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

楊震在江邊站立良久,直到運載中央代表團的渡輪已經靠上江北,纔在小虎子的催促之下,轉身上車返回。回程的時候,楊震沒有自己開車而是將車交回到了司機的手裡,自己則坐在後排閉目心中不知道在想着什麼。

看着楊震的一臉疲憊,小虎子輕聲的對司機道:“老王,你開的穩重一點,讓司令員休息一會。,司令員這兩天一直都忙壞了,一直沒有好好休息。回去又不知道你要忙多久。”

這個跟隨楊震一起從日軍細菌戰基地衝出來的被俘前是就是國軍汽車兵的老兵聞言點了點頭,將油門收了收,車速很快的便降下來。只是車速還沒有降下來五分鐘,剛剛還閉目養神的楊震突然睜開眼道:“老王,去兵工廠,麻煩你開的快一點。”

聽到楊震的命令,老王無可奈何的向着小虎子苦笑一下。不敢違反命令的他將剛剛收起的油門由狠狠的踩了下去。加大了油門的這輛日產七零式轎車向箭一樣竄了出去。後邊車上的李明瑞見到,不敢怠慢,連忙帶隊都加大油門跟了上去。

在急着趕往兵工廠的楊震催促之下,來時跑了將近四個小時的路程,回去的時候不到三個小時就趕到。汽車沿着剛剛爲了轉運發電設備而搶修好的狹窄的只能容一輛汽車通過的簡易公路一路風馳電掣的直接駛到距離兵工廠已經不足五里路的山口。在往前走,車輛已經過不去了。

下了車,楊震接過已經先期趕到的董平遞過來的馬繮,轉身對着下車等候他的司機老王道:“老王,你帶隊直接車都開回興山。今後你就跟着總指揮,給他當專車司機。我用車的時候幾乎沒有,你跟着我也沒有什麼施展的地方。而咱們這些司機裡面就你的技術最熟練,別人我不放心。”

說罷,楊震翻身上馬,對着聽完他這道命令微微有些一愣的老王揮了揮手,轉身快馬加鞭的趕往兵工廠。他身後同樣已經上馬的李明瑞和小虎子,以及楊震貼身警衛班不敢猶豫,連忙一帶馬繮跟了上去。

看着楊震縱馬疾馳而去的背影,被他轉給總指揮的司機老王微微嘆了一口氣,想說什麼,還是沒有說出口。轉過身對車上還拉着偵察二連的車隊揮了揮手,帶隊返回興山要塞的司令部了。

楊震急着趕到兵工廠是接到了張鎮華的彙報,按照楊震設計的圖紙,專門生產給偵察營使用的幾種新式武器的樣品已經生產出來,江北運過來的德什卡高射機槍的改進已經完成。請他過來看看。

那幾種專門爲偵察營生產的武器也就罷了,現在還不算着急,但是對蘇制德什卡高射機槍的改進卻涉及到部隊防空能力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楊震正是急於看看這些笨重,質量高達一百二十八公斤,供彈機構複雜,極愛卡殼的高平兩用機槍的改進是不是達到了自己的要求。

當楊震趕到兵工廠的時候,張鎮華與廠長劉延東、政委李偉傑幾個人已經在兵工廠靶場等待他們了。楊震一下馬草草的與幾個人握手示意後,便走到了擺放整齊的武器身邊仔細打量了起來。

看着楊震看的很仔細,旁邊的廠長劉延東拿起一支與移交江北方面有些類似的步槍道:“司令員,這就是按照您的要求生產的新式步槍。這種步槍採用的是手工改制的七點六二毫米蘇制槍彈縮短型。”

“它完全按照您設計的圖紙來製造的。採取了導氣式自動方式,迴旋閉鎖式槍機,缺口式照門。採取了三十發彈匣供彈,並加裝了點射方式和空倉掛機功能。當彈匣中的子彈打光後,槍機自行停在後邊,便於射手及時更換彈匣。”

“它採用有調節功能的導氣系統,在正常狀態下用小氣孔射擊,即使後退不到位,在三十米以內也不影響機構動作。在嚴酷的環境條件下射擊,則用大氣孔,給予足夠的能量克服風沙、嚴寒、污垢造成的過大阻力,保證自動機可靠工作。”

“槍身與槍管全部採取進口的鎳鉻合金鋼,握把使用楸木製造,摺疊式槍托採取繳獲的軌道鋼衝壓而成。機匣體由厚度一點五毫米的鋼板衝壓而成,盒形斷面,形狀簡單,兩側突出大筋增加了剛度,前部與節套鉚接,中部有中襯鐵支撐,後部有尾座固定,機匣的剛度、強度得到保證。”

“這種槍械雖然看起來與您上次移交給我們的圖紙的那種槍械很類似,但其射擊精度要遠高於那種。但生產方式與工藝與那種武器相比,並未顯得複雜。”

聽着劉延東的介紹,在看着眼前這支後世的八一式步槍,幾乎一模一樣,除了槍托因爲生產技術與原材料的問題改用了五六一式自動步槍的槍托外,沒有一絲差別的步槍,楊震感嘆不已,彷彿回到了後世剛當兵的新兵營中。自己那時使用的就是八一槓一。

無論是在新兵營,還是下連後,甚至在特種大隊,每一個戰士對這種就是爲了士兵研製的步槍都極爲喜愛。反倒是對後來裝備的九七式五點八毫米自動步槍不太感冒。

後世使用過這種步槍多年的楊震熟練的端起步槍,壓上早已經壓滿子彈的彈匣以點射的方式分別打了立姿、臥姿、蹲式三種射擊方式。打完了整整兩個彈匣後,才放下手中的槍,閉着眼睛感受一下山寨貨與原裝貨的區別。

看着楊震親手實驗這種新式武器,無論是生產者劉延東還是管理者張鎮華心都懸了起來。除了對楊震那一手精湛,幾乎是彈無虛發的射擊技術讚歎不已之外,對他那一手不知道怎麼琢磨出來的單手換彈匣技術更是佩服到了極點。

楊震卻不知道身邊兩個人的心思,他閉着眼睛感受了好大一會,才睜開眼睛對身邊的兩個人道:“你們做的不錯,很不錯。生產出的這種槍精度極佳,並未比原型槍稍差。而且殺傷力並未減低。”

楊震沒有說錯,他手中這支根據他設計出的圖紙,由自己兵工廠製造的步槍,並未比後世自己使用的同類武器性能有減低。甚至因爲鋼材的原因,槍的重量與射擊精度還要略好於後世自己使用的同類產品。

誇獎完劉延東,楊震把手中的槍支丟給一邊看完他精彩的射擊表演後,眼饞的看着他手中這款他們從未見過的新式步槍的李明瑞與董平道:“你們也試試,這種槍就是專門爲你們設計、生產的。”

將槍丟給李明瑞與董平去感受後,剛剛轉過身的楊震又被劉延東拉到一挺外形古怪,身爲輕機槍卻使用重機槍才用的彈鏈供彈藥的機槍面前道:“這種機槍也是根據您的設計圖紙生產出來的。”

“其採用蘇制水連珠步槍使用的七點六二毫米全裝藥步槍彈,採用兩腳架與三腳架相互結合的射擊方式。在採取三腳架的時候,固定在導氣管上的兩腳架可以方便的向後摺疊起來。”

“這種射擊方式極爲巧妙,一挺輕機槍通過採取不同的射擊腳架,便可以承擔原本輕重兩種機槍的職能。甚至可以承擔部分高射機槍的任務。其適用範圍十分的寬廣。射擊精度也相當的不錯。”

“最關鍵的是這種機槍除了那個消焰器有些複雜之外,其餘的部件同樣生產簡單。機匣是那種步槍一樣,採用一點五毫米鋼板衝壓成U形,用鉚接和點焊裝配而成。機匣頂蓋也是用鋼板衝壓成形,在機匣前方用鉸鏈固定,在機匣後方通過一個彈簧鎖固定。”

“只要有數量足夠的鋼材,這種機槍我們完全可以大量生產,替換極爲不受現在部隊歡迎的歪把子機槍與笨重的九二式重機槍。司令員,如果那種需要特殊子彈的步槍您不批准大量裝備部隊,那麼這種可以完全方便的使用蘇式步槍子彈的武器,我請求您批准生產。”

對於這個廠長的請求,楊震看了一眼自己山寨出來的這挺性能極爲優異的蘇制PK通用機槍後,笑了笑道:“你這不是將我的局嗎?你說我不批准你生產吧,怕你傷心。批准你生產吧,我們的手頭鋼材數量有限,生產出的武器,只能先保證重點部隊的使用。”

“嗯,我想想。這樣你要是能把他改進成使用日製七點七毫米重機槍彈,我就批准你量產,並優先保證裝備主力部隊。蘇制口徑的彈藥咱們沒有多少,武器更少,犯不上爲他們專開一條生產線。”

“部隊現在使用最多的還是日式口徑,我們又與日軍作戰,繳獲的彈藥也是以日式口徑爲主。所以如果不能改進成使用日式七點七毫米機槍彈,我們根本就無法大量裝備。不過可先說好了,不能像給老大哥的那種武器那樣,改用了日式彈藥後,便總是卡殼。”

對於楊震的回答,劉延東有些興奮的道:“司令員您就放心吧。這種武器,早在開始生產的時候,我就考慮過於日式武器彈藥通用的問題了。並且已經想出了一些改進的辦法。您放心,一週不五天之內我保證拿出合格的產品。”

劉延東的回到,讓楊震苦笑不已的對着張鎮華道:“弄了半天原來你在這裡等着我那。好吧,既然你下了苦心,我也不能浪費是不是?就按照你的想法,只要你能拿出合格的產品,我就批准你大量的生產。”

“不過,你現在的生產重點還不能放在這支槍身上。一要利用這種機槍的技術,抓緊時間對部隊裝備的法式機槍供彈機構的改進。二要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對日式子彈的復裝上。部隊對彈藥即將要有一個較大的需求量。”

“三要抓緊時間對那種新式步槍進行鑑定後,按照總部要求的數量儘快的生產出來。另外,我和你們說一下,今後一切輕武器的生產,除了少量裝備給偵察營的之外,不能改進成使用日式彈藥一切全部停產。”

“我們現在的能力有限,還不能給部隊全面換裝。彈藥的生產線還是以日式爲主,部隊主要也還是使用日式武器,而且庫存那麼多的日式彈藥,我們不能都浪費了。所以除了必要的少量裝備的武器外,其餘的武器生產一定要圍繞日式彈藥做文章。”

楊震的話,讓張鎮華與劉延東微微的一愣。兩人都是老兵了,聽到楊震的部隊對彈藥即將有一個較大的需求量話後連忙問道:“怎麼司令員,要打大仗了?”

對於兩個人疑問,楊震微微的點了點頭道:“松花江南的日軍現在調動頻繁,不斷的增加火力、兵力的配置。我想他們動手的時候應該不會太久了。所以我們要提早做好準備。這也是我急着趕過來看看你們對高射機槍的改進到什麼地步的原因。”

聽到楊震提起對高射機槍的改進,劉延東連忙將他拉到一挺已經改進完畢的德什卡高射機槍面前道:“司令員,我們已經按照您的要求,對這些機槍進行了一定的改進。”

“因爲技術能力所限,我們只能對其供彈機構做了部分的改進,由原來的彈鼓改爲採用彈鏈供彈方式。另外在槍管上安裝了握把以便方便的更換槍管,去掉護盾。將原有的重量由一百二十八千克,減爲七十八千克。分解開後,三名戰士就可以方便的攜帶。”

“至於您提出的去掉原槍管上的散熱片,改進槍口的消焰器,我們還無法進行。不過要是重新生產的話,按照我們現有的設備,只要有完全的圖紙可以製造出來。新生產,總比要在已經生產出來的實物改進要好的多。司令員,這種高射機槍,我們完全可以逆向測繪後仿製,我們現在有這個能力。”

一邊聽着劉延東的彙報,一邊熟練的擺弄着眼前的這挺大口徑機槍的楊震沉吟良久道:“我們還沒有那麼大的實力去一下子進口太多的合金鋼材。手頭上這幾百噸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你要按照現有的原材料生產,不能都指望進口原料。進口的鎳鉻合金鋼只能放在最關鍵的部件上,比如槍管、撞針,其他的部位像槍架一類的要儘量採取來源比較多的軌道鋼。”

“不僅在原材料的使用上要動腦子,在不影響武器性能的前提之下,儘量可能多的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還要深入挖掘現有武器潛力,進行適合我們的改進。比如那些使用彈板供彈的法式機槍能不能改爲彈鏈或是彈匣供彈?如果能就儘量做出改進。”

“正像你們說的那樣,我們現在還不是地主,沒有那麼多的餘糧,不能大手大腳的浪費。我們手頭有限的資金還要進口必要的糧食、布匹、棉花甚至鹽巴。不可能全部投入到軍工建設上去。這幾萬人的部隊吃穿,幾十萬居民的民生還要兼顧。在連肚子都吃不飽的情況之下,我們做不了更多的。”

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終生的信念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二百零七章 興奮的高田泰宏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經來不及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鋼鐵大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第268章 保密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
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終生的信念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二百零七章 興奮的高田泰宏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經來不及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鋼鐵大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第268章 保密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