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

罵歸罵,但是西部的戰局已經讓阿巴那申克大將無心去向上級,也就是那位蘇聯統帥狀告這位蘇軍總軍械部長短淺的眼光,給紅軍在戰鬥之中帶來的巨大危害。同樣戰場上面臨的嚴酷現實,讓蘇聯人已經沒有功夫去管之前在外蒙發生的不愉快事件了。

抗聯自行設計、製造的這幾種武器,在抗聯發起的會戰之中表現出來的威力、多用型,讓蘇聯人感覺到相當的滿意。尤其是既能作爲步兵支援武器,又有反坦克能力的無後坐力炮,讓蘇聯方面更是勢在必得。

在經過一番勾心鬥角外加脣槍舌戰之後,楊震同意用早就生產並儲備一千門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二百門二十三毫米雙聯裝高射炮以及設計圖紙,外加兩千五百具火箭筒。從蘇聯人手中交換了二百二十門M三零一二二榴彈炮、五百門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的成品,以及全套圖紙和生產技術。

同時,楊震同意將抗聯原來低價購買,現在作爲儲備的一百架P三九戰鬥機轉交給蘇聯方面,換取伊爾二強擊機的生產技術。並以蘇聯人急需的二百萬美元的外匯外加將庫存的兩千輛美製卡車轉讓給蘇聯方面,換取蘇軍T三四坦克的生產技術和全套圖紙,以及一百輛全新的坦克實物。

通過這番交易,蘇聯人也答應對此事今後不再進行任何的追究。而抗聯同意爲了換取蘇聯人對此事的不追究,在自己裝備數量還極爲有限的情況之下,向蘇聯人提供抗聯仿製並經過改進,性能比沒美國原廠貨有較大提高,探測精度更高,距離更遠的六部仿製的美國雷達,以用於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大城市的防空。

楊震甚至同意抗聯在雷達生產的時候,以四六比例向蘇聯提供雷達產品,以換取蘇聯在航空方面的最新生產技術。並在戰爭期間,以糧食、肉製品作爲支付手段,償還之前欠下蘇聯方面的債務。以緩解在烏克蘭產糧區丟失之後,蘇聯人面臨的糧食短缺問題。

儘管這是一份比較公平的交易合同,而且蘇聯人得到了抗聯最新的反坦克和防空武器技術,但很明顯蘇聯人還是認爲自己吃虧了。尤其是在他們認爲自己眼下正處於困境的時候,對於同樣處於戰爭狀態下的抗聯提出的以物易物,這種至少看起來很公平,而實際上抗聯多少有些吃虧的交易,感覺到這是抗聯在趁火打劫。

幾個月的戰爭下來,由於蘇軍低劣的指揮和更加低劣的軍事素質,蘇軍的損失無疑是極爲巨大的。這種損失放在在任何一個國家,甚至包括英法兩大世界公認的傳統強國恐怕都已經全軍覆滅了。

蘇德戰爭爆發僅僅幾個月,不算其他小規模的會戰。僅僅自戰爭爆發後連續進行的明斯克會戰、基輔會戰兩大會戰,到九月末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蘇軍已經損失一萬五千多輛坦克,火炮的數量七萬多門,作戰飛機七千餘架。兵員損失更是高達二百餘萬人。在幾次德軍對蘇軍的合圍戰之中,德軍每次繳獲的坦克和火炮,都是數以千計的。

而就在抗聯與蘇聯方面就此次交易談判期間,在基輔會戰結束之後隨即爆發的斯摩棱斯克會戰中,蘇軍僅僅被俘的官兵就達四十五萬人,損失坦克四千五百輛,火炮四千八百門。斯摩棱斯克會戰之後,蘇聯首都莫斯科可以說已經是門戶大開。

當時已經展開的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會戰之中,蘇軍面臨的局面也相當不利。之前一系列會戰,損失的裝備數量太多。正在搬遷的軍工廠的產量,遠遠無法彌補蘇軍在戰鬥之中的巨大損失。

而德軍過快的推進速度,以及蘇聯統帥部對戰備物資呆板管理方式,又使得原有的裝備儲備倉庫大部分落入德國人手中。到維亞濟馬會戰的時候,蘇軍不僅重裝備數量已經下降到了一個相當危險的地步。就連輕武器的裝備,也相差甚多。甚至一向以裝備充足著稱的蘇軍,已經淪落到就連步槍這種步兵最基本的武器,都無法滿足每人一支的地步。

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會戰之中,蘇軍早就沒有了原來那種豪氣。不僅坦克數量與原來相比,已經不僅下降了不止一個檔次。火炮和其他的裝備數量,也低到了一個在蘇軍將領看來無法容忍的地步。

等到這場與談判幾乎在同一時間結束的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會戰,蘇軍依舊遭到了慘敗。不過由於蘇軍本身已經出現裝備不足的情況,德軍俘虜的數量雖然依舊巨大,但是繳獲的坦克卻是少的多。

在會戰之中德軍雖然俘虜了七十餘萬蘇軍。但摧毀與繳獲的蘇軍坦克數量,還沒有規模小的多的斯摩棱斯克會戰多。一千多輛坦克,與之前每一場會戰摧毀與繳獲蘇軍幾千輛坦克的數字相比,無疑要小的多。

蘇軍在這場會戰之中損失的不僅僅是目前對蘇軍極爲寶貴的兵員,最重要的還有那五千多門對於保衛莫斯科極爲重要各種口徑的火炮。自戰爭爆發之初,由於雙方在裝備以及人員上的差距,在歷次會戰曾經規模龐大的蘇聯空軍,就沒有一次控制過制空權。在這種情況之下,炮兵火力支援的重要性,就日漸突出了。

但是到了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會戰結束之後,蘇軍用於保衛莫斯科的重裝備數量,下降到了一個危險,甚至無法滿足會戰需要的地步。爲了保衛莫斯科,蘇軍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調集九百餘輛坦克、六百餘架飛機。火炮的數量雖然不少,達到了七千多門。

但是爲了調集這些火炮,蘇軍幾乎抽光了所有的炮兵預備隊。就連遠東軍區剩下的最後炮兵,除了無法拆卸下來的海軍岸防炮之外,也全部被調到了莫斯科參戰。甚至爲了籌集到足夠的火炮,蘇軍連倉庫中沙俄時代由法國人生產的老炮都翻了出來。

即便是這樣,蘇軍爲了保衛莫斯科而勉強湊出的這些裝備數量,還不及戰前蘇軍一個方面軍裝備的數量多。甚至九百多輛坦克這個數字,還不如戰前蘇軍一個普通集團軍所轄的坦克數量多。

造成這一個後果的原因,不單單是蘇軍在戰爭初期低劣的指揮和戰略戰術,還有蘇聯人對戰備倉庫呆板的管理手段。否則以蘇聯在戰前,一年七千多門火炮,幾千輛坦克的產量。戰場上損失再怎麼慘重,蘇聯人也不至於混到這麼一個地步。也不會急於將儲備在外蒙古的裝備抽調回國。

蘇聯人在戰爭初期丟掉的戰備倉庫內儲備的,原來準備用於在全面動員後武裝新部隊的裝備,並不比他們在戰場上損失的小到哪裡去。自開戰以來,德軍繳獲的上萬輛蘇軍坦克和上萬門蘇軍火炮,可不都是在戰場上繳獲的。從蘇軍戰備倉庫之中,繳獲的儲備裝備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

德軍佔領這些戰備倉庫,帶了的危害不僅僅是影響到蘇軍對戰損裝備的補充,同時給蘇軍後續動員工作也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在蘇德戰爭初期,蘇軍對於儲備物資和裝備的管理,幾乎呆板到令人髮指的地步。與其出色的動員能力相比,簡直可以說比垃圾還不如。

蘇軍的這些倉庫雖然都是軍事倉庫,但是日常管理卻是由內務人民委員會所屬新組建的內務部隊管理。按照蘇聯統帥部的規定,這些戰備倉庫是軍隊無權進行管理的。任何人啓動這些戰備倉庫或是炸燬,必須要得到莫斯科的命令。

在沒有接到莫斯科的命令之前,任何人不得動用這些倉庫內的裝備和物資。就算形勢再危急也不許動用,哪怕就是敵軍打到眼皮子底下也不行。而在蘇軍本身通訊聯絡手段就落後的情況之下,又處在戰爭最混亂的階段,各地與莫斯科的通訊聯絡哪有那麼通暢的時候?

由於通訊的混亂以及不暢,往往等到接到莫斯科的命令的時候,這些倉庫已經丟掉了。而緊急動員來的新兵,卻因爲遲遲得不到命令,在被武裝之前就大批的因爲赤手空拳,而被快速突進的德軍俘虜。

一邊是緊急動員、急需裝備的大批徒手新兵和在之前戰鬥之中損失慘重,急需補充的部隊。一邊是儲備了大量裝備的戰備倉庫卻因爲沒有莫斯科的命令無法啓用。兩邊的情況,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經歷了大肅反的蘇軍將領,儘管原有的武器裝備在之前的戰鬥之中損失慘重。自己眼下的部隊別說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甚至就連步槍的數量都出現了不足。尤其那些從合圍圈內突圍而出的部隊,幾乎成了一支徒手部隊。

甚至已經達到了新組建的部隊,因爲缺少從步槍到火炮、坦克所有裝備而遲遲無法形成戰鬥力。動員來的新兵,因爲沒有武器而大批被俘的地步。老部隊也因爲得不到補充,而戰鬥力迅速下滑這一危險局面。

但是除了少數膽子過大的將領之外,卻沒有人敢冒着掉腦袋的危險,擅自啓用這些戰備倉庫。寧願讓徵集的補充兵員,等待前面戰鬥的戰友戰死之後,接過他們留下的武器。也不敢去打開自己轄區或是防區內的這些戰備倉庫,用裡面儲備的大量裝備和物資去補充損失慘重的部隊。

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奈的戰術調整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
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奈的戰術調整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西之戰(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