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

這位明顯很是有些雄心壯志的戰區長官,也許是心中有股子不服氣,可謂是獅子大開口。他認爲不應該單單是華北方面,要發起一系列的反擊作戰。在其他的戰場,也可以進行一定的戰略的配合,至少在打一場三九年冬季的那種全國戰術反擊作戰。

在豫東戰場與山西戰場打響的同時,在華中應該以第五、六兩個戰區的主力,向湖北境內應山至武漢段的平漢鐵路發起攻擊。爭取利用日軍十一軍抽調大批兵力至冀中參戰的機會,以徹底的打通五、六兩個戰區之間的聯繫。

力爭使得五、六兩個戰區連成一片,增加兩個戰區的迴旋餘地,加強應對華東日軍的能力。同時加強五戰區的縱深,並加強對皖北、鄂東地區的控制。儘可能的將湖北境內的日軍,壓縮至武漢附近,恢復對湖北境內糧食產區的控制。

並恢復平漢路河南與湖北之間的通行,以加快物資的物資的轉運。至少日軍不能再像現在這樣,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想打那裡、就打那裡。力爭使得一、五、六這三大戰區,徹底的連成一體。

集中九戰區主力以及江防軍主力,對岳陽周邊的洞庭湖平原,以及宜昌一線發起反擊。收復兩湖地區主要糧食產區,以緩解大後方眼下已經出現的糧荒。利用這個機會恢復江防態勢,徹底的切斷日軍進犯陪都的通道。

以三戰區的主力,在江西戰場上發起反擊。利用日軍在江西、蘇南、浙江兵力不足的態勢,爭取一鼓作氣收復南昌。共軍可以打下北平,國軍也一樣可以收復南昌。只要能收復南昌,便能穩定贛南的大後方,對九江一線形成威脅。

同時加大在滇緬戰場上的投入,儘快的打通與印度的地面聯繫。他建議在抽調一兩個軍,投入到緬甸戰場。只要打通與駐印軍之間的聯繫,勢必會減輕美英兩國在印度戰場上的壓力,尤其是美國人在印度戰場上的投入。

只要美國人能在印度戰場上,抽調出部分的兵力投入其他戰線。那麼東北共軍在美國人整體戰略格局之下的重要性,勢必會大幅度下降。只要美國人認爲東北共軍不是不可代替的,再加上施加一部分政治上的壓力,美國人終止對東北共軍的援助,也就順理成章了。

在他看來美國人是相當現實的,不下重餌美國人是不會給予太多好處的。東北的共軍之所以得到美國人的大批援助,原因不外是他們在東北戰場上,牽制住了日軍的關東軍與朝鮮軍這兩大戰略集團,減輕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

同時如果能夠打通中印交通線,也可以加快美援物資的運輸。同時與美國人協商,將原定於交給中國,現在卻被用到印度戰場上的裝備,儘快的交付中國。這樣一來,無疑在外交和軍事上,都有極大的好處。

最關鍵國軍也能大規模的實施反擊,收復部分的失地,在美國人的面前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無疑對爭取美國援助,還是有相當好處的。畢竟眼下在國際上,是重慶而不是延安,纔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其實他的建議,到是很符合重慶方面利益的。但是他的建議,卻是在參加會議的所有人看來,這胃口實在有些過大。眼下剛剛打完常德會戰的六、九兩個戰區,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基本上以無進攻能力。五戰區在四三年的作戰之中,同樣損失不輕。

現在除了實力還比較完整的一戰區、三戰區、八戰區,以及本身就兵力最少的四戰區之外,其餘的各大戰區基本上已經無反擊能力。而且眼下大部分可以調動的精銳,都在第二次編組的遠征軍序列之中。這個時候進行全國性的反擊,根本就無力支撐。

而且這個時候發動全線反擊,也在一定程度上觸動了下面各方面大員的利益。前邊吃緊,後方緊吃。前線某些方面大員,與淪陷區的走私生意,一個個做的腦滿腸肥。這個時候讓他們發起全線反擊,無疑是要了他們的命。

特別是那些雜牌軍將領出身,以及以雜牌軍爲主編成的戰區。對於他的這個建議除了個別人之外,幾乎無一人贊同的。尤其是以晉綏軍爲主,實際上是自成體系的第二戰區,以及以雜牌軍爲主的第五戰區。

在這二位看來,眼前的這個一貫以吞併或是削弱雜牌軍爲己任的傢伙,這麼做純粹是爲了削弱雜牌軍。這兩個戰區實力和與中央軍爲主的戰區,根本就沒有辦法相比。無論是美援裝備,還是美英給的二手意大利裝備,基本上都沒有他們什麼事情。

這種情況之下,讓這兩個實力在全國最弱,一個以桂軍爲主,一個以晉綏軍爲主的兩個戰區去主動發起反擊,這不是又搞出來的變相削弱雜牌軍又是什麼?讓我們發起反擊也可以,除非將裝備、兵員都要補足,並享受與中央軍同樣的待遇。

而在那位五戰區長官看來,他的這個計劃很是有以他的桂軍,爲他們中央軍當替死鬼的做派。別說這場反擊戰打下來,會讓他本身實力就不強的五戰區損失慘重。就算真的打下來了,五戰區的整體態勢,依舊沒有任何的改變。

還是擋在前邊,讓自己的桂軍爲他們以中央軍爲主的六戰區,在前邊當替死鬼。這一點,讓那位五戰區司令長官,極其的反感與討厭。中央軍是他麼嫡系的**,桂軍要是都打光了,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桂系打仗沒說的,可不能給中央軍當替死鬼。

在與時任軍訓部長兼桂林行營主任的,那位被人稱之爲小諸葛,桂系二號人物對視一眼之後,兩個人都下定決心。如果軍委會要在五戰區發起反擊的話,那麼在裝備上,至少撥給桂系兩個軍的美械裝備。

相對於要求補充裝備以及補充兵員,才能發起反擊的這兩位戰區長官。那位第一戰區嫡系中央軍將領出身的,那位只知道狂嫖濫賭,與日本人雖說沒有什麼勾結,但是暗地裡面走私生意做得異常興隆的司令長官,對於他的這個建議尤爲不滿。

開什麼玩笑,日軍不來主動進攻,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現在幹嘛去主動招惹,這不是沒事找事嗎?豫東現在地處黃泛區,要啥沒有啥,收復了又有什麼用?還不如集中兵力固守第一戰區現有的防區,確保豫中與豫西的地盤。

自己在淪陷區有那麼多的走私生意,你這一打不得全都斷了?斷人財路,無異於殺人父母的這個道理,你丫的究竟是懂還是不懂?願意打你的六戰區去打,一戰區沒有這個義務和實力。

而相對於下面的議論紛紛,那位軍政部的中央軍第一人還是說了一句公道話。雖說這個計劃很符合現有的態勢,但是眼下國軍的實力還遠未恢復。尤其是在剛剛結束的常德會戰之中,雖說重創了來犯的日軍十一軍,但五、九兩個戰區損失都不輕。

中央軍最精銳的第十、九九、一百軍,在此戰之中損失尤爲慘重。其中頭號王牌七十四軍,更是損失極重。其固守常德的一個師僅存三百餘人,該軍不經過長期休整,難以恢復戰鬥力。號稱泰山軍的第十軍,在解圍戰之中也基本上損失過半,也急需休整和補充。

除了這些部隊之外,其他的精銳像第八軍、五十四軍、七十一軍等,以及新編成的兩個全美械軍,不是在印度就是在滇西戰場上的情況之下,發起全國性的全面反擊很不恰當。如果堅持反擊的話,應該還是以局部反擊爲主。

不過他還是同意集中一戰區主力向豫東出擊,以二戰區加上八戰區一部。利用山西日軍主力,被山西共軍吸引過去的態勢,向晉西南發起反擊。力爭收復晉西南與豫東地區,切斷共軍進一步南下的通道。

至於其他的方向就不要動了,尤其是之前戰損很大的六、九兩個戰區,眼下還是以休整,恢復元氣爲主。相對於那位六戰區司令官有些激進的做法,很明顯這位老成持重的軍政部長的計劃,到是更符合現實利益。

只是那位視軍隊如**的山西王,現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一聽還是讓自己的二戰區爲主不說,還調已經與自己離心離德的三十五軍回山西,卻是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般。生怕三十五軍調回山西戰場,很有可能會導致他的晉綏軍徹底崩盤的他。提出調三十五軍回到山西,他是不可能接受的。

如果堅持在山西戰場打一場的戰略反擊,第二戰區可以承擔部分作戰任務。但是中央要給補充軍械、彈藥,還要加強炮兵和空軍參戰。這位老先生是獅子大開口,從步槍到飛機,從棉衣到醫藥用品統統都要。

而且堅持進入山西戰場的八戰區部隊,必須要歸屬二戰區指揮。如果此戰能夠重新收復運城與中條山區,那麼中條山可以留在一戰區建制內,但是運城以及鄰近的夏縣以西地區,必須併入二戰區轄區。

這位山西王除了要求調撥一部分美械,尤其是性能很好的美製山炮,給他的晉綏軍換裝,以及大量的空中支援之外。一張嘴就要兩個全美械的炮兵團,在此戰之中調歸二戰區使用。

而這種由美製一零五榴彈炮編組成的炮兵團,全軍到目前也只有五個。其中三個還在印度戰場,歸屬駐印軍指揮,正在印度戰場上苦戰。就是想要調回國,那位攪屎棍一樣的美國陸軍中將也不會答應。

剩下的兩個炮團之中,一個眼下在滇西的遠征軍編制之中,一個目前配屬給了一直承擔對江防任務的六戰區,用於封鎖三峽保證長江防線以及重慶的安全。也是目前六戰區,僅有的一部分重炮兵。

眼下就連中央軍精銳雲集的一、九這兩個戰區,配屬的還是幾年血戰下來,僅存數量已經不多的德制榴彈炮,以及抗戰前期蘇聯人給的蘇制野炮。那有那麼多美製榴彈炮團,撥給他軍事始終壓力並不是很大的二戰區?你這胃口也太大了吧。

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一百四十二章輝煌的開端(10)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坦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似乎沒有弱點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當年也造過飛機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
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一百四十二章輝煌的開端(10)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坦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似乎沒有弱點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當年也造過飛機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