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

對於蘇聯人來說,儘管葛城號航空母艦的甲板和升降機被美軍飛機炸燬,已經喪失了直接使用能力。但是對於蘇聯人來說這並不要緊,甲板和升降機並不是不可以修復的。日本人之所以沒有修復,是因爲他們在已經沒有了可供航母使用艦載機的情況之下,不想浪費已經枯竭的資源。

這艘航母讓蘇聯人有了真正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更何況還有威力巨大,在大和級戰列艦服役之前,曾經是日本海軍威力最大戰列艦,以及日本海軍象徵的長門號戰列艦。所以,最終蘇聯人甚至多少還感覺到自己還是有些佔了便宜。

除了這兩艘蘇聯人盼望已久的大型艦艇之外,作爲補償楊震還無償的轉交給了從橫濱海軍造船廠和佐世保海軍造船廠搞到的被美國人評價爲日本海軍在二戰之中最優秀的航空母艦之一的翔鶴級航空母艦的圖紙。

此外還有最上級重巡洋艦、球磨級輕巡洋艦以及三種日本海軍驅逐艦的圖紙。當然還有抗聯在日本駐軍搞到的日本海軍最新式,作爲航母艦載機使用的烈風式戰鬥機的圖紙,以及僅有的一架原型機。

至於同樣在二戰日本海軍重裝航母經典之作,性能甚至還在美國二戰主力航母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之上的大鳳號航母的圖紙,以及鈴谷級重巡洋艦、阿賀野級輕巡洋艦、炎陽級驅逐艦,這四款分別是日本海軍各種艦種中最優秀艦艇的圖紙,以及各種潛艇的資料,他是無論如何不會交給蘇聯人的。

對於並不傻相反還是很精明,對日本海軍各型艦艇雖然不能說了如指掌,但也知道一個大概的蘇聯人張嘴索要,他就一推六二五,將責任全部推倒了美國人身上。無論蘇聯人怎麼追問,就說這些艦艇的圖紙,早在戰爭之中被美國人的轟炸機給摧毀了。

楊震死活不吐口,再加上已經得到了相當一部分優秀艦艇的設計圖紙和所有技術指標,蘇聯人也沒有在追問下去。能在短時間之內將這些圖紙消化掉,已經足夠嚴重缺乏大型艦艇設計、建造經驗的蘇聯人受益匪淺了。

不能不說作爲島國,多年來一直全力發展海軍的日本在近半個世紀的苦心經營之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艦艇設計師。日本海軍艦艇質量,實際上除了一些電子設備和防空武器之外,其餘的東西並不比美國人的差。甚至有些方面,如艦艇主炮的火力威力和研製水平之上還在美國人之上。

不過對於建造在導彈問世之後,已經爲各國海軍所淘汰,但建造時候卻耗費巨大戰列艦的圖紙,楊震卻是毫不吝嗇。將美國人尋找,卻被自己搶先下手得到大和級戰列艦和長門級戰列艦的圖紙,一口氣都給了蘇聯人。

尤其是僅僅建造了兩艘半,就幾乎消耗了日本一半國力的大和級戰列艦,楊震不僅將艦艇的圖紙,甚至就連艦上火炮的圖紙也都交給了蘇聯人。從建造大和級的吳海軍造船廠搞到的兩臺大和級戰列艦備用的動力系統,除了留下一臺自己研究之外,連同三根備用炮管一起也一併轉交給了蘇聯人。

楊震這種變相消耗蘇聯國力的舉動,當時卻是很是迷惑了一些蘇聯高層。儘管蘇聯眼下本身的造船工業能力,還暫時無法承擔這種大型鉅艦的建造,但對於蘇聯人來說,得到這種世界上最強大戰列艦的圖紙和技術,無疑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

而且楊震將長門號戰列艦、葛城號航空母艦除了要堵住蘇聯人的嘴巴,不希望徹底鬧翻之外,還有一個說不出來的理由。在對日戰爭結束後,內戰爆發就在眼前的中國,即便是砸鍋賣鐵也養活不起這兩艘油老虎一樣的大型艦艇。

這兩艘軍艦出海一次,消耗的油料足夠維持一個裝甲師在一場大規模會戰之中所有消耗的油料了。更何況,缺乏大型艦艇使用經驗的人員,也湊不出人來運用這兩艘軍艦。能將這兩艘軍艦還有鳳翔號航母從日本開回旅順,還是依靠從陸地上抓獲的原來日本海軍艦員。

而爲了將這三艘軍艦開回來,雖說消耗掉了日本海軍最後一點存油,但也勉強只湊夠了單程油料。剩下的艦艇,加的油只能夠勉強從日本返回旅順。二是葛城號所受的傷雖說不重,但是卻不是手中只有葫蘆島、旅順日軍留下已經破爛不堪,只能維修中小型艦艇船廠的抗聯能夠維修得了的。

而且按照自己所熟知的世界海軍發展潮流來看,等到中國人有能力自己建造、維修,並有那個經濟實力來維持這些大型艦艇的時候,戰列艦這款曾經稱霸海洋的艦種也已經過時了。

與其弄這兩艘即使用不起,也修不了,但是又廢棄可惜的祖宗在這裡,還不如交給蘇聯人用他堵住蘇聯人的嘴巴。所以在手中的艦艇之中,楊震更看中的是日本海軍僅存的艦艇之中的那兩艘重巡洋艦、三艘輕巡洋艦、二十多艘驅逐艦、以及大量的海防艦和其他輕型艦艇。

這些艦艇,纔是最適合缺乏經驗的中國未來海軍使用的。而且這些性能並不次於美國一直使用到六十年代的那些二戰艦艇的軍艦,在安裝上雷達和聲吶等電子設備之後,完全可以滿足中國海軍在未來二十年之中的需要。當然,那些自殺攻擊使用的什麼迴天、震旦等一系列自殺快艇,他是死活不會要的。

在楊震眼中,抗聯目前最應該做的不是手中有多少多少可以立即投入實戰的軍艦,也不是可以組成多少艦隊。最需要做的是應該爲海軍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在日本人,甚至當年東北軍那位少帥留下的基礎上,建設自己的造船工業。

在這些艦艇抵達旅順之後,楊震除了將兩艘重巡洋艦弄上旅順日本海軍修船廠的船塢進行大修之外,還封存了其中相當一部分艦艇。除了一艘蘇制巡洋艦,三艘輕巡洋艦和十一艘驅逐艦,以及十六艘護衛艦、二十餘艘海防艦投入使用之外,其餘的海防艦以上的艦艇都被他給封存了。

十餘艘潛艇,也只留下狀態最好的三艘進行日常訓練,五艘進行外海巡邏。不過那些在即將全面展開內戰之中,可以爲從東北向其他戰場運輸物資、彈藥和裝備護航的小型炮艦、護衛艇、炮艇則基本上沒有進行封存。所有的魚雷艇,也全部投入到使用之中。

但楊震卻投入巨資,依靠從日本綁架來的海軍軍官、海軍大學的教官、海軍工程師,參加過援蘇海軍的高級幹部以及日本幾大船廠的造船工程師,在營口、錦州以及唐山分別成立了海軍工程技術學院、海軍指揮學院,以及海軍航空兵學校、海軍軍政幹部學校等一系列海軍院校。

對抽調到海軍工作的大批陸軍幹部進行培訓,以及培養出自己的海軍工程和基礎指揮人才。並對於那些在蘇聯只學會了軍艦駕駛、火力支援、登陸訓練、掃雷,以及最基本的編隊指揮,但卻從來沒有進行過正規海戰的幹部,重新進行系統性的培訓。

並在原有東北抗日聯軍,現在的解放軍理工學院內,在先頭三批歸國的學習造船、動力設計的留蘇學生,以及從日本請來的部分工程師的基礎上,新建立了船舶工業系以及艦艇研製中心。

同時在旅順和葫蘆島,原日本海軍兩個修船廠的基礎上,投入巨資進行改建。加上從日本和朝鮮搶來的造船設備,依靠從日本打劫來的造船工人和工程師升級爲造船廠。對於楊震來說,百年海軍可不僅僅是有了軍艦那麼簡單,現在更重要的是夯實未來海軍發展的基礎。

之所以從日本海軍中挑選人員,進入各級海軍學校任教。除了自身原本就缺乏海軍人才,甚至可以用一片空白來形容之外。即便想要選派留學生出國學習海軍,卻是陷入無處可派的境地。因爲那兩艘交給蘇聯人的軍艦已經徹底鬧翻的美英兩國,是絕對不會接受抗聯的留學人員去學習軍事的。

而且眼下就連蘇聯人也不會接收抗聯選派留蘇人員,去學習海軍指揮以及戰術。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想真正的建立自己的海軍,眼下已經成爲戰敗國,又緊鄰中國的日本海軍人員,是唯一的人選之外。

在楊震看來,日本海軍的戰術運用以及合成指揮還是有相當可取的地方。日本海軍在二戰之中雖說戰略眼光的確有些過於短視。但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與發展,除了建立起一支龐大的海軍之外,還形成了自己一套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戰術。太平洋戰爭之中,日本海軍並不是輸在了戰術和艦員的素質上,而是輸在了戰略上和國力上,以及在整個戰爭之中對海軍的運用上。

對於日本海軍在歷次海戰之中採取的戰略戰術,取其糟糠、取之精華,對中國未來海軍發展還是有相當借鑑作用的。尤其是日本海軍對基層軍官的培養,還是相當有效和高效的。以敵爲師、取其精華,在楊震看來並不是一件難堪的事情。

相對於蘇聯海軍在海軍戰術運用上保守,英國人在海軍運用上的精神,日本海軍嚴格的訓練、極高的艦員和基礎軍官的素質,纔是抗聯最需要學習的地方。只有採集衆人之長,在一片白紙的情況之下,創造出一套適合自己海軍的戰略、戰術纔是眼下最應該做的。

至於現在的那些大艦巨炮,實在不適合目前海軍。而且在大部分的指揮員和艦員只接受過基礎訓練的情況之下,目前將所有的艦艇都投入使用,也是不恰當的。在楊震看來,那些在蘇聯培訓過的指揮員和艦員,還需要在進一步的進行培訓。

不過楊震將兩艘堪稱中國海軍史無前例鉅艦轉交給蘇聯海軍這一手,別說一向自認爲精明的蘇聯人都上了套,甚至就連黨內和軍內都有很多人不瞭解。對於剛剛本國初創,在很長時間之內甚至連驅逐艦都無法制造,只能仿製一些護衛艦、掃雷艦、獵潛艇等輕型艦艇,甚至沒有大中型艦艇進行最基本維修能力造船工業。

這兩艘自北洋水師建立中國現代化海軍以來,有史以來最大,也是國內造船工業很長時間無法制造的艦艇,很是成爲一些人眼中的香餑餑。在國內造船工業很有可能在二十年之內也無法建造大型艦艇的情況之下,這兩艘軍艦在他們的眼中,可以說對於今後中國海軍的發展極爲重要。

但是將這兩艘對於中國海軍發展很是重要的航母和戰列艦轉交給蘇聯人,卻是讓對這些大型艦艇同樣垂涎三尺的軍內很多人有了異議。無疑眼下大艦巨炮的夢想,還是充斥着很多人的腦海。既然自己製造不了,那麼這兩艘繳獲的巨型艦艇,在軍內很多人看來無異於是天降橫財。

對於楊震將這兩艘艦艇交給蘇聯人,黨內和軍內的反對意見很是強烈。已經成爲如果不是已經事先與楊震溝通過,對於楊震的想法已經很瞭解,並清楚的知道以目前黨的實力,根本就無法養活這兩艘鉅艦的主席和老總,強行壓制住了反對意見,楊震真的很難收場。

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襲(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勳的建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帥而不是將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261章 思念第四十八章 楊震曖昧的態度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朝鮮獨立師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將對手看的太簡單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戰之初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二章 以攻代守
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襲(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勳的建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帥而不是將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261章 思念第四十八章 楊震曖昧的態度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朝鮮獨立師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將對手看的太簡單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戰之初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二章 以攻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