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

被楊震一頓很批的方子翼,儘管還是肉疼的緊,但也不敢在表現出來。只能老老實實的按照總部的方案,去制定機降的計劃。但不管怎麼說,一下子拿出十幾架運輸機作爲代價,方子翼不肉疼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這些運載了眼下最急需支援火力的運輸機,在第一批傘降部隊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在城西奪取的太子河北岸,大約兩公里長的平原地帶,冒着兩翼的炮火,在不斷俯衝掃射的戰鬥機掩護之下強行降落。

這些運輸機的飛行員都是始終在肉疼的方子翼,爲了此次機降任務專門從飛行學校調來的教官。這些水平相當高的教官,倒也沒有辜負他的期待。儘管飛機在降落的時候,被兩翼打過來的零星火力,或多或少的都受了一點傷。但幾乎所有的飛機,還是都平安的降落了。

在降落之後這些飛機,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卸載裝運的坦克和急需的火炮。這批飛機,尤其是運輸那十幾輛超輕型坦克的意大利運輸機,都經過專門的改造,機艙門都已經擴大。在加上戰前反覆的訓練,卸載的速度相當的快。

除了一架飛機因爲運載的坦克沒有固定好,在強行着陸的時候,坦克將機身尾部撞壞之外。其餘的飛機,基本上平安的完成卸載。但卻有一架容克五二和一架SM八二運輸機,在卸載完畢之後,重新起飛的時候被日軍炮火擊落。最後一架起飛的飛機,也日軍炮火擊毀在了臨時跑道上。

儘管付出了四架飛機的代價,但與投入的飛機數量相比。此次機降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而且被自己坦克撞壞了機尾的那架運輸機,也不是完全無法修理的。不過方子翼爲了保證飛機的安全,調航校教官參與此次機降的做法,被楊震劈頭蓋臉的狠狠的罵了一頓。

對方子翼抽調航校教官,參加此次作戰行動,楊震可以說相當的憤怒。這些教官都是戰場上百戰餘生的老兵,更是航空兵發展壯大的根本與底氣。爲了這些即便是全部損失,但也完全可以想辦法在補充的飛機。將自己最根本的根基都派了出去,他這不是因噎廢食嗎?

原本按照楊震的意思,這些飛機損失就損失了。尤其是那些意大利運輸機,總共就這麼十幾架,即便是都保存下來,但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因爲缺乏零部件補充而報廢。相對於眼下經過苦心收集,搞來的數量不小的容克五二飛機。

這些意大利製造的運輸機,性能雖說還算錯。但總共就這十餘架飛機,抗聯也沒有必要在爲他們仿製必要零部件。只要能將這些重武器,送到傘兵二師手中,這些飛機就是全損失掉了也就無所謂。

但這個方子翼,卻爲了保證飛機,把航校教官給派出了出去。而且一下自就損失了三個機組,這讓楊震在心疼之餘。也認爲他們這麼做眼光實在是太過於短淺了,這無疑讓一再強調各個軍兵種首長,一定要具備戰略眼光,以及合成作戰指揮能力楊震很不滿意。

不過對方子翼的做法,楊震事後發火歸事後發火。但是這些重裝備以及援軍的抵達,無疑大大的增強了已經着陸部隊的戰鬥力。那兩門德制一百五十毫米步兵炮,雖說最大的射程只有五千多米。

兩噸多的重量,對於輕裝傘兵來說也多少有些過於笨重。但是這威力,卻是實打實的與一百五十毫米重榴彈炮相差無幾。而且抗聯在空降的時候,爲其配備了由英制布倫機槍車改裝的牽引車,也加強了一定機動能力。

在本溪湖城內的巷戰之中,無論在堅固的工事,也扛不住這些大傢伙一炮的威力。這兩門德制重型步兵炮的加入,在加上山炮和重迫擊炮抵達,無疑大大的增強了部隊的火力。而那十二輛只有二點五噸的,在眼下無論任何一個戰場上,早就已經沒有實際生存空間的波蘭制超輕型坦克。

在加入戰場之後,也大大的增加了部隊的攻堅能力與穿插能力。在加上抗聯傘兵絕對是精銳級別的訓練程度,在這些重武器抵達之後,原來還有些均衡的戰場,逐漸已經開始有些傾斜。

跟隨第二梯隊空降的傘兵二師師長,則立即接過指揮權,同時將第二梯隊的一個團兵分兩路。以一個營的兵力立即配合已經由北山下來,加強兩門山炮以及一門重步兵炮,並四輛TSK超輕型坦克,正在向本溪湖鍊鐵廠攻擊的特種部隊,奪取本溪湖鍊鐵廠。

自己則親自指揮兩個營的兵力,立即在其餘的炮兵和八輛超輕型坦克的掩護之下,向本溪湖城區強行穿插,接應還在城區與日軍守軍激戰的自己主力。並命令控制城東的部分部隊,立即向本溪湖南山發起攻擊。

得到了增援並加強火力的傘兵二師,雖說傷亡不輕,但卻是越戰越勇。戰至二十六日上午,在炮兵的掩護之下,連續攻佔了本溪湖南山的大部分陣地,徹底的解除了本溪湖城區周圍山區,日軍的主要火力點。並將城內的日軍,一點點的向城東擠壓。

戰至二十六日下午五時,整個本溪湖城內日軍殘部已經被趕出城,被合圍到了太子河鐵路橋以南的一個山頭上。至於本溪湖城內的日軍,也基本上已經全部肅清。本溪湖這座因爲煤鐵而興起的工業城市,基本上完整的落入了抗聯的手中。

而就在傘兵二師與本溪湖守備日軍激戰的同時,王效明所部的兩個師由曹亞範指揮,也利用整個第三軍的主力,被吸引到了鹼廠、小市一線的戰機。突然從本溪西北的歪頭山、石橋子方向,強行撕開日軍小股警戒兵力。

於二十六日晚十一時突進本溪湖城區,接替傷亡過重的傘兵二師擔任本溪湖市區警戒,並對最後殘敵進行圍殲。到王效明的兩個師衝進本溪湖,整個本溪湖戰場可以說已經是大局已定。本溪湖鍊鐵廠雖說也有一定的損失,但是損失的程度並不大,並不影響繼續生產。

本溪湖這一戰傘兵二師投入的三個傘兵團,外加一個超輕型坦克連,戰損達到了近一半的比例。除了隨同運輸機一同被擊落,以及在着陸過程之中,付出的代價之外。面對城內日軍兇悍以及快速的反擊,着陸未能來得及集結便陷入苦戰。以及在戰時不斷受到本溪湖南山上,日軍炮火壓制的第一梯隊,傷亡也相當的巨大。

除了作爲第二梯隊的一個團,得到了炮火的增援,傷亡比較少之外。第一批空降的四團和五團,在空降期間以及落地後日軍快速反擊,並接下來的頑強抵抗之中,這兩個團全部傷亡過半。

尤其是始終在主要作戰區域,同時在日軍分割之下,始終未能完成全部集結的傘兵四團,則傷亡達到了七成,小一些的五團也傷亡達到了一多半。可以說傘兵二師短時間之內,已經無持續作戰能力。

在王效明所部兩個師進入本溪湖後,傷亡近半、已經無持續作戰能力的傘兵二師,除了建制完整的六團留下來配合主力作戰之外。傷亡最終的四、五兩個團,則陸續乘坐調集來的,以太子河岸邊臨時開闢的野戰機場作爲起降點。爲王效明所部運輸重武器的容克五二機羣,撤回了北滿根據地進行休整、補充。

至於王效明所部的兩個師,除了留下一個團與傘兵六團,共同警戒本溪湖城區,並繼續執行清剿殘敵的任務之外。另外一個師並兩個團則按照王效明的命令,在曹亞範的指揮之下,直插小市一線第三軍主力背後。

整個東集羣原計劃接應傘兵一師的作戰,則因爲瀋陽的迅速奪取。瀋陽戰場一部已經快速南下,連續攻佔遼陽、首山、立山一線,並已經與傘兵一師匯合。已經無需在需要東集羣接應作戰,而直接被撤銷。

被撤銷了原計劃增援鞍山的作戰任務之後,王效明身上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很多。他可以專心致志的,集中全部的兵力去對付整個安奉鐵路沿線,眼下正在迅速集結的關東軍第三軍主力。

而面對眼下戰局山田乙三大將與秦彥三郎中將,卻都是一籌莫展。包括眼下關東軍所有的作戰參謀在內,幾乎沒有一個人會料到中線戰場,瓦解並崩潰的如此之快。更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對手,居然有能力實施大規模空降作戰的能力。

當接到抗聯在本溪湖、鞍山兩地,實施了大規模的傘降作戰的報告。這二位關東軍的最高指揮官,連同關東軍司令部的所有人,當即陷入了石化。憤怒的山田乙三大將,將這份報告直接摔到了關東軍情報主任參謀大越兼二大佐的臉上。

如果不是秦彥三郎的勸說,暴跳如雷甚至連軍刀都抽出來的山田乙三大將,會毫不猶豫一刀活劈了眼前這個掌控着關東軍情報部門,每年花費了海量的情報經費,卻是一無所獲的大佐。

敵軍具備了大規模空降作戰能力,這麼重要的情報他們情報部門居然一無所知。直接導致了關東軍對敵軍可能會採取的空降作戰,幾乎是全無防備。並直接導致鞍山和本溪湖,在如此短暫的時間之內易手。

在加上之前情報部門始終未能查清,敵軍在中線徹底的摧毀了中線戰場上,關東軍苦心修建永備工事羣的大量二百毫米以上口徑重炮。這兩件事加在一起,讓關東軍眼下幾乎已經快要陷入了全線崩潰的境地,這如何不讓山田乙三大將暴跳如雷?

看着面前暴跳如雷的山田乙三大將,秦彥三郎中將也只能搖頭嘆息。除了壓制着對情報部門無能帶來的憤怒之外,卻是一樣束手無策。原本按照關東軍的計劃,他們在中線戰場修建的永備工事羣,至少能夠抵擋住敵軍坦克集羣半個月以上。

卻沒有想到敵軍突然調集了大量超級重炮羣,將這些可以防備一百五十毫米口徑榴彈炮彈,直接命中的永備工事羣猶如打靶一樣,一個個的摧毀。直接導致了中線戰場的全線潰敗,並導致了瀋陽城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丟失。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一百一十六章 轟炸前的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紅了眼的美軍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二百零七章 楊震也有坑人的時候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七十八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1)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九十七章 思路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六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1)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268章 保密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調整戰術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們的眼睛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八十一章 鋼鐵大雨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全力一搏的日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一百一十六章 轟炸前的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紅了眼的美軍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二百零七章 楊震也有坑人的時候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七十八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1)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九十七章 思路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六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1)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268章 保密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調整戰術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們的眼睛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八十一章 鋼鐵大雨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全力一搏的日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