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

但儘管楊震所有了解與掌握的資料,都是來自於後世的網絡。對於很多東西,都可以說是很瞭解。但是對於鈾濃縮的工藝和設備,他也只能說出一個大概來。尤其是生產鈈彈所需的核反應堆的構造,他更是一無所知。畢竟網絡上的東西,還是相對有限的。

不過他至少知道進行鈾濃縮,需要離心機和高速回旋加速器。也至少知道怎麼將天然鈾轉化成四氟化鈾。在轉化的時候,需要什麼原料。也知道怎麼將四氟化鈾,轉化成爲核燃料的最初武器級的六氟化鈾。

否則他也不會搞了這麼多的彎子,動用了這麼多的手段,將這兩種儀器和設備,包括核心機密在內搞到手。他這一手很多人都不理解,認爲他是有錢沒有地方花。一百多萬美金,誰都不能說這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數目。

在眼下抗聯資金緊張局面還沒有得到完全緩解的情況之下,居然大手大腳的花費了一百多萬美金,買回來即不能吃,還不能用,對眼下正在進行的工業建設,沒有任何幫助,甚至還要供起來的這些設備。

不過好在對於楊震極爲了解,知道他絕對不會無的放矢的總指揮,在這件事情上給予了楊震堅定的支持。甚至這筆錢,也是從東北局今年經費之中調撥出來的。中央雖然一樣不知道楊震究竟想要在做什麼,但是在已經與楊震談過的主席支持下,也最終同意了楊震的做法。

只是可惜後世中國,嚴格的網絡管理之下,很多東西只是表面文章。網絡上對於核武器的原料和結構,甚至一些提純的方法說的都很詳細。但是涉及到關鍵的問題上,還是進行嚴格管制的。

至少研製這些東西所需的離心機和高速回旋加速器的原理是有的,大概的結構圖也是有的。但是其他的工藝標準,以及一些核心部件,是絕對不會有的。尤其是涉及到最關鍵的鈾濃縮工業以及必須設備的時候,儘管已經不再是任何的秘密,但依舊是遮遮掩掩。最關鍵的地方,是絕對不會有的。

當然像將六氟化鈾加工成可以製造原子彈的足夠濃度的鈾二三五的必要設備,高速離心機和迴旋加速器的工藝和構造,對於任何一個有能力生產和製造,以及研製的國家來說,都是要嚴格管控的。

要是這個地球上的大部分國家都有了核武器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那麼地球上還能有一個安全的角落嗎?只要控制了關鍵的設備,你提煉不出足夠濃度的武器級鈾,就是核武器的原理放在你面前又能如何?研製不出來,還是一樣的研製不出來。

不過即便是在網絡上已經是半公開的東西,但那些玩意除非是專業搞這些東西的,換了其他人來說,基本上都是一頭霧水。好在楊震後世的時候,對這些玩意興趣還是比較大的。再加上經過特殊訓練出來的超常記憶力,也算是死記硬背下來。

儘管其中可以理解的東西幾乎沒有,但是這些東西,對於這些物理大家來說,已經是足夠了。有些事情,在不懂的人面前,你怎麼點他都不會明白。但是在真正懂行的人眼裡,都是一點就透的。哪怕是一丁點的信息,都可以帶領他們走向另外一個科學的殿堂。

而且現在自己手中還有了必須的設備,雖然數量還遠遠的不夠,但總算是一個好的開端不是嗎?有了真空高速離心機和迴旋加速器的實物,還有了核心技術和圖紙,那麼距離測繪仿製出來的日子,也不會太遠了不是嗎?中國人的山寨能力,楊震還是比較相信的。

至於原料,楊震也不是很擔心。生產對於鈾提純轉化的氟的主要原料螢石,在根據地內的穆棱縣城子河地區就有儲藏。至於鈾礦,雖然沒有巖礦,但是在綏棱縣就有一定儲量砂煤型鈾沙礦。距離綏棱縣城極近,易於開採。儲量雖然不夠豐富,品味也不高,但也足夠前期使用了。

中國最好的鈾礦除了湖南與浙江、江西之外,北方最好的鈾礦在本溪和鄂爾多斯。只是可惜那裡一個是第八戰區的地盤,一個是日軍在東北的統治核心區。黑龍江地區的鈾礦雖然開採比較容易,但品味極低。不過提純出製造一顆或是幾顆原子彈所需濃縮鈾的數量,還是夠了。

這些東西楊震談的很詳細,也很全面。在座的幾位教授,不僅聽的異常仔細,而且在一開始就被楊震的談話給牢牢的吸引住了,甚至都忘記了之前的被楊震逼迫留在東北而帶來的不快。

他們之前的研究課題,都曾經與這些東西有部分,或是少量的交叉,甚至是直接的涉及。這些東西,他們幾乎可以說一點就通。甚至楊震在很多東西都說的含糊其辭的情況之下,他們略微一琢磨也就想通了。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讓他們大吃一驚。

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些站在他們認爲現代物理頂峰的東西,會製造出一種威力極其巨大的殺人武器。更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會真的用這些武器去殺人。無論是什麼人,哪怕是中國現在的敵人,他們也沒有想過。

當楊震的話音落下之後,幾位這方面的教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是誰也無法開口說話。聽完楊震這番話後,他們總算知道楊震爲什麼堅持他們必須留在東北。作爲這個時代中國最頂尖的物理學家,他們都敏銳的感覺到,這些東西一旦變成現實,恐怕將意味着打開了那個潘多拉匣子。

沉默良久,還是葉企孫教授先開口,但是卻是滿是不解的道:“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你只在清華旁聽了一年基礎物理,不可能接觸到這些即便是我們這些專業物理出身的傢伙來說,也是一個全新課題的東西。”

“要知道,你說的這些東西都是站在當代物理學最高峰的東西。而且按照你的說法來看,這並非是沒有實現的可能。但是這些東西,要經過長期的實驗和研究才能得出來。你怎麼像是親身做過實驗一樣,瞭解和掌握的這麼透徹?”

葉企孫教授的話音落下,還沒有等楊震回答他。那邊自進來後一直沒有開口,也是這些人中唯一一個在美國學的真正是核物理專業的吳大猷教授卻是開口道:“楊先生,我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的就是原子物理,哦,就是你說的那種核物理。”

“你今天說的這些,我個人感覺經過大量細緻的研究完全是可以實現的。你們現在有了高速真空離心機,還有了高速回旋加速器,進行你說的那個濃度的鈾濃縮提純,還是完全可以的。雖然不一定能達到你說的那個標準,但是實現卻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關鍵的是如果這種武器,就是你說的原子彈研製出來,你或者你們難道真的打算將它們用於實戰?”

“我想你既然能提出來這些觀點和理論,甚至還提出來系統的提純方式,以及濃度要求,你就應該明白這種武器的威力。我是搞原子物理研究的,對於那些放射性東西的危害,還是明白的。”

“如果這種武器一旦研製成功,對於整個人類將會是一個惡魔。巨大的輻射,將會製造成一場難以控制的災難。無論我們的敵人是誰,都不應該去承受這種代價。因爲它的威脅並非是針對某一個國家,而是針對的全人類。”

“我是搞原子物理的,我清楚輻射後的代價和對周圍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這種武器如果真的研製成功,的確威力巨大。但是它帶來的後果,也將會是異常沉重的。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爲了這些東西而自食惡果。”

對於兩位先生的疑問,在讚歎了一下二位先生敏銳的嗅覺之後,楊震略微的沉思了一下後道:“這些東西我是怎麼知曉的,現在我還不能說。但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諸位先生,這種研究在美德兩國已經開始展開。”

“雖說德國人的進展我們暫時還不太清楚,但是美國人的情況我們卻是還知道一些。美國人現在制定了一個曼哈頓計劃,就是專門研製這種武器的。雖然這個計劃美國人才剛剛展開,但諸位先生都是美國留學回來的,應該大致清楚只要美國人下定決心,以美國人的科技水平和財力、物力研製出來這種東西,並不是什麼難事。”

“至於在這種武器真的研製成功後,我們會不會將他們用於實戰的問題,很抱歉我現在也無法回答。因爲按照我們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我們的敵人也在進行着類似的研究。他們不僅在陸海軍中,分別成立專門的研製機構。”

“並在日本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仁科芳雄的帶領之下,已經建成了一定功率的迴旋加速器。而以日本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既然連中等噸位的迴旋加速器都能建成,那麼建成一座核反應堆並不成問題。如果有了足夠數量的高濃縮鈾,生產出這種武器也不奇怪。”

“美國人與德國人距離我們還遠,他們研製的進度和結果,暫時還不用我們去操心。但是如果日本人首先研製成功這種武器,那麼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說,將是一個極大的災難。而且一旦日本人率先對我們使用這種武器,以幾位先生之鑑,我們難道就不需要有對等還擊的能力?”

“難道我們就爲了一點點道德上的忌諱,而任憑我們的敵人爲所欲爲?而主動放棄對等還擊的能力?日本人的瘋狂性,幾位教授不是不清楚。一旦在戰局敗壞的情況之下,這個瘋狗一樣的民族是什麼事情都可能做出來的。”

“請幾位先生告訴我,如果日本人也同樣搞出了這個東西,並在戰場上率先對我們使用,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對其進行對等的報復?從以往的經歷來看,以日本人的德性,不見得不會對我們採取核打擊的手段,以求儘快的從中國戰場脫身。”

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階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準備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須要下一些好餌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261章 思念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坦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總攻擊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六十二章 岡村寧次的選擇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
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階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準備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須要下一些好餌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261章 思念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坦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總攻擊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六十二章 岡村寧次的選擇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