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南下支隊編成

馬錚不是看不出來此行的危險,相反他看得很清楚,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相比於自己的個人安危,馬錚更在意武漢會戰的結果。

個人榮辱和生死固然重要,但是武漢能否保住同樣重要。作爲中國的戰時首都,武漢淪陷對於全國民衆的抗日熱情是一種極爲嚴重的打擊。更重要的是,武漢會戰之後日本方面對國民政府轉變了政策,實施軍事進攻爲輔,政治誘降爲主的的策略,這讓國民政府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抵抗也大不如前。

之前馬錚就想着怎麼爲武漢會戰出一份力氣,但是由於相隔如此遠的距離,他就算是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力。其次現在獨七師的防區外圍可以說是羣敵環伺,稍有不慎之前取得的戰果就會瞬間化爲烏有。

正因爲如此,馬錚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打算派大部隊參加,而是準備將鐵牛的特戰隊派到武漢去。一來是他們的人數少目標小,行動方便。二來也不會引起國民政府的猜忌,畢竟人數太少。

但是現在有一個光明正大增援武漢的機會,馬錚真的是不想錯過。

他不是不知道此行的危險,也不是察覺不出老蔣的險惡用心,一旦去了武漢便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一切都要聽人家的指揮。但是馬錚更清楚武漢會戰的結果,歷史上國民政府和日軍在武漢外圍以及城區進行了長達五個月的爭奪,最終卻失敗了。

而此戰過程中國民政府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任何一個步兵連都是極爲寶貴的,在那種情況下不管他這支部隊隸屬於那個政治派系,在老蔣以及軍委會眼裡都是保衛武漢的救命稻草,怎麼可能輕易地當炮灰?

再說了,老蔣就算是想要他的部隊當炮灰,他馬錚也不是傻子,哪能那麼容易就被人賣了。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馬錚看出了延安方面的爲難,在民意不可違的大前提下,尤其是在這種全民保衛大武漢的大環境下,不管延安方面有什麼理由。只要獨七師拒絕南下,必然會遭到民衆的討伐的。正是因爲這樣的考慮,所以馬錚決定冒險試一試。

看完馬錚陳述的理由,主席等人沉默了,最終還是無奈的決定同意獨七師南下武漢作戰。

雖說八路軍內部已經決定南下參加武漢會戰。但是也不能便宜了國民政府,另外該說的一些原則問題還是要事先說明白的。因此馬錚通過陳佳穎和武漢方面取得了聯繫,並進行了簡單的談判。

馬錚的要求不多,只有三條,第一:獨七師可以南下參加武漢會戰,但是國民政府必須在武器裝備以及兵員方面給予優待,消耗和損失的彈藥必須立即補充!

第二:在客觀環境不允許的情況下獨七師可以隨時撤離戰場,以免被日軍包了餃子。

第三:獨七師在武漢戰場上有獨立行動的權力,可以在不向軍委會請示的情況下出戰。

對於馬錚提出的三個要求,國民政府雖說很不樂意。尤其是第二條和第三條,這更本就不符合國民政府的意願。但是想到要是不答應的話獨七師肯定是不會南下的,隨後只能咬着牙同意了馬錚的要求。

達成協議之後,馬錚所部開始做南下的準備。

7月9日上午馬錚所部在集寧召開軍事會議,先是通傳了國民政府邀請獨七師南下的電報,同時也說了延安方面的指示。

隨後馬錚又對獨七師現有編制進行了調整,主要是馬德勝的騎兵旅升格爲騎兵集團,並且從獨七師的編制裡獨立出來,該部總兵力一萬兩千餘人,下轄兩個旅6個團。其中有兩個團是像獨立團那樣的騎馬步兵。屬於快速反應部隊。

此外還新增了兩個步兵旅,一個是由畢力格指揮的察哈爾獨立旅,該部下轄三個步兵團,合計七千餘人。另一個旅是由陝軍臨潼保安團和397團外加部分八路軍組成的獨1旅。該部由老紅軍出身的黃思成擔任旅長,同時黃思成不再兼任獨七師參謀長。

經過調整之後,綏察根據地下屬部隊由一師三旅擴編至1師、1個騎兵集團外加兩個獨立旅,合計六個旅19個團,外加一個特戰隊,總兵力超過了45000人。

可以說。作爲一個師級編制,獨七師已經嚴重超編了。但是相對於八路軍其他幾個師而言,這種情況倒也不算太離譜。不管是115師還是120、129這幾個師還是晉察冀軍區,哪一個會在意國民政府不得私自擴編部隊的規定?

大家都不傻,都知道在這個亂世什麼纔是最重要的,人家說不要擴編你就老老實實的聽人家的,傻了你!到時候部隊被消耗光了看你還不哭死!

再說了,這個時代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沒兵沒槍誰都不會在意你,誰都會把你當空氣的。就好比眼下中國各黨派多如牛毛,但爲何老蔣最終是延安方面呢?還不是因爲延安方面控制着八路軍和新四軍,其他黨派無兵無權老蔣纔不會在意他們的意見的。

正因爲知道這些,所以八路軍各部隊都在不遺餘力的擴編部隊,那一支部隊不是明面上放幾個主力團,而私下卻是擴編了一大堆不被國民政府承認的黑部隊,不然的話百團大戰的時候八路軍哪來的一百多個團近四十萬大軍。也難怪聽到百團大戰的消息之後把老蔣給氣壞的。

但是像馬錚這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部隊擴編到四萬多人還真是少見,主要是在此之前也沒有那個人能讓蒙古族部落如此信任的。

馬錚知道這樣做武漢方面肯定會不高興的,但是那又如何,老蔣高不高興和他有什麼關係,他和獨七師上下又不領武漢方面一毛錢的軍餉,也得不到一發子彈的補充,而且時時刻刻還要小心着他們突然發難對付自己。

部隊的編制調整之後,接下來要討論的便是帶多少部隊南下,都帶那支部隊。

關於帶多少部隊南下,根據地內部和八路軍總部的意見倒是很一致,最好是不要超過萬人,最好是控制在兩個旅的規模!

但是馬錚的想法卻是不動用旅一級的軍事單位,直接抽調步兵團參戰,規模在兩到三個步兵團之間,但是具體抽調那個團卻比較難以確定。

按道理說,現在可是要去國統區參戰,派出的部隊必須戰鬥力強悍,同時部隊的凝聚力也要上的去。綏察根據地符合這個條件的部隊不是沒有,但是卻不能動,獨七旅和獨12旅都是馬錚起家的老底子和紅軍老兵組成的部隊,都符合這個條件。

但是這兩個旅的任務也很重,他們要應對日軍第16師團和第26師團的巨大壓力!絕對是不能輕易動用的,另外獨七旅在前一段時間的大戰中損失不小,雖說後來找了一部分新兵,在編制上倒是補充整齊了,但是實際戰鬥力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暫時無法大規模調動南下。

最終馬錚還是拍板決定,抽調徐虎的獨立團、邢超的警衛團、獨七旅第200團以及特戰大隊合計7643人,組成八路軍南下支隊參加武漢會戰。(。)

第391章 又現毒氣彈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63章 他是一個文第98章 擊斃蓮沼潘第42章 無名山道伏第1012章 狠毒的岡村第697章 誘敵深入第120章 再打一個殲滅戰第179章 全殲波田支隊第1021章 史無前例大整編第1193章 中國無戰事第205章 連續作戰第147章 低調是王道第1120章 震驚的都村大佐第200章 目標—歸綏第363章 朱長貴第149章 功過相抵第一干一百五十七章 百萬大行動第559章 自大的梅津第1081章 全部擊斃第446章 再臨大同第548章 聯合指揮部第836章 進退兩難第42章 無名山道伏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472章 狙殺馬大戶第268章 長詩共勉第189章 奇襲湖口第277章 中彈第318章 寺內壽一離任第1019章 日本政府的承諾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283章 是龍也得盤着第788章 整飭軍紀第351章 亂世妖孽多第741章 重兵壓境第1152章 七臺河戰役第1024章 特戰隊VS綏遠軍區第1078章 搶時間第1079章 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第655章 震驚第189章 奇襲湖口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571章 日軍撤兵第108章 賺了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747章 鏖戰寬城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839章 德日分歧第310章 撤離大同一千零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673章 中蘇交易第315章 交換方案第62章 血殺令第18章 武田貞夫第962章 風起雲涌第558章 大戰再起第144章 聽天由命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917章 飽受質疑的華北方面軍第703章 增援第786章 岡村寧次第262章 免死金牌第28章 再創佳績第57章 閻老西的糟第938章 延安的命令第106章 撤離張家口第337章 日軍代表到了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第107章 馬錚感興趣的東西第570章 佔井陘第412章 糧食的問題第625章 第五師團與伏筆第777章 糟糕的情況第597章 特高課再出手第860章 擴軍備戰第867章 憤怒的前田治第207章 爲皇御天下舵主第821章 意外開戰第98章 擊斃蓮沼潘第577章 第五師團的到來第323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673章 中蘇交易第54章 大水衝了龍第422章 今晚圓房第191章 戰時會議第997章 國共談判第34章 別無選擇第769章 多田駿之死第289章 日軍大本營的命令第230章 血戰彭澤城第770章 重組與調整第878章 蝗蟲過境第108章 賺了第464章 新任務第555章 劍指太原第1139章 機羣來襲第795章 受刺激了第478章 洗劫一空
第391章 又現毒氣彈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63章 他是一個文第98章 擊斃蓮沼潘第42章 無名山道伏第1012章 狠毒的岡村第697章 誘敵深入第120章 再打一個殲滅戰第179章 全殲波田支隊第1021章 史無前例大整編第1193章 中國無戰事第205章 連續作戰第147章 低調是王道第1120章 震驚的都村大佐第200章 目標—歸綏第363章 朱長貴第149章 功過相抵第一干一百五十七章 百萬大行動第559章 自大的梅津第1081章 全部擊斃第446章 再臨大同第548章 聯合指揮部第836章 進退兩難第42章 無名山道伏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472章 狙殺馬大戶第268章 長詩共勉第189章 奇襲湖口第277章 中彈第318章 寺內壽一離任第1019章 日本政府的承諾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283章 是龍也得盤着第788章 整飭軍紀第351章 亂世妖孽多第741章 重兵壓境第1152章 七臺河戰役第1024章 特戰隊VS綏遠軍區第1078章 搶時間第1079章 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第655章 震驚第189章 奇襲湖口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571章 日軍撤兵第108章 賺了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747章 鏖戰寬城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839章 德日分歧第310章 撤離大同一千零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673章 中蘇交易第315章 交換方案第62章 血殺令第18章 武田貞夫第962章 風起雲涌第558章 大戰再起第144章 聽天由命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917章 飽受質疑的華北方面軍第703章 增援第786章 岡村寧次第262章 免死金牌第28章 再創佳績第57章 閻老西的糟第938章 延安的命令第106章 撤離張家口第337章 日軍代表到了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第107章 馬錚感興趣的東西第570章 佔井陘第412章 糧食的問題第625章 第五師團與伏筆第777章 糟糕的情況第597章 特高課再出手第860章 擴軍備戰第867章 憤怒的前田治第207章 爲皇御天下舵主第821章 意外開戰第98章 擊斃蓮沼潘第577章 第五師團的到來第323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673章 中蘇交易第54章 大水衝了龍第422章 今晚圓房第191章 戰時會議第997章 國共談判第34章 別無選擇第769章 多田駿之死第289章 日軍大本營的命令第230章 血戰彭澤城第770章 重組與調整第878章 蝗蟲過境第108章 賺了第464章 新任務第555章 劍指太原第1139章 機羣來襲第795章 受刺激了第478章 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