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薛伯陵心中的刺

薛嶽年方42歲,是粵籍將領,膽識過人,用兵素以機敏果敢著稱,時人稱之爲“老虎崽”,是當世有名的戰將。薛嶽指揮作戰的風格大膽潑辣,長於在瞬息萬變、險象環生的戰場上,緊緊扼住對手偶爾露出的破綻,大膽捕捉戰機,匠心獨運地創造決戰環境,於敵猝不及防中一口吃掉對方。

但是這一次薛嶽真的是被氣到了,他自詡爲當世名將,向來都是他給別人督戰,或者乾脆是他在槍斃那些臨陣脫逃者,何曾被人指着鼻子說要給他的部隊督戰。

發怒過後薛嶽當即命人將彭澤一線所有的師一級以上的軍官全部叫來開會,特別叮囑,任何人不準以任何理由請假,不然軍法查辦。

由於彭澤一線的守軍此時並沒有多少,也就兩個軍五個師,接到軍令之後五個師長外加四個正副軍長一級兩個軍參謀長全都到齊了。

會議一開始薛嶽就將戰區司令部轉發來的這封電報丟給了衆人,然後才說道:“真是恥辱啊,想我堂堂中央軍竟然被一個沒有接受過正統軍事教育的泥腿子指着鼻子罵,你們難道不覺得丟人嗎?”

第一路軍總指揮李漢魂起身說道:“薛長官不必動怒,想他馬錚不過是區區****,打的幾個勝仗不過是僥倖爲之,如何能與薛長官相比!”

“伯豪,我倒不是因爲他馬錚的一句話而生氣,而是爲我堂堂國府而感到悲哀。想我國府兩百萬軍隊,武器裝備優於土八路,當世名將也不少,隨便拿出一個也不是他馬錚這樣的毛頭小子所能比的,但是爲何我們就不能漂漂亮亮的打一個勝仗,難道我們天生打不了勝仗?”

說到這裡薛嶽嘆了口氣說道:“不是我們不能打勝仗,而是我們不具備打勝仗的條件。我們的人除了懂得相互算計傾軋之外,其餘的什麼都不會,真的是悲哀啊!”

一聽這話,衆人都知道薛長官又想起了蘭封會戰。衆人頓時都沉默了。

看到屬下衆人的表情,薛嶽突然見覺得一陣索然無味,當即擡了擡手說道:“電報你們是看到了,別的話我就不多說了,我不管你們怎麼打。陣地一寸都不能丟。如果你們覺得自己也有桂永清和黃傑的資歷,那你們就試試,行了,散會!”

當衆人散掉之後,薛嶽無力地癱坐在了椅子上,一臉的疲憊!

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但是薛嶽的情緒依然被蘭封會戰影響着。想到之前的那場戰役薛嶽心頭便是一股難以排解的憤懣,那絕對是他從軍以來打的最最窩囊的一仗。這些日子以來,蘭封戰場那刻骨銘心的一幕,夢魘般迴旋在他的腦際。

只要一閉上眼睛。土肥原古怪的獰笑,便揮之不去地晃動在他的眼前,蘭封戰場以及土肥原賢二和他的第十四師團成了薛嶽心中一根永遠拔不掉的刺。

說起這事兒還得從四月份的臺兒莊大捷說起,當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和數十萬雜牌軍英勇的犧牲和戰鬥讓老蔣從一連串失敗的懊喪中昂起了頭顱。臺兒莊大捷之後,老蔣突然頭腦發熱,決計一鼓作氣在山東戰場多打幾個類似臺兒莊那樣的大捷。

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50個師60萬精銳部隊奉命雲集徐州,這幾乎是國民政府幾乎全部的精銳步兵,大有與日軍決一雌雄的氣概。

而事實上。國民政府的頑強抵抗也讓日本大本營損兵折將,在世人面前丟盡了臉面,受此影響,日本政府也在世界各國面前丟了分。因此在臺兒莊慘敗之後日軍決定一雪前恥。興師動衆發動徐州會戰。爲一雪臺兒莊之恥,日軍一下子集結了13個半師團約30萬人,配備各種精良的重武器,採用南北夾擊的戰術,兵分五路對徐州實施包圍,企圖一舉殲滅國民政府的主力。徹底摧毀中國以及老蔣本人的抗日意志。

事實上老蔣此舉正是如了日本人的意,他們一直都在尋找這樣一個機會,要和中國政府進行戰略決戰,也好從這場無休止的戰爭中抽身。

好在老蔣也只是一時頭腦發熱,事後捱了幾次打之後突然想起了蔣百里曾經和他講過的一段關於中國土防禦的話:“中國國防力量薄弱,軍隊的武器和兵員素質不如日本,這是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因此,我們要力圖避免在無險可依的北方平原上與敵決戰,想方設法迫使日軍主力改變進攻路線,將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吸引到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從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與湖沼,消解日軍兵器訓練方面的優勢。”

“日本兵力雖強,但它有致命的弱勢:日本人口少,兵員不足。國土小,資源奇缺。國力弱,不利於長期作戰。而中國人口衆多,兵員充足。領土廣大,資源豐富。基於此,日本對中國的戰爭,只能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我們則應反其道而行之,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以空間換時間,通過時間的消耗,拖垮日本。具體做法爲將日軍拖入中國地理第二棱線,即湖南、四川的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

當老蔣意識到自己將60萬大軍置於無險可依的平原地帶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決戰,無異於送肉上砧、引火自殘,他急出了一身冷汗,便火速突圍,將徐州這座空城扔給了日軍。

然而就在徐州突圍的緊要關頭,身爲第一戰區前敵總司令的薛嶽異常驚喜地發現,在合圍徐州的五路日軍中,土肥原第十四師團兩萬餘人竟脫離主力,渡過黃河孤軍南下,欲切斷隴海路,阻止鄭州、開封一線東進增援的國民黨軍隊。

精於戰術指揮的薛嶽知道,這是日軍慣用的孤軍突破的“錐形戰術”。全面抗戰爆發後,驕狂的日軍並不把中國守軍放在眼裡,他們的鐵蹄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衝直撞,已沒有了任何兵家之忌。看來,臺兒莊慘敗,並沒有讓他們學乖多少。可以說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薛嶽決計抓住良機,吃掉土肥原的第14師團。

薛嶽圍殲土肥原的計劃,旋即得到了老蔣的同意。薛嶽算是交上了好運,心中另有打算的老蔣不僅完全同意他的圍殲計劃,還慷慨地將桂永清第二十七軍和黃傑第八軍這兩支裝備精良的嫡系部隊交給薛嶽指揮。這樣一來,連同李漢魂第六十四軍、俞濟時第七十四軍、商震第三十二軍、宋希濂第七十一軍和奉命從西安趕來的胡宗南第十七集團軍,薛嶽手裡竟有了10萬大軍。

經過一番苦戰,薛嶽所部終於將第十四師團2萬餘人牢牢實實地包圍在豫東的蘭封一帶。隨後圍殲土肥原的戰鬥總算是按照預計時間打響了,薛嶽指揮十萬大軍朝土肥原第十四師團發起猛攻,激烈的戰鬥一連打了幾天。

就在各路大軍頻傳捷報,土肥原行將覆滅之際,誰知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偏偏就是桂永清第二十七軍和黃傑第八軍這兩支嫡系部隊出了問題。先是桂永清抵擋不住困獸猶鬥的土肥原的瘋狂反撲,第二十七軍陣地被突破,桂永清將一紙手令交到第八十六師師長龍慕韓手中,令他死守蘭封,自己卻從戰場上溜之大吉。

龍慕韓見桂永清逃離戰場,隨之也擅自棄城逃走。蘭封一失,薛嶽攥得緊緊的大網頃刻間被撕破,已成甕中之鱉的土肥原第十四師團趕緊從大網撕開的口子處逃之夭夭。(。)

第34章 別無選擇第892章 敵人在進步第428章 換俘與毒計第876章 笑到最後的纔是最幸福的第360章 黃旗鎮第848章 大青山特訓第347章 瞌睡送個枕頭第241章 移防武漢第571章 日軍撤兵第776章 激烈的爭執第581章 杉山元要走第805章 《基本國策綱要》第706章 不留俘虜第477章 鐵桿漢奸馬銘第309章 來自察北的情報第836章 進退兩難第740章 兵圍代縣第612章 計劃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967章 黃府爭執第1104章 登陸戰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345章 戰前會議第620章 決戰十三敖包第1096章 中場休息第1143章 暴風雨第650章 九七式中戰車第147章 低調是王道第510章 軍政大事一肩挑第919章 識破陰謀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339章 震驚的山下第128章 將帥不和第1022章 華北方面軍重組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1132章 突然出現的戰車部隊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696章 土八路要逃?第937章 繼續擴兵備戰第254章 馬錚的辦法第1037章 大戰再起第82章 集寧論戰!第349章 戰察北第737章 爽第1134章 殺手鐗捅刀子第868章 戰績彪炳第468章 抵達陽谷第184章 勝算幾乎第1122章 甕中之鱉第769章 多田駿之死第714章 天網恢恢第730章 反攻倒計時第256章 答記者問第363章 朱長貴第573章 裡應外合第965章 針鋒相對第1102章 無奈的岡村第127章 日軍的人事調整第93章 駐蒙軍的小動作第328章 謀劃綏西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724章 八路軍來訪第201章 情況有變第877章 獸入察北第894章 新兵種第36章 連下三城第83章 閱兵的深遠影響第788章 整飭軍紀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88章 駐蒙軍的來信第266章 你猜!第1173章 通電起義第822章 以退爲進誘敵深入第929章 大局已定第665章 戰鬥總結第1145章 東北震動!第783章 重慶方面的討論第565章 伏擊第36章 連下三城第911章 化家嶺阻擊戰(下)第1097章 拯救人質行動第272章 突發事故第777章 糟糕的情況第546章 打邯鄲第262章 免死金牌第317章 針尖對麥芒第1191章 全面潰敗第一干一百五十五章 戲劇性的收場第122章 馬賀會師第169章 鬱悶的謝剛哲第818章 戰鬥打響第189章 奇襲湖口第500章 內訌第58章 借刀殺人第398章 不朽的豐碑第931章 糾結的岡村第529章 一個字——幹!第427章 解決方案第703章 增援
第34章 別無選擇第892章 敵人在進步第428章 換俘與毒計第876章 笑到最後的纔是最幸福的第360章 黃旗鎮第848章 大青山特訓第347章 瞌睡送個枕頭第241章 移防武漢第571章 日軍撤兵第776章 激烈的爭執第581章 杉山元要走第805章 《基本國策綱要》第706章 不留俘虜第477章 鐵桿漢奸馬銘第309章 來自察北的情報第836章 進退兩難第740章 兵圍代縣第612章 計劃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967章 黃府爭執第1104章 登陸戰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345章 戰前會議第620章 決戰十三敖包第1096章 中場休息第1143章 暴風雨第650章 九七式中戰車第147章 低調是王道第510章 軍政大事一肩挑第919章 識破陰謀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339章 震驚的山下第128章 將帥不和第1022章 華北方面軍重組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1132章 突然出現的戰車部隊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696章 土八路要逃?第937章 繼續擴兵備戰第254章 馬錚的辦法第1037章 大戰再起第82章 集寧論戰!第349章 戰察北第737章 爽第1134章 殺手鐗捅刀子第868章 戰績彪炳第468章 抵達陽谷第184章 勝算幾乎第1122章 甕中之鱉第769章 多田駿之死第714章 天網恢恢第730章 反攻倒計時第256章 答記者問第363章 朱長貴第573章 裡應外合第965章 針鋒相對第1102章 無奈的岡村第127章 日軍的人事調整第93章 駐蒙軍的小動作第328章 謀劃綏西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724章 八路軍來訪第201章 情況有變第877章 獸入察北第894章 新兵種第36章 連下三城第83章 閱兵的深遠影響第788章 整飭軍紀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88章 駐蒙軍的來信第266章 你猜!第1173章 通電起義第822章 以退爲進誘敵深入第929章 大局已定第665章 戰鬥總結第1145章 東北震動!第783章 重慶方面的討論第565章 伏擊第36章 連下三城第911章 化家嶺阻擊戰(下)第1097章 拯救人質行動第272章 突發事故第777章 糟糕的情況第546章 打邯鄲第262章 免死金牌第317章 針尖對麥芒第1191章 全面潰敗第一干一百五十五章 戲劇性的收場第122章 馬賀會師第169章 鬱悶的謝剛哲第818章 戰鬥打響第189章 奇襲湖口第500章 內訌第58章 借刀殺人第398章 不朽的豐碑第931章 糾結的岡村第529章 一個字——幹!第427章 解決方案第703章 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