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

給了易建平肯定的答覆後,楊繼財微微猶豫了一下,但隨即又堅決道:“如果第七師團持續投入兵力,在增加的兵力不超過一個加強大隊的情況之下,我至少還可以堅守十二個小時。”

“如果第七師團不留後路,孤注一擲的將所有的兵力全部投入到這邊。我想我部堅守七個小時左右,應該沒有問題。而且我更希望第七師團能夠孤注一擲的將所有有生力量,都投放到我這邊,這樣更有利發揮我軍地空火力的優勢,給予其盡最大可能的殺傷。”

“不過我希望縱隊能至少在給我補充至少五百發六零和八二迫擊炮的炮彈,五百枚反步兵定向雷以及三千枚普通的反步兵地雷。如果可以的話,在給我補充調四挺雙連裝十四毫米高射機槍。還有再調撥至少兩門四十五毫米戰防炮歸我直接指揮。”

“政委,我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輕便的直瞄火炮。用山野炮平射不是不可以,但是山野炮,還是有些過於笨重了。如果能調撥給我兩門四十五毫米戰防炮,我想對付日軍的重機槍就更有把握一些。”

面對可能承受巨大的壓力,楊繼財提出了一點點要求。楊繼財知道,縱隊現在很難給自己補充兵員,所以他也沒有開口要增援部隊。他只是提出了一些補充戰損武器裝備,以及增加直瞄火炮的需求。

不過在易建平看來這點要求,一點都不算高。這些補充的彈藥和物資,以及四挺雙連裝十四毫米高射機槍,他現在就可以拍板。而協調一個四十五毫米戰防炮連給他直接指揮,這個也不是沒有商量的餘地。

易建平想了想,沒有使用電報,而是直接拿起了楊繼財指揮部內的電話,要通了縱隊司令部。讓縱隊參謀長孫文玖將楊繼財所需的武器裝備,在三個小時之內務必要調到巴拉奇如德一線交給楊繼財指揮。

並立即從縱隊目前繳獲,還沒有來得及轉運給挺進軍,臨時作爲儲備的日式輕重機槍之中,抽調三十挺九六式輕機槍以及十二挺重機槍。再從縱隊自身儲備的裝備之中,調撥二十支火箭筒和九門無後坐力炮。

除了裝備之外,易建平又調撥給楊繼財這裡二十萬日式發子彈,五千枚手榴彈。至於輕武器使用的七九子彈,以及法制機槍使用的八毫米和七五子彈,楊繼財這裡倒還是有些儲備。雖說只有幾十萬發,但是也足夠了不用在給調撥了。

而在二團原本裝備的同型號機槍損失慘重後,一團目前的同型號彈藥儲備倒是更多了一些。雖說阿魯科爾沁旗境內這兩個團,原來使用的都是法制輕重機槍。但是眼下縱隊實在找不出一挺法制機槍,只能使用之前與二十三師團作戰時候繳獲的日製輕重機槍代替。

雖說也許會因爲使用上的不熟練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總比沒有要強的多。而且阿魯科爾沁旗境內這兩個團的部隊,新兵雖說沒有接觸過太多日式機槍。但是作爲骨幹的老兵,可都是使用日式機槍起家。使用上,應該不會帶來太多的麻煩。

只是易建平雖說滿足了楊繼財對武器裝備方面,大部分的要求。但是楊繼財要求的步兵定向雷以及反步兵地雷,縱隊現在也沒有這麼多。如果按照他的要求調撥,那麼整個林西戰場部隊目前庫存的地雷加在一起,也沒有這個數字。只能協調總部,在後續的補給之中給他們補充。

不過考慮到二團在夜襲作戰之中損失不輕,以及一旦反擊戰打響阿魯科爾沁旗所處的戰略位置。易建平猶豫了很大一會,還是與王光宇商議了一下,從剛剛運抵林西戰場的一個下轄十二個連的補充團之中,抽調了五個連交給楊繼財。

這五個連裝備的都是與阿魯科爾沁旗戰場兩個團相同的老式手動步機槍,調他們上來,可以避免日軍警覺。不過這五個連之中,除了班排長以及每班一個老兵作爲骨幹之外,全部都是完成全訓的新兵。部隊之中老兵比例,比楊繼財現在手下的這兩個團還低了許多。

儘管這五個連,基本上都是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但這也是王光宇與易建平這兩個林西戰場上的最高軍政指揮員,能給楊繼財在短時間之內抽調的最大增援兵力了。再多,就會整個後續作戰計劃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而且這個補充團,是目前整個林西戰場上唯一的一個補充團。調給楊繼財五個連,已經是將近一半的兵力了。再多,眼下縱隊也實在拿不出來。可以說再加上這五個連的補充兵員之後,現在易建平能給的都已經給了。

在交待完畢孫文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補充給楊繼財裝備和物資,以及補充兵員後。易建平想了想又要通了目前駐紮在林西機場的航空兵駐林西戰場指揮部,協調準備一旦需要給二團空投一批彈藥和裝備。

放下手中的電話後,易建平沉默了一下了,對着楊繼財道:“你做好準備,等待縱隊的命令。如果命令下達,我們需要你立即作出反應。我知道你的壓力大,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別無選擇。”

“除了足夠的補充部隊之外我該給你的,已經儘可能的都滿足了你的需要。現在我還能給你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在沒有接到縱隊命令之前,你就是給我打剩一兵一卒,無論是巴拉奇如德,還是巴彥諾爾一線,都要堅守陣地絕對不能退縮一步。”

對於易建平的最後要求,楊繼財想也沒有想到的直接回答道:“請政委轉告司令員,並總部的各位首長。只要縱隊下達命令,我以及我部全體指戰員,一定按照上級的要求,就算打剩一兵一卒,也絕對不後退半步。”

“政委,我知道無論上級怎麼調整部署,但是阿魯科爾沁旗戰場絕對不是林西戰場上可有可無的一環。雖說與林西正面戰場的重要性,至少是眼下還無法相比。但是他與林西戰場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這邊被突破,也就意味着整個戰役我們就敗了。我楊繼財雖說沒有什麼太大的能力,但是死戰到底還是有決心的。請各級首長放心,只要我活着第七師團就絕對不會踏過巴拉奇如德一線半步。”

儘管楊繼財答應的斬釘截鐵,但是易建平看着他的眼光多少還是有些擔憂。相對於巴拉奇如德一線,他更加擔心巴彥諾爾一線。五個殘缺不全的連,即便是有大量的炮兵配合作戰。如果第七師團真的全線撤退的話,以這五個連的兵力,能不能頂得住第七師團全力的攻擊真的還是一個未知數。

的確航空兵和重炮,可以不斷的削弱第七師團的攻擊力度,還能爲防守部隊提供足夠的火力掩護。甚至在之前的火海戰術之下,已經給了第七師團極大的殺傷。但如果說其已經喪失了元氣,恐怕還相差很遠。

而且一旦進入近戰,所有火力支援失去了作用,五個連的守軍面對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的敵軍能不能挺得住?在加上那邊與巴拉奇如德一線相比,幾乎是一馬平川的草原地形,易建平心中很是擔心。

好在巴拉奇如德一線距離巴彥諾爾,直線距離只有二十餘公里,那邊其實可以作爲巴拉奇如德一線的一個戰術支撐點。只不過楊繼財手中的兵力有限,又要固守這麼長的防線,連防禦縱深都無法做到,而始終未能控制而已。

二團搶佔巴彥諾爾一線之後,雖然在戰術上看是一個孤立的點。但是實際上,卻是可以和巴拉奇如德一線連成一條戰線。在這種情況之下以楊繼財目前表現出來的能力和判斷力,控制住整個戰場上的形勢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最關鍵的是隻要蘇英奇能帶着二團順利的撤到巴彥諾爾一線,那麼楊繼財這邊可以適當的給他們補充一定的兵力。雖說補充的兵力不會太多,但是也足夠將蘇英奇手中這個五個連給補充完整了。

易建平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自信心很足的楊繼財年輕的面孔,什麼都沒有再說,微微的點了點頭。易建平記得在自己臨來的時候,聽王光宇說起過,只要現在巴拉奇如德一線不出現問題,即便是巴彥諾爾守不住,雖然會造成極大的被動,但也不至於徹底的影響到全局。

當然目前還徘徊在整個爲他們設置的籠子外的第七師團,在對巴拉奇如德一線久攻不下的情況下,可能搶在這邊有所行動之前開溜,這是最大的變數。只要巴拉奇如德一線能拖住第七師團一到兩天時間,那麼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戰略上的調整。

實際上無論王光宇還是易建平都認爲,不管總部的決心究竟是什麼。如果總部不更改先打第七師團的原來意圖的話,現在的巴拉奇如德一線可謂是至關重要。否則易建平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親自來這邊一趟。

眼下林西正面戰場鏖戰正濃,作爲林西戰場上最高政工首長,易建平每天的事情可謂是千頭萬緒。爲了不干擾王光宇的指揮,讓他將心思全部用到作戰上,易建平主動攬下了大部分的工作。

傷亡幹部的補充,與總部協調對補給物資的調配。轉移以及動員戰場周邊的百姓,肅清後方殘餘的日僞勢力,與挺進軍之間溝通、聯絡。每天的工作,可謂是即繁瑣又複雜。這個時候來阿魯科爾沁旗一線,足以說明了他對這邊的重視。

在易建平看來,無論形勢怎麼變化,但是隻要這邊不被第七師團突破,縱隊隨時可以按照總部的要求調整部署。只是想到這裡,易建平心中卻有些猶豫,這個年輕人能夠在目前兵力有限的情況之下,承擔起巴拉奇如德一線這個現在已經到了整個戰役過程關鍵節點的重擔嗎?

但看着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眼神裡沒有那種一般人承擔大任時候的那種狂熱或是緊張。而是充滿了冷靜,還有一些睿智和一絲偶爾閃過的靈性,以及無所畏懼。楊繼財的眼神,讓易建平在放下心來的同時,心中卻有着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進(1)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一百八十章 陳翰章的精心準備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牛肉的價值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三百七十章 堅持與反對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開場白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三百八十六章 參謀們的野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己送上門的情報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二百九十七章 總攻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
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進(1)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一百八十章 陳翰章的精心準備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牛肉的價值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三百七十章 堅持與反對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開場白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三百八十六章 參謀們的野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己送上門的情報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二百九十七章 總攻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