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

這一戰,雖說對於整個抗日戰爭來說,不過是一場普通的夜間空襲行動而已。但是帶來的影響,卻是相當長遠和巨大的。甚至影響到了整個對日作戰的走向,也影響了抗聯某些方面的決策。

而抗聯通過此戰積累的這些夜間空襲經驗,培養出一批熟悉夜戰的飛行員。這些經過了考驗的飛行員中,不僅很多人成爲對日轟炸的中堅力量與各級指揮員。還有很多人成爲帶隊教官,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帶出了一大批熟悉夜間轟炸的飛行員。爲在明年轟炸日本本土,培訓了大批的有生力量。

再加上在這場戰役之中實踐的各種新式戰術,以及各種新式的導航和定位設備。這批人利用美英兩國提供遠程轟炸機,將在未來的幾年給日本本土帶來災難性的打擊。讓到目前爲止,還遠離戰場的日本人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戰爭。

給日本人好好上了一堂終生難忘的課,讓日本人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空中打擊。讓日本人知道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而已。中國人只要手中有了實力,他們做出的那些事情,中國人一樣能做出來。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纔是中國人給予他們發動這場戰爭的真正答覆。

至於眼下爲了保證抗聯航空兵的首次大規模夜戰,不僅僅在技術手段上,儘可能的採取了多種保障與技術支援手段。還在參戰飛機的選擇上,也費了一番苦心。因爲蘇制飛機的儀表比較簡單和落後,不僅飛行儀表的性能與美製飛機相比精度較差,甚至很多進行儀表飛行所必須的儀表都是沒有的。所以夜間轟炸的飛機,都是選擇的美製A二零攻擊機。

這種雙發攻擊機雖說與一般的輕型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相比,因爲機體碩大而相對顯得笨重一些。但是其裝備的航空儀表先進,皮糙肉厚。機身上有完整的裝甲保護,一般的小口徑地面火力很難對其形成威脅。

不僅作用也相當的廣泛,既可以進行俯衝轟炸,又可以進行水平轟炸。而且雙發的設計,也保證其較強的生存能力。使其即便一個發動機被擊傷,依靠剩餘的一個發動機也能返回。其一千八百公斤的最大載彈量,不僅可以滿足對地攻擊需要,還可以進行戰術轟炸。

一千七百五十公里的航程,雖說作爲轟炸機有些略短,比不上目前抗聯裝備的蘇制轟炸機。但本身對於一架主要任務是進行戰場遮斷以及對地支援的攻擊機來說,這個航程還是相當的夠用了。

與抗聯同時裝備的蘇二輕型轟炸機相比,雖說乘員多出一人。但是無論是設備、航程,還是載彈量,尤其是防護能力都遠非脆弱的蘇二轟炸機可以相比的。除了航程之外,其餘的性能甚至還要在作爲專職轟炸機的DB三轟炸機之上。

同時強大的自衛火力,以及幾乎與眼下日軍最先進的零式戰鬥機還要快的最大平飛速度,也賦予了其在戰場上相對強大的生存能力。對抗聯航空兵來說,這種飛機要比缺乏裝甲的蘇制蘇二輕型轟炸機,以及略微顯得有些笨重的DB三型轟炸機要受歡迎的多。

這款性能優異的地面攻擊機,在整個抗戰之中深受抗聯航空兵的喜歡。甚至連美國人從四二年開始提供的性能優秀的B二十五轟炸機,也遠不如其受歡迎。美國人後續生產的同類飛機以及後續改型,在抗聯的極力爭取之下倒是有三分之一都援助給了抗聯。

至於英國人援助的部分佈倫海姆式轟炸機,更是遠不如這種飛機受歡迎。而英國人在蚊式戰鬥轟炸機大規模的服役之後,不僅援助了抗聯一部分佈倫海姆式轟炸機。在美國人的協調之下,將自己裝備的這種攻擊機大部分都轉讓給了抗聯。

這種飛機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美英兩國援助給抗聯的飛機之中,最受歡迎的一個型號,其受歡迎程度甚至就連在四三年到訪東北的這架飛機設計師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設計的這種連美國軍隊自己都不願意採用的飛機,會在中國人那裡得到了如此的重視。

而這位設計師在抵達東北之後,看到抗聯飛行員將這架相對笨重一些雙發攻擊機,飛出了單發飛機都不敢做的動作,也被驚得目瞪口呆。A二零飛機堅固的機體,功率龐大的發動機,讓這種飛機在抗聯手中發揮了最大的性能。

甚至在一段時間之內,抗聯將這種飛機拿來作爲重型戰鬥機使用。不僅讓這種飛機承擔了要地防空的重任,還將這款飛機利用相對較大的機體,有些富餘的發動機動力,將其改進成諸多的特種作戰飛機。甚至裝上了輕型雷達,改成夜間防空作戰指揮飛機。

這些美製飛機,加上抗聯自行生產的伊爾二強擊機,以及美國援助的海軍使用的TBF和SBD兩款原本是艦載,但眼下卻是轉行的俯衝轟炸機,構成了抗聯航空兵在整個抗戰期間對地支援的主要力量。

而隨後抗聯自行投產的伊爾四轟炸機和部分美援的B二十五轟炸機,則成爲抗聯航空兵進行戰術轟炸的主要力量。同時伊爾四轟炸機因爲航程遠,在B十七轟炸機與B二十四轟炸機,這兩款遠程轟炸機抵達東北之前,還參與了對日轟炸。

尤其是伊爾四轟炸機,在珍珠港事變爆發的第二天。爲了表示對美國人的支援,抗聯出動幾乎可以動用的七十四架伊爾四轟炸機,攜帶了六十餘噸凝固汽油彈和爆破彈。在十三架DB三轟炸機改裝的電子戰飛機配合之下。對日本首都東京展開了抗聯對日本本土的第一次空襲。

這些抗聯投擲的炸彈,成爲第一批落在日本本土的殺傷炸彈。雖說比國軍空襲日本本土晚了三年,但是落在日本本土的都是實實在在的炸彈,而不是國軍投擲的那些紙片子。出動的飛機架數,更不是當年只出動兩架美製B十式轟炸機的國軍可以相比的。

而表面上爲了策應太平洋上戰場上正在捱揍的美軍,實際上是抗聯爲了爭取更多援助而實施的這次空襲,也正式拉開了對日四年大空襲的序幕。從那一天開始,抗聯對日轟炸的規模逐步隨着美英援助的轟炸機抵達,越來越大。轟炸的目標,從東京也逐步擴散到了日本本土所有的角落。

有了抗聯的這個實際上的表態,美國人自然心領神會。在抗聯首次對日空襲的一週後,美軍便將駐紮在菲律賓遠東空軍的三十六架B十七轟炸機,以及剛由本土調來,原本用來保衛荷屬東印度羣島的七十架B十七轟炸機和二十四架B二十四轟炸機,由美軍飛行員駕駛,經過荷屬東印度羣島和印度全部飛到東北轉讓給抗聯。

同時在自身產量還無法有些不足的情況之下,爲了保證抗聯對日轟炸,減輕自身的壓力,還動員英國人將在蘭開斯特重轟炸機服役之後,已經開始退居二線的斯特林重轟炸機與曼徹斯特轟炸機、威靈頓轟炸機援助給抗聯。作爲美製遠程轟炸機抵達之前,補充抗聯對日空襲遠程轟炸機不足。

在美國人的眼中,伊爾四這款抗聯目前主力遠程轟炸機,性能太過於落後。承擔對日跨海轟炸,無論是載彈量還是防護力都太落後了。在自身的轟炸機產量還不足的情況之下,已經開始量產性能優異新式轟炸機的英國自然成了首要的可以選擇對象。

而英國人,也自然不是善茬子。一方面需要抗聯削弱日軍戰爭潛力,以保證英屬印度和英屬澳大利亞的安全。一方面,也利用這件事情與美國人討價還價。最後美英兩國不知道達成了什麼協議,在四二年五月英軍完成對科隆的千機大轟炸之後。

英國人於六月中旬開始至七月末,在印度向抗聯陸續轉交了三百餘架斯特林轟炸機,一百架威靈頓轟炸機,四十架哈利法克斯轟炸機,以及第二批一百六十架的颶風戰鬥機。其中所有的斯特林轟炸機和四十架哈利法克斯轟炸機,在七月份全部轉交完畢。

這批轟炸機很多直接是從英國本土,甚至北非戰場上抽調出來的。尤其是北非戰場上抽調出來的轟炸機,機身上使用的還是沙漠塗裝。不過對於急需遠程轟炸機的抗聯來說,英國人的飛機從來調來的並不是該自己操心的事情。

在以短短的兩個月時間之內便完成讓英國人驚異之極轉換飛行訓練之後,這批轟炸機在當年九月全部抵達東北後即開始對日轟炸。而英國人則在四三年,又將所有還在服役的斯特林轟炸機全部轉交給抗聯。

這批英制轟炸機,在四三年初美製B十七、B二十四轟炸機開始大批抵達東北之前。尤其是在四二年,承擔了抗聯對日轟炸的主要任務。當然,這些事情還都是在三個月後珍珠港事變爆發後的話了。

而眼下,在採取了種種技術手段保障以及這款美製攻擊機自身的優異性能。再加上有大致的方位之後,抗聯在夜間轟炸主要使用的是凝固汽油彈這種面殺傷武器。而不是普通的爆破殺傷彈,這種實際上是點殺傷武器。

這一夜對於第七師團來說,並未因爲夜色的保護而可以鬆了一口氣。對於第七師團和他們在通遼戰場上的同僚來說,這一夜依舊是讓那些在戰場上活下來的日本兵,終生難以忘記的一個恐怖的地獄之夜。

抗聯的轟炸行動,非但沒有因爲夜色的降臨而停止。反倒是因爲夜色,其原本就不多的高射炮對抗聯航空兵的威脅更近一步的降低。而抗聯的凝固汽油彈,則讓第七師團的噩夢一直持續下去。

一枚凝固汽油彈,可以將一座隱藏了日軍的山頭都點燃。一個抗聯慣用的十二架轟炸機組成的編隊,在先前的編隊用爆破彈梳理一遍後,跟進投擲下的六十枚一百五十公斤級的凝固汽油彈,可以將整個戰場變成一片火海。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十七章 計劃(2)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擊時機的選擇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二百二十六章 那些船上的寶貝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六十七章 後續影響的隱患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是牢騷,但也是實情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場上的兩個意外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十七章 計劃(2)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擊時機的選擇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二百二十六章 那些船上的寶貝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六十七章 後續影響的隱患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是牢騷,但也是實情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場上的兩個意外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