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

但別看這些地雷構造簡單,製造工藝粗糙。但是這些數量極大,到戰後很多年也沒有最終確切數字的地雷,顯示出來的威力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尤其是遍佈日本大大小小農業區的雷場,甚至遠遠超過美軍採取的所謂飢餓戰術,投擲的那些水雷的威力。

而且有些製作工藝並不是很粗糙的地雷,壽命也遠遠的超過了設計。畢竟每個木匠的工藝水平不同,製造出來的東西質量也不同。優秀的木匠造出來的東西,能夠十幾年不生蟲子,造出來的地雷也一樣。

事實上直到戰後很多年,這些地雷的危害還在持續。登陸日本本土的美軍,也在這些地雷上吃盡了苦頭,被炸死炸傷了很多人。這些遍佈了整個本州、四國、九州,甚至北海道的雷區,讓日本人在十幾年之內都談雷色變。

到了四三年秋收的時候,日本本州島主要的糧食產區有相當一部分地方。甚至到了農民被炸的都不敢下地,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田地裡面成熟的農作物,爛在地裡面的地步。直接導致了四三年,整個日本本土糧食大面積的歉收。

無數的探測器無能爲力的木殼反步兵地雷,只是日本人在這場戰爭之中吃到的苦頭之一。隨着戰爭的進展,落在日本人頭上的不單單是炸彈,以及腳下不知道什麼時候炸響的地雷。還有大量的足可以讓日本人水稻絕收的化學試劑,也不斷的被撒佈到日本人的農田之中。

不過直到四三年下半年,抗聯的對日轟炸力度雖然越來越大。但是受制於炸藥的產量,以及軍工重點還在國內急需的裝備和彈藥生產之上,所以對日轟炸並未連續進行。雖然不能說時斷時續,但是轟炸的間隔還是很大的。

基本上每兩次轟炸之間,都有着三到五天的間隔期。一個星期或是半個月的間隔期,也不在少數。而且轟炸的重點,還是集中在擁有大量兵工廠的各大城市。對日本本土的其他地方,主要還是以空投地雷,封鎖交通和主要糧食產區爲主。

在轟炸的次數以及出動轟炸機的力度方面,根本就讓日本人毫無規律可以摸。某次因爲與美英之間搞出的矛盾,抗聯曾經長達一個半月之內未進行任何的轟炸。也就是說這一個半月之內,抗聯是一架轟炸機都沒有出動。讓調集了三百多架戰鬥機的日本人,空等了一個半月,浪費了大量對當時的日本人來說,相當寶貴的兵力。

在轟炸戰術不斷調整的同時,在楊震的親自主抓之下,爲了減少飛行員的永久損失,抗聯也改進了原有的營救戰術。日軍在日本海上空部署的三道攔截線,雖說因爲缺乏預警雷達和通訊的落後,以及缺乏夜間戰鬥機。

而且面對着皮堅肉厚的美英戰略轟炸機,只有兩挺十二毫米機槍,甚至是七點七毫米機槍的日本陸軍戰鬥機,明顯應對的很吃力。儘管日本人不斷的改進機載武器,加裝二十毫米機炮。

可這些原型很精良,但是在使用的時候理論上總是打不中不說。過於講究輕便的改型機炮,因爲走的太過極端。重量減了下來,可靠性也隨之大幅度的下降而總是卡殼的機炮,起到的作用遠不如日本人期待的那樣。

大部分時間之內起飛攔截的日本飛行員,不是打光了炮彈也沒有命中一發。就是因爲機炮卡殼,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抗聯的轟炸機從眼前溜走而束手無策。或是眼睜睜的看着被機載機槍子彈打的滿身窟窿,卻毫髮無損的轟炸機投擲完炸彈轉身撤回。

因爲缺乏大威力的機載武器,引進或是自研的機炮不是可靠性不佳,就是性能差到了極點的日本陸軍。爲了能擊落這些皮糙肉厚的轟炸機,甚至將陸軍用的大正十一年式平射炮,九四式二十毫米自動炮都搬上了飛機。

不過日本攔截戰鬥機因爲缺乏足夠的機載火力,而攔截效果不佳。但是日軍的地面高炮火力,卻是異常的兇猛。在轟炸日本本土的時候,想要不付出代價,基本是不可能的。每次行動或多或少,都有轟炸機被擊落。

在攔截戰鬥機,因爲機載武器效率低下而效果不良的情況之下。偏愛劍走極端的日本陸軍,乾脆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增加地面防空武器上。不僅加速生產一式七十五毫米高炮、大正十四年式一零五高炮、九九式八十八毫米高炮,還研製出三式一二零大口徑的高射炮。

同時日本戰鬥機雖說缺乏攔截火力,但是其作戰態勢卻相當的兇狠,尤其是日本飛行員的玩命精神卻是一般國家比不了的。機槍無可奈何,機炮有限的炮彈打光了也很少命中一枚。打瘋了的日軍飛行員,乾脆駕駛飛機採取撞擊戰術。

所以日本人的地空火力,給抗聯的轟炸機羣帶來的威脅還是相當大的。怎麼樣在底子還狠薄弱的情況之下,儘可能的將戰損轟炸機上的空勤人員營救回來,這對於抗聯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無論是美製重轟炸機那種型號,機載人員都在八到十人。最少的斯特林轟炸機,乘員也在七人。一旦被擊落,空勤人員的損失無疑是很巨大的。教育程度相當抵,甚至大部分人都還是文盲中國人沒有美國人那個底子,可以短時間培養出大批合格的空勤人員。

一個轟炸機飛行員培養的難度,還要在戰鬥機飛行員之上。大批量的空勤人員,對於底子薄弱的中國人來說,還是相當的吃力。日本人越來越猛烈的防空火力,讓抗聯不得不改進營救飛行員辦法。否則底子還相當薄弱的抗聯,實在承受不起美英那樣的戰損、

抗聯的轟炸機羣往來航線都在日本海上,一旦飛機被擊落,尤其是在日本本土被擊落,基本上就相當於永久性的損失。在基礎薄弱的情況之下,怎麼樣才能儘可能的將被擊落飛機上的空勤人員營救回來,減少一定的損失,也就成爲抗聯擴大對日轟炸之後,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楊震通過交涉在原有的幾架美製卡塔琳娜水上飛機的基礎上,又從英國人那裡搞來的七架桑德蘭大型水上飛機,進行了一定的改裝。將機艙全部進行大改,安裝了兩個配備自封閉和裝甲保護的油箱,同時安裝了可拆卸的手動加油設備。

以一根機尾伸出去的長達五米的無縫鋼管,作爲硬式加油管道。專門部署了距離日本本土七百餘公里左右,作爲水上加油機使用。如果部署在前沿的小型搜索飛機需要加油,則立即前行在指定匯合地點加油。

以先後從美國人那裡搞來近百架雖說航程短,但是卻相當輕便,甚至還帶有一定自衛火力的翠鳥和鴨式、鵝式小型水上飛機,作爲搜索機用於搜索跳傘飛行員。在轟炸行動展開之際,沿着日本西海岸展開,營救跳傘的飛行員。

這些輕型水上飛機,雖然載重量不大,自身的航程也難以支撐從根據地到日本西海岸往返。如果單靠這些輕型飛機,雖然能跟隨轟炸機羣出動,但是卻無法完成返航,而且每架飛機能裝運的人數更是有限。

但是這些輕型水上飛機有着輕便、靈活的機體,可以有效的躲避日軍的觀察哨,以及可以採取超低空的飛行方式,避開已經開始陸續部署的雷達發現。其機載自衛火力雖說無法與日軍戰鬥機進行格鬥,但是並未沒有一點還手餘地。

將這些小型水上飛機用作一線救援,以大型水上飛機部署在二線,作爲聯絡中轉站和加油點的戰術。要遠比直接在日本西海岸附近,部署大型水上飛機安全的多。至少不會出現救援的飛機,反需要被人救的情況。

桑德蘭水上飛機是英國製造的大型四發水上運輸機,航程可達四千三百多公里。滿載的時候,航程可以達到兩千八百多公里。機體異常堅固,自衛火力也相當的不弱。最大三噸的載重量,雖說比不上運輸機。

但是可以在海平面隨時起降的優勢,卻是當時抗聯主力運輸機C四七運輸機無法相比的。在遠程載重量上,更是遠遠的超過了美製卡塔琳娜水上飛機。經過抗聯的改裝,這些桑德蘭水上飛機在無大風浪的時候,完全可以在距離日本海沿岸五百公里之外,擔負着對救援行動支援的任務。

以桑德蘭作爲輕型水上飛機的加油飛機,部署在二線作爲接應飛機,以及作爲臨時的海上加油點。以靈活、目標也小得多的輕型水上飛機,作爲一線救援主力。這是抗聯在整個對日空襲時,在缺乏艦艇的情況之下,主要採取的救援方式。

將這些輕型飛機以六架爲一個編隊,一次性出動三到五個編隊分別往返加油以及救援,起到的作用遠遠超過單純使用大型水上飛機救援。同時一次性出動的飛機數量多,意味着搜索的範圍和密度也要大的多。

每個編隊之中採取三架能裝載八人的鵝式飛機,爲救援的主力。一架鴨式水上飛機,爲警戒與搜索飛機。另外一架翠鳥式水上飛機,作爲保護編隊飛機使用。而在搜索編隊的外圍,還有一架卡塔琳娜水上飛機,作爲支援和指揮機。

這些輕型飛機即便被日本戰鬥機捕捉到,被擊落一架的損失,也要遠遠小於出動一架大型水上飛機。考慮到協同的問題,所有的水上飛機的無線電設備都經過改裝,可以隨時有效的與二線接應飛機進行聯絡。

而且抗聯每次出動的時候,都派出兩到五架的B十七轟炸機,只攜帶少量的炸彈以及照明彈。並不深入日本領土,只在在日本西海岸盤旋,協助搜索跳傘的飛行員。並且時刻做好攻擊遭遇日軍艦艇的準備,以確保營救的成功。

同時給每架轟炸機的所有乘員,都配備了橘紅色的救生背心以及配備了信號槍,爲營救飛機指示目標。甚至相當一部分飛行員,還配備了戰場上繳獲數量最大的日軍士官級的望遠鏡,以配合空中營救。並再三交待所有參戰空勤人員,儘可能的堅持到西海岸跳傘。

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軍的反常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還是任參謀長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六十二章 把不可能變爲可能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四章史上最黴的穿越(4)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八十七章 拉網排查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
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軍的反常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還是任參謀長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六十二章 把不可能變爲可能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四章史上最黴的穿越(4)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八十七章 拉網排查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