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華北會戰(九)

冀南的戰事韓雲華自己抽不開身親自指揮,但是他卻將所有的部隊指揮權交給了以陳光和姜雲衫爲核心的前敵指揮部。而就這個前敵指揮部而言,做主的還是陳光。

雖然陳光並不屬於內***軍區的戰鬥序列,但是這並不妨礙韓雲華信任陳光。一方面是由於姜雲衫資歷太淺,在軍中雖然也是戰功赫赫,但是說到根子上還是無法駕馭諾大的教導師,同時也根本沒有威望威懾冀南的頑軍。而且這一次冀南的戰鬥必將是一次慘烈的戰鬥,教導師勢必也要聯絡其他友軍部隊,就姜雲衫這個剛剛參軍不足五年的新兵蛋子根本就不會引起國民政府方面的重視,甚至也不會贏得其他八路軍部隊的認可。

其實黨內部分人已經對內***軍區幹部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反感,畢竟在很多人看來內***軍區將一大批沒有資歷同時也沒有經過考驗的幹部推上了重要的位置,而一大批經歷過長征等重要大戰的老同志依然沒有合適的地方安置。越來越多的新兵蛋子爬上了老同志的頭上,少指揮老的情況在內***軍區很普遍,這樣勢必會影響軍中的團結。所以韓雲華現在也可以在避免出現這些情況,像姜雲衫這樣的年輕而有能力的幹部韓雲華是可以放心大膽的用,但是卻不再像以前那樣過快的提拔這些人的職務,像前敵總指揮這樣的職位韓雲華一般是不會考慮年輕幹部的。冀東前敵指揮部是這樣,冀北晉北前敵指揮部是這樣,冀南前敵指揮部也是這樣的。

其實韓雲華也很清楚內***軍區幹部配置的不合理,雖然這些年輕有衝力的幹部確實給整支部隊帶來了不少新氣象新活力,但是不可否認年輕幹部容易腦袋發昏出昏招,而沒有經過長期考驗的年輕幹部確實不如老同志那樣讓人放心。

所以對於黨內的那些意見韓雲華是虛心的接受了,並且做出了實質性的行動表示支持中央的決定。作爲一個***員,韓雲華有着一顆赤誠的心。像這個時代所有的***員一樣,韓雲華深深地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時代的使命使他不允許自己犯哪怕再小的一點錯誤。

冀南是這次韓雲華佈局的一個重要戰略點,冀南的事情處理好了,整個華北的局勢立即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在北方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日軍,比國民政府的部隊也少不了那裡去,所以韓雲華已經盤算着怎樣一舉滅掉日軍華北方面軍,徹底解決北方的戰事。所以冀南的戰事特別牽掛韓雲華的心,而冀南前敵總指揮的人選韓雲華也就特別的用心。

陳光何許人也?此時的陳光已經是***八路軍有名的戰將了,是一員不遜於陳大師長的悍將,時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代師長兼343旅旅長。是八路軍接受改編後的第一批師旅幹部之一,陳光可以說是軍中資格最老的一部分元勳之一。

談起陳光就不得不說一說陳光的簡歷,陳光原名陳世椿,湖南宜章縣慄源堡人。陳光10歲入學讀過短暫的3年私塾,14歲棄學農。 1926年,北伐軍入湘。陳光所在的家鄉-宜章縣成立了農民協會,他成爲農協會員。次年底,經當地地下黨員陳東日、陳俊介紹,加入了中國***。1928年1月初,朱德、陳毅率“八一”南昌起義的餘部1000來人進至宜章,陳光異常興奮,當即將“馬日事變”後收藏的12支步槍獻出,組建了一支農民赤衛隊,然後配合紅軍參加了湘南暴動。

湘南暴動成功後,陳光隨朱德、陳毅走上井岡山,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獨立三師第二十九團一營任連長。1930年2月,蔣介石發動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圍剿。陳光這時已是紅四軍一縱隊(縱隊長爲***)一支隊副支隊長。次年5至9月,***發動了第二、三兩次圍剿,陳光在作戰期間,升任十師參謀長,帶領本師出色地完成了戰鬥任務。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瑞金隆重召開,陳光被授予二級紅星獎章。年底,他調任紅四軍第十二師師長。1933年8月,蔣介石調集百萬大軍,採取碉堡戰術對中央蘇區發動了殘酷的第五次圍剿。爲了擴紅,黨中央組建了日後名聞遐邇的“少共國際師”。當時,這個師共青團員佔到了70%以上,平均年齡僅爲18歲。爲了把這些“紅小鬼”培養成堅定合格的戰士,***在師長和政委的人選上反覆遴選,最後決定派戰術素養好、政治覺悟高、指揮能力強、作戰勇敢的陳光出任該師師長,政委則爲年僅17歲的總政青年部長肖華。在陳光、肖華的帶領下,“少共國際師”第一仗便在福建一役中殲敵500餘名,繳獲大批槍支彈藥。爲此,朱德、周恩來等領導同志專電嘉許該師,稱讚他們是“鐵拳初試”。3個月後,陳光調任紅二師師長。雖然他在少共國際師只有3個月時間,但正如後來肖華上將評價的:“陳光對培養這支年輕部隊嘔心瀝血,打下了良好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影響,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1934年10月14日夜,陳光率領紅二師渡過於都河,踏上長征路。長征之初,陳光帶領紅二師擔任突前前衛的任務,掩護軍委縱隊和後續部隊經過浴血拼殺,終於來到了貴州。“黎平會議”後,紅軍改向遵義進發,紅二師四團被選作前衛。陳光被軍委首長親自點將,帶領耿飈任團長、楊成武任政委的四團搶渡烏江天險。隨後,他折回師部,指揮六團、四團,分別攻取遵義,搶佔婁山關,佔領鬆壩,然後再度集結部隊沿西北方向警戒,與兄弟部隊一道警衛着遵義會議的召開。

在這次會議上,***被重新確立了領導地位。隨後,陳光帶領紅二師參加了四渡赤水,順利進軍川西。行至大渡河安順場渡口,中央紅軍面對幾十萬蜂擁而至的敵軍,面臨進退維谷的境地。當時正值5月雨季,安順場渡口水流湍急,河牀寬廣,工兵部隊無法架起浮橋,全軍上下費盡心機搞來的4只小船隻是杯水車薪。唯有搶佔瀘定橋,才能保證部隊搶渡完大渡河,避免當年石達開在此全軍覆滅的命運。重任又一次落在了陳光肩上。他帶領紅二師四團以一天狂奔120公里的速度,創造了軍史上至今仍津津樂道的奇蹟--飛奪瀘定橋,打開了紅軍的北上之路。

走出草地後,紅二師率先進入甘南境內。又一道著名天險--臘子口擋住了紅軍的去路。這道關隘被夾在連綿的羣山中,在兩道山峰間如同一條狹窄的口子,刀砍斧削。兩面盡是絕壁懸崖,下面則爲一條奔騰的河流,其間僅有一座木橋,是出入臘子口的唯一孔道。***、聶榮臻等軍團首長和陳光一道仔細觀察了地形,決定由陳光和四團政委楊成武指揮。經過一夜激戰,臘子口終於被攻克。1944年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時,黨小組曾對陳光的這一功績作了如下評述:“在長征中臘子口攻堅,陳光對中央紅軍北上,渡出險境,貢獻極巨。” 11月19日,紅軍進入陝北吳起後,陳光改任紅四師師長,彭雪楓爲政委。在”直羅戰役“中,他帶領四師,在友鄰部隊配合下,擔任主攻任務,最後一舉攻克直羅鎮,全殲敵一0九師,生俘師長牛元峰以下5000餘人。

“西安事變”後,陳光接替已調任紅軍大學校長的***,成爲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直至半年後,紅一軍團被改編爲八路軍第115師。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分任正副總指揮,下轄3個師,即115、120、129,而以115師實力最強,有1萬5千餘人,由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合編而成。115師成立之初,師長爲***,副師長聶榮臻(實際上是政委角色),政訓處主任羅榮桓。下轄343、344兩個旅。徐海東任344旅旅長,陳光則擔任343旅旅長。

9月,115師出師即勝,創造了中國抗戰史上的一個奇蹟。***集中該師兵力,在山西平型關設 伏,殲敵板垣師團二十一旅團1000餘人,打下了全國抗戰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一個月後,陳光和老搭檔肖華一道率343旅於廣陽再次設伏,斃傷日軍千餘人,取得了廣陽大捷。改變歷史序曲的往往有很多偶然因素。次年3月,***在清晨的一次策馬晨練中,爲晉軍誤傷,生命垂危,旋即被接回延安,轉送蘇聯救治。經***提議,八路軍總部任命陳光爲115師代師長。

韓雲華之所以這麼清楚陳光的個人經歷,完全是陳光的一些列奇蹟般的戰績讓引起了韓雲華的興趣。“認識”陳光還是韓雲華上軍校前的事情了,而且還是韓雲華上小學的時候的事情。韓雲華很清楚的記得當時他的語文老師是一個歷史迷,在給他們講飛奪瀘定橋的時候就特意提到了陳光。並且還用了大幅的篇章來描述陳光在這次戰役中的作用,這在韓雲華幼小的心靈中植根了陳光兩個字。上了軍校後,韓雲華專門查過一些關於陳光的資料。當時不以爲然,看過也就拋之腦後了。但是自從重生以後韓雲華就特別注意八路軍歷史上有名的悍將,因爲韓雲華很清楚,一旦有事這些經得起考驗的老同志是不會讓他失望的。

縱觀陳光的簡歷,完全可以看出他是一名從基層成長起來的軍事幹部,歷任赤衛隊長、第四軍十師二十九團叄連連長、永新北鄉游擊隊隊長、紅四軍叄十一團連長、紅軍一縱隊一支隊副大隊長、大隊長、副支隊長、支隊長、紅一軍團四軍十師叄十團團長、師參謀長。紅四軍十二師師長、紅四軍十一師師長、少共國際師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師師長、紅一軍團二師長、紅一軍團二師師長、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副軍團長、四師師長、高級幹部科科長(政委羅榮桓)、紅一軍團副軍團長、紅一軍團代軍團長、八路軍一一五師叄四叄旅旅長、八路軍一一五師代師長。

所以韓雲華相信以陳光的指揮能力絕對能將冀南的戰鬥打好,不過韓雲華也清楚陳光也是有缺點的,陳光個性強,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甚至連對待批評的心理素質也沒有。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是一員一流的戰將,他指揮打仗的藝術仍然是一流的,一般人是難及其項背。

不過雖然韓雲華想讓陳光擔任前敵總指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就現在他和陳光的職務而言他和陳光乃是平級。雖然說前一段時間在冀南作戰的時候,陳光限於戰事的需要配合韓雲華打了二十多天仗,期間也多次受韓雲華的指揮,但是這並不等同於韓雲華就可以隨時隨地指揮這員八路軍悍將了。

要知道此時的陳光可是八路軍一一五師代師長兼343旅旅長,雖然表面看起來也就一個師的代師長,韓雲華麾下師級軍事單位可是有七八個。但是韓雲華卻是清楚此時的一一五師絕對不是像表面表現出來的這樣弱,就如同一二九師一樣,一一五師下面各旅團加起來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字,雖然質量不一定比得上內***軍區,但是數量上絕對不會差多少。

現在別看內***軍區有幾十萬部隊,但是八路軍三個正規師哪一個都不是龐然大物。可以說一一五師、一二九師、一二零師是八路軍總體實力的90%以上,想要指揮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代師長,其難度也不比打一場硬仗差多少。

單單靠韓雲華這件事肯定是辦不成的,首先韓雲華徵求了一下陳光的意見,畢竟強扭的瓜不甜。這件事情成不成陳光纔是最爲關鍵的一環,陳光要是不同意韓雲華也不能勉強人家不是。

不過,陳光的意見倒是很中肯,只要黨中央需要,隨便將他放到哪個位置都可以,別說讓他做冀南前敵總指揮,就算是讓他拿着步槍上戰場都沒有問題。況且說心裡話,陳光對於韓雲華這個突然崛起的八路軍悍將也是很好奇,前一段時間韓雲華幾手迂迴便將日軍冀南一個旅團另幾個步兵大隊的兵力打的潰敗不堪,就戰術層面而言韓雲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宗師了。所以接受韓雲華的指揮還是很不錯的,最起碼陳光是不會牴觸的。另外韓雲華就是一個善於創造奇蹟的人,他率領的部隊多次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而一貫強勢的日軍在他的面前似乎就是泥捏的,現在八路軍絕大多數的幹部尤其是基層幹部對於韓雲華是存在着一股盲目的信任。雖然陳光並不認韓雲華是無所不能的,但是他對於內***軍區的實力還是極爲認可的。和韓雲華合作一把陳光也不認爲自己有什麼不可以的,反而對此還有一絲隱隱的期待。

既然陳光答應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接着韓雲華便給延安的黨中央發了一份“調將”的請求,希望**能夠同意他調陳光入冀南作戰的請求,而且在電報中韓雲華明確表示陳光調入內***軍區的戰鬥序列只是暫時的,等這場戰役打完後陳光便可以歸建。同樣的電報韓雲華還給八路軍總部發了一封,畢竟現在一一五師依然是隸屬於八路軍的戰鬥序列,而陳光也是歸八路軍總部領導的。

黨中央的回電很及時,**親自批示,同意陳光同志暫時調入內***軍區的戰鬥序列,同時調入的還有一一五師343旅,等這次大會戰結束後立即歸建。

調將完成後韓雲華便命令各部隊各就各位,華北大會戰進入倒計時。

大青山上韓雲華調將的時候,張北的戰事也已經接近尾聲了。西詩園所部最終沒有逃脫,在陳大師長的精心佈局之下,日軍山下師團主力一萬餘人在張北縣大水泉村遭到內***軍區獨立77師、野戰一師、野戰二師的圍殲,雖然在戰鬥的結尾山下奉文中將親自率領山下師團主力趕來救援,但是卻被野戰一師阻擊在距離大水泉二十公里外的徐家集,雙方在徐家集不足十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異常激烈的阻擊戰。此戰內***軍區野戰一師傷亡慘重,三個步兵旅被山下師團打殘了兩個,就連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炮兵團也被山下師團的炮兵聯隊基本摧毀了。

當然了,山下師團也沒有討得多少便宜,中***隊的戰鬥意志往往是可以扭轉一場戰役的勝利的。雖然野戰一師的戰鬥裡卻是比不上山下師團,但是中***隊死守不攻的戰略硬是將山下師團拖垮了。此戰山下師團在付出了四千六百餘人的傷亡後終不能從徐家集推進一步,只能眼看着西詩園所部被血淋淋的撕成碎片。

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652章 破江防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627章 大休整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277章 婚禮(二)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43章 奇襲偏關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646章 戰徐州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四)第317章 鋤奸(二)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548章 局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316章 鋤奸(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121章 冀東事變(十二)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62章 戰後餘波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86章 前奏(三)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131章 偷襲第236章 冀南反掃蕩(五)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86章 前奏(三)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432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二)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320章 伏擊(二)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664章 大典進行時第146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軍演(二)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86章 前奏(三)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634章 暗流涌動
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652章 破江防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627章 大休整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277章 婚禮(二)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43章 奇襲偏關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646章 戰徐州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四)第317章 鋤奸(二)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548章 局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316章 鋤奸(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121章 冀東事變(十二)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62章 戰後餘波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86章 前奏(三)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131章 偷襲第236章 冀南反掃蕩(五)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86章 前奏(三)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10章 保衛大青山(三)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432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二)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320章 伏擊(二)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664章 大典進行時第146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軍演(二)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86章 前奏(三)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634章 暗流涌動