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

美國人吃了這麼大一個虧,都啞巴吃黃連偃旗息鼓沒有在報復。那邊同樣吃了大虧的英法海軍,也就沒有了底氣。在楊震的建議之下,中央對英法海軍被俘的艦艇和艦員還是採取了相當寬大的政策。

艦艇雖然不能還給兩國,但是卻也支付了部分費用,算是解放軍買下來的。被俘艦員,則全部無條件釋放。並將兩國在戰鬥之中給解放軍以及南京帶來的損失,採取了不予追究的處理辦法。

此戰過後,西方媒體不僅感嘆一夜之間中國有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和一支戰鬥力強悍的空軍。更感嘆過去在中國海岸線上架設幾門大炮,就逼迫中國低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真正的站起來了。

而在解放軍海軍與美軍在吳淞口外的這場堪稱中國海軍史上空前的激戰,還引出了另外一個結果。這場海戰,不僅徹底打消了美國人干涉中國內戰的打算,還讓困守在上海的國民黨軍在目瞪口呆之餘,也徹底的喪失了繼續打下去的信心。

解放軍連在他們眼中已經強大到不可戰勝美國人都敢這麼大打出手,還取得了如此豐碩的戰果,那這天下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們不敢做的?本身就已經是困守上海,全指望在必要時候靠着美國海軍掩護通過海路撤退的這十二萬國民黨守軍,最終全部繳械投降。

至於除了少部分南撤廈門、廣州的艦艇,以及渡江戰役發起之前,就在舟山海面起義的國民黨海軍最大的重慶號巡洋艦,靈甫號驅逐艦之外。早在渡江戰役發起之初就被南下解放軍海空軍困在上海的國民黨軍海軍艦隊主力,也徹底喪失了突圍決心。在陸軍繳械投降的當天,也掛起了白旗。

龐大的美國海軍都被打的如此悽慘,在看看自己手中戰鬥力最強的兩艘軍艦,也不過是滿載排水量不過一千多噸美製護航驅逐艦太康號與太平號。噸位最大的幾艘軍艦則是美國製造的,也是美國援助國民黨政權最大的軍艦,是四艘美製郡級坦克登陸艦。

這種裝備了兩座雙聯裝四十毫米高射炮,單管二十毫米機關炮四門的軍艦雖說火力不弱,噸位也足夠大。但你讓這種運輸坦克登陸的登陸艦,去與裝備齊全的驅逐艦、護衛艦打海戰,你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專業不對口啊。

剩下的幾條同樣爲登陸艦的美字號機械化登陸艦以及聯字號步兵登陸艦。剩餘的軍艦之中,稍微大一點是幾艘軍艦都是原來隸屬於日軍駐中國方面艦隊,因爲投降後駐地在武漢、南京、上海,還沒有來得及撤回國。因而在楊震大掃除行動之中逃過一劫,被國民黨海軍就地接收的一艘原日本海軍的內河炮艦以及兩艘海防艦。

數量最多的則是美軍援助永字號炮艦,也就是原來美軍可佩級掃雷艦。雖說足足有十餘艘,但是這火力差的太多。其餘的甚至還有抗戰前期國民黨海軍自沉或是被日軍擊沉,又被日軍重新打撈起來的老艦。剩下的則是美製步兵登陸艇、炮艇等要麼戰鬥力極弱,要麼就根本沒有戰鬥力的艦艇。

在這種情況之下,面對着挾大勝之餘威趁勢圍上來的解放軍海軍。上海的國民黨海軍雖然聚集了他們的精華,但未戰卻是膽氣先怯了。在接到解放軍海軍的繳械通告之後,感覺到實在打不下去,也突圍無望的國民黨海軍也就服從了命令繳械投降。

其實國民黨海軍實力並不比封存了大量艦艇的解放軍海軍弱的太多。美國援助的艦艇數量多,英國援助的數量大。雖然大型艦艇的數量,只有一艘英國造輕巡洋艦。而且抵達的時間卻是很晚,形成戰鬥力的時間更晚。

等這批美援軍艦真正投入使用的時候,國民黨在戰場上早已經大勢已去了。但是中小型艦艇的數量,卻是着實不少。只是面對着至少有局部優勢的解放軍海軍,這批軍艦最終還是大多數的時候都困守在港口。

實際上在抗戰勝利之後,在美英兩國的援助之下,國民黨海軍的實力還是不弱的。如果不是楊震搞出那麼一手,從蘇聯、日本連騙帶搶搞到了一批爲數不少,甚至還有幾艘巡洋艦的艦艇。在美國人的援助之下,目前國民黨海軍實力足可以排到亞洲第一位。

當初美國人爲了報復楊震將兩艘日軍前戰列艦和航母轉交給蘇聯人一事,一口氣就給了八艘一千二百噸級的護航驅逐艦,六百噸級的掃雷艦二十七艘,二十八艘被國民黨海軍後來改裝成炮艦的獵潛艇。以及一百二十八艘大大小小的各種登陸艦和登陸艇。

後來又默許急於擴編艦隊以便與解放軍海軍對抗的國民黨海軍,以外匯現金的形式從美國人手中以報廢艦艇的名義,又低價購買了兩艘輕型護衛艦,四艘掃雷艦,以及十多艘機械化和步兵登陸艦等一批艦艇。

而國民黨海軍在抗戰勝利之後,又從侵華日軍中國方面艦隊接受了一批軍艦。其中雖說大多數艦艇爲日軍戰時匆忙生產的內河炮艇、掃雷艇、運輸艇等小型艦艇,而且多數無法出遠海,只能在長江內活動。

但其中有一艘內河炮艦,三艘海防艦,以及四艘炮艦也算是很有戰鬥力的艦艇。雖然這些艦艇因爲長期的使用,多數已經破爛不堪。但國民黨海軍還是從中挑選出部分尚可使用的艦艇,補充進了自己的海軍。

這批艦艇之中,最大的一艘內河炮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一千三百餘噸。裝備有雙聯裝、單聯裝一百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各一座,二十五毫米高射炮和十三毫米高射機槍各一部。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幾乎不次於楊震從日本搞到的輕型驅逐艦。

而且曾經對於因爲艦艇的數量、噸位都不足,以及火力弱於解放軍海軍。自這些軍艦回國之後,就在大部分時間之內坐困港口,無所事事的國民黨海軍也相當不滿意的美國人,也通過法案,準備將一艘輕巡洋艦、六艘艦隊驅逐艦交給國民黨海軍,以加強國民黨海軍與解放軍海軍對抗的實力。只是因爲執行的太晚,國民黨大勢已去才作罷。

國民黨海軍的這些艦艇,除了目前部署廈門、廣州的部分艦艇之外,再拋去陸續因爲無力維修,而陸續報廢,以及出事故損失的艦艇之外,再加上陸陸續續起義的三艘太字號驅逐艦,六艘永字號護衛艦。目前留守上海的艦艇雖說是國民黨海軍主力,數量雖然也不少,但真正有戰鬥力的並不多。

你並不能指望一支沒有海戰能力的各種登陸艦、步兵登陸艇、小炮艇、輔助艦艇佔了大部分的海軍,去與一支裝備了大量驅逐艦、護衛艦,而且上有空中掩護,下有潛艇的艦隊作戰。尤其是這支艦隊剛剛以弱勝強,打敗了在國民黨海軍眼中不可戰勝的美國海軍艦隊。

被吳淞口外一戰嚇破了膽子,戰又不敢戰,跑又跑不掉的國民黨海軍,舉起白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上海的國民黨海軍投誠,也就意味着國民黨在抗戰結束之後,苦心經營的海軍主力的徹底覆滅。美國人在國民黨身上投下的鉅額資本,也全部打了水漂。

其實早在在內戰全面爆發之後,解放軍的海軍雖然也南下作戰。但實際上還是歸屬東北軍區的這支海軍艦隊,在楊震的指示之下利用自己艦艇噸位大,作戰艦艇數量多的優勢,儘可能的將國民黨海軍封鎖在港口之內。

只要不強行出港,對解放軍對沿海島嶼解放行動造成干擾,就不要將其擊沉。否則,這些國民黨海軍,那裡還能挺到解放軍全面渡江和上海戰役打響,才因爲投誠全軍覆滅。早就被多次請戰的解放軍海軍,給消滅掉了。

當初爲了切斷國民黨向外島逃竄的路線,將其徹底的殲滅在中國大陸。以及保護從東北到華北戰略補給線的安全,中央甚至曾經決定拿出現有海軍三分之一的實力,將國民黨海軍徹底的消滅掉,並攻佔長江以南沿海各大島嶼以杜絕後患。只是在楊震的勸說之下,才改爲採取對上海、寧波、廈門、廣州等國民黨海軍主要軍港以圍困爲主。

做出這樣一個決定,是因爲楊震相中國民黨海軍手中的那些數量也不算小的艦艇了,尤其是其中數量頗大的美製各種登陸艦和登陸艇。當然還有大量經美英海軍培訓出來的各方面專業技術人才,爲新中國海軍發展多保留一部分元氣。

而且在國民黨海軍大部分時間都採取龜縮不出,避戰保艦的戰術情況之下。一旦強行動手解決,還容易將這些港口的基礎設施同樣打爛,這同樣不利於中國海軍在今後的發展。也會造成相當大的資金浪費,並影響到海軍在長江以南的總體部署進展。

如今聚集了國民黨海軍主力的上海方面艦隊投降,讓一直擔心一支本應該在未來新中國國防建設之中,發揮極大作用的海軍因爲中國人自相殘殺而斷送在內戰的戰火之中。特別是其中的人才,白白浪費掉的楊震心中的擔心總算放了下來。

上海的國民黨海軍投誠,剩下的被隔斷在長江上游的重慶,以及南方的廈門、廣州的剩餘國民黨海軍殘餘力量,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多少力量了。在所有長江以南沿海各港口,已經被解放軍海軍封鎖的情況之下,這些軍艦未來的結局也就不用太過於擔心。

同樣被困在廈門和廣州的剩餘的二十艦艇,以及被分割在長江上游的七艘永字號炮艦和二十二艘炮艇,就算不肯投降也影響不到全局了。即便將他們全部擊沉,也不會帶來太多的影響。

尤其是眼下坐困同樣已經岌岌可危重慶的那不到三十艘,眼下已經是上天無門,就是想跑也無法突破長江中解放軍以岸炮和軍艦、飛機組成封鎖線的艦艇。除了投降,已經再沒有別的路可走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六十八章 急紅眼的大本營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一百三十七章 該有一個了斷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七十六章 決斷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三十八章 我相信我沒有看錯人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八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二百零六章 要做到一錘定音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
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六十八章 急紅眼的大本營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一百三十七章 該有一個了斷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七十六章 決斷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三十八章 我相信我沒有看錯人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八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二百零六章 要做到一錘定音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