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

對於這二位老兄來說眼下這些殘存的兵力,可是他們回去免於處罰的根本,也是自己活下去的護身符。要是將這麼一點殘存的兵力,也全部搭在這裡。那麼自己就算能活着回去,也要受到嚴厲的處罰。這一點,他們心中都很清楚。

所以這兩個實際掌握權力和部隊的人,並不想按照他的要求明知道是去送死,還要執行在失去聯繫之前參謀長的最後一道命令。而且兩個人自身的意見也沒有統一,誰也說服不了誰,使得對下一步的行動更加難以下決心。

幾經討論,三個人卻是誰也說服不了誰。而師團部那邊卻是無論通訊兵怎麼聯繫,卻依舊毫無動靜。在派出去尋找師團部的人員回來之前,三人就在這裡僵持着。三個當頭的這麼一僵持,下面的部隊自然不知道該怎麼辦。

相對於還在不斷的以小規模兵力,與抗聯守軍接觸的敖漢營子一線日軍。巴拉奇如德一線的日軍,即不撤退,也不發起攻擊,更沒有修建工事準備固守待援,也就是說他們在這裡幾乎沒有任何的行動。就在哪兒上不上,下不下的懸着。雖說退出了炮火的射程之外,但是卻沒有做任何的動作。

三個脣槍舌戰的過於激烈,都在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觀念的傢伙,卻是忘記了他們現在不是在那個駐地,或是陸軍大學的校園裡面,更不是本土那個料理亭或是藝妓館。而是在戰場上,身邊還蹲着一隻時刻在緊盯着他們動向的惡虎。

不過巴拉奇如德一線日軍此舉,很是迷惑了一部分抗聯官兵。一線的各級指揮員一時之間無法判明,當面的日軍現在擺出這麼一個態勢究竟是想要做什麼。甚至就連楊繼財在接到報告之後,在短時間之內也無法判斷日軍這一舉動,其中暗藏着什麼意味。

眼前的日軍擺出的這個不戰、不退、不守這三不架勢,讓楊繼財在迷惑的同時,也多少有些膽大的猜測是不是日軍的指揮系統,出現什麼問題了。否則,眼前的這股日軍絕對不會在自己面前什麼都不做,就在那裡曬太陽,這可不是日軍一貫的風格。”

有了這個大膽的假設,楊繼財敏銳的感覺到這是自己的一個難得戰機,不做點什麼事情,實在有些對不起自己。但是眼下對於他的困難是兵力不足,以及重炮彈藥,特別是火箭彈已經出現的不足。

即便是眼下蘇英奇帶領的幾個連,已經在全殲了日軍半個中隊之後搶佔巴彥諾爾。但是他手頭的兵力,依舊不足以支撐進行全線反擊。而且現在剩餘的有限炮彈,已經不足以支撐他的火海代替人海的戰術。

雖然還不清楚第七師團確切的傷亡數字,但是楊繼財認爲按照第七師團出去在之前戰鬥的傷亡,以及二十八聯隊的傷亡,自己手頭上的兵力無論如何是絕對不夠的。即便是勉強發起反擊,也只能搞一個兩敗俱傷。

但讓楊繼財就此放棄,以他的性格來說卻又是死活不能甘心的。即便是第七師團目前剩餘的這些兵力,對其已經構不成威脅。只要固守防禦,以目前日軍殘存的兵力和火力,幾乎已經沒有突破自己防線的機會。

只是就這麼老實的和第七師團已經所剩不多的殘部對峙,卻並不是他楊繼財的風格。尤其是在並非沒有機會的情況之下,放棄絕對不是楊繼財的習慣。咬了咬牙,知道在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和勝利的楊繼財,沒有假手他人,而是親手起草了一封給王光宇的電報。

這封電報的中心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兵。如果說的再詳細一些,就是向王光宇索要目前部署在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所有抗聯部隊的指揮權,尤其是原來計劃作爲伏擊第七師團部隊的指揮權。

眼下第七師團整個已經被打殘廢了,剩餘的這點殘餘兵力無論如何也不會在繼續西進。除非是他們自己認爲以眼下這點兵力,能夠撼動整個抗聯的側翼防線。預定設伏的那些部隊繼續停留在原來出擊地點,只能是浪費兵力。與其白白的浪費,還不如歸自己指揮,緩解自己手頭的兵力不足。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眼下的戰機如果不想辦法儘快的抓住,今後部隊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而眼下第七師團殘部進退失據、不戰不撤,就是將第七師團徹底、完全乾淨利落解決最佳的時機。

除了索要這些部隊的指揮權之外,楊繼財另外一個重點就是要求航空兵,將對第七師團的轟炸全面暫停。無論白城子那裡現在情況如何,還有多少日軍的殘部,但是目前第七師團絕大部分的有生力量都集中在自己當面。

在繼續白城子一線轟炸,基本上都是徒勞的,只能白白的浪費對抗聯來說,還相當寶貴的汽油和炸彈。至於第七師團的補給線,在楊繼財看來,根本就沒有轟炸的必要。就那百餘輛大車,還值一枚凝固汽油彈的價值大。

第七師團那幾十輛卡車,早就在昨天的轟炸之中成爲一堆廢鐵。剩餘的那點大車,不僅價值不大,就是全部集中起來,又能運載多少彈藥、糧食?楊繼財認爲航空兵除了繼續執行偵察任務之外,其餘的兵力和裝備是時候到了該撤回的時候了。

集中目前在林西機場囤積彈藥和油料,尤其是數量並不多的凝固汽油彈,準備配合地面上對第七師團的最後解決。楊繼財在這封將近三千餘字的電報上,將自己對目前阿魯科爾沁戰局的判斷寫的很詳細。

甚至楊繼財向縱隊建議,目前部署在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伏擊部隊,可以並不用全部參與對第七師團餘部的圍殲。按照第七師團在阿魯科爾沁旗戰場剩餘的這些兵力,集中這麼多的部隊、坦克、騎兵,多少顯得有些浪費。

縱隊完全可以留下部分坦克以及加強步兵之外,其餘的部隊可以組成一個坦克、騎兵集羣,利用林西正面戰場目前的膠着狀態。強行向翁牛特左旗境內迂迴,包抄林西正面日軍兩個師團的後路。配合林西正面戰場的部隊對日軍完成合圍。

同時將航空兵的主要力量,調轉作戰方向,對林西正面戰場之敵實施空中絞殺。爲主力對其圍殲,創造有利的戰機。雖然抗聯目前在林西戰場上的兵力,並不佔據優勢。但是裝備上,卻是有絕對的優勢。

按照抗聯目前在林西戰場上集中的坦克、重炮、騎兵和航空兵數量來看,即便不能全殲這兩個日軍師團,但是給予重創卻是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只要能打垮這兩個日軍師團,那麼整個西滿戰局可謂是大局已定。

其實楊繼財很清楚,如果等眼下正在往回趕的政委返回林西之後,在提這幾個要求得到批准的可能性會更高,但是此時戰局卻是恰恰不能等。阿魯科爾沁旗的戰局,政委掌握的很全面,有他的勸說得到批准的把握性,也會更大一些。

但是一旦第七師團殘部反應過來快速的撤退,到時候再追擊就會相當的被動。如果第七師團殘存的這不到三千的兵力不退反進,或是就地固守,楊繼財都不擔心。因爲這樣一來,會給自己爭取到眼下最急需的時間。

可第七師團殘部,目前這種進也不進,退也不退的架勢,卻是讓他感覺到最難以把握。因爲他無法通過日軍的行動,來判斷日軍下一步的動向。這對他後續的作戰部署,影響會很大的。

儘管他不知道此時第七師團那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但是眼下巴拉奇如德正面的擺出如此的態勢,絕對不會是抽了什麼風,而是一種偶然情況之下的必然結果。雖說眼下楊繼財還無法得知,苗致和已經將第七師團部給徹底的端掉了。

但是眼下第七師團殘部目前擺出的這麼一個架勢,卻讓他隱隱的有這種感覺。日軍現在擺出這麼一出進退無措的態勢,很明顯就是指揮系統被打亂了。否則換了任何一個指揮官,都不會允許目前這種情況出現。

除非那個指揮員,是一個純粹的二百五或是戰場指揮的生手,什麼都不明白。但日軍各級指揮官,卻恰恰沒有一個人是這種情況。關於第七師團指揮系統出現問題的另外一個依據就是,現在前沿陣地的監聽電臺,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再監聽到第七師團部發出的信號。

雖說自從阿魯科爾沁旗戰場打響之後,自己無線電干擾飛機一直在壓制着第七師團的無線電通訊聯絡。但是用於日軍各部之間聯絡的戰術電臺信號,還是很頻繁的。但眼下第七師團部居然連與前線部隊之間的戰術電臺信號,也全部中斷。

在第七師團眼下處於的這種困頓的情況之下,沒有一個指揮官會白癡到爲了其所謂的自身安全,中斷所有的無線電聯絡。出現這種情況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日軍的第七師團部出了問題。

蘇英奇收攏部隊撤退的時候,有幾個失散的連隊始終未能尋找到。處於孤懸敵後,爲了主力的安全,蘇英奇不敢在扎嘎斯臺諾爾一線長久等待,而最終選擇了撤退。畢竟幾個連與主力相比,孰輕孰重他蘇英奇還是分的清的。

對於蘇英奇放棄尋找的做法,楊繼財認爲蘇英奇的決定並無不妥之處。因爲在事情有輕重緩急的情況之下,換了誰都還是要選擇重的一頭。但要是說這幾個連隊,在混戰之中全部犧牲或是被俘,楊繼財有些不是很相信。

眼下這種情況讓楊繼財突然有種感覺,會不會是這個幾個失散的連隊,在與主力取得聯繫無望的情況之下,向南撤退的時候與第七師團部遭遇了?甚至可能是這幾個與主力失散的連隊,打掉了第七師團的師團部?

按照蘇英奇的彙報,失散的連隊足足有三個步兵連與一個臨時編成的機槍連,幾乎相當於一個營的兵力。這些人如果真的與第七師團部遭遇,那麼也足夠在日軍大腦之中好好的折騰一番。

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264章 進關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們只是半瓶水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氣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1)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
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264章 進關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們只是半瓶水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氣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1)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