九章 抓到幾個思密達第九五三章 佈局查內鬼第四七五章 揪出內鬼第七九四章 在美國背後捅上一刀子第五一六章 一夜兩百塊第二一六章 威脅第三四六章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第一五三章解救村民一第七五六章 進宮請罪第八四三章 日軍的“銅牆鐵壁”第三一一章 嚴刑拷打第六二七章 與戴老闆第二次見面第八七零章 蘇德再次血拼第八三六章 臨牀試驗成功第九七一章 佈雷頓森林會議上的爭鋒第二十七章 軍統在行動第二六一章 六百萬現大洋的軍火交易第九一五章 日軍冒險反撲第一九四章 投名狀第九八二章 各方勢力紛紛登場第五七八章 對抗第五五七章 殺忍者洗膠捲第五四五章 土匪軍火商第二八三章 粉墨登場第七八一章 我的馬場還缺一個馬伕第二六六章 遊子歸來第六六八章 強行綁上戰車第六一三章 敵我形勢第三十二章 夜探日軍特務部門第六八八章 飛速發展第八六一章 霸佔第八七八章 日本人又要賭第五十六章 急行第二一零章 瞞天過海偷軍火(二)第二七八章 五虎將之二第三一四章 全世界賭場老闆齊聚上海灘第六一一章 順藤摸瓜第三五八章 兩個女人的對決第一百零一章 營救!第二零一章 敲打小弟第九四零章 在長崎投下毒氣彈第八一一章 借刀成功第二三四章 都是大爺!第二四三章 要翻臉嗎?第九十一章 殺人搶地盤(二)第七一五章 慰問家屬第四三八章 鋪設水雷第九四七章 大佬們求情第九八五章 車頂激戰第二三八章 毒第二六五章 最高當局簽署的委任狀第二五五章 豪賭(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行動!(三)第三九四章 最終獲救第二九六章 死亡煉獄第三三一章 神仙倒第八十九章 反思第六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二章 天網計劃第六五五章 說服第九零四章 打猶太人的主意第四七七章 自制大量定時炸彈第九一七章 大國版圖形成第七六七章 日軍上當了第二三零章 忽悠第九一一章 瓜分太平洋諸島第九零三章 利誘英國第四八六章 設陷阱被困山頂第五五七章 殺忍者洗膠捲第七四九章 逼美國廢除《排華法案》第四零一章 東瀛妖花第五九四章 盤點家底第九九一章 簽署關貿總協定第二章 安撫人心第六二二章 李世勳報信第二八九章 美國佬打頭陣第一七零章日本人氣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