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

看着這個旅長即慚愧又有些委屈的臉色,司令員只能搖搖頭。部隊眼下幾乎要斷糧的情況他那裡不知道。現在就連冀熱遼挺進軍整個司令部,也一天只能保證喝兩頓稀粥,下面的部隊情況只能更嚴重。

他也清楚派出部隊分散搞糧食也是無奈的選擇。他生氣的不是因爲該旅自己出去搞糧食,而是搞糧食時候,沒有一個整體的詳細計劃,各自爲戰。三個團各自行動造成了原本優勢的兵力,在戰鬥之中變爲劣勢。

但你一個旅不算直屬隊有三個步兵團,在搞糧食的時候爲什麼不能統一行動,而任由各個團分散去搞?在短暫休整期間,爲什麼不能集中駐防。你考慮到戰士的身體無法承受短時間之內,趕十幾裡或是幾十裡山路的消耗。那麼爲什麼不將所有的部隊,集中到一塊駐防?

既然已經斷糧,本地籌措糧食又極爲困難,那麼集中或是分散已經沒有必要了。因爲在眼下的熱河基本上都是新區,整個部隊都處於無後方作戰。而當地又被日軍強行實施集團部落政策,而造成人煙稀少的情況之下,你即便是分散遊擊也解決不了部隊就食的問題。 Wшw✿ тт kΛn✿ ¢ ○

還有既然部隊已經斷糧,爲什麼不向總部求援。總部雖然也很緊張,但是擠出少量的糧食補充給你們,解決一部分燃眉之急的能力也不是沒有的。再說就算總部糧食在緊張,總部餓肚子,也不能讓戰鬥部隊徹底的斷糧。

你搞糧食不怕,調動部隊也不是毛病。但在知道情況之後,爲什麼不調整部署?抽調部隊接替那些去搞糧食的部隊?你手中有三個團的部隊,完全可以抽調一個整團去搞嗎。即方便協調,相互之間因爲熟悉,配合也要默契的多。剩餘的兩個團,完全可以相互靠攏集中兵力做好戰鬥準備嗎。

而更爲嚴重的是在隨後的反擊戰鬥之中,整體戰術的運用連差強人意都算不上。作爲一名高級指揮員,沒有人要求你什麼都精通。但爲什麼自己不懂的地方,不去能聽取別人合理的建議?

還有炮兵的指揮,既然自己不懂,爲什麼不交給專業人員去指揮,幹嘛非要掌握到自己手中。十幾門火炮,參與發起反擊的部隊每個營分一部分。你當這是分衣服那?可就算分衣服,也不能這樣連大小號都不管胡亂分一氣吧。

人家抗聯抽調了大批人員過來協助你們進行戰術訓練,爲什麼不聽取人家的意見。你的旅參謀長,就是從抗聯調過來的,曾經擔任過師副參謀長。這種情況戰鬥,人家指揮經驗比你豐富。爲什麼不聽聽他的意見和想法?

如果不是日僞軍在山地作戰,又偷襲得手佔了便宜。在側翼已經崩潰,核心陣地已經暴露的情況之下。發現對手的裝備與自己相差無幾,而且援軍在陸續趕回,自己首先心虛了而主動撤退。那麼這次戰鬥的後果,就相當的嚴重了。搞不好,你這個旅的主力會被吃掉。

實際上有些深層次的原因,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帥心裡哪能不明白。放縱各自部隊擅自行動,而沒有統一部署這一件事情表面看,是考慮到部隊的體力問題。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句話:“遊擊習氣,改不掉。”

當年十八集團軍東渡黃河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時候,除了主力部隊保留一部分之外,將其餘的部隊按照敵情的不同劃分成爲不同的建制。在地圖上將各自的游擊區範圍一劃,就算是各部隊的轄區。

至於怎麼折騰,能不能發展起來,將部隊拉起來,你看你各級指揮員的能力了。當時在敵後正忙於攻城略地的日軍只佔領了城鎮,一時還顧不上廣大的鄉村。而國民政府各個縣政府又跟隨部隊南撤,這樣一搞廣大鄉村就成了一片空白。正是建設根據地的大好時機。

不過雖說一片空白,但是卻也不寧靜。各地老百姓自發的、國民政府各種番號的潰軍、當地豪強組織的,甚至還有各地山大王組建的隊伍遍地都是。甚至一個縣內,就有七八個總司令,十來個軍長。反正民間的槍支,再加上國軍撤退時候丟棄的武器有的是。當時只要有人拉起一支隊伍,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雖說這其中真正抗日的隊伍也不少,但大多數還是藉機擴充自己勢力,打着抗日旗號拉夫派款,大發國難財。其中更有不少日軍一來,便投降當上了皇協軍。在這種情況之下,建立根據地無疑是一個相當好的時機。

上級給你政策,多少也會給點部隊。當然,編制也會給一點。什麼獨立團、新編團,都是這個時候發展起來的。上級給你編制,但其他的東西,包括武器彈藥、軍裝、經費在內都需要自籌。不僅所有的東西要自籌,還要上繳上級一部分,幫助主力擴編。

沒有辦法,十八集團軍的本錢不夠。不抓緊時間發展壯大自己,就靠國民政府下撥的一個集團軍三個建制師,卻只有一個師的經費。在敵後別說作戰了,就是生存都很艱難,甚至連飯都吃不上。

這些人在形勢極爲複雜的情況之下,不僅將敵後根據地擴大,而且隊伍也拉了起來。但養成的遊擊習氣,各自爲戰的習慣卻是一時半會很難改掉的。沒有辦法,在敵後形勢那麼嚴峻的情況之下,要想生存並發展壯大起來,什只能麼辦法管用就用什麼辦法。

武器彈藥倒是好說,託十幾年軍閥混戰以及社會動盪之福,華北的民槍數量還在東北之上。雖說其中的好槍不多,但實際算下來數量還是很大的。而且國民政府在華北與日軍作戰的時候,遺失的槍支數量也是相當巨大的。

沒有辦法,國軍自從組建那天起,就沒有學會在戰場上怎麼撤退。經常是撤着撤着,部隊莫名其妙的就潰散。雖說屢敗屢戰,但每逢敗仗到最後總是變成了潰散。這個毛病,直到抗戰後期也沒有改掉。豫湘桂會戰,大多數的部隊不是被打垮的,而是跑垮的。

這些潰軍別說輕重機槍,這些相對較爲笨重的武器裝備。就是步槍,也都丟的到處都是。甚至當初組建一一五師在分兵組建晉察冀根據地的時候,一個連在一個地方就起獲了二十九軍南撤丟棄的上百挺捷克造輕機槍和捷克式步槍。

晉察冀軍區能從當初分兵時候,不過幾個連的兵力,發展到眼下三十多個團,主力部隊就有數萬人的規模。收集潰軍丟棄的武器和民間的槍支,起了很大的作用。否則,單靠繳獲和自己兵工廠那點可憐的產量,就是組建起部隊,也沒有武器可供使用。

分散遊擊的各個部隊,武器收集到也不算太困難。但其他的物資就不容易那麼搞了,地方上的地頭蛇也不會讓你輕易的在他們地盤上站住腳的。而且槍支雖說不算難搞,但彈藥卻不好搞。

沒有了彈藥,手中的槍支連一條燒火棍都不如。還有糧食、軍裝等所有的維持戰鬥力所有一切必要物資嗎,都需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爲了生存下去,爲了與日軍作戰下去,這些部隊什麼法子都使用過了。

甚至有的部隊爲搞到急需的彈藥和資金,還做過山大王,幹起來綁票的生意。當然綁的自然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僞官員的家屬和投靠敵僞勢力的那些富商。幾年的艱苦鬥爭,部隊的確發展壯大,根據地也擴大了。但也使得這些部隊也多少養成了各自爲戰,缺乏有效配合的毛病。

這一點在各個軍區的主力部隊和拳頭部隊之中,倒是還好一些。畢竟這些部隊,作爲大軍區的機動部隊,建制始終還保持着完整,補給也是由軍區統一提供。但是那些由軍分區基幹團和地方縣大隊提升來的新編團和獨立團,這種毛病尤其突出。

擡起頭看了看面前的先頭旅長,還有其他的團以上幹部,這位老帥語氣沉重的道:“我不是埋怨你爲了籌集糧食,放縱部隊單獨活動給部隊造成了這麼嚴重的損失。但你自己考慮一下,在戰鬥之中你下的各個決心以及部署中間的漏洞。”

“籌集糧食不是毛病,但下面的部隊未經請示就擅自行動。你這個當旅長的,在發現後非但未能制止,也沒有根據情況調整部署,而是維持原有的部署不變。甚至在你手中還掌握着一個團的情況之下,也沒有增加側翼的兵力。”

“你也是老紅軍了,實戰經驗豐富。在晉察冀軍區,原來也是負責一個戰略方向的軍分區司令員。你應該很清楚,原本需要一個團擔任的任務,在兵力下降爲一個營之後,要防守那麼長的警戒線,又在面臨強敵的情況之下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尤其在部隊因爲糧食的原因,而體力和戰鬥力下滑極爲迅速的情況之下。你的整個側翼,只放上一個營的兵力,這個部隊本身又疏於警戒。在局部已經形成兵力優勢的日僞軍偷襲之下,能夠堅持多長時間?”

“如果不是日僞軍在偷襲得手之後,自身也出現了失誤。一旦他們不顧我們剩下的部隊騷擾,繼續強行向你的縱深攻擊前進,你甚至連調集部隊反撲的時間都不會有。你的這個旅,都會被人家徹底的擊潰。甚至全軍覆滅的可能也不是沒有。你這個當旅長的,現在還能坐在這裡開會嗎?”

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七十五章 朝鮮戰場的終結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一百零四章 消滅在萌芽之中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們只是半瓶水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八十一章 你是在炫耀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
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七十五章 朝鮮戰場的終結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一百零四章 消滅在萌芽之中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們只是半瓶水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八十一章 你是在炫耀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