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

不過楊震幹出的這件事情餘波,除了給解放軍帶出來一支規模也算龐大的海軍艦隊,在解放戰爭之中,保證了東北向關內戰場運輸彈藥以及各種物資安全,並保證了渡江以及上海戰役的順利。以及讓美國人結結實實吃了一個大虧,使得美國人放棄了原本對中國沿海進行封鎖的計劃之外。

另外的一個後果就是把蘇聯人得罪的可謂是相當的嚴重。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楊震兩次應蘇聯的邀請,隨同主席出訪蘇聯的時候。那些前來迎接他的蘇軍將帥,尤其是海軍將帥。在見到他之後無,表面上雖然很熱情,但是眼中敵視的目光傻子都能看出來。

幾乎每一個蘇聯海軍軍官,哪怕是一個少校,看到他沒有一個不恨的咬牙切齒,生吞活剝了他的心都有。如果說目光能夠殺人,恐怕楊震早就被大卸八塊了。陸軍將領的態度好點,但也沒有好到那裡去。

也難怪人家恨他恨的咬牙切齒。蘇聯海軍在二戰之中辛辛苦苦保留的那點家底,結果被楊震拐走了一半。自己卻是還得因爲從他那裡搞到了性能優良的戰列艦和蘇聯第一艘航空母艦以及大量海軍先進艦艇的設計圖紙,搞得蘇聯人反倒是還得承他的情。這能不讓人家感覺到異常的憋屈嗎?

無疑蘇聯人對於楊震這種打一巴掌,再給一個甜棗的手段。表面上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內心還是充滿了憤怒。尤其是楊震這一手帶來的直接後果,讓蘇聯海軍四大艦隊中的三大艦隊的司令和參謀長,外加軍事委員一起掉了腦袋。也就是他搞出這一手,將人家蘇聯海軍的大腦幾乎敲掉了一多半。

即便海軍總司令和參謀長,如果不是那位戰時戰功卓著的副統帥和幾位元帥的拼命擔保才保住了腦袋,但最終也牽連的被罷官。那些被盜艦艇的艦長和部門長,除了少部分之外,大部分不是進了勞改營,就是上了斷頭臺。

而這些人,大部分人都是經歷過戰火考驗的蘇聯海軍精英。楊震搞出這麼一手,一大批蘇聯海軍中的精英,就此斷送。只是那位蘇聯統帥忘了,從抗聯中選拔人員,接替蘇聯水兵參加陸戰是他批准的。但絕對不認爲自己會出錯的這位統帥,等出了問題之後,卻把板子全打到部下身上。

一大批經歷過二戰之中蘇德戰場並不激烈海戰鍛鍊的蘇聯海軍中級軍官,因爲這件事情或是丟了腦袋,或是進了克格勃的盧比揚卡監獄。這纔是蘇聯海軍在此次事件之中,遭受的最大損失。艦艇丟了,只要有自己的造船工業可以再造。但是苦心培養出來的人才沒了,再想挽回損失就難了。

他們中的很多人直到那位領袖去世,才被從勞改營中放回來。雖說保住了一條命,但是很多人在勞改營中都被打成了殘廢,已經不可能在上艦工作了。這麼一大批人才的損失,讓蘇聯海軍十幾年都沒有恢復過來元氣。

還有蘇聯海軍全部被陸軍監管,失去近半大中型艦艇的蘇聯海軍,在新的艦艇補充之前,徹底淪爲近岸海軍。甚至還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因爲只能在近海活動,而被美英海軍嘲笑爲海岸警備隊等一系列讓蘇聯海軍相當難以接受的後續事件,蘇聯海軍從上到下那裡還不恨死楊震這個始作俑者?

就連那位一直要見見這位最不要臉中國人,曾經在事情發生之後,用小偷、流氓、強盜,婊子養的等等一系列所有蘇聯人能想象得到的,想象不到的所有最惡毒髒話,整整破口大罵了楊震一天的那位蘇聯統帥,見到他都沒有好臉色。

而在知道主席指定楊震主持對蘇談判之後,這位統帥專門召集了一大批人員,專門研究如何對付這個狡猾的傢伙。而且這位百事纏身、日理萬機的蘇聯統帥,甚至丟下了所有的工作,專門坐鎮談判現場。三個月的談判,這位蘇軍大元帥、蘇聯統帥居然難得的親自坐鎮了三個月。

在這場持續了三個月的脣槍舌戰談判之中,儘管蘇聯人加倍小心,尤其對於新技術轉讓的談判之中,更是口風極爲嚴謹。但他們卻搞不清楚,楊震從哪裡搞來的蘇聯航空、導彈等最新技術情況。

蘇聯人答應轉讓米格九戰鬥機的全套生產技術,但楊震卻是連米格十五都不要,指名要正在試飛中的米格十七戰鬥機技術,剛剛投產的伊爾二八轟炸機。還有正在研製之中的圖十六轟炸機、米格十九戰鬥機、薩姆一防空導彈的全套技術,並要求派出一部分人全程參與研製活動。

還有蘇聯正在研製的地對地導彈系統,陸軍M四六加農炮、T五五坦克、KC十九M式一百毫米高炮,海軍剛剛研製完畢的W級常規潛艇,正在研製的R級常規潛艇。楊震可謂是獅子大開口,無論蘇聯人剛剛投產或是正在研製的新式武器,楊震統統都要。

楊震的獅子大開口,讓蘇聯人嚇了一大跳。他們不知道楊震從哪裡搞來的如此多的他們新式武器研製計劃,以及新式武器的種類。要知道像伊爾二八轟炸機和米格十七戰鬥機剛剛投產,別說楊震這樣一個外國人,就連蘇聯本國人除了相關人員之外,別人還不知道。

至於蘇聯第一種噴氣式中型轟炸機圖十六轟炸機,薩姆一式防空導彈,R級中型潛艇正在處於研製之中。甚至米格十九戰鬥機,剛剛給設計局下達設計任務,現在還只有一個初步的計劃。按照蘇聯的保密慣例來說,這些東西絕對是不會泄露出去的。

該死的這個傢伙是怎麼知道這些一般外圍的人都不知道的事情的?甚至連設計局內部編號都相當的清楚?這個該死的傢伙,是怎麼搞到這麼多東西的?他的鼻子怎麼會這麼的靈敏?連蘇維埃的武器發展計劃都知道的這麼多?

得知楊震索要的技術圖紙和武器型號,蘇聯人第一個反應是自己內部有間諜。而且不僅僅是軍隊內部,就連各個設計局和生產工廠裡面也肯定都有中國人的間諜。否則那些大部分還處於絕對保密狀態的武器資料是怎麼泄露出去的?除非這個傢伙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蘇聯人一方面對於楊震的要求虛與委蛇,一方面嚴密對自己內部進行清查。只是有間諜嫌疑的人抓了不少,真正的間諜一個也沒有抓到,還造成了這些武器研製工作進程被大幅度拖延。

百思不得其解的蘇聯人,就搞不明白了,既然自己內部沒有間諜,可那個該死的傢伙消息是從哪裡來的?談判中的底牌都沒有了,蘇聯人還拿什麼去和中國人談判?三個月之後,在楊震的反覆威逼加上利誘之下,參與談判的中國軍事代表團可謂滿載而歸。

在談判之中,蘇聯人答應全套轉讓米格十七戰鬥機、伊爾二八轟炸機、T五五坦克、M四六加農炮、W級潛艇的圖紙和生產技術。同時同意中國派人蔘與圖十六轟炸機、薩姆一型防空導彈、R級潛艇的研製工作。也就是說,對於楊震提出來的要求,蘇聯人基本上是都答應了。

儘管蘇聯人其實並不想滿足中國人的要求,更不想一下子轉讓這麼多的新式武器裝備的技術。但無奈楊震手中的底牌過硬,對於他們的新式武器研究計劃摸的一清二楚不說,楊震帶來的東西讓他們幾乎無法拒絕。

B二九轟炸機的逆向測繪圖紙,第一代雷達預警機技術,大功率電子干擾機技術。當然其中的雷達預警機和大功率電子干擾機技術,對於中國人來說,已經是屬於落後的淘汰產品了。

但是對於蘇聯人來說,來的正是時候。蘇聯人只有中型轟炸機,嚴重缺乏B二九這種航程遠的重型轟炸機。雖然這種活塞式螺旋槳轟炸機實際上已經落後,但對於蘇聯人來說,還是很值得的。

如果不是蘇聯人需要中國人爲他們分擔冷戰開始後,西方帶來的巨大軍事、政治、經濟上的壓力,眼下暫時不好徹底的翻臉。主席也不是那些東歐國家依靠蘇聯扶植,才能執政黨的領袖,蘇聯人的命令對中國方面沒有任何威懾力的話。

蘇聯人也根本就不可能同意如此大方的轉讓自己最新的技術。在這次談判過後,那位蘇聯統帥連同之前的事情,都恨不得將他抓起來直接槍斃了事,省的以後在從這個傢伙的傢伙身上吃什麼大虧。

而這件轟動了全世界的拐騙事情,在加上戰爭時期的雙方某些不愉快的事情和這次談判,新仇舊恨加在一起,讓那位蘇聯統帥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猶至對楊震依舊恨的咬牙切齒。

甚至這位最高統帥身邊的某些人從這位最高統帥至死都還在咒罵楊震的舉動,私下裡認爲最高統帥對楊震最多隻能算是半盟友,剩下的一半可以稱之爲敵人的傢伙的恨意,還超過那位入侵蘇聯的德國元首。

蘇聯人對於楊震表裡不一的態度,除了楊震自己毫不在意之外。就連對於任何事情都勝似閒庭散步,處變不驚的主席也在暗地裡面爲楊震捏了一把汗。生怕蘇聯人明面上不好意思下手,暗地裡做什麼手腳。

而且在蘇聯境內,蘇聯人要做什麼手腳也是很難防範的。對於楊震在蘇聯境內的安全,主席一直都相當的擔心。直到回國的火車過了滿洲里進入國內,主席那顆一直懸着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

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二百七十三章 應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二人選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四章 攻擊發起時間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
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二百七十三章 應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二人選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四章 攻擊發起時間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