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新民會(二)

作爲一個有遠見的領導者,韓雲華對於一些問題看得還是比較遠的。現在很多人認爲中國最大的敵人應該是日本人,作爲依附於日本而存在的僞軍僞政權只不過是日軍用來統治中國以華制華的工具,並不爲懼。只要打垮了日軍,這些二鬼子走狗根本就翻不起什麼大但是韓雲華卻不這麼認爲,在韓雲華的眼裡日軍只不過是外患,就算中國一時的失利被日軍打得節節敗退,就算是把大半個中國都丟了,但是日本想要就這樣征服中國顯然是遠遠不夠的。然而那些忘祖賣宗的傢伙卻是真正的內憂,如果沒有那些漢jiān走狗,中國的抗日戰爭也不會像歷史上進行的那樣艱難。

小鬼子畢竟是外來者,要是沒有中國內部的那些分裂者的助紂爲虐,日本人想要在中國站住腳跟那是相當困難的。新民會雖然只是一個地方的漢jiān傀儡組織,但是它所具備了所有可能擴展爲全國僞政權的一切質。韓雲華決不允許這樣的組織在他的防區內繼續發展下去,這是對他的侮辱。

也許現在的新民會只是一個作用一般的小組織,在日軍控制下的所有漢jiān組織中所佔得地位並不是那樣突出。但是韓雲華卻是知道新民會今後的發展將會是多麼的恐怖,而這種恐怖的發展程度嚴重影響了中國抗日戰爭的進程。

爲使新民會在統一領導下發揮作用,1939年底,華北日軍對新民會進行了整頓。12月2日,推臨時政fǔ委員長王克敏爲會長,內政部長王揖唐、新民會顧問安藤紀三郎、新民會中央指導部長繆斌爲副會長。由此,新民會集政、教、府、會於一體,改變了最初主要依附於軍隊開展活動的狀況。隨之,地方新民會也進行了體制變革。1940年3月,汪僞政權在南京成立,華北實行“特殊體制”,解散臨時政fǔ,成立僞華北政務委員會。隨着這一體制變更,新民會再次改革。原附屬於日軍的軍宣撫班於1940年2月下旬宣佈解散,合併於新民會。3月8日,合併後的大新民會正式組成。這樣新民會不再是單純的“教化團體”、“民衆團體”,而是與軍隊、僞政權密切結合,有了政治機構的質。其新綱領是:“發揚新民jīng神,顯示王道”;“實行**,復興文化,確立和平”;“振興產業,改善人民生活”;“睦鄰結盟,以建設東亞新秩序”。新民會已成爲爲日僞統治服務的集教化、經濟、**等爲一體的政治機構。改組後的新民會改變過去的指導部制,實行總會、協議會制。

按照新民會新的章程,1940年4月1日,山東新民會進行了改組,將省指導部與日軍宣撫班合併,組成新民會山東省總會,以唐仰杜爲總會會長並任中央總會委員。總會下設事務局,局下設總務、厚生、教化三科,附設訓練處。隨之開始組建道辦事處、縣(市)總會和基層組織及省立新民教育館。以教育館爲依託,山東省總會在日僞佔領區大肆推行治安強化教育運動,配合組織建設,開展親日**奴化宣傳,擴充組織,推動農村保甲、自治自衛團體和合作社的建立、擴充,堅持政會一軸兩輪之關係,全力支持日僞在山東的統治。僅1940年,山東新民會即利用教育館及所屬各學校、教育機關舉行親日**的“治安強化講話會”1296次。至此,新民會的影響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會員遍及整個山東半島。依附於新民會的大小組織在整個北方地區不勝凡幾。

但是儘管如此,新民會的發展還遠遠沒有達到巔峰。在此之前的新民會只是一個比較單純的漢jiān組織,他們比較強大的武器也就是經濟實力以及背後的日軍。然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出於鞏固華北戰爭基地的戰略需求,準備將中國的華北地區作爲其戰略後方以及後備糧倉,因此更加關注華北局勢。然而此時的中國抗日戰爭也正進入了最最艱難的時期,無論是**還是國民黨甚至是日軍的進攻力度都大大下降。中日雙方都已經到了消耗的臨界點,說是兩敗俱傷一點都不爲過。

就在這個時候,日軍向新民會提出了進一步向政治團體轉變的要求,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於是,新民會又進行了一次體制變革。在這次變革中,日軍突出強調了扶持和加強華人在新民會中的作用及其對華北僞政權的意義等問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其提出的“新民會扶持大綱”中稱:“爲了使政務委員會具有實力,必須扶持和加強作爲基礎的新民會。”“考慮到對華北當前敵人**的政策,大家知道,**以黨、政、軍三位一體,與民衆的關係有如魚水,正在積極爭取民衆,我方也必須以軍、政、會三者與之對抗、打一場爭取民衆的戰爭。”還稱,汪僞“新國民黨和新民會是中國新體制的姐妹組織,其地位是對等的關係。從樹立革新思想的歷史來看,說新民會比國民黨先進並不過分。因此,去年中央部曾經決定,在華北由新民會,在華中、華南由國民黨,劃分地區各自協助治安肅正工作,互競其善。”顯然,日軍意在試圖將新民會改變爲一個能更好地適應日僞統治需要、有控制華北局勢能力、與南方汪僞力量並立的政黨組織。爲達此目的,日軍和新民會一反過去自下而上地召開聯合協議會的順序方式,於1941年12月24日召開了臨時全體協議會,下達、明確了新民會運動的新方針。僞山東省公署據此對山東新民會組織進行了改革,於12月28日召開全省聯合協議會,組成了縣(市)、道、省各級聯合協議會,於省總會下設置事務部,部下設總務、組織、宣傳、訓練四處,並增設各級參事室、調查室(股);改道辦事處爲道總會,改各級總會之次長(日人)爲首席參事兼任道縣(市)顧問,推動政會一體化。至此,山東省新民會組織系統基本建立起來,

爲更便於發揮新民會的作用,1942年10月,新民會召開了爲期4天的全體聯合協議會,修改並通過了新的綱領和運動方針,期望對新民會的面貌進行一次大的革新。新通過的綱領是:“發揚新民jīng神”;“實行和平**”;“完成國民組織”;“團結東亞民族”;“建設世界新秩序”。運動的方針是:“新民會必須擔當起領導中國民衆進行建設新中國的國民運動的任務。這是新民會的歷史使命,新民會是新國民組織的指導團體”;“新民會負有領導民衆除掉”**、英美自由主義、封建殘餘“這些障礙的重大任務”,應以發揚中國國家民族意識,支持大東亞戰爭的基本要求作爲統一國民信念的基礎,“堅持政、會表裡一體的jīng神進行領導”,“發動最大限度的人力、物力加強華北參戰體制,協助完成大東亞戰爭”;“新民會以整頓、擴充分會、外圍團體、青少年三個組織,以建立新國民組織爲工作重點,並在此基礎上以確立國民總動員體制作爲運動的目標”。日僞這一改革的目的是要利用新民會把華北拖入日本的太平洋戰爭漩渦中。1943年1月9日,在日本縱下,汪僞政fǔ對英美宣戰,轉入“戰時體制”。爲適應這一變化,新民會又於1月20日召開了臨時全體聯合協議會,決定在華北實行“新國民運動”。這期間山東新民會的活動基本上圍繞這些方面展開。1942年9月,在教育廳名義下成立了山東省新民青少年團體團部。新民會山東省總會提出了實踐“新國民運動”四大目標:“剿共建國,增產救民,肅正思想,革新生活”。1943年9月1日至2日,新民會山東省總會在濟南商埠公會堂召開了1943年度山東省聯合協議會,以圖進一步推動“新國民運動”。唐仰杜在會上致祝詞道:“東亞聖戰,共死同生,中日一貫,維我魯省,後方基地。興亞大業,決戰體制,克勝券,端賴會民,各盡其職,誓掃敵氛。”由此可看出山東新民會的反動實質。

至此,新民會發展才達到了真正的巔峰。不過韓雲華對於漢jiān組織一直是抱着一種見一個滅一個見兩個殺一雙的態度,防患於未然大於對漢jiān組織的恐懼。在韓雲華看來漢jiān組織畢竟也只是漢jiān組織,他們的實際凝聚力和戰鬥力都是極其微弱的。套用一句大白話,那個好人願意天天頂着一頂漢jiān的帽子在大街上晃,所以可以想象得到,加入新民會的大多數是一些見利忘義、唯利是圖、見錢眼開、見風使舵的傢伙,有這樣的一羣人組成的組織團結本身就是一種奢望。

正如韓雲華分析的那樣,日軍雖然日僞爲發揮新民會的作用做了種種努力,然而新民會的實際活動仍不能達到日僞的要求和目的。最讓日軍感到憤怒的是,新民會在組織上也出現了你爭我鬥、派系叢生的現象。

正如日軍在《華北治安戰》中寫的那樣:“隨着組織的擴大與時間的推移,逐漸產生派系、黨系,喪失了清新活潑的風氣,這是不難想象的,特別是官辦團體更是如此。”新民會開始走下坡路,至1943年後,新民會的情況更糟。這年下半年,華北僞政權發起“華北新建設運動”。爲支持這一運動,新民會特召開大會,試圖利用其控制的社會、宗教、文化、思想等方面的21個團體的緊密團結,而在運動中有所建樹。實際上,只是成立了所謂“華北民衆團體**大同盟” (總部設於北平,各地方均設支部,各民衆團體均設**工作團,專從事**活動),並沒有能採取什麼大的行動,也沒有取得大的效果。此後,新民會幾無作用可言。日本人也認爲:“新民會於(1944年)10月全體聯合總會上決議開展統一救國運動,雖然造成了聲勢,但在具體措施方面看不到任何成果。”就這樣,至1945年8月,隨着日軍戰敗和僞政權的瓦解,新民會最終潰散消亡。

韓雲華熟悉新民會發展歷史的始末,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在新民會剛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就將它扼殺在搖籃裡。儘管新民會現在已經在山東地區發展了將近兩年,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此時的新民會的影響力還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在聊城魯西這一帶更是弱的可憐。所以韓雲華準備利用新民會還沒有“入侵”魯西的這一有利時機,將新民會安ā在聊城的一些漢jiān組織或者是漢jiān商會、親日的商人地主統統解決掉。讓新民會再也沒有機會進入魯西和河北的東南部。

新民會作爲日僞政權的御用團體,其本身的自由和獨立都是非常弱的,這樣的組織狗仗人勢狐假虎威還行,其本身就是一坨狗屎。新民會企圖利用組織民衆的手段來對抗**軍、政、民一體的活動來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然而儘管新民會在1940年至1942年間有過較大發展,但這並非出自民衆的自願,而是高壓強制的結果。這也決定了新民會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它只是籠絡了一批漢jiān,幹下了一些欺侮、奴役同胞的勾當。

然而新民會的危害還是相當大的,因爲山東的日軍的實力就極其龐大,有着這樣的主子在後面撐腰,就算是中國的抗日武裝明明知道新民會只是一隻紙老虎臭狐狸,但是卻硬是讓他在眼皮子底下存在了八年的時間,而且還讓其在實際的活動中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組織體系,構成日僞政權欺壓民衆、進行賣國活動。A

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11章 挺進晉北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123章 偷天(一)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418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278章 婚禮(三)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625章 訪蘇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495章 收尾第100章 亂戰(四)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224章 絕對震撼(五)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114章 整訓第86章 前奏(三)第429章 韓雲華的新煩惱第31章 人民戰爭第124章 偷天(二)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124章 偷天(二)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97章 亂戰(一)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101章 柳生俊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640章 千里救援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403章 大整編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36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二)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
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11章 挺進晉北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123章 偷天(一)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418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278章 婚禮(三)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625章 訪蘇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495章 收尾第100章 亂戰(四)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224章 絕對震撼(五)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114章 整訓第86章 前奏(三)第429章 韓雲華的新煩惱第31章 人民戰爭第124章 偷天(二)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124章 偷天(二)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97章 亂戰(一)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101章 柳生俊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640章 千里救援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403章 大整編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36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二)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